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全国主要音乐刊物和全国大专院校学报以上刊物所发表的声乐论文,我们共收集到141篇,较去年(174篇)少了一些,这可能不是由于发表的论文少,而是我们收集的不够全面之故。其中涉及声乐美学的19篇,里面好的和较好的文章7篇(占37%);涉及人物、作品、演出评介的27篇,里面好的和较好的文章13篇(占48%),这是论文中较优秀的论文占比例最高的部分;涉及歌唱技术的20篇,里面好的和较好的文章5篇(占25%),这是论文中较优秀的论文占比例最低的部分,可能也是最难写的部分;涉及声乐教育、教学法的33篇,里面好的和较好的文章10篇(占30%);涉及综合研究的18篇,里面好的和较好的文章7篇(占39%);涉及声乐艺术表现的10篇,里面好的和较好的文章3篇(占30%);涉及声乐史和歌唱心理的14篇,其中好的和较好的文章5篇(占36%),该部仍属声乐论文中的弱项,希望引起声乐界同行的重视。
一、人物、作品、演出评介类
该部论文属文章中高质量者最多的部分,其中较优秀的有贾舒颖的《“原生态”冲击青歌赛——大赛评委田青评价第12届青年歌手大奖赛》(《艺术评论》,2006年第6期)。2006年是“原生态”唱法进入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第一年,它必然地要在人们的艺术生活中引起一定的波澜。这篇采访正是应时而生,作者选择的采访对象——当今的艺术理论家,又是大赛的评委田青同志可谓十分恰当。文章里有许多先进的艺术观点,闪光的艺术追求和理想。建议关心“原生态唱法”的同行读一读此文。
乔建中的《民歌研究的新境域,人生体验的铭感录——为冯明洋(越歌——岭南本土歌乐文化论)作序》(《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这是一篇内容丰实、论述深刻、感情厚挚的专论文、评论文。作者从酝酿准备、雄厚的积累、丰富的内容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该书的不同凡响的成就。最后,作者深有所感地写道:“学术研究常常被概括为‘文字工作’,但这只说了它的行为方式。就本质而言,它其实是以学者的生命投入为代价的。”笔者在这里想起黄翔鹏先生生前说过的一句话:“做学问的门口,简直就是地狱”(大意)。我想,这正是纵身学海深处之人所发出的肺俯之言!乔建中的这篇序文,可谓书论中的珍品。
刘涓涓的《线性化的表现手法——罗忠镕的艺术歌曲〈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分析》(《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这是一篇有一定功力的分析作品评价的优秀文章。分析细致,文字简洁、逻辑性好,引用谱例得当、说服力强。杨曙光的《歌唱家音乐教育家仲伟》(《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文章全面地论述了仲伟的人生经历、艺术成就和人格的魅力等,是一篇人物专论的好文章。毛慧的《对日本早期艺术歌曲〈丹泽〉的研究》(《天籁》,2006年第1期)。作者对日本作曲家信时洁的艺术歌曲《丹泽》的歌词、音乐、意境和演唱对应有的处理方式给予了分析,也兼及论述了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和20世纪日本的艺术歌曲创作概况。该论文是一篇较扎实的学术之作,布局和分析较为得当,如能与同期其他日本作曲家的歌曲创作有一比较则更有利于我们对此首作品的认识。蔡远鸿的《史有根据,论在情理——谈管谨义教授〈西方声乐艺术史〉》(《人民音乐》,2006年第4期),作者在文中以“新”、“精”、“通”三字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西方声乐艺术史》一书的特色和优点;言之有据,层次清楚,文字简炼,能抓住要领。潮鲁的《从〈牧歌〉看蒙古族民间歌曲的流传》(《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1期)。这是一篇凝聚了大量劳动的认真研究之作。对民歌的研究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是一篇有价值的论文。邵晓勇的《交响合唱〈为毛泽东诗词谱曲五首〉研究》(《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该论文是一篇对作品的个体和整体都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的严肃之作,文字清晰、逻辑性强、评价中肯。缺点是对旋法及和声的分析不如对调式、调性、结构分析的具体,缺谱例。
此外该类中较好的论文还有孙继南的《中国佛法歌曲经典——弘—大师“清凉歌”初考》(《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1期);陈仲凡的《歌剧——清唱剧〈俄狄浦斯王〉——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杰作》(《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刘海潮的《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演唱风格初探》(《艺术教育》,2006年第10期);梁茂春的《韩悠韩的歌剧〈阿里郎〉——一部特殊的韩国歌剧》(《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等。
二、声乐美学类
声乐美学类的范畴很难界定,从广义上讲有关声乐史、声乐作品及其演唱的风格以及有关中国现今的几种“唱法”研究等均应属此类。为方便起见,我们暂且把有关的部分归属此类,有些涉及面较宽也归入“综合研究”部分。
声乐美学部分中较优秀的有冯光钰的《“原生态唱法”三议》(《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文章从CCTV青歌赛中“原生态唱法”谈起,首先论述了“原生态民歌”与传统音乐的历史和现状。认为舞台上的原生态民歌实际上已和民间“原生态”有别,建议称谓“传统民歌”为好。其次,论及“原生态唱法”的评定标准时,由于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语言又十分丰富,评委无法熟悉如此众多的语言特色,因此为“原生态唱法”评定标准感到困惑。关于“原生态唱法”,作者认为由于我国有众多的民间声乐品种(如“戏曲原生态”、“曲艺原生态”等)。为了区别其他的“原生态”,作为赛事的命名,感到似可叫“民间唱法”比赛为佳。但笔者认为无论“民间唱法”,还是“原生态唱法”,以至过去称谓已久的所谓“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都是不准确的。从声乐知识上讲“唱法”无论如何是指歌唱的局部技术,如“面罩唱法”(Mask)、“关闭唱法”(Closed)、“约德尔唱法”(Jodelling rodeling)、“轻吟唱法”、“半声唱法”(Mezza Voce)等。“唱法”亦即“方法”,是工具,唱法是为歌唱服务的工具。我们现今流行的各种“唱法”显然不是指工具,是指风格。因此,现下的各种“唱法”的科学叫法应当称为”民族风格”、“美声风格”、“通俗风格”、“原生态风格”。而各种比赛亦应称为各种风格的比赛,至于唱者使用什么“方法”,那是可以任意选择,各显其能的。所谓风格者,是风度、品种,歌唱风格即歌唱的艺术特色,风貌、格调。风格是一条河,代表着一条历史的长(或短)的河流,它是有传统的。每一种歌唱风格允许它用多种歌唱方法为其艺术表现服务。这样它就可以不断地在实践中去发展、去提高、去丰富自己。否则为一种“唱法”所固定,会限制自己,使艺术表现单调化、程式化,难以提高、丰富、发展。事实上,现今无论“美声”、“民族”、“通俗”的演唱中,大家在不影响风格的前提下,都使用多种歌唱方法以塑造艺术形象。如“轻吟唱法”和“半声唱法”在三种风格的演唱中都在使用,只是使用的多寡不同,分寸不同,分量不同,场合不同而已。例如“轻吟”(包括气声)唱法,在通俗演唱中几乎普遍使用,但是“美声”也常见,例如,当代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这是“美声”的大家),他经常喜欢用减少音量的、多采的轻吟唱法和半声唱法演唱为大众喜爱的通俗歌曲,很受欢迎。“民族”的歌唱家彭丽媛也能用“美声”的一些方法演唱“美声”的歌曲和歌剧中的咏叹调。不少唱通俗的歌手都学美声的技法以提高自己的唱技。所以我说方法是为风格服务的。现今所称的几种歌唱“方法”是不当的,应当分别称为“美声歌唱风格”,“民族歌唱风格”,“通俗歌唱风格”和“原生态歌唱风格”较为恰当,或者略风格二字简称“美声歌唱”、“民族歌唱”、“通俗歌唱”、“原生态歌唱”,或“美声演唱”,“民族演唱”,“通俗演唱”,“原生态演唱”均可。但自我国八十年代以来,从中央电视台开创“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以来,统一以唱法为名称来归纳声乐界不同风格的演唱已成定局并约定成俗,改来也难,但只要我们明白这其中的“方法”两字即“风格”之意即可。但是《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的音乐部分已设有“美声歌唱”、“民族歌唱”的条目。而没有“美声唱法”或“民族唱法”的条目。这说明起码截止1989年音乐舞蹈卷出版之时,音乐理论界是不承认以“方法”来命名这几种风格之演唱的。
刘辉的《再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中国音乐》,2006年第1期)。该文以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为核心,从民族声乐的文化属性、审美特色,以及借鉴和艺术性诸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论述。是一篇理论结合实际,较为全面地论述民族声乐文化内含艺术特色的优秀论文。
乔建中的《“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在文中作者首先回顾了“五四”时期以来民歌在中国的境遇和“原生态”一词的来源和意义;继而从对民歌用词的演变判定出是对传统文化地位日益下降的警觉。呼吁各方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作出贡献。文章简炼,但信息含量大,有一定的深度。
此外,该类中较好的论文还有傅国庆的《歌唱活动中的思维方法》(《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史小玲的《论声音概念与声乐演唱》(《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2期);柴莺的《李凌民族声乐观初探》(《中国音乐》,2006年第3期);陈泓茹的《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思考》(《中国音乐》,2006年第4期)。
三、综合研究类
此类论文中较优秀的有白宁的《试论〈唱论〉关于声乐技法的阐释及其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上)、(下)(《乐府新声》,2006年第3、4期)。这是一篇对我国最早的一部声乐理论专著《唱论》进行较全面研究的专论。该文是笔者所见全面研究《唱论》专论较为优秀之作。论述得体,分析、解释详细,旁证博引丰富,文字较简洁、准确。建议搞民族声乐理论和民族声乐演唱的同志阅读此文,可增加声乐历史知识和理沦修养。
冯效刚的《从“土洋之争”到“三种唱法”——新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概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该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关声乐理论、表演理论、唱法之争以及美学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作者的文章清晰、逻辑清楚,论述符合实际。这样一篇文章的写成,是作者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又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以后的成果,实属不易。
李润生的《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舒伯特艺术歌曲研究状况的研究》(《音乐艺术》,2006年第3期)。这是一篇很好的综合研究论文,文章清晰、简洁、准确,而且有一定的深度。
白晓炜的《榆林市民歌风格地区划分》(《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1期),作者首先从榆林地区的地理、历史、民俗文化背景的分析论及地区文化的形成、交插、交融的历史,进而举例对榆林地区各地民歌(三个文化区)的调式、曲式等形态进行了分析、对比和总结。是一篇严肃认真的学术之作,层次清楚,音乐分析具体,不足是对地域交流未深入、对歌词缺乏分析。王硌的《共鸣能量分析与歌唱声部的确定》(《交响》,2006年第3期),该文章是一篇科研结题论文,其研究过程是采用一台“多通道语音分析系统”从声学和医学分析的角度对声乐中各种不同的声部进行采样分析,进而确定声部。文笔通顺、层次清楚,是一篇有实际科研成果的论文。韩勋国、庄虹子的《声乐技术心理调控与审美感受的哲理思辨》(《黄钟》,2006年第3期),作者在文章中多角度地把对声乐艺术的技术、概念、心理调控、审美感受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界定,是一篇功底较深厚的论文,学术水平较高。此外,综合研究类较好的论文还有张晋俐的《关于民族声乐教学现状的思考》(《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等。
四、声乐技术和教学类
此类论文共有53篇,是数量最多的部分,但其中好的和较好的论文所占比例较少(28%)。这里面较优秀的有杨树声的《如何学习和掌握面罩唱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论文论述了贝基强调的面罩唱法的优点和如何学习和掌握面罩唱法。重点在后面部分,其中有许多精辟的总结,如怎样运用母音训练、怎样运用气息和怎样训练高音部分,较有深度。
沈浩杰的《中国歌曲演唱的‘语音综合症’浅析》(《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该文从六个方面指出当今中国歌坛演唱中国歌曲语言失误的种种现象,并对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此文是一篇较全面地论述当今歌坛歌唱语言的种种错误及其原因的优秀论文。建议歌唱家们、声乐教师们认真读一下这篇文章,它对于纠正当今歌唱界的浮躁之风,加强教风、学风、艺德的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乔新建的《跨越有障碍声区的理论界限》(《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作者从16世纪以来欧洲传统歌唱理论的发展梳理了有障碍声区和无障碍声区两种学术观点的对比和发展并在最后提示了无障碍声区的练习方法。论述清晰,对两种观念的发展演变的梳理有助于声乐同行对声区统一问题有较清楚的认识。不足之处是练习方法较粗略。
刘莉的《“轻声唱法”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艺术教育》,2006年第4期)。文章从哼唱、小声唱、假声唱法、半声唱法四个阶段的练习,论述了“轻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论点正确,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在科学原理的分析上再深一步则更佳。
邓志武的《歌唱发声中起音的科学分析》(《黄钟》,2006年第1期)。本文从“声门冲击”理论和“贝努里效应”为依据对歌唱中的软起音与硬起音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这是近年来较为少见的一篇对歌唱起音进行科学分析的文章。理论正确,有一定的深度。
此外,较好的论文还有曹章琼的《试论“花儿”的演唱方法》(《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杨加力的《论民族音乐文化与高师声乐教学的关系》(《艺术教育》,2006年第6期);陈言放的《浅议声乐学习方法——从沈湘听录音研究声乐谈起》(《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王硌的《从平衡理念的角度看待声乐教学过程》(《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王晨辉的《高校声乐课教学互动与实践研究——对于“互动式教学”的理论思考》(《艺术教育》,2006年第11期);张利珍的《谈高师声乐教改的核心问题》(《艺术教育》,2006年第7期);郑颜文的《谈高师声乐教学中演唱曲目的选择》(《中国音乐》,2006年第3期);徐元勇的《论高等艺术院校通俗歌曲演唱的专业教育》(《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高静的《高师声乐教学中民族文化精神的渗透》(《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卢清的《“假声位置真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艺术教育》,2006年第8期)等。
五、声乐艺术表现、声乐史和歌唱心理类
这部分论文是今年声乐论文中较簿弱的部分,不仅教量较少而且其中较好的文章所占比例也较低,希望同行们在这方面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该部分中较优秀的论文有崔晓军的《德国艺术歌曲演唱之我见》(《音乐探索》,2006年第3期)。论文主要论述了在演唱德国艺术歌曲中怎样掌握和表现它的风格和怎样准备、怎样步步深入地去学唱一首新的作品。文章虽然不长,但论文深刻、生动、具体、到位、有新意。
江向东的《略论歌剧中宣叙调段落及其演唱》(《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此文较全面、深入地论述了歌剧中宣叙性段落的概念、特点、结构意义、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论点正确,论据较充分,说服力强。
张莺燕的《宋代唱论歌诀研究》(《黄钟》,2006年第1期)。文章选择了我国宋代的有关唱论歌诀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之”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张炎《词源》中的《讴曲旨要》以及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的《遏云要诀》里面的重要歌唱语义进行了解析、研究。论述较为详细、深入、具体。
霍橡楠的《中国古代唱论中的声乐表演心理》(《中国音乐》,2006年第4期)。该文引用了多部元、明、清以来的声乐论著、音乐论著或其他著作中有关声乐表演心理的论述,从歌唱表演中感觉、想象、情绪情感、审美心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研究、分析、评价。资料充实、论据可靠、论点明确、文章简洁、评论得当。
此外,在该方面较好的论文还有陈艳的《莫扎特的经文歌〈欢呼圣体〉及其演唱》(《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于长军的《宏伟史诗,千古绝唱——从音乐人类学视角看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演变》(《艺术教育》,2006年第3期);朱江书的《琴歌〈凤求凰〉考释》(《音乐探索》,2006年第2期);耿玉琴的《论歌唱演员的气质及其个性体现》(《黄钟》,2006年第4期)。
六、存在的问题
2006年声乐论文中存在问题仍然不少,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有关声乐技术和教学的部分之中,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如:
(一)有的论文中认为:“美声唱法分为意大利美声唱法和俄罗斯美声唱法两大流派。”我们姑且不提将Bel canto称为“美声唱法”当与不当,仅将“美声”如此分为两种流派的提法实为笔者首次所见。据悉,在19世纪声乐界曾有过意大利学派、德国学派、法国学派、俄罗斯学派等提法,但自20世纪以来各学派已渐趋消失,歌唱方法上几乎统一了,大家都称自己是Bel canto(原意美好的歌唱)。在它的发展进程中整个欧洲(包括俄国)都为其做出了贡献。现在的Bel canto已经泛指一种源于意大利的欧洲的传统唱法。在美声歌唱领域中,笔者认为全世界已趋统一(我们常见一部歌剧当中经常有来自世界不同民族的演员演唱,但其方法都是一样的——Bel canto,现在怎么又冒出“两种流派”呢?显然不当。还有一种模糊认识,即认为Belcanto“是意大利的民族唱法”。请问,中国有“民族唱法”,那么全世界每一个民族都必须有“民族唱法”吗?Bel canto是一个声乐名词,它的定义和渊源音乐词典中都有准确的阐述。写论文要擅长运用工具书,不能信口“想当然”。
(二)有些论文中对某一选题,常有作者自我标榜“首次研究”、“首次涉及”、“首次梳理”……。在写论文当中“首次”这种带有绝对性的词最好慎用,即使是真的“首次”,谦虚一点,给自己留点余地有什么不好?事实并非如此,何况世界如此之大、国家如此之广,怎么就一定是你首次呢?事实上,就在某作者称为“首次”的理论中,我们找到了许多起码是不妥当的论述。作学问一定要坚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三)声乐论文中还有一种“新倾向”,即把当今商业中的包装技术用于论文当中。有一篇论文,题目包装得很漂亮,甚至用了“新型的”、“生态的”字样,用以论术声乐教学。一看内容仍不离技术教育与情感表达、新型的师生关系等等,没有什么新意,也看不出何谓声乐教学中的“生态”,可谓“新瓶装旧酒”。题目和序言中将外行人搞得眼花缭乱,内行人读了“原来如此”。这种哗众取宠的文风,也是今年声乐论文中的一种“新动向”。笔者认为,在论文写作中应当注意克服商业中某些“急功近利”或者“投机取巧”的浮躁之风。
管谨义 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声乐理论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 张萌)
一、人物、作品、演出评介类
该部论文属文章中高质量者最多的部分,其中较优秀的有贾舒颖的《“原生态”冲击青歌赛——大赛评委田青评价第12届青年歌手大奖赛》(《艺术评论》,2006年第6期)。2006年是“原生态”唱法进入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第一年,它必然地要在人们的艺术生活中引起一定的波澜。这篇采访正是应时而生,作者选择的采访对象——当今的艺术理论家,又是大赛的评委田青同志可谓十分恰当。文章里有许多先进的艺术观点,闪光的艺术追求和理想。建议关心“原生态唱法”的同行读一读此文。
乔建中的《民歌研究的新境域,人生体验的铭感录——为冯明洋(越歌——岭南本土歌乐文化论)作序》(《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这是一篇内容丰实、论述深刻、感情厚挚的专论文、评论文。作者从酝酿准备、雄厚的积累、丰富的内容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该书的不同凡响的成就。最后,作者深有所感地写道:“学术研究常常被概括为‘文字工作’,但这只说了它的行为方式。就本质而言,它其实是以学者的生命投入为代价的。”笔者在这里想起黄翔鹏先生生前说过的一句话:“做学问的门口,简直就是地狱”(大意)。我想,这正是纵身学海深处之人所发出的肺俯之言!乔建中的这篇序文,可谓书论中的珍品。
刘涓涓的《线性化的表现手法——罗忠镕的艺术歌曲〈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分析》(《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这是一篇有一定功力的分析作品评价的优秀文章。分析细致,文字简洁、逻辑性好,引用谱例得当、说服力强。杨曙光的《歌唱家音乐教育家仲伟》(《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文章全面地论述了仲伟的人生经历、艺术成就和人格的魅力等,是一篇人物专论的好文章。毛慧的《对日本早期艺术歌曲〈丹泽〉的研究》(《天籁》,2006年第1期)。作者对日本作曲家信时洁的艺术歌曲《丹泽》的歌词、音乐、意境和演唱对应有的处理方式给予了分析,也兼及论述了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和20世纪日本的艺术歌曲创作概况。该论文是一篇较扎实的学术之作,布局和分析较为得当,如能与同期其他日本作曲家的歌曲创作有一比较则更有利于我们对此首作品的认识。蔡远鸿的《史有根据,论在情理——谈管谨义教授〈西方声乐艺术史〉》(《人民音乐》,2006年第4期),作者在文中以“新”、“精”、“通”三字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西方声乐艺术史》一书的特色和优点;言之有据,层次清楚,文字简炼,能抓住要领。潮鲁的《从〈牧歌〉看蒙古族民间歌曲的流传》(《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1期)。这是一篇凝聚了大量劳动的认真研究之作。对民歌的研究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是一篇有价值的论文。邵晓勇的《交响合唱〈为毛泽东诗词谱曲五首〉研究》(《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该论文是一篇对作品的个体和整体都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的严肃之作,文字清晰、逻辑性强、评价中肯。缺点是对旋法及和声的分析不如对调式、调性、结构分析的具体,缺谱例。
此外该类中较好的论文还有孙继南的《中国佛法歌曲经典——弘—大师“清凉歌”初考》(《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1期);陈仲凡的《歌剧——清唱剧〈俄狄浦斯王〉——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杰作》(《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刘海潮的《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演唱风格初探》(《艺术教育》,2006年第10期);梁茂春的《韩悠韩的歌剧〈阿里郎〉——一部特殊的韩国歌剧》(《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等。
二、声乐美学类
声乐美学类的范畴很难界定,从广义上讲有关声乐史、声乐作品及其演唱的风格以及有关中国现今的几种“唱法”研究等均应属此类。为方便起见,我们暂且把有关的部分归属此类,有些涉及面较宽也归入“综合研究”部分。
声乐美学部分中较优秀的有冯光钰的《“原生态唱法”三议》(《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文章从CCTV青歌赛中“原生态唱法”谈起,首先论述了“原生态民歌”与传统音乐的历史和现状。认为舞台上的原生态民歌实际上已和民间“原生态”有别,建议称谓“传统民歌”为好。其次,论及“原生态唱法”的评定标准时,由于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语言又十分丰富,评委无法熟悉如此众多的语言特色,因此为“原生态唱法”评定标准感到困惑。关于“原生态唱法”,作者认为由于我国有众多的民间声乐品种(如“戏曲原生态”、“曲艺原生态”等)。为了区别其他的“原生态”,作为赛事的命名,感到似可叫“民间唱法”比赛为佳。但笔者认为无论“民间唱法”,还是“原生态唱法”,以至过去称谓已久的所谓“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都是不准确的。从声乐知识上讲“唱法”无论如何是指歌唱的局部技术,如“面罩唱法”(Mask)、“关闭唱法”(Closed)、“约德尔唱法”(Jodelling rodeling)、“轻吟唱法”、“半声唱法”(Mezza Voce)等。“唱法”亦即“方法”,是工具,唱法是为歌唱服务的工具。我们现今流行的各种“唱法”显然不是指工具,是指风格。因此,现下的各种“唱法”的科学叫法应当称为”民族风格”、“美声风格”、“通俗风格”、“原生态风格”。而各种比赛亦应称为各种风格的比赛,至于唱者使用什么“方法”,那是可以任意选择,各显其能的。所谓风格者,是风度、品种,歌唱风格即歌唱的艺术特色,风貌、格调。风格是一条河,代表着一条历史的长(或短)的河流,它是有传统的。每一种歌唱风格允许它用多种歌唱方法为其艺术表现服务。这样它就可以不断地在实践中去发展、去提高、去丰富自己。否则为一种“唱法”所固定,会限制自己,使艺术表现单调化、程式化,难以提高、丰富、发展。事实上,现今无论“美声”、“民族”、“通俗”的演唱中,大家在不影响风格的前提下,都使用多种歌唱方法以塑造艺术形象。如“轻吟唱法”和“半声唱法”在三种风格的演唱中都在使用,只是使用的多寡不同,分寸不同,分量不同,场合不同而已。例如“轻吟”(包括气声)唱法,在通俗演唱中几乎普遍使用,但是“美声”也常见,例如,当代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这是“美声”的大家),他经常喜欢用减少音量的、多采的轻吟唱法和半声唱法演唱为大众喜爱的通俗歌曲,很受欢迎。“民族”的歌唱家彭丽媛也能用“美声”的一些方法演唱“美声”的歌曲和歌剧中的咏叹调。不少唱通俗的歌手都学美声的技法以提高自己的唱技。所以我说方法是为风格服务的。现今所称的几种歌唱“方法”是不当的,应当分别称为“美声歌唱风格”,“民族歌唱风格”,“通俗歌唱风格”和“原生态歌唱风格”较为恰当,或者略风格二字简称“美声歌唱”、“民族歌唱”、“通俗歌唱”、“原生态歌唱”,或“美声演唱”,“民族演唱”,“通俗演唱”,“原生态演唱”均可。但自我国八十年代以来,从中央电视台开创“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以来,统一以唱法为名称来归纳声乐界不同风格的演唱已成定局并约定成俗,改来也难,但只要我们明白这其中的“方法”两字即“风格”之意即可。但是《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的音乐部分已设有“美声歌唱”、“民族歌唱”的条目。而没有“美声唱法”或“民族唱法”的条目。这说明起码截止1989年音乐舞蹈卷出版之时,音乐理论界是不承认以“方法”来命名这几种风格之演唱的。
刘辉的《再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中国音乐》,2006年第1期)。该文以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为核心,从民族声乐的文化属性、审美特色,以及借鉴和艺术性诸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论述。是一篇理论结合实际,较为全面地论述民族声乐文化内含艺术特色的优秀论文。
乔建中的《“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在文中作者首先回顾了“五四”时期以来民歌在中国的境遇和“原生态”一词的来源和意义;继而从对民歌用词的演变判定出是对传统文化地位日益下降的警觉。呼吁各方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作出贡献。文章简炼,但信息含量大,有一定的深度。
此外,该类中较好的论文还有傅国庆的《歌唱活动中的思维方法》(《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史小玲的《论声音概念与声乐演唱》(《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2期);柴莺的《李凌民族声乐观初探》(《中国音乐》,2006年第3期);陈泓茹的《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思考》(《中国音乐》,2006年第4期)。
三、综合研究类
此类论文中较优秀的有白宁的《试论〈唱论〉关于声乐技法的阐释及其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上)、(下)(《乐府新声》,2006年第3、4期)。这是一篇对我国最早的一部声乐理论专著《唱论》进行较全面研究的专论。该文是笔者所见全面研究《唱论》专论较为优秀之作。论述得体,分析、解释详细,旁证博引丰富,文字较简洁、准确。建议搞民族声乐理论和民族声乐演唱的同志阅读此文,可增加声乐历史知识和理沦修养。
冯效刚的《从“土洋之争”到“三种唱法”——新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概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该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关声乐理论、表演理论、唱法之争以及美学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作者的文章清晰、逻辑清楚,论述符合实际。这样一篇文章的写成,是作者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又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以后的成果,实属不易。
李润生的《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舒伯特艺术歌曲研究状况的研究》(《音乐艺术》,2006年第3期)。这是一篇很好的综合研究论文,文章清晰、简洁、准确,而且有一定的深度。
白晓炜的《榆林市民歌风格地区划分》(《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1期),作者首先从榆林地区的地理、历史、民俗文化背景的分析论及地区文化的形成、交插、交融的历史,进而举例对榆林地区各地民歌(三个文化区)的调式、曲式等形态进行了分析、对比和总结。是一篇严肃认真的学术之作,层次清楚,音乐分析具体,不足是对地域交流未深入、对歌词缺乏分析。王硌的《共鸣能量分析与歌唱声部的确定》(《交响》,2006年第3期),该文章是一篇科研结题论文,其研究过程是采用一台“多通道语音分析系统”从声学和医学分析的角度对声乐中各种不同的声部进行采样分析,进而确定声部。文笔通顺、层次清楚,是一篇有实际科研成果的论文。韩勋国、庄虹子的《声乐技术心理调控与审美感受的哲理思辨》(《黄钟》,2006年第3期),作者在文章中多角度地把对声乐艺术的技术、概念、心理调控、审美感受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界定,是一篇功底较深厚的论文,学术水平较高。此外,综合研究类较好的论文还有张晋俐的《关于民族声乐教学现状的思考》(《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等。
四、声乐技术和教学类
此类论文共有53篇,是数量最多的部分,但其中好的和较好的论文所占比例较少(28%)。这里面较优秀的有杨树声的《如何学习和掌握面罩唱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论文论述了贝基强调的面罩唱法的优点和如何学习和掌握面罩唱法。重点在后面部分,其中有许多精辟的总结,如怎样运用母音训练、怎样运用气息和怎样训练高音部分,较有深度。
沈浩杰的《中国歌曲演唱的‘语音综合症’浅析》(《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该文从六个方面指出当今中国歌坛演唱中国歌曲语言失误的种种现象,并对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此文是一篇较全面地论述当今歌坛歌唱语言的种种错误及其原因的优秀论文。建议歌唱家们、声乐教师们认真读一下这篇文章,它对于纠正当今歌唱界的浮躁之风,加强教风、学风、艺德的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乔新建的《跨越有障碍声区的理论界限》(《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作者从16世纪以来欧洲传统歌唱理论的发展梳理了有障碍声区和无障碍声区两种学术观点的对比和发展并在最后提示了无障碍声区的练习方法。论述清晰,对两种观念的发展演变的梳理有助于声乐同行对声区统一问题有较清楚的认识。不足之处是练习方法较粗略。
刘莉的《“轻声唱法”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艺术教育》,2006年第4期)。文章从哼唱、小声唱、假声唱法、半声唱法四个阶段的练习,论述了“轻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论点正确,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在科学原理的分析上再深一步则更佳。
邓志武的《歌唱发声中起音的科学分析》(《黄钟》,2006年第1期)。本文从“声门冲击”理论和“贝努里效应”为依据对歌唱中的软起音与硬起音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这是近年来较为少见的一篇对歌唱起音进行科学分析的文章。理论正确,有一定的深度。
此外,较好的论文还有曹章琼的《试论“花儿”的演唱方法》(《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杨加力的《论民族音乐文化与高师声乐教学的关系》(《艺术教育》,2006年第6期);陈言放的《浅议声乐学习方法——从沈湘听录音研究声乐谈起》(《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王硌的《从平衡理念的角度看待声乐教学过程》(《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王晨辉的《高校声乐课教学互动与实践研究——对于“互动式教学”的理论思考》(《艺术教育》,2006年第11期);张利珍的《谈高师声乐教改的核心问题》(《艺术教育》,2006年第7期);郑颜文的《谈高师声乐教学中演唱曲目的选择》(《中国音乐》,2006年第3期);徐元勇的《论高等艺术院校通俗歌曲演唱的专业教育》(《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高静的《高师声乐教学中民族文化精神的渗透》(《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卢清的《“假声位置真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艺术教育》,2006年第8期)等。
五、声乐艺术表现、声乐史和歌唱心理类
这部分论文是今年声乐论文中较簿弱的部分,不仅教量较少而且其中较好的文章所占比例也较低,希望同行们在这方面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该部分中较优秀的论文有崔晓军的《德国艺术歌曲演唱之我见》(《音乐探索》,2006年第3期)。论文主要论述了在演唱德国艺术歌曲中怎样掌握和表现它的风格和怎样准备、怎样步步深入地去学唱一首新的作品。文章虽然不长,但论文深刻、生动、具体、到位、有新意。
江向东的《略论歌剧中宣叙调段落及其演唱》(《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此文较全面、深入地论述了歌剧中宣叙性段落的概念、特点、结构意义、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论点正确,论据较充分,说服力强。
张莺燕的《宋代唱论歌诀研究》(《黄钟》,2006年第1期)。文章选择了我国宋代的有关唱论歌诀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之”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张炎《词源》中的《讴曲旨要》以及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的《遏云要诀》里面的重要歌唱语义进行了解析、研究。论述较为详细、深入、具体。
霍橡楠的《中国古代唱论中的声乐表演心理》(《中国音乐》,2006年第4期)。该文引用了多部元、明、清以来的声乐论著、音乐论著或其他著作中有关声乐表演心理的论述,从歌唱表演中感觉、想象、情绪情感、审美心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研究、分析、评价。资料充实、论据可靠、论点明确、文章简洁、评论得当。
此外,在该方面较好的论文还有陈艳的《莫扎特的经文歌〈欢呼圣体〉及其演唱》(《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于长军的《宏伟史诗,千古绝唱——从音乐人类学视角看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演变》(《艺术教育》,2006年第3期);朱江书的《琴歌〈凤求凰〉考释》(《音乐探索》,2006年第2期);耿玉琴的《论歌唱演员的气质及其个性体现》(《黄钟》,2006年第4期)。
六、存在的问题
2006年声乐论文中存在问题仍然不少,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有关声乐技术和教学的部分之中,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如:
(一)有的论文中认为:“美声唱法分为意大利美声唱法和俄罗斯美声唱法两大流派。”我们姑且不提将Bel canto称为“美声唱法”当与不当,仅将“美声”如此分为两种流派的提法实为笔者首次所见。据悉,在19世纪声乐界曾有过意大利学派、德国学派、法国学派、俄罗斯学派等提法,但自20世纪以来各学派已渐趋消失,歌唱方法上几乎统一了,大家都称自己是Bel canto(原意美好的歌唱)。在它的发展进程中整个欧洲(包括俄国)都为其做出了贡献。现在的Bel canto已经泛指一种源于意大利的欧洲的传统唱法。在美声歌唱领域中,笔者认为全世界已趋统一(我们常见一部歌剧当中经常有来自世界不同民族的演员演唱,但其方法都是一样的——Bel canto,现在怎么又冒出“两种流派”呢?显然不当。还有一种模糊认识,即认为Belcanto“是意大利的民族唱法”。请问,中国有“民族唱法”,那么全世界每一个民族都必须有“民族唱法”吗?Bel canto是一个声乐名词,它的定义和渊源音乐词典中都有准确的阐述。写论文要擅长运用工具书,不能信口“想当然”。
(二)有些论文中对某一选题,常有作者自我标榜“首次研究”、“首次涉及”、“首次梳理”……。在写论文当中“首次”这种带有绝对性的词最好慎用,即使是真的“首次”,谦虚一点,给自己留点余地有什么不好?事实并非如此,何况世界如此之大、国家如此之广,怎么就一定是你首次呢?事实上,就在某作者称为“首次”的理论中,我们找到了许多起码是不妥当的论述。作学问一定要坚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三)声乐论文中还有一种“新倾向”,即把当今商业中的包装技术用于论文当中。有一篇论文,题目包装得很漂亮,甚至用了“新型的”、“生态的”字样,用以论术声乐教学。一看内容仍不离技术教育与情感表达、新型的师生关系等等,没有什么新意,也看不出何谓声乐教学中的“生态”,可谓“新瓶装旧酒”。题目和序言中将外行人搞得眼花缭乱,内行人读了“原来如此”。这种哗众取宠的文风,也是今年声乐论文中的一种“新动向”。笔者认为,在论文写作中应当注意克服商业中某些“急功近利”或者“投机取巧”的浮躁之风。
管谨义 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声乐理论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