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积极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增进学生创造才能为主要方式的探究性学习已经开始普及,但学生的探究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怎样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是每个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抓好信息搜集和整理工作,为教学做好铺垫
《语文》教材中有一定数量的历史故事及历代名人、英雄人物的故事,如《将相和》《草船借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金色的鱼钩》……这些文章,距离学生的年代久远,事件背景脱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如果单纯就教材内容教学,忽略不谈作者的生平及当时的背景,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缺陷,学生很难理解接受。假如包罗万象全部由教师来讲解,一则40分钟教学时间有限,滔滔不绝的讲解势必影响本课时教学内容;二则教师全盘托出,学生完全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他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如果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教材的不足,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拓宽知识面。
二、鼓励学生质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
“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主动参与教学动态过程的关键。从一堂课的结构来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鼓励、引导学生质疑。
首先,在新课导入阶段引导学生质疑,可以帮助他们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和思维的方向,这个阶段的质疑,往往是在揭题、读题后进行。如学习《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教师在揭题、读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时,你最大的疑惑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大瀑布在什么地方?这是一条怎样的大瀑布?为什么要对大瀑布举行葬礼?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等问题。一个个疑问,犹如一块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迅速从等待接受信息状态转入到主动探求信息状态,极大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在赏读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可以充分展现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一个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往往参差不齐,在赏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除了提出能突出教学重点、大多数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外,不妨放手让学生质疑,让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中上水平学生的思维在探求中得到发展。
第三,在教学结题阶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理解。一篇课文教学完成后,由于受智力、理解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肯定会有学生存在一些不懂或理解不透的地方,此时的质疑问难,虽然是查缺补漏,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小珊迪》一文的教学结课时,教师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有个学生提出:“马车把珊迪撞到了,车上的人为什么不把他送到医院去?”这一问题涉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现实比较远。教师及时抓住这一信息,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探究,通过收集、交流,既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残酷,又使其真正体会到了现实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珍惜。这样,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便水到渠成。
三、开展综合性活动,搭建探究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综合性活动以课文为凭借,以探究为动力,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最常见的模式是先根据内容确定一个主题和活动方式,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放手让他们去收集、整理材料,最后在此基础上组织交流展示活动。如《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安排了“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个主题。在“诗海拾贝”这个主题中,教师组织学生欣赏了教材中的八首诗歌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搜集、欣赏活动:学生先自行通过阅读报刊和书籍等搜集各类诗歌,然后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把诗歌分分类,可以按诗人分,可以按内容分,也可以按形式分……分好以后,按类别再搜集补充一些诗歌,最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歌,借助工具书了解大意,体会感情,在组内进行交流。这样的设计不局限于一字、一词、一篇,却有深度、有质量,既能激起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又让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学习。这种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层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唐西片伍塘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
一、抓好信息搜集和整理工作,为教学做好铺垫
《语文》教材中有一定数量的历史故事及历代名人、英雄人物的故事,如《将相和》《草船借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金色的鱼钩》……这些文章,距离学生的年代久远,事件背景脱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如果单纯就教材内容教学,忽略不谈作者的生平及当时的背景,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缺陷,学生很难理解接受。假如包罗万象全部由教师来讲解,一则40分钟教学时间有限,滔滔不绝的讲解势必影响本课时教学内容;二则教师全盘托出,学生完全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他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如果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教材的不足,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拓宽知识面。
二、鼓励学生质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
“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主动参与教学动态过程的关键。从一堂课的结构来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鼓励、引导学生质疑。
首先,在新课导入阶段引导学生质疑,可以帮助他们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和思维的方向,这个阶段的质疑,往往是在揭题、读题后进行。如学习《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教师在揭题、读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时,你最大的疑惑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大瀑布在什么地方?这是一条怎样的大瀑布?为什么要对大瀑布举行葬礼?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等问题。一个个疑问,犹如一块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迅速从等待接受信息状态转入到主动探求信息状态,极大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在赏读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可以充分展现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一个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往往参差不齐,在赏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除了提出能突出教学重点、大多数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外,不妨放手让学生质疑,让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中上水平学生的思维在探求中得到发展。
第三,在教学结题阶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理解。一篇课文教学完成后,由于受智力、理解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肯定会有学生存在一些不懂或理解不透的地方,此时的质疑问难,虽然是查缺补漏,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小珊迪》一文的教学结课时,教师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有个学生提出:“马车把珊迪撞到了,车上的人为什么不把他送到医院去?”这一问题涉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现实比较远。教师及时抓住这一信息,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探究,通过收集、交流,既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残酷,又使其真正体会到了现实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珍惜。这样,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便水到渠成。
三、开展综合性活动,搭建探究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综合性活动以课文为凭借,以探究为动力,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最常见的模式是先根据内容确定一个主题和活动方式,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放手让他们去收集、整理材料,最后在此基础上组织交流展示活动。如《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安排了“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个主题。在“诗海拾贝”这个主题中,教师组织学生欣赏了教材中的八首诗歌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搜集、欣赏活动:学生先自行通过阅读报刊和书籍等搜集各类诗歌,然后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把诗歌分分类,可以按诗人分,可以按内容分,也可以按形式分……分好以后,按类别再搜集补充一些诗歌,最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歌,借助工具书了解大意,体会感情,在组内进行交流。这样的设计不局限于一字、一词、一篇,却有深度、有质量,既能激起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又让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学习。这种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层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唐西片伍塘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