社科文阅读筛选整合四法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_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一点
  社科文阅读的核心是“提取信息”,它要求迅速而准确地吸收文中信息,并通过“筛选、整合”,准确解读文本。所谓“筛选”,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有效的主要信息提取出来;“整合”即把筛选出来的有效信息通过调整,重新“整理组合”,使之连贯、完整、简洁和准确,符合题目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筛选整合是解答社科文阅读所有题型的基础,而学生在做筛选整合时往往觉得无处下手。其实,社科文的筛选整合,有法可循。
  
  一、筛题干,找关键,明方向。
  试题题干设置,既限定了答题内容,又指示着思维方向。解答时要仔细审查分析题干,找出
  题干中关键词,弄清题目要求,明确筛选范围,整合答题方向,筛选有的放矢。
  
  二、筛选项,抓主干,看枝叶。
  筛选整合,要关注所给筛选对象自身特点。要注意从语法角度分析选项,明确选项主干;然后看句子枝叶,抓住修饰和限定,明确筛选的关注点。
  
  三、筛原文,找对应,看差别。
  筛选选项在文中所对应的句子,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并注意所选出的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及与上下文的关系。然后将原文与所给选项对应,筛选出它们相同或矛盾的地方。
  
  四、筛相同或相反,改否定和形象。
  筛选文中有效信息,尤其是解答社科文阅读中的主观题,有时关注于所给语句相似或相反的语句,从中筛选,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答时学会将反面改为正面,将否定改为肯定,将形象改为抽象,整合之后,答案就会水到渠成。
  例如09年江苏卷第16题“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筛选原文,会找到与“态度”相关的如下词句:“不能容忍”、“都可以泾渭分明地用来划分同类与异类”、“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党同伐异”、“语言暴力”等。将相似的“不能容忍”和“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合并;将形象的“泾渭分明”“党同伐异”“语言暴力”改为抽象的,就可以得出“排斥、打压,缺少起码的宽容”。然后结合上文,再将作者否定的人们的做法改成肯定的,就可以得出“肯定具有积极意义和带来创新结果的异类,容忍无害的异类现象”的答案。
  总之,社科文阅读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答案就在原文中,要养成从文中“抠”答案的习惯。先准确筛选,再整合信息,或“截”或“改”。所谓“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某一句话、某一个词,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所谓“改”,即找出题目答案所在语句后,加以改造,选出有用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以上四种方法不孤立,要循法而动,综合运用,从而化难为易,得心应手地完成对语言信息的筛选整合。
  
  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11年山东淄博模拟题)
  “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
  两千余年来,“学而优则仕”作为以学致仕的信条被读书人奉行不渝。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以后,“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成了士子生活的金科玉律。
  “学而优则仕”传统在历史演化中对中国社会产生过积极影响。它确立了学问作为政府取吏的标准。以学取士将大部分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吸引到官员队伍中,保证了政府运作始终处于接受过儒家道德教训的文吏手中。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不得不接受叔孙通的名言“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并视之为治国要诀,对书生保有相当的尊重。文吏统治造就了“士”作为无冕之王的优越地位,也促成了“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三国演义》塑造了名士祢衡裸体痛骂曹操而为曹操所宽宥的形象,近代文化名人章太炎以大勋章作扇坠在袁世凯的总统府门前大诟袁氏包藏祸心,而为袁氏所容忍,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士子对世道民心的巨大影响,无论是治世英雄,还是乱世奸雄,都不能不有所忌惮。另一方面,读书人坚守位卑不忘忧国的信条,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将平生所学贡献于国家民族,都与学优而仕传统有关。
  中国历史上,所谓“贵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不是全由血统决定。对社会各等级的人而言,通过以科举制度为体现的“学优而仕”途径跻身于士大夫阶级之后,可以加入孟子所说的“劳心者”之列,由“治于人”而变为“治人”,从而由“贱”入“贵”,成为“贵族”。正是由于学优而仕传统为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整个中国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划分才不像印度种姓制度那般僵死。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创造出多少“平等”观念,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信众以信教而为自己争得了平等地成为上帝仆人的权利,而中国的士子们则由学优而仕获得了参与政治的平等权。
  “学而优则仕”传统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是源于以“仕”为“学”之鹄的这个既定前提。在“家”“国”一体的宗法专制时代,以“学”而至仕途,最终结局只能是以学问服务于帝王的“家天下”,“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成为士子们的必然归宿。在帝王“家天下”附庸关系的等级网中,主仆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对主子的物质和精神的依附,于是,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成为越两千余年不变的通例。被“学而优则仕”信念和科举功名诱入帝王彀中的天下的士子们,在主子面前只能“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在“食君俸禄,为君分忧”的附庸伦理支配下,为帝王的“家天下”的长治久安耗尽心力,以便在等于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青史上留取功名,博取“忠”、“贤”、“能”的赞辞。
  (删改自《“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
  
  1.下列对“学而优则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优则仕”使士子们凭“学优”而跻身士大夫阶层,并得以平等参与政治。
  B.“学而优则仕”使大部分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被吸引到官员队伍中。
  C.“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历史上读书人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传统。
  D.“学而优则仕”是封建社会一种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以学取士”的科举制度。
  2.下列关于“学而优则仕”负面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子把做官作为自己读书的目的。
  B.士子被科举功名引诱,在君主面前只能唯唯诺诺。
  C.形成了宗法制度下的“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
  D.士子为帝王的“家天下”耗尽心力,以便在相当于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青史上留名。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都将“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视为治国要诀,“士”因此成为“四民之首”。
  B.在帝王“家天下”附庸关系的等级网中,士子们对帝王有物质和精神上的依附,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
  C.中国社会等级制度中的“贵族”阶层并不由血统决定,很多读书人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成为“劳心者”“治人者”,改变自己的等级命运。
  D.《三国演义》中祢衡痛骂曹操而被宽恕,章太炎大骂袁世凯而被容忍,只是因为“士”阶层有着“无冕之王”的优越地位。
  
  析一析
  1.D(首先,筛选项,明主干。筛选D项主干,得出“‘学而优则仕’是科举制度”。其次,筛原文,找对应。与之对应的语句在第一段,而原文“‘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说明“学而优则仕”并非“科举制度”而是一种观念,二者只是关系密切,所以D项错。)
  2.C(首先,筛题干,找到关键词“‘学而优则仕’负面影响”和“不正确”,从而明确筛选对象和方向。其次,筛原文,第四段首句“‘学而优则仕’传统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说明此题答题区域都在第四段。而对C项对应原文“在‘家’‘国’一体的宗法专制时代,以‘学’而至仕途,最终结局只能是以学问服务于帝王的‘家天下’”进行语法分析,可看出“在‘家’‘国’”一体的宗法专制时代”只是充当状语,交代的是大的社会背景,不是学优而仕导致的结果。故C项错。)
  3.B(A项主干是“治国要诀”使“‘士’成为‘四民之首’”。而所对应原文主干则是“文吏统治促成‘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显然偷换了主语。B项将原文“主仆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对主子的物质和精神的依附”改成了“士子们对帝王有物质和精神上的依附”,进一步筛选,关注上文“‘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成为士子们的必然归宿”,将形象诗句“货与帝王家”换成抽象概念,明确所谓“主仆关系”其实就是帝王与士子的关系,故B项合乎原意。C项枝叶“并不由”与原文“并不是全由”矛盾。D项限定“只是因为”与原文“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矛盾。)
  
  责任编辑 任占华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研究 ; 策略 ; 考试大纲 ; 真题 ; 课堂教学 ; 学生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88-01  高考复习过程中如何取得好的效果是每位教师、每位学生、每位家长关心的问题,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如何齐心协力能够实现这个
对复合层微悬臂梁红外探测器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 ,实验研究了在硅基底上生长碳纳米管的吸热特性 ,优化设计了一种生长有碳纳米管的三层硅微悬臂梁谐振式
目的:(1)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nesfatin-1水平是否有差异,探讨血清nesfatin-1水平及其它因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2)利用小鼠胰岛探讨人重组nesfatin-
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含义,有其自身答题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会让你在考场上事半功倍,获得好分数。    一、考点剖析  (一)词语的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即理解一个词语的具体的语境义。也就是说,一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受上下文的影响,会有一定的临时的语境义。这个语境义,就是高考阅读题中命题的重点。  对词语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2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维生素C(VC)、维生素E(VE)及其联合作用对体外培养缺氧损伤大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本研究采用无血清培养方法,体外培养鼠胚大脑神经
脑中风康复治疗过程中,因存在偏瘫性疼痛、关节强直、活动后疼痛加重等症状,使得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受阻,疗效不佳,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出现精神行为退化.有作者报道,在康复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最大的动力.学生求知的欲望一旦被引燃,他们自然而然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并乐此不疲.一堂课上得轻松不轻松,学生兴趣高不高,与教师设计的课中
本文通过对"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从各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自己的实践教学,增强小学体育的趣味性,提高了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小学生从小树立体育运动习惯,
新能源是指化石等传统能源之外的新型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及核能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力发展甘肃新能源产业对于调整
一般论述类文章(社科类)阅读侧重考查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  命题特点:⑴选用材料新颖。高考试题选用的材料,往往反映某一社科领域最新动向,包含了其研究动态及成果,具有鲜明的新颖性。⑵选项的迷惑性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高考对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落实在语言上,因此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