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儿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080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道欠佳,但甜到了骨子里。
  我虽北方人,但却嗜甜如命。有人说,喜酸者往往五大三粗,刚强勇敢;爱甜者娇小玲珑,温婉恬静。不尽然,我把甜食吃得昏天黑地,却是黑不溜秋、毛手毛脚的山东大汉。
  小时候,日子穷,哪里有糖吃。人世间全是苦味儿。但穷日子有穷日子的过法,毛孩子四处寻找甜味儿,找吃糖的感觉,过馋瘾。
  村西头的土丘上,摇摇曳曳一大片松林,我们常在树下捡蘑菇,有时还挨高腿蜂子围攻。突然有那么一天,不知谁发现松针上有些白色的结晶,放嘴里一尝,甜津津的,孩子们立马瞪大了眼睛,这是糖哎。顾不上捡蘑菇了,一棵树一棵树找过去,满嘴都是甜味儿。会过日子的孩子,不舍得全部吃掉,紧紧攥在手里,绿生生的一大把,上面挑着几点米粒大小的白色晶体,星星般灿烂。
  寻找松针糖,成了孩子们的乐趣,一有空闲,就跑去松林里穿梭,松针糖是有限的,几次大快朵颐之后,渐渐地,便很难见到了。在松林里跑了半天,竟寻不到一粒松针糖,心里难免失落,躺在长满青苔的石板上,望着蓝莹莹的天,一朵白云,飘在那儿,后来,不见了。
  孩子们的聪明是不可阻挡的,很快他们就转移了地方,去了离村子很远的石马山,那里有大片苍翠的松林,松涛阵阵,呼呼有声,只是松针糖很少。孩子们马不停蹄地穿过了大片林子,仅仅找到几枝松针糖,聊胜于无,心中还是欢喜的。回家路上,孩子们还在一直琢磨,那么一大片松树林,松针糖怎么会那么少呢?
  没有了松针糖,孩子们想方设法地琢磨点甜味儿。当他们看见大人们挖水沟时刨出来的白生生的茅根,孩子们的眼睛烁烁地亮了一下,脏兮兮的小手抓来几棵,放衣襟上蹭蹭,放嘴里一嚼,甜!比松针糖都甜!
  孩子们欢呼雀跃,半跪在水沟里,双手猛劲扒着松散的泥土,寻找甜津津的茅根。茅根在土里盘根錯节,找到一棵,就会有很多棵牵扯出来,孩子们高兴得哇哇大叫,就像寻到了稀世珍宝。
  把茅根一棵棵梳理整齐,用蔓草捆住,拿回家放在秘密的旮旯里,慢慢享用。
  上学的时候,有孩子会把茅根藏到书包里,课间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大嚼,满嘴白沫,咯吱咯吱乱响。同学们跟在他屁股后面,小心翼翼地问,你去哪儿挖的茅根?
  星期天,孩子们扛着二齿钩子满坡里乱窜,乌溜溜的大眼睛在沟边地角逡巡,渴望找到一片茅根,茅草都是丛生,找到一棵就找到了一片。后来知道,茅根是一味中药,味甘,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具有清热凉血,生津利尿的作用。
  到了秋天,收下玉米,玉米秸还在地里齐刷刷地站着,孩子们呼啦啦拥过去,唰拉拉把玉米秸折下一节,放嘴里嚼一下,有甜味儿的,他们亲切地称为“甜秆”,从根部折断,夹在腋下,再去尝另一棵。
  玉米秸有甜的,也有不甜的,孩子们称为“臊”,因地质和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有时孩子们站在地堑上喊,别去那块地了,闹臊。孩子们齐刷刷奔下一块地去了。
  把折来的“甜秆”一捆捆绑好,像捆甘蔗一样,整齐地码在自己的小房间里,随时取一棵出来,慢慢咀嚼享用。每次慢悠悠地咀嚼“甜秆”的时候,那份得意、快乐和幸福,流下嘴角,挂满了下巴。
  秋高气爽,天气干燥,“甜秆”在流逝的时光里,一点一点地脱掉了水分,褐黄,松软,吃到嘴里像烂棉絮一样寡淡无味。“甜秆”不再是甜秆,而是可以用来烧饭的玉米秸子了。
  孩子抱出来,扔到了天井里,脸上掠过一丝轻描淡写的惋惜,但很快又被另一种喜悦覆盖了,他想到了春天,来年的春天不是还有一树花朵吗?
  很多花的花蕊是有甜味儿的,譬如:梧桐花、槐树花等等。如果恰逢一夜潇潇雨,阶前落满梧桐花。这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刻,他们把梧桐花捡到篮子里,坐着小板凳,倚在梧桐树下,伸着活泼泼的小舌头,把花儿一朵朵舔过去,丝丝缕缕的甜味儿,在唾液里膨胀放大,洇红了稚嫩的双颊。
  把梧桐花放手里轻揉一下,含住喇叭口,吹气,捏住,然后飞快地撞击另一只手心,“叭”一声响,清脆、悦耳、好玩,一个孩子可以独自玩一下午。
  当然,要有两个或多个孩子凑堆儿玩,那场面更热烈,更兴趣盎然,他们猛劲吸溜梧桐花的花蕊,“吱啦——吱啦——”一阵乱响,有时很夸张地吧唧一下嘴巴,把隐隐约约的一丝甜味,刷啦啦淋得哪儿都是。
  槐花也是甜的。每年春天,蜜蜂如约而至,把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团团围住,它们把小管深入到花朵中,蜜汁顺着小管进入到口腔。孩子们把槐花采到篮子里,坐在小溪边,双脚伸到水里,“哗啦、哗啦”的溪水从脚面上流过,舒服得心里痒痒的。
  槐花太小,那一丝香甜,他们用舌头够不到,干脆把槐花塞进嘴里,“咯吱、咯吱”猛嚼,液汁从嘴角溢出来,吊在下巴上,他们用袖子一抹,继续大咀大嚼,因为有了一丝香甜的味道,他们吃起来感觉很顺口,很美好。在食不果腹的岁月里,槐花绝对算得上一道美食,不只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很喜欢。
  有次我去临朐看望朋友,他们回赠了我一大方便袋晒干了的槐花,回家后,荆人馇了小豆腐,甜丝丝的香味儿飘出了两条胡同。
  每次回忆起过去的甜味儿,嘴里都有甜津津的东西溢出来,在喉咙里“咕噜、咕噜”响着。
  责任编辑:秀丽
其他文献
电视剧《女人不是月亮》的主题曲唱道:  女人不是天上那轮月,  女人不是瓶里那束花。  女人不是笼中那只鸟,  女人不是墙头挂的画。  ……  女人不当那个勒嚼子马,  女人不当那个井底的蛙。  女人不当锈死的那把锁,  女人不当早熟的瓜……  在一千多年前,仿佛也有人唱着这样的歌。歌者,仿佛是豆蔻年华的冼夫人。  那时,冼夫人还只是丁村冼家公主,名叫阿妹。  “阿妹,宁家公子来向你求婚了!”  
期刊
十几年前,社交软件方兴未艾,能够拥有一个社交账号,并通过社交软件与来自五湖四海的网友们聊天,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  当时,年少的我也期盼着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交账号,注册成功之后,我赶着时髦,迫不及待地点开了软件上的“加好友”功能,随心所欲地添加起好友来,渴望能立即与来白天南地北的网友们谈天论地。  在众多的好友当中,有一位好友让我觉得格外有趣,她就是“梅子”,是一位来自远方的老师。起初,我
期刊
与兰州结缘,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刚参军一年的我从武警平凉支队调到位于省城兰州的武警甘肃总队机关从事电影放映工作。  我那时虽心生欢喜,却不敢以兰州市民自居,因为我毕竟没有兰州市的户口,且当兵三年,随时有可能回到故乡陕南那个小山村当一名普通的农民。身处兰州城中,虽身份有所游离,飘浮,但对兰州城的好感却与日俱增。不仅因为其城市的繁华深深吸引着从小在山沟长大、少见世面的我,还有让我百吃不厌的牛肉面、白
期刊
小的时候,家住小山村,日子过得寒酸,挨饿受冻更是家常便饭。  为了省钱,母亲有病就扛着,宁愿忍痛下地干活,也绝不去看大夫。哥哥几次提出辍学务农的想法,都被父亲严辞拒绝。我和弟弟每年的学杂费经常拖欠,次数多了,连老师都不好意思上门催促。年幼妹妹的炼乳也时常断顿,经常用稀汤寡水的炒面糊糊代替,每每惹得妹妹哇哇大哭。为了省吃俭用,家里早就形成了一日两餐的习惯,几年都没添过一件新衣服,仿佛一年到头都处于饥
期刊
人的一生,总是要经历很多事,也只有在经历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明白一些事。有不少的事情,不少的道理,只有到了一定的時候,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沉淀之后,才能真正明白、真正领悟。  活到一定时候,才能真正明白,当你想要改变世界的时候,当你想要改变现状的时候,首先能改变的,最后被改变的,肯定是我们自己。现实总是有些残酷,很多事情、有些局面想去改变它,但是我们尤其是单个人却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来改变它,最终我们只
期刊
农历七月十四,与寻途户外的驴友们去基隆嶂露营。去之前,下了一阵雨。有人担心安全;有人认为天气预报跟实际不符,不必忧虑;也有人说,雨中宿营是别样的味道;群主阿进说,出发前若还下大雨,活动就推迟。  下午两点,各车辆陆续出发,于大竹园复运堂(寺庙)集合。等了不久,车已到齐。一直在上坡,道路迂回。同行的七岁小姑娘,始终没有晕车。她长得像《黄河绝恋》中的花花,扎着两股小辫子,不过缺了一颗小门牙。房子呈零散
期刊
两个姑娘正在揉月琴的肚子。一左一右,身体前倾,像揉一大盆面。  与月琴肥硕的身躯相比,两个姑娘显得过于瘦小。四条纤细的胳膊,带动四只小巧的手,似在广阔的草原上,怯生生地艰难跋涉的四只小鹿。两个小姑娘很卖力,一点儿不马虎,每一下都揉到家,只一会儿,她们俩已气喘吁吁,額头汗津津的,头发贴在红扑扑的脸上。月琴龇牙咧嘴的。小胳膊细是细了点儿,劲头却不小,按摩床咯吱咯吱呻吟。  怎么跟揉面似的?月琴想起了车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在湘南农村拜年走亲戚流行送腊肉和糍粑。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烟熏腊肉和糍粑,自家吃得比较节省,要省下来一些留到正月里走亲戚拜年送礼用。特别是城里的亲戚,因为条件受限,不可能制作腊肉和糍粑,所以将农村亲戚送来的臘肉和糍粑当贵重礼品来看待。但是,我家一位在县城的远房亲戚却叫我父母来拜年时不再送腊肉和糍粑,只送晒干的稻草。  稻草在农村极为普通,到处都有,水稻收割之后,村庄便是稻草的世界:空
期刊
草木  草木,是尘世的灵魂,也是点染大地生命的绿。  清晨,第一缕阳光从窗外照射过来,甜润的空气中便有草木的芬芳。小时候,我从不赖床,和邻居的孩子早早相邀去草地玩耍。别说小小的我们,在树木、花草间,每一个人都是真正的“小主人”,无论是展臂飞扬,还是满地滚爬,碧绿的草地任我们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能感受到它的给予,鼻尖上、眼眉间、耳壁内、嘴唇中……瞬间,大脑会发出无比幸福快乐的指令,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
期刊
索面,用手工拉成晾干的素面,也叫纱面。  浙江省瑞安市平阳坑镇南山村是闻名遐迩的“索面村”,南山索面,原材料只用精白麦粉、盐、山泉水,经过和面、揉面、搓面、盘面、拉面等手工程序,将浑圆的面团变成一根根约3米长的细丝晾晒,待干到一定程度后理成线绞状,置于铺有薄膜竹筐中运输销售。这里的传统手工制面手艺已传承300多年,年产索面约500吨,远销东南亚、欧盟、港澳台等地区。  南山村民把索面做成了一道风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