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央参谋机关与文秘单位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shi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某些中央机关如散骑省、集书省、内阁、南书房等颇具参谋、顾问色彩(唐以降还有翰林院、学士院等亦如此,本刊上期已作介绍)。其成员或是皇帝身边的近侍官,或是以文人学者为主的翰林、学士,或是各部门的首脑人物。他们参预机密,出谋划策,实际起到智囊团的作用。而像中书省、秘书省及其部分下属机构则因介入甚至主掌机要,又主管图书编撰、校雠,负责国史与皇帝起居注编撰,亦对皇帝具有重大帮助和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散骑省及集书省 三国魏时魏文帝在宫禁内设散骑省,一直延续至西晋。其与侍中省同属门下省,二者共同评议尚书奏事,有异议可驳奏。在散骑省置散骑常侍(主官)、给事中、通直散骑常侍等职官,侍从皇帝左右,应对顾问,谏诤得失。散骑省在东晋时为门下三省(散骑、侍中二省及西省)之一。时散骑省又接纳中书省纳奏、拟诏、出令功能,参预机密,且与中书省轮流值宿西省(禁军将领值宿处,把守皇帝寝宫),直接聆听皇帝旨意,权任甚重。迨入南朝宋,改散骑省为集书省,延续至齐、梁、陈。北魏、北齐亦仿效而置。这一阶段,集书省功能仍同前朝散骑省,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参谋机关。其主官仍为散骑常侍,因之仍有呼为散骑省者。
  明初内阁和清初南书房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发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针对胡案,朱元璋以为丞相与中书省权力太大,即以废除,另设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充当皇帝“参谋”兼“顾问”。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又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北京午门内文渊阁当值,参预机务,遂称文渊阁为内阁。此时内阁相当于参谋部与顾问团。到了明仁宗以后,入阁者多为尚书、侍郎,以大学士(常以尚书兼任)为内阁长官,实际掌握宰相权力。此时内阁内涵才发生了变化。
  清初,则以南书房为皇帝的“参谋部”。其在北京午门乾清宫西南,原为康熙帝读书处。康熙十六年(1677年)始选翰林等官入内当值,称南书房行走。南书房除应制撰写文字外,还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一度为发布政令所在。雍正年间军机处成立后,南书房便不再参预机务,而成为文词书画的创作与总务机构。
  中书省与秘书省 三国魏文帝黄初(公元220—226年)初年置中书省,以中书令、中书监为并列长官,掌收纳群臣章奏,草拟皇帝诏令,兼掌修史。东晋时中书令、监渐成闲职,南朝时以中书舍人掌实权。隋改称内史省,唐初复名,与尚书、门下并称三省,共理军国政务。唐中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由于政事堂从门下省移来,使中书省在三省中地位最高。唐中期以后,其拟诏、出令权力渐被移出,专掌撰拟例行诏敕。宋神宗元丰改制后,中书省复掌拟诏、出令之权,并遵皇帝旨意除授省、台、寺、监等高级长官。长官虽名义上为中书令,却未有实授,而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代行长官职务,另置中书侍郎为次官。中书省内设吏、户、兵礼、刑、工、主事、班簿、制敕库八房,分别对应事务。辽朝中书省从政事省改来,秘书类职权范围缩小,但增加了备顾问咨询的内容。至元代,中书省则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总理百官;明初权力仍重,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胡惟庸案同丞相一道被废。
  东汉桓帝延熹二年(公元159年)置秘书监,掌图书秘记。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后,置秘书令、丞,典尚书奏事。秘书令实际行使中书令之职,属机要秘书长官。至魏文帝黄初初年,因置中书省,设中书令,才改秘书令为秘书监,复掌艺文图籍之事,机构称秘书署。西晋武帝时,秘书署改称秘书局,归中书省管辖。惠帝永平中,复别置秘书监,又称秘书寺,统著作局,掌国史并管理外府、内禁三阁图书。自此秘书之府始居宫禁外,又称秘书省。南北朝、隋、唐、宋皆称秘书省(其中初唐一度称兰台、麟台,北宋一度称秘阁),辽、金、元则置秘书监,延至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终废。这之中,北魏别置内秘书,亦称“中秘书”,典宫禁文书机要,参预议定礼仪制度;唐代秘书省领太史、著作二局;宋代元丰改制后,秘书省掌古今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历数之事。
  崇文院和集贤院 唐武德(公元618—626年)初,朝廷在门下省置修文馆,神龙(公元705—706年)间改名昭文馆,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又诏改弘文馆。与此相应,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朝廷在太子属官(东宫官)名下设崇贤馆,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改崇文馆。两馆皆以学士领街,掌经籍图书及编写、校雠之事,并教授诸生。此外,中书省所辖集贤殿书院也属同一类型。宋初承前制,但将昭文馆(弘文馆)、集贤殿书院以及史馆并入秘书阁(秘书省),总为崇文院。
  唐开元五年(公元717年),朝廷因乾元殿修四部书(经、史、子、集),置乾元院使负总责;后改乾元院为丽正修书院,置修书学士,隶于中书省。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简称集贤院,以宰相一名为学士知院事(初以燕国公张说为中书令知院事),掌修书之事。至德二载至贞元四年(公元757年—788年)曾设大学士。入宋后,朝廷以集賢院、昭文馆、史馆并称三馆,掌理秘书图籍等。集贤院置大学士一人为长官,以宰相充任,并设学士、直学士、修撰、校理等官。宋代,集贤院同其他二馆先后归秘阁、秘书省总管;元代,集贤院并归翰林国史院,亦设大学士等官,掌提调(管理、调度)学校,征求隐逸及道教、阴阳、祭祀、占卜等事,设大学士等官。
  国史院及著作局 北宋前期于门下省置编修院掌修国史。元祐五年(1090年)设国史院,隶门下省,绍圣二年(1095年)改隶秘书省。有宋一代国史院每遇修史(如前朝国史、本朝皇帝实录)事即开,非常置。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起,每开国史院,即以宰相提举,其属下修撰、同修撰、检讨、编修等,皆以他官充任。元代置翰林院兼国史院,将国史编修纳入翰林职责。清代则设国史馆,仍属翰林院。每逢修当朝国史,即开国史馆,如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为修太祖、太宗和世祖三朝历史,即开三朝国史馆,书成,停馆。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国史列传,国史馆就此常开不辍。馆设总裁、副总裁。入民国后国史馆改称清史馆,由前朝大臣赵尔巽出任总裁(1914年),主编《清史稿》;1927年完稿后,始撤馆。
  三国魏太和年间始设著作局,掌国史修撰,以著作郎为长官,隶中书省;西晋元康二年(公元292年)改隶秘书省,后改称著作省,掌国史与皇帝起居注修撰,兼管秘书省所藏典籍。南朝、北魏、北齐相沿置著作省;但北齐还另置起居省,著作省遂不再负责修撰起居注。入唐后置著作局,以著作郎二人领衔,仍隶秘书省。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别置史馆,以宰相兼领,著作局便专以修撰帝王(包括皇室其他重要成员)及大臣碑志、祝文、祭文为职,不再掌修国史。
其他文献
用美洲星液肥处理土壤,具有激活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循环、提高肥效、补偿缺素、协调营养平衡、促进作物生长、加速发育进度等优点.现将我们在小麦上的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正> 陈伯涛主任医师,从医五十余载,学验俱丰。对偏头痛一疾,辨证论治,辨病用药,疗效甚好。笔者侍诊左右多年,耳濡目染,受益良多,今将陈老经验,整理子次,以飨同道。辨证论治
2019年12月17日上午,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与四川省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在室馆机关举行巴文化交流座谈会。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参事
理智性消费和电子商务的逐渐兴起,让商家传统的有奖销售模式的效果呈现出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如何实现有奖销售从交易型营销向关系型营销的转变?如何找到有奖销售模式升级的
期刊
社会的有序发展需要一定的规则,每一个公民都是社会的一员。规则需要公民遵守,但仅有规则是不行的,还需要通过教育者从个人与社会、内化与外化、思想与行为这三对范畴出发,结
针对钢铁企业在MTO与MTS混合生产组织方式下存在的库存匹配与生产计划问题,按照集成化管理思想,将两项工作综合考虑,建立了以合同的违约惩罚、生产准备费用、库存匹配费用总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究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乳糖不耐受症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择患有腹泻的婴幼儿50例,采用大便还原糖试验进行病状分析。结果:3岁以下腹泻患者的乳糖不耐受症发生
<正>通过慢性铝中毒造成AD小鼠模型,观察复方中药脑尔康(人参、黄芪、葛根、川芎、丹参、益智仁、枸杞子、首乌、生地、冰片、石菖蒲等)对AD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及对脑细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