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大熊猫化石重要发现与学术价值

来源 :南方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fer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是更新世时期的孑遗生物,是著名的“活化石”.以大熊猫、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等为代表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是中国古生物界在南方首先建立起来的第四纪哺乳动物群.rn大熊猫是熊科的早期分支,与大熊猫同期的物种基本灭绝.大熊猫避免灭绝的原因在于由肉食被迫转向素食,这样的物种非常罕见,具有相当的科研价值.龙岩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水热资源丰富.从考古学上分析龙岩大熊猫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代气候的变化,完善中国古生物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其他文献
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新时代洞察社会现实问题和发展取向的方略,紧扣时代脉搏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回望中华五千年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廊,传统民族特色民居建筑属于璀璨的明珠;
制革业是个古老的行业,迫切需要科技支撑,得到改造与振兴。近年来,清洁制革呼声虽然很高,但是发展却非常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生命周期思想的两个重点,“量化”和
在医改新政之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在惠及了更多群众的同时,也给我国医院的管理模式带来了相应的挑战.目前,我国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的医保政策执行压力大,医
选取GEF长江项目宝兴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为指导,对示范区进行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主题生态功能分区。围绕主题生态功能分区开展功能区管理与产业建设,并对主
一、引言rn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晋南的陶寺文化,在距今4300年~4000年前,进入了邦国,成为中国文明核心在中原形成的起点.苏秉琦先生最早关注陶寺文化与中国文明的关系,着眼于考古
期刊
王仁湘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50年生于湖北天门,1974至1977年四川大
期刊
本文采用土壤微形态和植硅体分析的方法,对凌家滩遗址的壕沟沉积物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了该地点沉积物反映出来的从凌家滩文化时期到近现代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发现,凌家滩时
从水环境标准体系来看,我国是一个“只有环境质量标准,而没有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的国家。通常采用环境质量标准来判断污染环境修复工作是否达到要求,特别是指导对应急环境问题的
中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盘状器”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在此基础上向四周辐射.“盘状器”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并延续至新石器时代末期或更晚.中
(三)铸造工具:石范和陶范的发明问题rn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只辨识并记录了一件先商的陶范,出自湖北孝感聂家寨遗址.该遗址位于孝感市花园镇,经纬度约31.24N 113.98E,在澴水的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