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作品“一鸣惊人”的艺术特征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紫砂壶起源于北宋,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因饮茶方式的改变而诞生,满足了人们由煮茶法到泡茶法方式转变的需要,在观赏性上它又经过了由古朴到华丽,复而返璞归真的过程,满足了不同时代下人们审美的变化,可以说它始终在与时俱进,与人们的生活相互交融。本文以紫砂壶“一鸣惊人”为例,浅谈其艺术特征。
  关键词  紫砂壶;一鸣惊人;造型设计;艺术特色
   中国人爱好喝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喝茶而衍生出丰富的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饮茶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茶叶、泡茶方式到茶具,与茶文化连成一体相辅相成,优秀的茶具不仅是茶叶的载体,也给人以独特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人们饮茶锦上添花,营造出独具意境的文化氛围。紫砂壶起源于北宋,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因着饮茶方式的改变而诞生,满足了人们由煮茶法到泡茶法方式转变的需要,在观赏性上它又经过了由古朴到华丽,复而返璞归真的过程,满足了不同时代下人们审美的变化,可以说它始终在与时俱进,与人们的生活相互交融,也由此人们对它的喜爱日益变深,从平民百姓到高雅人士都能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一把壶,用之不弃。
  1  紫砂壶“一鸣惊人”的造型设计
   造型是任何艺术作品的基础,通过点、线、面的多样化组合呈现出来的造型引起观众的视觉美感,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象,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蕴。紫砂壶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宝库,紫砂材质优越的可塑性为造型装饰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人们将瞬间迸发的灵感、脑海中抽象的思维和概念呈现于紫砂壶上,将一抔土化为一把壶,将抽象华为具象,让瞬间的美感定格为永恒,这便是紫砂艺术的神奇之处。紫砂壶“一鸣惊人”(见图1)是典型的圆器作品,顾名思义,此壶是以典故“一鸣惊人”为主题进行创作的,纵观整壶,流畅柔和的线条勾勒出饱满圆润的壶身,身筒沉稳大方、张力十足;底部设圈足,拔高了身筒,增加了作品的稳定感和庄重感,又不失挺拔大气;壶盖为截盖形式,与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盖面有两圈线条,增加了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又如同鸡鸣发出的阵阵回声,显示出鸡鸣的响亮;壶嘴三弯嘴,线条流畅自然,舌口设计,出水顺畅有力,壶流由粗及细变化均匀,蓄势有力,壶流与壶身暗接,浑然一体,如同抬头打鸣的鸡头;壶把为圆形把,为了增加手感舒适度,在把上添加了一节装饰,就像给整壶添加了翎羽,飞羽翘起呈卷云状,使之更显自然生动;壶钮也巧妙地设计成雄鸡状,昂头望向东方,形象地比拟了蓄势待发的雄鸡身躯,简约自然,表现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神气。作品选用优质原矿紫泥制作而成,色泽醇厚质朴,表面有光泽感,显得端庄沉静,在造型上,整壶将光器与花器的制作方法相结合,既有光器的质朴简约,又有花器的形象生动,将雄鸡打鸣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精神气十足,给人以活泼昂然的意味,是馈赠把玩的佳作。
  2  紫砂壶“一鸣惊人”的文化寓意
   “一鸣惊人”的成语背后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楚庄王在位三年没有任何举措和政绩,大臣们很着急,其中一个叫伍举的大臣暗示楚庄王:臣听说在阜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展翅,既不飞也不鸣叫,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楚庄王答道:这只鸟三年不展翅,是为了让羽毛长得更丰满。这只鸟虽然还没飞,但是一飞就会冲上天;虽然还没鸣叫,一旦鸣叫起来就会让世人惊叹!果然半年后,楚庄王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展现出了非凡的治国才能。大家都赞叹道:大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呐!这便是“一鸣惊人”的来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汉字、每个成语背后都有深厚的历史故事和渊源,它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让文化传承下来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的责任。“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深深地影响着我:楚庄王用了3年的时间来观察百姓、观察社会和国家的现状,用了3年的时间来规划,他一直在暗自成长,向自己的目标靠近,这需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受得住孤独、经得住历练。这不正如我们制壶吗?每把壶的呈现都是经历了数年的学习与磨炼,都是经历了背后多道细致的工序。制壶如此,人生更是如此。每个人生会经历很多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路要走,每一个阶段是人生必须经过的历练。唯有不停历练才能增强自己的能力,才能沉淀自己的智慧,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是不能躲避的,需要坚强面对。没有经历,何以繁华?没有沉淀,岂能心安?紫砂壶“一鸣惊人”将历史故事和中华文化作为创作的主题和灵感,通过对这一抽象成语的呈现将深刻的文化寓意和人生哲理融入其中,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赋予作品更为深厚的内涵,耐人尋味。
  3  结  语
   传统文化是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的根本,没有传统文化,国家和民族就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传统需要继承。紫砂壶作为传统手工艺品,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无疑是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身为一名现代守艺人,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艺术,方能使其不失紫砂的本味和传统的本质。
  参 考 文 献
  [1]汪叶.论紫砂套壶“吉祥如意”的整体美感和造型艺术[J].江苏陶瓷,2020(1):59-60.
  [2]冯云华.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浅谈紫砂套组“拙政提梁”的创作[J].江苏陶瓷,2020(1):29,31.
其他文献
摘 要 “苍龙教子”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腾,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意义,常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紫砂壶创作以此为主题,获得了深厚扎实的传统文化内涵。创作在紫砂壶的清雅之上结合“苍龙教子”图腾,是艺术的突破,展示了紫砂壶极强的可塑性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 紫砂壶;苍龙教子;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是传统艺术创作和发展的基础,纵观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获得长久发展的艺术品都具有文化内核,
在宜兴紫砂数百年的发展史中,器型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始终是壶艺演绎的主线。经过历代紫砂艺人智慧与心血的付出,紫砂壶已形成日趋完善的器型体系。而花器是一类最能体现艺人技艺水平及艺术表现力的器型,紫砂“瑞竹清风壶”就是一件以竹为意象元素的紫砂花器作品,其把传统题材作了不同的演绎,在器象架构时没有受传统花器繁复结构规制的束缚,而是用代表性元素来凸显竹的生态特征,力求形体的简约和实用,同时注重细节的塑造和意境的表现,彰显其蕴含的浓浓人文意蕴。
摘 要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紫砂壶素来有人间珠玉的美称,在我心中,它也确实如珠玉一般照亮我的人生,让我的思想、情感都有了寄托。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审美的日趋多样化,紫砂壶造型也日益多样化,光怪陆离者大有所在,然而,我始终认为一把优秀的作品不是简单地为吸引人们眼球而求新、求异,无论它是趋向于传统还是现代,都应是自身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由个人阅历的感悟而铸就的,这样才能创作出
摘 要 紫砂艺术承载了明代文人雅士对于江南文化的宣传和演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之中非常迅速地深入千家万户,随着饮茶文化的日益推广和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呈现出方兴未艾、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紫砂艺术作品“仿古壶”让我们在返璞归真的艺术氛围之中,充分地领略到紫砂匠人的坚守和守正,也可以感受到紫砂技艺在长期的发展完善过程之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规范和体系,可以使得经典比较圆满地继续传承下来,也让我们能够更深刻
摘 要 宜兴紫砂壶起源于北宋、兴于明清,在不同的时代展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与时俱进,逐渐发展出完善的造型艺术体系,将金石、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成为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本文以紫砂“葫芦壶”为例,浅谈其材质美、造型美及文化美。  关键词 紫砂壶;葫芦壶;福禄双全;吉祥文化   纵观宜兴紫砂壶几百年发展,人才辈出,经典作品层出不穷,在不同的时代,紫砂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经
摘 要 正是在这把“供春”紫砂壶的影响之下,紫砂艺术从仿生花器开始了自己充满奇幻的旅程,一直到今天,成为了我们茶座之上的主角之一,绽放出光彩夺目的艺术魅力。这件紫砂作品“秋韵壶”也是把传统的“西施壶”、绿叶、瓜藤、果实等等元素都融合起来,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色彩浓郁,充满了秋天无穷雅趣的画面,是一件能够勾起我们无限情愫的紫砂艺术作品,可以说非常的和谐自然,同时“西施壶”的器型又是非常的实用,可以轻松驾
摘 要 浓郁的艺术氛围为紫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茶文化的影响,在明清发展迅速的紫砂艺术,在今天依然具有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好发展局面,一件件富有江南独特韵味的艺术精品令人啧啧称赞。紫砂艺术作品“江南水乡”就是通过造型的传承和创新,从建筑的角度和层面利用紫砂为载体,演绎出江南特有的风格特征和人文气韵,同时再结合鱼罩的形态,也是江南常见的打渔、钓鱼的情境,
通过对中华传统吉祥文化中“龙”与“凤”的研究,并在紫砂壶艺创作中运用,“龙凤呈祥壶”造型的外观形态,充分营造出了“龙飞凤舞”圆满幸福、财通运达的吉祥氛围,同时在层次分明、节奏感律动的结构中,内在升腾的蓬勃气质又孕育出了高远广阔、意味深长的艺术神韵,让人们在品赏时感到回味无穷。
紫砂壶创作始终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神及民族性格等作为重要的内核,以人文精神烘托高雅脱俗的艺术气质。竹是紫砂壶创作中的经典主题之一,此件“虚怀若竹套组”在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创作时产生了创新之美,实现了人文精神与创新精神的融合。
摘 要 紫砂壶创作常将吉祥文化作为内涵进行艺术构建,表现出对人民的祝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期盼。“福禄提梁壶”将“福禄”作为主题,利用中国传统的吉祥符号配合紫砂壶造型结构特征构建起吉祥之美,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表现力与中国吉祥文化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关键词 紫砂壶;福禄提梁;吉祥文化   紫砂壶艺术是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广阔且深厚的土壤之上的,缺少了文化的支撑,紫砂壶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