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传统的教学手段已滞后于当今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课程背景下,本文结合现代教学理念,从信息技术与新课教学、实验教学、复习教学等方面谈谈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力求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学科教学;整合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总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讲台上讲到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学生很少有学习的主动性。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许多复杂化学过程、化学现象、化学原理,很难用语言、文字、挂图把它们讲清楚,学生也很难想象出它们的具体情景。 而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结合,就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下面我就从信息技术与新课教学、实验教学、复习教学等方面谈谈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一、信息技术与新课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是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素材库、大投影等教学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化学新课教学的整合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新课教学时使理论部分中枯燥、生硬、抽象的内容可以变得有趣、生动、形象,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
比如在必修一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在网上查询、收集合适的教学资源,同时下载一些相应的课件或flash,必要时做适当的修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讲到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时候,在过去教学中只能让学生看看挂图或用语言、文字加以描述,短时间内学生很难得到正确完整的认识与理解。那我们就可以通过flash动画把电子得失(图1)和电子偏移(图2)的两种情况展现出来,将微观运动宏观化,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效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再如学习必修一《分散系及其分类》的胶体时,用flash制作的课件(图3)帮助同学理解胶体的性质,将半透膜、滤纸形象的比喻作孔径不同的筛子,而三种分散系微粒做成直径不同的小球;通过小球在筛子中的运动情况,表现出胶体性质的本质,形象生动、一目了然。课后还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生活中丁达尔效应的实例,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增加学习化学的趣味性。
二.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整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方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视实验是每个老师的共识,但有些实验因时间、空间限制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全过程演示,例如:铁制品生锈实验,我们可以采取不同角度间断录像,然后在课堂放映,这样学生就能在几分钟内见到铁制品生锈全过程,使教学内容真实可信。
有些实验会产生有毒的物质,比如说制氯气的实验,这是高中课本上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也是高考里面很重要的一个考点,但是氯气有毒,即使在通风橱中进行,也有可能因为操作不当或者仪器的问题造成泄露,对学生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但是如果避开这个实验不做,又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细致、完整的观察,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的全面了解。所以如果将这类实验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就能完成传统教育所不能或不易完成的教学任务。
对于一些有危险的实验,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演示错误实验操作的后果,如:钠与水反应的时候,钠块的用量过大,结果会爆炸,让学生直观认识其后果,更深刻体会到操作应遵循科学合理性,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操作。
信息技术还可以动态地演示一些化学现象,比如有些化学反应瞬间完成,对其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那我们就可以人为地控制变化速度,调节快慢,局部放大、反复演示,从而便于学生观察和思维。这样,在教师与计算机共同启发下,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一些重要的实验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操作步骤,先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然后再让他们进入实验室,这样既锻炼他们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又可避免他们不成功的实验可能带来的危险,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这种既安全又节约药品的模拟实验方法还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出创造灵感,培养创造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复习教学的整合
在进行复习时,比如“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模块”“氧化还原反应模块”等课件是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集中起来,应用《课件大师》作为平台,采用树状结构,形成知识框图等简单的图示,让学生一目了然,不仅能体现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而且能代替书本一段段繁杂的文字,对学生的各部分知识的掌握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建立复习测试模式,主要针对于客观问题,可预先设置大量题库,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测试,在程序中我们设定好随机取题系统,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习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这些题目还可以存档留作下一轮教学用,只要第一轮做好了,以后的工作量也不会太大。学生不局限于在教室完成,他们可以在闲暇时随时在手機上操作,非常方便,而且练习的答案和结果马上能够反馈到老师的手机上,老师就能够立刻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练习正确率的统计结果,并及时进行评讲和总结,初步做到了人机交互、及时反馈。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作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核心,虽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1.学校计算机配置状况;2.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3.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较差;4.信息技术与化学整合课堂尤其是在教师引导下,教师演示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往往需要打破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束缚。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是一场深入的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场改革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尤其是利用各种多媒体形式的信息资源及其共享技术的优势,运用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方法,来解决传统教育教学手段中很难、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达到更好、更新、更高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整合既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身要求,也是深化化学学科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永臻 李安.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7.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学科教学;整合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总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讲台上讲到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学生很少有学习的主动性。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许多复杂化学过程、化学现象、化学原理,很难用语言、文字、挂图把它们讲清楚,学生也很难想象出它们的具体情景。 而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结合,就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下面我就从信息技术与新课教学、实验教学、复习教学等方面谈谈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一、信息技术与新课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是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素材库、大投影等教学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化学新课教学的整合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新课教学时使理论部分中枯燥、生硬、抽象的内容可以变得有趣、生动、形象,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
比如在必修一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在网上查询、收集合适的教学资源,同时下载一些相应的课件或flash,必要时做适当的修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讲到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时候,在过去教学中只能让学生看看挂图或用语言、文字加以描述,短时间内学生很难得到正确完整的认识与理解。那我们就可以通过flash动画把电子得失(图1)和电子偏移(图2)的两种情况展现出来,将微观运动宏观化,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效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再如学习必修一《分散系及其分类》的胶体时,用flash制作的课件(图3)帮助同学理解胶体的性质,将半透膜、滤纸形象的比喻作孔径不同的筛子,而三种分散系微粒做成直径不同的小球;通过小球在筛子中的运动情况,表现出胶体性质的本质,形象生动、一目了然。课后还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生活中丁达尔效应的实例,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增加学习化学的趣味性。
二.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整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方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视实验是每个老师的共识,但有些实验因时间、空间限制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全过程演示,例如:铁制品生锈实验,我们可以采取不同角度间断录像,然后在课堂放映,这样学生就能在几分钟内见到铁制品生锈全过程,使教学内容真实可信。
有些实验会产生有毒的物质,比如说制氯气的实验,这是高中课本上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也是高考里面很重要的一个考点,但是氯气有毒,即使在通风橱中进行,也有可能因为操作不当或者仪器的问题造成泄露,对学生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但是如果避开这个实验不做,又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细致、完整的观察,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的全面了解。所以如果将这类实验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就能完成传统教育所不能或不易完成的教学任务。
对于一些有危险的实验,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演示错误实验操作的后果,如:钠与水反应的时候,钠块的用量过大,结果会爆炸,让学生直观认识其后果,更深刻体会到操作应遵循科学合理性,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操作。
信息技术还可以动态地演示一些化学现象,比如有些化学反应瞬间完成,对其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那我们就可以人为地控制变化速度,调节快慢,局部放大、反复演示,从而便于学生观察和思维。这样,在教师与计算机共同启发下,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一些重要的实验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操作步骤,先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然后再让他们进入实验室,这样既锻炼他们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又可避免他们不成功的实验可能带来的危险,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这种既安全又节约药品的模拟实验方法还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出创造灵感,培养创造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复习教学的整合
在进行复习时,比如“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模块”“氧化还原反应模块”等课件是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集中起来,应用《课件大师》作为平台,采用树状结构,形成知识框图等简单的图示,让学生一目了然,不仅能体现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而且能代替书本一段段繁杂的文字,对学生的各部分知识的掌握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建立复习测试模式,主要针对于客观问题,可预先设置大量题库,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测试,在程序中我们设定好随机取题系统,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习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这些题目还可以存档留作下一轮教学用,只要第一轮做好了,以后的工作量也不会太大。学生不局限于在教室完成,他们可以在闲暇时随时在手機上操作,非常方便,而且练习的答案和结果马上能够反馈到老师的手机上,老师就能够立刻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练习正确率的统计结果,并及时进行评讲和总结,初步做到了人机交互、及时反馈。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作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核心,虽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1.学校计算机配置状况;2.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3.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较差;4.信息技术与化学整合课堂尤其是在教师引导下,教师演示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往往需要打破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束缚。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是一场深入的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场改革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尤其是利用各种多媒体形式的信息资源及其共享技术的优势,运用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方法,来解决传统教育教学手段中很难、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达到更好、更新、更高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整合既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身要求,也是深化化学学科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永臻 李安.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