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来源 :现代药物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mtd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片,180mg单次负荷量,之后90 mg/次,2次/d,一周后改为4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银杏酮酯滴丸,8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肌酶谱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91.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59.18%、81.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使用量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 (cTnT)、肌酸激酶(CK)和同工酶(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 (IL-18)、脂质过氧化物(LPO)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心肌受损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顺铂是治疗实体肿瘤的常用药物之一,但肿瘤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是目前肿瘤治疗中遇到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顺铂耐药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已发现一些转录因子如p53/p73、c-Myc
目的 了解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报告情况,为监测试点项目的完善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上海市吴泾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京市鼓楼医院3家试点医院,利用医院电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30例。均于患侧肩部常规取穴,针刺后分别静留针20 min和40 min. 2组均治疗20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s Scale, VAS)及Constant-Murley评分法(Constant-Murley Score, CMS)评价留针20 min与留
抗生素作用靶点的改变是产生细菌耐药的共同机制。每一类抗生素都能找到显示耐药的临床菌株,而不管其作用机制如何。靶点的变化经常产生于存在选择性抗生素时细菌染色体上基
目的探讨二级综合医院ICU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某二级综合医院ICU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中
支架内再狭窄是困扰冠心病介入治疗长期疗效的难点问题,近年来药物涂层支架研究的迅速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本文对药物涂层支架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目的 对比分析2007-2016年广西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发展情况,探索两者均衡发展的策略.方法 通过查阅2008-2017年广西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对2007-2016年广西医院和专业公共
目的观察金黄膏外用联合桑芩合剂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中重度痤疮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6例。治疗组外用金黄膏联合内服桑芩合剂,对照组外用夫西地酸联合内服桑芩合剂。2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粉刺、丘疹、脓疱、结节数量及痤疮综合评分,比较患者单位面积毛囊内痤疮丙酸杆菌减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丘疹数量[(28.69±10.50)个比(36.61±10.1
多药耐药基因(mdr1)是ABC运输系统的重要一员,在药物代谢处理中有重要作用,在多基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发现mdr1有2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
近年来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针灸独具特色。本文对近年中英文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文献进行归纳,分别从阴阳、脏腑、经络、气机开合等方面进行辨证、选择不同的针灸方法均取得一定疗效,但总体在实验设计、方法学上还存在需要完善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