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sz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培养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毛泽东同志曾反复强调,采用启发式教学,废止注入式教学;邓小平同志号召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强调要培养勇于开拓进取,培养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才。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培养和提高 创新能力 方法和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20-01
  1 传统教育制度中存在着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因素
  1.1 传统教育思想上重视传授知识,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纵观中华5000年文化,老师的角色都是传授知识,递延文化的代名词。1300年之前,唐朝大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出了千古名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析传道、授业、解惑这六个字就会发现,老师传授知识的方向是单向的,老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老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老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怎么说,学生也是怎么听,学生就像是一台接受机,没有生命,没有思维,没有说话的权力,这种教与学,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抹杀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填鸭式”教学模式是我们一直采用、自以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自上课铃响起,至下课铃结束,乃至拖堂也变得堂而皇之了,讲不完的例题,解不完的习题案例。学生成了听众、成了只要带两只耳朵的道具了,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说话,这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抹杀在摇篮中。
  1.3 单一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1400年前的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开创了“考试”选拔人才之先河,并几乎一直沿用至今,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乃至当今社会任然无法摆脱“考试”带来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经历多次教育改革,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模式根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几张试卷决定人生轨迹。在这样的大“考试”背景下,学生、老师及学生家长都在为了“迎考”而学习,没有老师去研究创新教学,也没有学生去探讨创新学习,创新也就无根无缘了。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2.1 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愉悦的气氛,为学生形成“最佳心态”创造条件。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而不是在课堂上控制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不应以控制学生的行为,控制学生的思想为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而应该积极创造一定的教学环境,来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出来,成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提到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大家一定会想到名声大振的杜郎口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在近十几年的教学探索中,逐步摸索出一套全新的“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他们提出 “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等学习观,使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他们主张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
  2.2 创造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想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动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人类一旦失去想象力,创造力便随之枯竭了,学生一旦没有了想象力,就失去了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动力。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及展示细胞图片后,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细胞模型。有的学生利用橡皮泥制作出多姿多彩的橡皮泥细胞模型,有的同学利用乒乓球等材料制作成框架式细胞模型,有的同学利用各种颜色的泡沫塑料制作成泡沫细胞模型…… 这些方式方法充分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坚持不断创设教学情境,就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3 鼓励质疑,提升学生求知欲望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是创新品质的重要方面,课堂教学要创设一个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教师不仅要想方设法创设发问环境,而且要对学生的发问及时强化。老师在讲述时可有意识、无意识的把有些观点、概念讲述的不正确、不准确或完全是错误的,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及时发现老师的“疏忽”,如果有同学及时提出“异议”,老师应及时给予“订正”,对提出“异议”的学生给予表扬;如果的确没有学生发现老师的阐述是错误的,稍作调整后再将错误或不完全准确的表述给予纠正,并提醒学生“老师刚才说错了”,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会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而且会带着疑问来听课。
  2.4 增大课外阅读量,为学生创新奠定基石
  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之上的,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增大学生课外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思维才能活跃起来,才会最大可能的产生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物种起源时,关于物种起源的原因,教材的解释是认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课堂上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提出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其它星球的智慧生物入侵地球,还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物种大爆发等等。最后我说:“关于物种起源有很多种学说,我们课本上的观点只是众多学说的一种,物种起源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还需要同学们好好学习,以后进行研究,或许能得出更加正确的结论。”这位同学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源于他有較宽的知识面。
  3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意事项
  3.1 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不断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2 培养师生感情,构建合作关系
  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角色定位,树立一种合作、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激励,这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3.3 确立主体地位,激发创新才能
  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创新能力潜伏于每个学生之中。只有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创新才会被激活,从而释放出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自由发展。
其他文献
研究和拓展中式元素的分析方法,完善中式元素的设计理论,对现代环境设计有独到的指导作用和特殊的历史意义。本文首先解读了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和中式设计元素,然后创新的将中式元
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数学(以下简称教科书)以其先进的理念、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数学视角倍受师生的喜爱,尤其是经历过几次修订后,日臻成熟和完善,作为教师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诸多因素中起杠杆调节作用较为重要、关键的一个环节。化学有声有色、发光放热,本身对生于自然长于自然的我们就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利用实验的效果展
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学校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效果,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刻不容缓。为此,笔者于2006年3月对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进行了艾滋病知识的问
在20世纪物理学的上空,弥漫着“两朵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经典物理学体系大厦的根基岌岌可危.拨开物理学上空这“两朵乌云”的任务落到了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及其后来者的身上,由于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竞赛",这是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号召。学生在大赛中成长和历练,在竞争中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技能大赛
摘 要:学生课外创新活动与创新素质培养需要在校园创新氛围中展开,以合适的创新方案为切入点,在讨论创新方案中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和欲望,培养思维主动性及思维求异性,鼓励学生质疑。构建恰当的创新奖励机制,保持学生创新热情,提升学生创新信心,培养学生创新人格,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课外活动 创新方案 奖励机制 创新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感悟、体验和揣摩,让学生在长期的感悟、体验和揣摩中自悟自得。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又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与讲解,特别是注重文本的思想、精
非谓语动词是中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及课后的阅读巾,每遇到这部分语法知识就会感到头痛,尤其是v-ing结构,不知是现在分词还是动名词,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语
抽动秽语综合征(multiple tics-coprolalia syndrome)又称为Cities de la tourette综合征(简称Tourette综合征),慢性多发性抽动(chronic multiple tic),由Itard(1825年)首先报告,GiUes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