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尝试与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缘起
  国标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中,20以内退位减法同20以内进位加法一样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如果不能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将阻碍学生后面的学习。几年前接手一个五年级,班上有个孩子做计算题,怎么教都不会做,后来有一天无意间发现他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不会。我想五年级了,即使不会也可以很轻松地学会。可是事与愿违,我整整教了半学期,他也没学会,只能用画竖线计算。每当看到此情此景,我整个人都要崩溃。我后来和一个心理医生聊起此事,心理医生对我说,这个孩子不是学不会,而是心理问题。他已经过了学这部分知识的年龄,一方面心理上抗拒,一方面他觉得这会儿学一年级的内容很难看,他怎么能学得会呢?通过心理医生的话,我明白了什么年龄干什么事,过了年龄无法补。像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就应该在一年级学会、練熟。
  二、思考
  考虑到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太小,在学习中以形象思维为主,我打算借助学具,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多思多讲,感受算法的多样,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让学生渐渐爱上我的数学课。
  三、准备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准备了多样直观学材。
  1.20根小棒或20个圆片。
  2.画片:桃13个。
  3.挂图。
  四、教学片段
  【交流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一中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1)小猴在干什么?他的面前摆了多少个桃?他为什么很快看出有13个桃。
  另一个跑来说什么?
  (2)根据上面说到的这些条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想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可以怎么列式?
  (4)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3-9=□(个)
  【交流二】多种算法,探寻根本
  1.自主探索算法。
  怎样算出13-9的得数呢?请同学们各自想一想。
  在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探索13-9,并与同桌交流。
  2.组织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得数得?
  (指名说出不同的算法)
  ①一个一个拿,拿了9个,还剩4个。
  展示,一个一个地减。
  ②先拿3个,再拿6个,还剩4个。
  演示后出示:13-3-6=4
  ③从盒子里拿走9个,剩下1个和外边3个合起来是4个。
  演示后出示:10-9 3=4
  ④因为9 4=13,所以13-9=4。
  ⑤因为13可以分成9和4,所以13-9=4。
  补充:假设法:13-10=3,3 1=4
  激励: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13-9=4。想表扬一下自己吗?(学生自我表扬)
  3.比较算法。
  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13-9的计算过程再说一遍。
  注意:无论学生选择哪种方法算,只要算对,都要给予肯定。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不应要求学生一律采用某种方法计算。
  五、再思
  这一堂课,小朋友们不仅学会了20以内的退位减,而且至少学会了两种以上的计算方法。概括下来,他们自己找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想加算减”法。这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想加法来算减法。例如,计算13-9,先想9加几等于13,因为9 4=13,所以13-9=4。
  2.“破十”法。这是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分解被减数,使20以内的退位减法转化为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例如,计算13-9,把被减数13分成10和3,先从10里减去9得1,再算1加3得4。即:13-9=10-9 3=4。
  3.“平十”法。这是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分解减数,使20以内的退位减法转化为已学过的连减运算。例如,计算13-9,把减数93分成3和6,先从13里减去3得10,再算10减6得4,即:13-9=13-3-6=4。
  4.“减十加补”法。这是运用差的变化规律,先减去10,再加上减数的补数,使20以内的退位减法转化为已学过的加减混合运算。例如,计算13-9,把9看做10,13减10得3,因为多减了1,要得到原来的差就必须再加上1,3加1得4,即:13-9=13-10 1=4。
  以上几种计算方法各有利弊。“想加算减”法思维过程简捷,有利于验证加、减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但必须以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前提,否则将会影响到减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破十”法、“平十”法和“减十加补”法都不受进位加法的影响,一般学生容易接受,容易掌握,但由于计算时都要分两步思考,开始学习时计算速度较慢,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也同样可以很快算出得数。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说、多想、多思,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
其他文献
一个国家的振兴在于教育,教育的振兴在于教师,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素质的提高也离不开教研员的指导,可见教研员、教师、学生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谐互助的关系是提高
摘 要: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与数学技能水平通常都不相称,数学阅读是学生将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相互转化的过程。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对提高学生数学的理解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通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 数学阅读 习惯培养 理解能力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对语言的学习却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自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课题采用Smart Race-PCR技术及巢氏PCR技术从淡水贝类池蝶蚌中克隆到两个与性别决定相关的基因feminization-1基因的b、c两个亚型(Hsfem-1b、Hsfem-1c)的cDNA全长序列。Hsfem
摘 要: “注意发展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也是锻炼学生综合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更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主动求知和自我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进而为学生数感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数学活动 小学数学 数感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感进行了定义
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学生如果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一定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
在高中化学习题评讲课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设计,变革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
摘 要: 小学数学知识脱离不了其源于生活经验的本质,其课堂教学效果亦同样受到实践探究活动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实践探究活动是当前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水平的有效方法,所以可以借助一系列实践探究活动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作者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实际,就利用实践探究活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摘 要: 为了在短期内培养与提高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与学校普通课程教学相结合,被认为是最符合当前我国学校课程教学实际的方法。作者结合工作实际,专门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实施措施,以期对促进创新教育在我国有效开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要求,要全面改革当前学校的课
“方”与“圆”作为中国书法艺术领域中的一组审美范畴,历代书家多有论及。如宋代姜夔所著《续书谱》,就专设一节,认为:“真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斯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