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与MRI诊断价值

来源 :现代医用影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lu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A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腹部AF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取得病理结果,且行腹部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收集整理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腹部CT和MRI检查对于AF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45例AF患者中,29例为腹壁型,8例为腹腔型,8例为腹膜后型.腹部AF患者的CT多表现为等或低密度肿块,且多为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可见尖角和晕日等征象,大部分AF患者在增强扫描时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AF患者的MRI多表现为肿块大部分信号均匀,其中T2WI呈等或高信号,T1WI呈等或低信号,DWI呈高信号,多为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可见尖角和晕日等征象,MRI强化过程与CT类似.结论:腹部AF的CT和MRI检查均具有一定的特殊影像学特征,对于AF诊治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讨论结构化健康教育对提升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以期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结构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在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6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共完成研究对照组36例与实验组35例.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2),健康
目的 了解上海市试点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难点,为“互联网+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方法,选择2019年9月—11月上海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2家二级医院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5名、护理管理者8名、分管“互联网+护理服务”领导2名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主题一居家患者护理服务需求与所提供护理服务资源间存在矛盾;主题二“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主
目的 了解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患肢组织水分比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本院乳腺中心150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资料、疾病相关信息及患肢组织水分比率等.结果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患肢组织水分比率为(38.80%±1.0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脂肪率、肿瘤分期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是乳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患肢组织水分比率的影响因素(P<0.05),共同解释其54.30%的变异.结论 体脂肪率越高,肿瘤分期越晚,淋巴结清扫数目越多,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患肢组织水分比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活动在提高院前急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和冲突应对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院前急救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巴林特小组干预,每月1次,包括组建巴林特成员小组,提炼每月发生冲突的案例主题以及原因总结分析.比较活动前后院前急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和冲突应对能力.结果 活动后巴林特小组成员的临床沟通能力得分提高较活动前高;活动后巴林特小组成员的冲突处理模式的整合高于活动前,而让步和逃避维度得分、支配维度得分低于活动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巴林特小组活动有效提高院前急救小组
目的 了解知信行理论模式在肿瘤科护士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沟通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运用知信行模式,从知识、信念与行为3方面对60名肿瘤科护士进行为期4w的规范化培训,于培训前后评估护士ACP认知、沟通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差异.结果 培训后肿瘤科护士ACP的认知总分(28.01±2.69)分、沟通态度总分(56.03±2.55)分及沟通自我效能总分(59.72±8.57)分均高于培训前(17.25±4.42)分、(47.27±2.77)分
学位
目的 探讨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培训对提升糖尿病联络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效果,为临床护士培训提供选择.方法 2020年7月—11月,选择20名糖尿病联络护士,根据培训前糖尿病联络护士岗位胜任力情况与结合糖尿病联络护士工作内容设计糖尿病理论、临床实践培训课程,应用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对其进行培训.了解培训前后糖尿病联络护士糖尿病理论知识和岗位胜任力得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培训前糖尿病联络护士理论知识测试得分(69.4±8.6)分,培训后(93.1±4.9)分,前后比较,t=-12.360,P<0.001.岗位胜任力得分变化
学位
聚类分析是最常用的新兴数据分析方法之一,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效果显著,在医学领域具有探索观察对象之间的新关系并指导临床实践决策的功能和从数据集中找到相似病例组的独特优势[1].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症状群、疾病表型研究、疾病风险预测、医务人员实践水平分级等医学的多个领域[2-3].将聚类分析应用于护理领域,既可为患者自我评估和监测自身症状提供参考,又能帮助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疾病管理指导.国外较早(1977年)将聚类分析引入护理领域,在推动其创新发展的同时,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4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