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探析——基于豫东农村的调查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l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家庭结构由“核心化”向“空心化”的转变,留守老人问题日益严峻。基于豫东农村调查得知,留守老人面临经济来源拮据、健康状况不良、心理孤独寂寞、安全隐患多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必将影响新农村建设。为此,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扩大“新农合”范围,加强农村医疗设施的软、硬件建设,成立各类留守老人团体或协会,转变养老观念,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与管理,满足留守老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其他文献
建立“法律信仰”作为很多学者为实现中国法治的愿景已有多年,对“法律信仰”这一命题的驳斥虽非学界主流却也从未间断。法律信仰的逻辑前提是价值。在中国语境下,社会主义信仰
金融成长模式包涵了金融增长和金融发展概念的双重内涵。在既有的框架下,农村金融产权改革和经营机制的改革仍难以彻底消除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负效应,且并未触及农村金融市场结
当前中国农民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不足、增收困难、社会保障不足、农民话语权缺失、组织化程度及科学文化素质低。问题的主要诱因是农民未能掌握农村核心生产要素所有权及其收
运用山西省忻州市670组农村劳动力的截面数据,考察非农活动参与率与性别、收入、年龄、受教育年限和土地数量的关系,并运用Logit模型估计农村劳动力分化不同动因的各自影响程度
近年来,基督教信仰在农村社区得以迅速发展。湖南H镇也不例外。信仰基督教对H镇农村信徒的人际关系有双重影响:信教人群之间关系得到强化,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世俗的人际网
核心话题的不断转换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是时代核心话题转换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体现了核心话题的不断转换,从毛泽东、邓小平、
农村文化产业以其投入少、产出高、增长幅度大、带动力强、资源耗费低、可持续发展等独特优势,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中国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底蕴深厚,是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
在对程序正义释义的基础上,论述了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阐明了程序正义的现实意义在于避免或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防治腐败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从历史社会学的方法对洪湖地区的小公社体制循序渐进的进程进行了细致梳理。大公社制度在所有制、分配制和生产责任制等方面的弊端暗含了这一制度必然向小公社所有制方向转变
现今反贪腐制度存在的主要缺失是政府干涉市场经济太多,权力介入市场太深;现行的政治体制缺乏有效的权力制衡和约束监督机制;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对于违纪情节的认定欠精确,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