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字立骨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字立骨法”通常指以一个字、词或炼语作为艺术构思的焦点,并以之贯通全文的写作方法,同时它也可以作为教师解读文本的有力武器。在教学实践的语境中,“一字”的意义更为广泛,可以指一个字词、一句话、一个标点,等等。在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此方法为切入口,更易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
  一、寻“骨”探源,确定焦点
  一篇文章“骨”为何,又聚焦在哪个点上,需要教师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元素。《老王》作为一篇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包含了“人、事、情”三个要素,情感由人而发,人物由事而定,文中“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则有效地将这三个要素紧密连接在一起:“不幸者”“幸运的人”分别指谁?为何“幸运的人”会对“不幸者”有着愧疚之情?“不幸者”仅仅只有不幸吗?“幸运的人”又真的幸运吗?由一句话而起的种种疑问可以带领我们层层深入地解析文本,故而,此句话可以作为文章的切入口,承担起带“骨”的作用。
  二、以字带“骨”,层层深入
  由字面意思看“不幸者”指的是老王,“幸运的人”则指的是杨绛,所以可以先行分析二者的人物形象,而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又会由浅入深地发现人物的形象是多面而立体的,“幸”与“不幸”也是相对、交融的。
  1.读老王——“不幸者”的苦與善
  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向我们展示了老王的不幸:失群落伍的惶恐,没有亲人的孤苦,眼睛有疾的可怜,小屋住址的破落……众多描述老王不幸的句子中,“只”字在反复的出现,例如:“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老王只有一只眼;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一个“只”字写尽了老王物质、身体、精神的三重不幸。
  物质匮乏 老实淳朴
  身体疼痛 “只”(苦)老王(善)“送” 仁义善良
  精神折磨 知恩图报
  就是这样一个老、孤、病、残、贫的老人,他的身上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竟可以打动杨绛先生为其提笔写文呢?如此悲苦的老王给楼下送冰时却愿意给我们代送且车费减半,送的冰还比前任大一半,在我们艰难的时期,帮助送默存去医院并且不要车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前还拖着病体给我们送来最珍贵的香油、鸡蛋……如果说善良的品质值得人们称颂,而困苦中的善良则显得更为珍贵,更为厚重。无论是送冰、送人去医院还是送香油和鸡蛋,一个“送”字,送出的是老王老实淳朴、仁义善良、知恩图报的精神品质。至此,一个苦却善的人物形象才完整鲜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老王 “只”——“苦”:物质匮乏、身体疼痛、精神折磨
  “送”——“善”:仁义善良、老实淳朴、知恩图报
  2.品杨绛——“幸运人”的善与苦
  文中“送鸡蛋和香油”的情节深深地触动着每一个读者,那么“我”究竟为老王做过什么,竟值得老王临死前这般给予呢?能打动人心的只有人心,能触动的善良也只有善良,文中的“我”和家人在他人非议老王时却经常光顾他的生意;在老王生活困顿之际,我们不是直接施舍他钱财,而是给他拉活的机会,使其自力更生便意味着给予了老王一份尊重;“我”的女儿也为患有眼疾的他送去一大瓶鱼肝油,关心他的身体……生活中给他的关心,生意上给他机会,自尊上给他尊重,一个“给”字给出作者一家人的善意、同情、感激与尊重。
  那么既然“我”及其家人也为老王做了这么多,为什么还会觉得愧疚呢?作者认为相比于老王,无论是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还是家庭情况,自己无疑都是幸运的,而幸运的她虽然也为老王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却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老王都已经去世了,自己却一点也不知情……因此作者不断叩问自己的灵魂:这份善良是否只是点到为止?这份善意又是否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施舍?并且这种叩问从老王刚去世的“不安”,一直到许多年后的“愧怍”,可以说从未停止。
  我们再来看,作者一家真的就是十分“幸运的人”吗?文中一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语句其实都在为我们传达作者一家的不幸遭遇,特殊时期,“我自己不敢乘三轮”、老王在医院时不敢大声地问,只能悄悄问我“还有钱吗”,如若再补充更多的背景资料,我们便能得知那个年代,作者及其丈夫、女儿、女婿是彻头彻尾的不幸者,他们所遭遇的是心灵的摧残、精神的折磨,甚至有家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纵然这般身处尘埃,还不忘保持善良,还不忘反思自我是否做得不够,至此,对于“善”这一内涵的理解才更为全面、深厚。
  “我” “给”——“善”:给予老王同情、尊重、感激、关爱
  “苦”——“不敢”:身体折磨、精神摧残、生命代价
  3.悟主旨——“幸运人”与“不幸者”的身份交融
  由此我们才能更深层次地悟出文章的主旨:一个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却有善良光芒的老王,一个是有着善良品格却不断自我反省的杨绛,他们都是不幸者,是泥潭中挣扎活命的人;同时他们也都是幸运的人,因为他们遇到了彼此,在如此境遇之下仍能以真心对待真心,以善良体察善良。
  “你把世间罕见的温暖/小心翼翼地收好/藏在破落的日子里/你撑起干枯的身体/笨拙地 捧出一片心/做以最隆重的别离;而你/在被命运流放的日子里/一遍又一遍地不安、愧怍/将自我送上灵魂的祭坛/经受人性的洗礼;你们啊,卑微的你们/以善良体察善良/以真心换取真心/你们啊,活命的你们/越是被剥夺,越是懂感恩/越是被伤害,越是懂悲悯/你们啊,闪耀人性之光的你们/纵使身在尘土/心,却开出了/花的美丽。”
  从浅层信息到深度解读,“一字立骨法”始终贯穿始终,紧扣主旨,这既有利于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又有利于带领学生一层一层拨开文章的内核,使理解更有深度。
  三、总结生成,有效迁移
  抓住一个关键字词或语句反复捶打,从而深度解读文本是“一字立骨法”的精髓所在,在不同体裁文章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比如《望岳》这首写景抒情的诗歌,我们便可以抓住“望”字来设计三个教学环节,从而层层深入解读诗歌:“望——泰山之景”,即作者在诗中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泰山;“望——作者之情”,即我们从诗中又望到一个怎样的杜甫;“望——景、人之同”,即泰山与诗人有何相同之处;一个“望”字,三个层次,一析景,一析情,一析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解读的角度不同,一篇文章可有不同的关键词句来立骨,帮助教师在文本的解读中迅速整理思路、抓住关键点,用小字词,带动大主旨,简约而有效,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这种意识,学会聚焦,让课堂更为高效有益。
  作者单位:河南省实验中学(450002)
其他文献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2],谈笑静胡沙[3]!  【注释】  [1]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邊的卞山时所作。  [2]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挥。
期刊
刚下过一场雨,天一下子凉爽了起来,漫步小道,蓦地,我看见了一架扁豆花。  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上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很是诗意地搭起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缀着水珠,晶莹剔透地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自始,我开始注视着这架扁豆花。秋渐深,别的花
期刊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1]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2]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3],坐右之器以欹[4];或以之比德[5]而自励,或以之惩志[6]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
期刊
福建省2015年高考作文題是由三则关于“路”的言论材料组成的。三则材料的含义,各显千秋:第一则由“路被人走出来”这一现象,引出“人要善于创造、奋斗,踏出理想之路”的道理;第二则由“走错路”演绎出“要善待挫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渐入佳境”的真谛;第三则用浅显的文字启迪人们:要做勇于开拓的人,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念。行文时,可把握一个方面阐发说理,也可综合、归纳“路”的多个要义展开议论分析,或者讲述一个勇
期刊
童话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狐狸形象,因為多样,所以值得说道说道。你可以写你对童话中的狐狸形象的某一特点的认识和看法;也可以由动物及人,谈狐性和人性;你甚至可以化身成童话中的狐狸,角度不一而足,但要围绕一个中心或者沿着一个方向来写,切不可因为掌握的材料的繁复而东一句西一句,没有重点和中心。陈牧梓同学谈了自己对《小王子》和《狐狸的窗户》两篇童话中狐狸形象的认识,认为童话中的狐狸除了狡猾之外,心中也有深沉
期刊
事件  “孩子们应该在连读制学校,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全国政协委员、作家莫言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抛出了自己的“教育改革”构想:现有学制由12年改为10年,取消小升初和初升高两次统考,十年内每年只舉行两次期末考试。  莫言解释说,“我没上过中学,也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身边有很多亲友在中小学任教,也亲眼见证了自己孩子从小学到中学艰苦而漫长的学习过程,因此对于中小学的学制问
期刊
事件  近日,一张照片在网络上引起了无数网友点赞。照片中,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身下垫着纸箱板,身上盖着棉被,趴在尚有结冰的路面上。在老人旁边,一名穿着警察制服的小伙子单膝跪地用大腿和膝盖为老者枕著头。“真是中国好警察!”“两个人都让我心疼,还是有好人的。”看到照片,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对小伙子的赞许。  扶老人的民警叫做郑义。担心老人着凉,郑义单膝跪地,用手扶着老人的头,把膝盖和大腿枕在了老人的头下面。
期刊
事件  2月17日,在中美两国华人圈中引发哗然的洛杉矶中国留学生绑架凌虐案宣判,3名主犯翟云瑶、章鑫磊、杨雨菡被判处6到13年的监禁,之后三人将被驱逐出境,几乎没有再返回的可能。受害者刘某控诉留学生翟云瑶、杨雨菡和章鑫磊等被告人对她的暴行,包括扒光衣服、用烟头烫伤乳头、强迫其吃沙子、剃掉头发逼她吃掉等。据悉,该案是因为男女之间的争风吃醋而引起的。当时12人参与绑架凌虐,美国警方逮捕6名嫌疑人,部分
期刊
童话故事给了幼儿关于世界的最初印象,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学的发展。“狐狸”这一形象在童話故事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重意味。慈爱的童话家笔下或正或邪的狐狸形象在孩子白纸般无瑕的心灵上增加了几抹人性的底色。  狐狸多以阴险贪婪出名,这个嘴尖尖尾蓬蓬的动物,时而狡猾多疑,时而多媚可恶。中国古有“狐假虎威”“狐朋狗友”之说;伊索、安徒生等大作家也极尽描摹出狐狸引诱乌鸦丢肉时的油嘴滑舌、被乌龟耍得团团转时的自
期刊
经典文本历经岁月的淘洗,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它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载体。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在实施文本解读时,缺乏立体细读意识,削弱了文本载体效应,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文本细读价值点,从而构建立体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下面以朱自清的《春》为例,简要阐述经典文本“立体细读”模式构建路径。  一、阅读过程立体化  按照语文阅读教学常态,阅读过程主要包括四大环节,预习、导入、课堂交互和延展等,教师要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