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心17年间10~24岁青少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re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青少年胃癌发病罕见,目前国内外关于青少年胃癌研究局限于少量病例报道,缺乏其临床病理特征大样本数据分析。本文探讨10~24岁青少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10~24岁青少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按照1∶2比例、通过电脑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4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青少年胃癌患者和>40岁胃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和治疗措施。对青少年胃癌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其总体生存情况。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青少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果

2000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胃癌患者14 794例,青少年胃癌患者63例(0.4%),其中男性31例(49.2%),女性32例(50.8%);体质指数(19.5±4.3)kg/m2。青少年胃癌患者确诊前仅35例(55.6%)有警示性症状,包括体质量减轻、腹水、梗阻、呕血、黑粪等;存在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者5例(7.9%)。确诊前症状持续中位时间为3个月,确诊时肿瘤为低分化者58例(92.1%),肿瘤浸润深度T3~4者57例(90.5%),印戒细胞癌和黏液细胞癌19例(30.2%),淋巴结转移者57例(90.5%),远处转移者36例(57.1%)。29例(46.0%)进行根治性手术,12例行姑息性手术,5例仅行剖腹探查术,17例由于分期较晚无法手术。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者为56例(88.9%),其中51例(81.0%)接受化疗。同期收治的126例>40岁胃癌患者中,男性98例(77.8%),女性28例(22.2%);体质指数(23.8±3.2)kg/m2。肿瘤为低分化者60例(47.6%),肿瘤浸润深度为T3~4者90例(71.4%);印戒细胞癌和黏液细胞癌16例(12.7%);淋巴结转移79例(62.7%),远处转移12例(9.5%),接受根治性手术者115例(91.3%),肿瘤TNM分期Ⅲ~Ⅳ期者74例(58.7%),67例(53.2%)接受化疗。与同期>40岁胃癌患者比较,63例青少年胃癌患者体质指数更低,女性、低分化程度、印戒细胞癌和黏液细胞癌、肿瘤浸润深度T3~4、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TNM分期Ⅲ~Ⅳ期及接受化疗者比例更高(均P<0.05)。52例(82.5%)青少年胃癌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72.1(36.1,100.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0.4个月(95% CI:6.5~15.1),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4.2%、25.0%和18.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HR=7.15,95% CI:1.71~29.89,P=0.007)、淋巴结转移(HR=6.00,95% CI:1.42~25.42,P=0.015)、远处转移(HR=7.25,95% CI:3.25~16.18,P<0.001)、肿瘤TNM分期(HR=5.49,95% CI:1.67~18.12,P=0.005)和非根治性切除(HR=0.18,95% CI:0.09~0.37,P<0.001)与预后不良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远处转移是青少年胃癌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HR=3.67,95% CI:1.32~10.19,P=0.012)。

结论

青少年胃癌分化程度差、诊断时多处于进展期、根治性切除比例低。有远处转移的青少年胃癌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高。

其他文献
目的肝脏是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常见器官,手术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双叶多发CRLM病灶,手术相对复杂,且容易出现阳性切缘,故手术切除的预后较差。为此,本文对双叶与单叶多发性CRLM手术切除的远期疗效进行比较,并分析CRLM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北京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2002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手术切除的多发性CRLM患者临床病理资
早期胃癌的手术治疗正经历着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的发展,从单纯强调根治到根治与功能保留并重的理念方向改变。腹腔镜-内镜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可以做到早期胃癌病灶精准切除,因为相对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胃壁的全层切除保障了肿瘤的垂直切缘的可靠性,而腹腔镜技术不但可以起到辅助内镜下进行全层切除,缝合胃壁缺损,更解决了ESD所欠缺的淋巴结清扫问题。目前,腹腔镜-内镜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有腹腔镜辅
期刊
胃节段切除术是指保留贲门与幽门的胃壁环周性切除的一种手术方法。由于其保留了贲门结构,因此可以减轻患者术后食管反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中具有潜在优势。由于切除范围的局限性,该术式在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被列为研究性的手术方式,尚未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开展。通常认为,胃节段切除术适用范围及手术平面应高于保留幽门胃切除术,同时,两者的概念与治疗理念也存在差异。术中保留贲门的指征,主要取决于肿
目前加速康复外科(ERAS)仍以贯彻理念为主,尚停留在"难以操作"、"难以评估"和"难以重复"的无序、低质应用阶段,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标准、可操作的规范和流程,导致异质性问题突出,质量难以保证。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和建立包括基础、过程、终末和跟踪质控在内的ERAS质量控制体系,以提高ERAS模式的有效性、安全性、同质性和可及性,促进ERAS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但因ERAS的理念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差异
期刊
期刊
期刊
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尤其是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胃部分切除术(PPG)可以提高胃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随着外科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保留神经已成为"精准医疗"时代的新要求,但在胃癌手术中,对迷走神经腹腔支的保留一直存在争议。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保留迷走神经的腹腔支在早期胃癌患者中是安全可行的。保留腹腔支在胃癌手术中的价值虽有争议,但在预防胆结石、调节胃排空、减少倾倒综合征、缓解慢性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发病率持续上升,其治疗模式较多,但是外科手术仍然是AEG综合治疗的基础。SiewertⅠ型和Siewert Ⅲ型分别参照食管癌和胃癌的分期系统进行治疗策略的选择,而对于Siewert Ⅱ型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将对SiewertⅡ型AEG在淋巴结转移、手术入路和切除范围以及消化道重建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争议,进行简要阐述。结合当前文献以及笔者经验,建议当肿瘤浸润食管≥3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