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亮爷,亮堂堂,哪屋元宵扑鼻香?嫂嫂屋内吃几个,奶奶膝前喝碗汤。哥哥元宝我不要,爱听嫂嫂兜内金钱响叮当。”——老北京童谣
节日名目和节日美食合二为一的情形,只有在元宵节才会出现。春节刚过,年味儿犹存,元宵节又到了,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宵是元宵节里献给赐福天官、宗亲五代的供品,也是亲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当然也是应节食品。旧时,京城各大糕点店从正月初六便开始摇元宵、卖元宵。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呢?老北京的元宵节又是怎么过的呢?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动?清朝人吃的元宵与当今的元宵有什么区别?这一个个的疑问,让我细细的来为您解答。
元宵节及元宵节燃灯的起源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
相传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救下一个要投井的宫女,宫女名叫元宵,她因久居宫中无法见到亲人,整日郁郁寡欢。东方朔听闻原委,承诺要帮她实现这个愿望。东方朔先在长安城里散布“正月十六火焚身”的传闻,引起了长安城极大的恐慌,大家都来求助东方朔。东方朔扔下一张红帖让百姓把它送到皇宫之后便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禀报皇上。
汉武帝拿起红帖,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心中大惊,连忙请来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宫女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焚香上供,并令元宵多制汤圆分发百姓。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均可进城观灯,普天同乐便可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人们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亲人团聚。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食汤圆,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又叫做元宵节。
老北京元宵节风俗
说起老北京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甚是热闹,其主要囊括了以下五种风俗:
风俗之一 吃元宵
元宵节当然离不开“吃”,吃元宵是元宵节特定的习俗。旧时北京东四南大街的合芳楼,东四北大街的瑞芳斋,地安门外大街的桂英斋、桂兰斋,正阳门外大街的正明斋等店铺,每逢元宵节都提前高搭席棚,悬灯结彩,摆案子,架笸箩,大作元宵生意。老百姓购买后,全家煮而食之,取团圆和睦之意。
老北京制作元宵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用果料拌糖做馅,一般为方型,适量放入盛有糯米粉的大笸箩中,然后反复摇晃笸箩,让馅料裹上一层糯米粉;然后捞出蘸水,继续再滚,如此反复,馅料便层层裹上糯米粉,最终可以滚出一只只白白胖胖的大元宵。
北京的元宵从清朝至今变化不大,清朝的元宵主要有山楂白糖、白糖桂花、枣泥松仁、豆沙四种馅,现在的元宵口味当然是丰富多了。清朝的时候,有一种奶油馅的元宵,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当然价格也比较高,是一般元宵的两倍。
风俗之二 赏灯会 猜灯谜
要说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区灯市口;到了清代,灯市已遍布整个北京城。据史书记载,其中最繁华、规模最大的灯会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地安门、鼓楼、正阳门和厂甸。
按老北京的习俗,正月十三日为“上灯”,正月十四日为“试灯”,正月十五日为“正灯”,正月十七日为“罢灯”。富贵人家和买卖商户,都要张灯结彩,挂出颜色、形式不等的花灯,上面绘有古代传说故事、花卉或飞禽走兽等各式图案。有的买卖铺户还要制作冰灯,如早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还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群众围观。有的人家还要燃放焰火,花灯与烟火交相辉映,好不热闹,把春节活动推向最后的高潮。除挂灯外,各个店铺还要在灯下挂贴灯谜,以供游人们来猜,猜灯谜北京话也叫“打灯虎”,买卖铺户还为猜中者准备了鲜果、小吃等奖品。
风俗之三 花会
灯会都在夜间举行,而花会则在白天举行。地点主要在著名的街道上或大的寺院里,以各种娱乐活动为主,包括舞狮、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猜谜语及售卖各种小吃和民间工艺品等。
风俗之四走百病 摸门钉
旧时北京的妇女在元宵节还盛行“走百病、摸门钉”的风俗。妇女们结伴而行,由一人举香开道,其她人紧随其后,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谓之“走百病”,以祈求长寿去病;此外,妇女还会来到正阳门,摸一摸正阳门上的门钉,“钉”与“丁”同音,以祈求人丁兴旺之意。
风俗之五烧火判儿
“烧火判儿”是旧时元宵节里的一个重要观赏项目,遗憾的是,现在已经绝迹京城。“判儿”指传说中阴曹地府判官,其实就是用泥塑成空心判官坐像,高约四五尺,外形像一个袒腹而坐的人,泥像内部是一个炉膛,可填煤二百余斤,生着火后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判官的七窍中喷出,煞是好看。“烧火判”一晚上要烧数百斤煤,这些煤都是个人、商号、京西煤矿捐献的。北京最后一次“烧火判儿”是1950年在北海公园。
元宵的天敌——袁世凯
说到袁世凯,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有名的窃国大盗,但是他也和元宵有过一段小故事。传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节日名目和节日美食合二为一的情形,只有在元宵节才会出现。春节刚过,年味儿犹存,元宵节又到了,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宵是元宵节里献给赐福天官、宗亲五代的供品,也是亲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当然也是应节食品。旧时,京城各大糕点店从正月初六便开始摇元宵、卖元宵。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呢?老北京的元宵节又是怎么过的呢?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动?清朝人吃的元宵与当今的元宵有什么区别?这一个个的疑问,让我细细的来为您解答。
元宵节及元宵节燃灯的起源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
相传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救下一个要投井的宫女,宫女名叫元宵,她因久居宫中无法见到亲人,整日郁郁寡欢。东方朔听闻原委,承诺要帮她实现这个愿望。东方朔先在长安城里散布“正月十六火焚身”的传闻,引起了长安城极大的恐慌,大家都来求助东方朔。东方朔扔下一张红帖让百姓把它送到皇宫之后便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禀报皇上。
汉武帝拿起红帖,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心中大惊,连忙请来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宫女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焚香上供,并令元宵多制汤圆分发百姓。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均可进城观灯,普天同乐便可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人们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亲人团聚。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食汤圆,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又叫做元宵节。
老北京元宵节风俗
说起老北京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甚是热闹,其主要囊括了以下五种风俗:
风俗之一 吃元宵
元宵节当然离不开“吃”,吃元宵是元宵节特定的习俗。旧时北京东四南大街的合芳楼,东四北大街的瑞芳斋,地安门外大街的桂英斋、桂兰斋,正阳门外大街的正明斋等店铺,每逢元宵节都提前高搭席棚,悬灯结彩,摆案子,架笸箩,大作元宵生意。老百姓购买后,全家煮而食之,取团圆和睦之意。
老北京制作元宵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用果料拌糖做馅,一般为方型,适量放入盛有糯米粉的大笸箩中,然后反复摇晃笸箩,让馅料裹上一层糯米粉;然后捞出蘸水,继续再滚,如此反复,馅料便层层裹上糯米粉,最终可以滚出一只只白白胖胖的大元宵。
北京的元宵从清朝至今变化不大,清朝的元宵主要有山楂白糖、白糖桂花、枣泥松仁、豆沙四种馅,现在的元宵口味当然是丰富多了。清朝的时候,有一种奶油馅的元宵,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当然价格也比较高,是一般元宵的两倍。
风俗之二 赏灯会 猜灯谜
要说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区灯市口;到了清代,灯市已遍布整个北京城。据史书记载,其中最繁华、规模最大的灯会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地安门、鼓楼、正阳门和厂甸。
按老北京的习俗,正月十三日为“上灯”,正月十四日为“试灯”,正月十五日为“正灯”,正月十七日为“罢灯”。富贵人家和买卖商户,都要张灯结彩,挂出颜色、形式不等的花灯,上面绘有古代传说故事、花卉或飞禽走兽等各式图案。有的买卖铺户还要制作冰灯,如早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还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群众围观。有的人家还要燃放焰火,花灯与烟火交相辉映,好不热闹,把春节活动推向最后的高潮。除挂灯外,各个店铺还要在灯下挂贴灯谜,以供游人们来猜,猜灯谜北京话也叫“打灯虎”,买卖铺户还为猜中者准备了鲜果、小吃等奖品。
风俗之三 花会
灯会都在夜间举行,而花会则在白天举行。地点主要在著名的街道上或大的寺院里,以各种娱乐活动为主,包括舞狮、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猜谜语及售卖各种小吃和民间工艺品等。
风俗之四走百病 摸门钉
旧时北京的妇女在元宵节还盛行“走百病、摸门钉”的风俗。妇女们结伴而行,由一人举香开道,其她人紧随其后,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谓之“走百病”,以祈求长寿去病;此外,妇女还会来到正阳门,摸一摸正阳门上的门钉,“钉”与“丁”同音,以祈求人丁兴旺之意。
风俗之五烧火判儿
“烧火判儿”是旧时元宵节里的一个重要观赏项目,遗憾的是,现在已经绝迹京城。“判儿”指传说中阴曹地府判官,其实就是用泥塑成空心判官坐像,高约四五尺,外形像一个袒腹而坐的人,泥像内部是一个炉膛,可填煤二百余斤,生着火后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判官的七窍中喷出,煞是好看。“烧火判”一晚上要烧数百斤煤,这些煤都是个人、商号、京西煤矿捐献的。北京最后一次“烧火判儿”是1950年在北海公园。
元宵的天敌——袁世凯
说到袁世凯,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有名的窃国大盗,但是他也和元宵有过一段小故事。传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