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八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论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
【出 处】
:
马克思主义研究
【发表日期】
:
2017年7期
其他文献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加以分析和批判,重新归纳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有机构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关系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同时为应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提供马克思主义的解决方案。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的三个方面,即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政治关系和国际安全关系,理论上应随时代的发展而补充新内容,实践中应对现实的国际问题给予有效的解读与回答。
为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全面追踪与准确把握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贵州大学联合主办第十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论坛,主题为“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与世界”。
秦宣,男,1963年生,湖北荆门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题组首席专家、
马克思恩格斯与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特卡乔夫、米海洛夫斯基、查苏利奇、丹尼尔逊等俄国思想家就俄国社会问题、俄国农村公社的命运问题以及俄国道路问题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话。与对农村公社抱有幻想的俄国民粹派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根据俄国发展的现实情况研究俄国问题,不仅明确反对把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变成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的道路,而且指出俄国与西欧的不同。这不仅影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俄国革命道路,而且在思想上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也具有
本文以日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为素材,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尝试解读影片所蕴含的更为深层的含义。这部动画电影制作于2001年,讲述了一个10岁的少女在纷繁的灵异世界与重重困难斗争中找回生命力的故事。将电影中登场的神秘人物、各自隐含的意义作为社会科学的概念进行解读就是本文的主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批判性地解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思维和行动的文化研究方式较为多见,而在马克思主义领域进行这种尝试则极为罕见。本文以堪称大众文化代表的动画电影为对象进行了这种尝试。
习近平总书记的《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一系列要求,对于中国问题,我们要“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要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要“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推动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2017年6月3日-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组织,国内15所高校、科研院所的34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中国学术代表团分别在波兰的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