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试茶解得其中味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5327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莞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策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
  木兰坠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跋石人。
  ——[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判断一个诗人是否懂茶,不能只看他写了多少首茶诗。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写了六十余首茶诗,自然是茶事的行家里手。可是,像白居易的老友刘禹锡,一生只写了两首茶诗,却也在茶文化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刘禹锡的两首茶诗,其中一首题目为《尝茶》;另一首是《西山兰若试茶歌》,这首诗堪称唐代茶诗中的经典之作,凭借这首茶诗,刘禹锡加入了懂茶人的行列。
  原因何在?我们读了便知。
  老规矩,还是先从作者聊起。
  刘禹锡,字梦得,祖籍洛阳,后迁居荥阳。他生于公元772年,比茶圣陆羽小将近五十岁。二人之间,相差了两辈人。所以从茶文化的角度看,刘禹锡生活在后《茶经》时代。
  据刘禹锡自己说,他这个刘姓很高贵,是汉中山靖王之后。换句话说,刘禹锡与刘玄德是同气连枝的近亲。当然,他的这种说法也不太靠谱。
  唐玄宗天宝末年,天下大乱,刀兵四起,刘禹锡跟随其父刘绪到江南避祸,所以他的童年在嘉兴等地度过。也正因为这样,少年刘禹锡得遇高人,跟随诗僧皎然、灵澈等人学习。请注意,释皎然是陆羽的好友,更是精于茶事的僧人。很可能从那時起,刘禹锡便在皎然那里接触到了茶事活动,但并不_定十分热衷。毕竟,十多岁的少年意气风发,哪会静下心来饮茶呢?总之,刘禹锡虽不是王侯之后,却是名师之徒。
  唐贞元九年(793),刘禹锡登进士第,又登吏部取士科,授弘文馆校书郎,算是正式步入了仕途。那一年,他不过21岁,可谓少年得志。但是,接下来的宦海生涯却充满了凶险和艰辛。
  永贞元年(805)正月,唐顺宗即位。不久,刘禹锡迁屯田员外郎兼德宗崇陵使判官,判度支盐铁案,积极参与王侄、王叔文的革新活动。同年八月,顺宗退位,革新夭折。十一月,革新参加者都被贬谪,刘禹锡被贬连州(今广东连州)刺史。行至江陵(今属湖北)时,朝廷追来一道圣旨,将刘禹锡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而且在制词中有“纵逢君赦,不在量移之限”的狠话。也就是说,即使之后大赦天下,也没你刘禹锡的份儿。
  时隔多年,刘禹锡终于回到了首都长安,随即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文如下: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从表面上看,前两句是写看花的盛况。后两句由物及人,关合到自己的境遇。但此诗骨子里却另有所指,千树桃花,也就是十年以来靠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而看花的人,则是那些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他们为了富贵利禄,奔走权门,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刘禹锡不仅看不起那“桃千树”般的新贵,更藐视那些“看花回”的趋炎附势之流。
  由于这首诗过于辛辣,再一次刺痛了朝中的权臣。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再度贬为远州的刺史。从司马到刺史,官职看起来是升了,可政治境遇却没有丝毫改善。他们这几位仍然是职场中被边缘化的群体。自此以后,刘禹锡历任夔州(今重庆奉节)刺史、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等职。直到唐大和元年(827),才北归回到洛阳。这距离他永贞元年被贬,整整过去了二十三年。就连刘禹锡的好友白居易也在《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感叹道“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这二十三年,实在折得过多了。
  大和元年,在宰相裴度等人的关照下,刘禹锡授主客郎中分司东都。大和五年冬,出为苏州刺史。在苏州任上因为赈灾有功而被赏赐。八年秋,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刺史。次年,迁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同州是四辅之一,唐代往往作为临时安置要员的地方。但这时的刘禹锡已是64岁高龄,而且他很快看到了长安上演的“甘露之变”——宦官与朝官相互倾轧,十多位宰相、节度使同时被族诛的惨剧,于是在次年,即开成元年(836)秋,辞官回到洛阳,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和已在洛阳的裴度、白居易诗酒酬和。直到会昌二年(842)秋病逝。
  了解清楚了刘禹锡的境遇与性格,我们再来看题目。
  关于这首诗作于何时,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王威廉、周靖民在《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作于何地》(《中国茶叶》1982年第5期)中认为,该诗作于朗州司马任上。但是文章多是推测,并未举出有力的证据,恐不足为信。
  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中,将这首茶诗的写作时间定为在苏州刺史任上,则有一定道理。据《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六八一“苏州府物产考”记载:“茶多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也。又虎丘西山地数亩,产茶极佳,烹之色白,香气如兰,但每岁所采不过二三十斛,止供官府采取,吴人尝其味者绝少。”
  当然,哪个城市都可能有一座西山。所以此诗作于苏州的说法,也只可看作是比较合理的一种解释罢了。至于“兰若”二字,则确实是佛寺的名字。宁采臣与聂小倩的故事,不也发生在兰若寺吗?当然,此兰若寺非彼兰若寺就是了。
  除去地点的考据,题目中的这个“试”字,也值得玩味与推敲。试,可以组词为尝试,这显然是针对不太熟悉的事情而言。如今的爱茶人,拿到一款新品后一般也会试茶。那么,到底是什么茶值得刘禹锡一试呢?这便是本诗的重点。我们还是到诗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第一部分,自“山僧”至“新茸”,讲的是试茶的起因。


  这里的山僧,呼应的是题目中的兰若寺。一杯清茶,既符合青灯古佛的生活,也可以结交往来的香客。因此,从古至今,许多寺院都有茶园。但是兰若寺的茶园,显然规模不是很大,仅仅有“数丛”而已,并且是散落在竹林当中。
  诗中的一个“抽”字,极为巧妙,将茶芽萌发时的姿态描写得活灵活现。若是用“长”字,则过于平淡无奇。可要是用“冒”或“钻”,则又过于浅白庸俗了。只有用了这个“抽”字,竹下茶树欣欣向荣的长势才跃然纸上。

第二部分,自“莞然”至“沙水”,讲的是新茶的制作。


  原来刘禹锡要试的茶,不在老和尚的坛坛罐罐中,而是在后檐的竹林里。这里的“振”字,应解释为整顿。所谓“振衣”,就是整理衣衫。由此可见,刘禹锡与山僧很可能已经脱去了拘谨的服饰,正在禅房中闲谈。偶然聊到寺中有茶树,大家一时兴起,这才准备走出僧房,亲赴茶园。
  众人摘下的“鹰嘴”,指的便是尖细的茶芽。刘禹锡在《尝茶》一诗中也有“生采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二句。由此可见,唐代还是很流行嫩采的。
  按照陆羽《茶经》的记载,唐代流行的应是蒸青绿茶。但是,兰若寺的僧人却是不蒸而炒。鲜叶下锅,不消片刻,便已满室飘香。这样的做法与唐代主流制茶工艺不同。所以,刘禹锡在兰若寺不光试了新茶,而且试了新工艺的茶。明确记载了锅炒杀青,这才是这首《西山兰若试茶歌》的史料价值所在。
  这边在炒茶,另一边已在备水。金沙,是湖州的名泉。据说,唐代时就用金沙水造紫笋茶而进贡了。当然,刘禹锡没有到过湖州,所以这里的“金沙”二字,应该泛指优质的泉水。好茶配好水,这才是行家。

第三部分,自“骤雨”至“襟开”,讲的是试茶的过程。


  所谓“骤雨松声”,当然不是真的刮风下雨,而是指水开时的声响。至于“白云满碗”,则是描述茶皂素产生的沫饽。日本平安时期的《和出云巨太守茶歌》中,有“饮之无事卧白云”一句。可见唐代人非常喜欢将饮茶与白云联系在一起。后来我有一陈年普洱茶饼,取名就叫“闲卧白云”,灵感便是来源于这些茶诗。
  其实,“骤雨松声”也好,“白云满碗”也罢,都是对于茶事活动的艺术化描述。由此可见,刘禹锡应是爱茶之人。李太白愛酒,不也写出了“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诗句吗?如果没有那么深的感情,是写不出这么美的句子的。
  兰若寺僧人制出的茶,香气直喷鼻腔,连宿醉都能消除。胸中的忧愁,自然也都消散到九霄云外了。这几句诗文读起来会让爱茶人心生赞叹,同样是喝茶那些事,怎么就写不出人家这层意境呢?的确,刘禹锡的诗不像韩愈等人那么奇崛,也不像白居易那么平畅浅易。他的诗风干净明快,不过分雕琢,也不流于俗滑油腻,在中唐诗坛可谓独树一帜。

第四部分,自“阳崖”至“知味”,讲的是试茶的闲谈。


  茶叶质量的高低,与茶树的生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就算是同一片茶山,即使是阳坡与阴面,成品茶的风格也大有不同。但是兰若寺的茶好喝,更因为种在了竹林莓苔之地。唐代韩鄂《四时类要》中关于茶树种植写道“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这与如今人们提倡的人工复合茶园生态系统的原理极为相近。
  这一部分还引入了两个典故,此处要特别说明。炎帝,即神农氏。他虽是尝茶,怕也是生嚼的鲜叶。因此,炎帝自然不知道,茶还可以这样做,这样煎,这样品。《桐君录》的内容可见于陆羽的《茶经》中。炎帝与桐君,都是茶界的前辈人物。但是,按刘禹锡的说法,这二位可没他有口福。
  其实,从古至今茶树品种在不断遴选,制茶工艺也在不断提升,茶汤味道自然也愈加鲜美。陆羽虽贵为茶圣,却没喝到乌龙的馥郁、白茶的鲜灵。所以,我常常讲,当下的爱茶人才是最幸福的!

第五部分,自“新芽”至“不如”,讲的是试茶的赞叹。


  在这一部分,刘禹锡赞叹了兰若寺僧人制茶手艺的高超。采摘精良,自然不必多说;但是自摘下鲜叶到煎茶出汤,不过片刻,这才是真正让诗人大开眼界的地方。纵观全文,鲜叶摘下来只有炒这一个处理,后面也没有晒干或烘干的过程。正因为只是炒制,才可以达到“自摘至煎俄顷余”的速度,并且做到“悠扬喷鼻宿酲散”的香气。由此我们可以推出,西山兰若寺的僧人不光是锅炒杀青,很可能就是朴素的炒青绿茶。
  时至今日,炒青绿茶已是我国茶区最广、产量最多的绿茶种类。要真是追根溯源,工艺的源头还得从刘禹锡的这首《西山兰若试茶歌》算起。刘禹锡恐怕也是第一个喝到炒青绿茶的文人了。

第六部分,自“僧言”至“标格”,讲的是僧人的惋惜。


  自摘至煎,片刻已成。宾主把盏言欢,共享茶汤之乐。这时的僧人不禁感叹,茶本就是性格幽寂之物,像刘大人这样的贵客来到敝寺,我便自采自炒奉上香茶一碗。也有一些沽名钓誉之辈,听说了西山兰若寺出好茶,但他们可没心思探古访幽,而是直接“下单让我快递”,拿到手后根本不懂得珍惜。本该用“金沙泉”般的好水,他们却只打“砖井”之水;本该用“宝鼎”这样的好器,他们却只拿“铜炉”煎煮。结果自然是风味大减,格调全无。

第七部分,自“何况”至“石人”,讲的是诗人的心声。


  僧人话说至此,刘禹锡不由得暗自称赞。诚如山僧所讲,那些权贵追求的是茶名而非名茶。只要是有名气的茶,不管是顾渚紫笋还是蒙顶甘露,都要想办法弄到手。哪怕茶山与京城远隔万里之遥,也要求白泥赤印封装好,再披星戴月送往京城。
  但是,那些天天嚷着要喝好茶的贵胄豪富们,真的会好好品赏一碗茶汤吗?恐怕不会。他们有权搞到好茶,有钱买到好茶,可就是没有心思去品味一杯好茶。他们的心思,都在尔虞我诈的职场斗争上了。
  所以全诗最后,刘禹锡指出要想体味茶汤的美妙,便“须是眠云跛石人”。这里的“跛”通“倚”,也有版本写作“卧”。所以“眠云跛石人”,就代指隐士高人。在这里,刘禹锡点破了饮茶的关键,不只在于茶,更在于人。
  很多人的一生,都在职场努力打拼。而目的,是追求幸福与快乐。但是,近在眼前的幸福与快乐,他们却总是忽视或弃之不顾。
  其实,生活中自有美感:街边的花草,天空的飞鸟,杯中的茶汤……这些美好,—直在那里,只是我们常常对它们视而不见,没有感触到蕴含在它们之中的那种美。我们能够发现美、欣赏美的心,一直在我们自己的深处,本来就在那里,一直都在那里,但不知为什么,我们常常丢失了它。
  苏东坡曾说:“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文章的本意,是呼吁大家欣赏自然之美。但这几句话,用在茶事上不也很合适吗?
  耳得之而为声,便是“骤雨松声入鼎来”。
  目遇之而成色,便是“白云满碗花徘徊”。
  烧水之声,茶汤之色,乃至于香气、口感、韵味,不都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吗?这样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茶事趣味,又有谁能享受到呢?
  刘禹锡告诉我们:须是眠云跛石人。
其他文献
近期读完张国刚老师的《(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资治通鉴启示录》,收获颇多,于是想将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一、人才,还是人才  读完这两部书后,给我很深的一个感受就是能够在打天下中脱穎而出的都是发现和任用人才的高手。  秦国本是一个边陲小国,秦君却志向远大,如秦穆公起用老翁百里奚,得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秦孝公发布求贤令,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快速崛起,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求贤令的大意是
期刊
老子是智慧大师,创立了道家学派,孔子是道德大师,创立了儒家学派。道家与儒家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共同绘制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主要特质和深层结构。自古及今,中国人都在儒道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中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出老子道家则入孔子儒家,出孔子儒家则入老子道家。比较老子与孔子,实质是比较道家与儒家,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更加正确地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品质。从思想渊源和演变过程分析
期刊
李斯《谏逐客书》中说到战国时期各地交往的密切及物产的流通,使得“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史记·秦本纪》)的秦国君王热切追求各地高等级生活消费品的情形。其中可见“宛珠”“阿缟”等标志地方优势的商品品牌。作为纺织业产品,战国秦汉时期还有“鲁缟”“齐纨”“蜀锦”“襄絮”等名闻天下。《史记》所见“蜀布”远销至西域的情形,是丝绸之路史研究者应当珍视的重要信息。地方品牌较为密集地出现,可以
期刊
中国人自古就有饮茶的习惯。从“粗茶淡饭”“茶余饭后”等一些“茶”“饭”并提的词语中,就不难看出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你知道吗,这个“茶”字却是很晚才产生的。  在“茶”字出现之前,其意义用“荼”字来表示。《说文解字》收“荼”而未收“茶”,北宋徐铉日:“此即今之茶字。”《正字通》引《魏了翁集》也说:“茶之始,其字为荼。”由“茶”字上溯其源,这种说法没有错。  那么,我们就先来说说“荼
期刊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玉泉老人,又号湛然居士,蒙古汗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元史》卷一四六有专传。他自幼聪颖,博学多才,科举高中后,在金朝任开州同知等职。金中都为蒙古攻占后,耶律楚材被成吉思汗看重而得到任用,先后辅佐成吉思汗、窝阔台父子达三十余年,官至中书令。他待人谦和有礼,对待公事兢兢业业,常常为解除百姓疾苦而上书力谏。虽为高官,但他洁身自好,不贪不腐,以清廉节俭自守。他提倡儒
期刊
伴着夏天的繁华,不经意间岁月溜到了盛夏的末梢,进入了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是秋季开始的节气。按传统历法,立秋是七月的节气;但按公历,立秋一般在8月7-9日之间,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35°。  有关立秋的物象和風俗,唐代诗人元稹在其《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中写得较为详细:“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与其他节气一
期刊
当前,人们过节的意识似乎越来越浓重了,但对节日的内涵却没有太多的了解和关注,就拿我们熟知的“七夕”来说吧,它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爪。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七”是一个有着神秘力量的数字。“七”与“期”“吉”谐音,当月份和日期全都是“七”时,会给人一个特别的时间感应。“七七”蕴含着双吉的信息,是个吉利的日子。因此,
期刊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龅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龅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
期刊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中的这一句写尽了相思之情。那么,古人的衣带跟我们今天的腰带有哪些异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带”这个字。  “带”的金文字形为,像一条弯曲的长带子的形状,两端有缨,并向下垂。到了小篆时,字形就已经跟现在的写法很接近了,上面的部分表示系结处,下面的“巾”表示垂下来的部分。今天“带”字的写法是根据草书楷化而来的,被确定为规范字形。  《说文解字》:
期刊
寒冬时节,叶落树秃,稼穑暂歇,堰塘枯荷,老树寒鸦,呈现出一派朔风凛冽的萧瑟景象。相对于百花齐放、美景如画的春天,碧荷万顷、五彩缤纷的夏天,金黄璀璨、硕果累累的秋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冬天,仿佛缺少了一些鲜活的色彩。其实,冬天亦有冬天的独特韵味,那天地间纷飞的雪花精灵,那房檐下垂挂的晶莹剔透的冰凌,那旷野上千里冰封的雪景,还有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的腊梅,“岁暮大雪天,压枝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