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小月亮]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季羡林先生在他的《月是故乡明》中不止一次地把故乡的月亮称为“小月亮”,说每逢看到异地的明月,就立刻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干江有水干江月”,普天之下的人所看到的月亮都是那一轮,月亮难道还会有大小之分吗?
  细读文章,发现作者之所以把故乡的月称为“小月亮”,首先是和“大月亮”相对而言的。
  在季先生笔下,提到了五处所谓的“大月亮”。
  前四处的“大月亮”都是在国外见到的,文中这样写:“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段话里提到的月亮都是胜地之月,作者把它们称为“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并且说“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之所以把这些月亮称为“大月亮”,是因为观月之地非同寻常,风光旖旎的莱芒湖,平阔无垠的非洲大沙漠,碧波万顷的大海,巍峨雄奇的高山,其气度都不是山东西北部一处小村落里的苇坑所能相比的,因此,同是看月亮,所处之地的广阔与狭小,其境界也便似乎有了高下之分。
  除了这四处“大月亮”,作者还提到了在北大朗润园里所看到的月亮。“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灵,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这样的一处胜地,如此这般的良辰美景,那轮当空照水的明月也一定是很上台面了,但朗润园的绝佳月色并没有让作者“乐不思蜀”。当窗与这样一处荷塘月色相对时,和在异国他乡看到月亮,“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一样,作者心里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那样令人难忘,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对此,季先生给我们做了写意的描述:“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这是山东西北部的大平原上的月亮,在一个小村落的上空,那里没有山,更没有美丽的树、花和鸟,月下有的只是几个苇坑。
  虽然这苇坑上的月色也是上下天光一片澄澈,但它与莱芒湖上的月色,非洲大沙漠上的月色,以及碧波万顷的大海和巍峨雄奇的高山上的月色相比,在常人眼中,也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
  因为平凡所以渺小,从这个角度而言,故乡那轮月亮便是“小月亮”了。在作者笔下,穷乡僻壤的小月亮与胜地的大月亮是相对而言的,对于“小月亮”的“小”字,文中其实已经做出了解释,那便是“平凡”。“小月亮”的“小”是因为平凡,这就像是说人,平凡的“小老百姓”总是被称为“一介草民”。
  然而就是这苇坑上空的“小月亮”,却是作者“心爱的小月亮”。虽然没有高山相衬,花鸟相映,月下苇坑里的水却滋润了童年作者的心灵。“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有些作家的童年往往和一条河有着密切联系,就像沈从文先生所说的:“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对于季羡林先生而言,他的灵性与才情或许就来自村边的那几个苇坑吧。在夏天的黄昏,他“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旁边的古柳下面点起篝火摇知了,早晨还可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可以说,这几处平凡的苇坑便是他童年的乐土。
  那轮“小月亮”,就是在这苇坑边上看到的。一个天真的小孩,在熟悉而亲切的苇坑边上看月亮,天上一轮朗月与水中之月交相辉映,再加上自身和自身的影子,真的可谓“对影成四人”了。天上,水上,一片月亮的清辉,投射到孩子纯净的心里,便是一种“禅心似月迥无尘”的境地。这样说来,小月亮虽小,却是深深印到作者心上的,它照亮了作者生命的源头,触动了他的性灵,给了他最初的美的灵光的照耀。季先生写道:“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这里所说的在心中油然萌动的东西,大概就是生命之初朦胧的诗情吧。
  人类的智慧往往是因为某种机缘在一瞬间被开启的,就像海伦·凯勒某一天把手伸到水流下面的时候,忽然明白了原来世上的一切都有自己的名称和意义。
  总是有那样一个奇异的时刻,人类与大自然达到了共通,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达成了一种高度的统一,这样的道家所谓“天人合一”的时刻,便是人类智慧开启的时刻。林徽因在《一片阳光》中也描述过类似的经验,她六岁的时候出水痘,被别人美丽地称为“出水珠”,就是在那样一个出水珠的下午,“桌下一片由厅口处射进来的阳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里。一个绝对悄寂的周围伴着这一片无声的金色的晶莹,不知为什么,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震荡”…。
  正如那个下午的阳光唤醒了林徽因的性灵,故乡苇坑上的小月亮的光辉也开启了季羡林先生的智慧。那时那景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灵深处,苇坑、天空、月色,一幅神异的图画牢牢地刻到了他的骨子里,而这种刻骨铭心的感觉便是乡恋。关于故乡的记忆是大千世界任何胜景也不能替代的,所以季先生深情地说道:“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虽然是小月亮,在作者心中,又是多么神奇而美丽的小月亮,所以他写道:“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在“小月亮”这个称呼里,凝聚的是作者对故乡和童年深切的感情。
  记忆里那轮月亮,伴着他度过了安静的童年,他是“小孩子”,月亮也是“小月亮”,小月亮和童年的季先生是一同成长的,那轮苇坑上的“小月亮”可以说是他最亲密的一个“发小儿”,所以即使在梦中他都会“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所以多年以后,天涯行旅的季先生总是想起它,想起和它那段最亲密最美丽的接触,因此便思念满怀,就像他在文中所写的:“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小月亮”就是作者童年珍宝盒子里一件最为珍贵的宝物,发散着灵性的光辉。“我那心爱的小月亮”,这个称谓被年近耄耋的季先生呼唤出来,折射出他对故乡的孩子般纯真的爱,让读者看到季先生一颗未泯的童心,一颗执着地热爱着生活的诚心。
  有人说,诗人的天职便是还乡,在季先生对故乡之月的思念中,可以看到他被那轮“小月亮”所唤醒的一颗诗心。
  带着强烈的感情倾向,把故乡苇坑上的那轮月亮称为“小月亮”,把异国他乡的月亮称为“大月亮”,其中的“小”与“大”便有了相反的情感意味,“我的小月亮”,意思便是说:我的一轮多么平凡低调又是多么好的小月亮啊!
其他文献
初中毕业通过选拔分流进入中职后,语文科便不可避免被边缘化了;普高毕业经过高考升入大学后,语文科仍不可避免被边缘化了(中文系除外)。但初中和普高,语文的地位却仍是无比“显赫”的。为何进入中职、升入大学后,“显赫”的语文便一落千丈呢?这固然与现行体制下语文科的工具性有关,但与语文科本身的价值定位有关吗?与语文科本身的教学内容有关吗?  追问一:剥离了学生自然生长过程中习得的母语能力,中职语文教了什么?
作者一开头用了两段的篇幅,强调她和别人不同,喜欢下雨天,哪怕是下个没完,墙壁上冒着湿气也好。这两段是个引子。为什么要写这么长呢?开门见山不是更好吗?当然,那也是可以的。但这两段里有一个关键句子:“好像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在那儿,我又可以重享欢乐的童年。”原来这里有文章的立意:一,现实生活是“纷纷扰扰”的,得有一种比较深远的印象来超越它,才能远远地脱离它;二,引起
自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以来,“语言创新”成了当前语文教学与考查的关键词,语言创新题也就成了高考落实新课标精神的命题试验田。细究起来,语言创新题只是笼统的说法,它实质上就是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命题内容涉及仿写、扩写、压缩、变换句式、语言修饰和修辞手法等传统的基本考点,其创新点在于打通多考点之间的关系来综合考查,且所用语料皆新鲜而又沐浴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语言创新题主要有
散文诗意浓郁,重视神韵,追求的是羚羊挂角、踏雪无痕的精湛与深意。苏童散文《三棵树》(本文中《三棵树》引文,均出自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便有此风范,文章流淌着浓郁的怀旧与淡淡的感伤,读后如食橄榄,余味无穷。作者以亦实亦虚的笔法,精致婉转地描述了自己和“三棵树”结下的不解之缘。由于“三棵树”的意象反复出现,使之具有了隐喻象征的功能,我们也可以认为,这篇散文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以“三棵树”象征自己
近年评课常说些不合时宜的话,惹一些大腕、名师不高兴;打开语文刊物,瞧得上眼的文章也没几篇,评价不高,惹一些主编、责编不高兴。也常后悔,私下反省:学问没多大长进,却爱挑毛病,得罪人越来越多,如何是好?  不论怎样自责,语文教学水平低、教研成绩不好,却终归是事实。多数语文教师对本学科的理论成果缺乏基本的了解,对本学科先哲时贤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甚至一些本学科的“领军人物”,所做的也
几年前的一个暑假,几个本家兄弟要把他们的子弟送来让我单独辅导。我历来很怀疑“做家教”的效果,然而经不起家长们三番五次的拜托,终于收下了他们的四个孩子。其间孩子的一些异常举动,因为与我一直在追求的一项语文教学目标大相冲突,让我产生了写下这篇随笔的冲动。  在语文辅导中,我说要给他们读点故事听,一个刚读完三年级的孩子竟然马上抗议:“不喜欢听!”从他听故事时的表现——坐立难安,手足无措,心不在焉,我可以
理解能力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能力,理解能力的发展是学生语文学科学习质量和学习结果的重要体现。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包含一个复杂的能力体系,只有对理解能力进行要素与结构的分析,才能真正明晰高中生理解能力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发展过程。理解能力分为获取与阐释文本内容的能力、比较与评价的能力、反思与应用的能力。  一、高中生理解能力的表现标准  理解能力表现,是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
一  诗歌以意象构篇,其中景物意象最常见到;几个或几组美妙的景物意象组合起来,便产生特殊的诗意和深远的意境,这是广为人知的。不妨换一种说法,所谓景物意象的组合,其实就是空间的构成。景物意象的空间构成是诗意产生的基础,也是诗歌品质高下优劣的判别依据。对诗歌景物意象的空间构成的阐释,不只是语言学意义的,更是美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就是说,词语义只是诗歌的表层信息,“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最终要解
拜读《语文建设》2012年第五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课异构”的三篇教学设计时,一方面对三位老师的“五读法教学”“主题式教学”“非指示性教学”心驰神往,另一方面,也对他们各自在设计中体现出的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的诸多差异而深感困惑。困惑的焦点,又主要聚合在教学目标的界定和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三位教师,使用的是同一版本教材中的同一篇课文,却设计出三种很少有交集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样的“同
宋神宗元十五年(1082),苏轼游览黄州赤鼻矶,写下了“空旷高邈,敻不可攀”的《赤壁赋》。全篇以跳宕洒脱的单行奇句,冲破了韵语整饬板滞的文势,真正如万斛泉涌,纵恣自然。从文体来说,这是一篇文赋,即以古文之笔法来写“四六”。赋的特点之一,便是“主客问答”,《赤壁赋》也遵循了这种同有的写作程式;只不过,这篇文章中那个吹洞箫的“客”,确又实有其人。他叫杨世昌,“原是绵州武都山的道_上,与东坡谊属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