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案例教学法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兴趣,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要把握好案例的搜集、案例的呈现、互动讨论、交流提高、点评总结五个环节,把“概论”课教活教好。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教学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用案例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要求,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它旨在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沿革。
  中外教育史均较早出现这一教学方法的萌芽。在中国先秦时期,《庄子·秋水》记载了庄子与惠施的一次以鱼是否快乐作为案例进行的讨论,从讨论中获得感悟和提高。《坛经》也记载了关于幡动、风动、心动的讨论,从讨论中也获得了感悟和提高。西方社会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出现了一群专业教师——辩士,他们善于运用案例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教学中的诘问法对案例法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案例教学法正式作为一种教学法始于1870年的哈佛大学。该大学法学院院长C·C·Langdell在1870年首倡此教学法。此后,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医学院广泛应用。20世纪初,案例教学法开始广泛应用于法学教育、医学教育、企管教育、公共管理等领域。1984年,世界案例研究与应用学会成立,使案例教学法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应用。今天,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越发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国内,案例教学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高等学校尤为突出。有些高校已将其列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几乎每门学科都有专任教师在探讨、研究这一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案例教学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为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一种单纯的说教,为了摆脱这一尴尬的局面,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们努力将案例教学法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载体。
  二、案例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应用。
  案例讨论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中的“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例探讨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
  1.案例的搜集: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切入点。
  案例的合理搜集、选择是案例教学法获得成功的基础环节。案例可以在网站、报纸杂志上搜集,也可从校园发生的事情中搜集,自己制作和开发教学资源,搜集到一系列的案例然后进行甄选。在选择案例时应符合几点要求。其一,案例具有典型性,案例要与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密切结合,又要贴近生活。其二,案例要具有时效性。案例不能远离时代,否则不能说明现时代的实际。其三,案例要具有适当性,符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其四,真实性,坚决杜绝选一些牵强附会的东西,基至以一些小道消息作为案例。基于此,在讲授“概论”课中的“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一节时,我选用了三个案例。一是开始于2010年底的中东动荡。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政府相继倒台,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等国都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出现了近30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二是关于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讲述的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三是讲述广东英德青塘镇牛圩塘村范秀保村民的回忆录,回忆其家庭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起起落落。第一个案例来源于电视新闻,第二个案例来自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专题片,第三个案例是自己采访拍摄制作的资料。这三个案例具备时效性、典型性、适当性、真实性的特征,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2.案例的呈现、问题的提出: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创造讨论环境与条件。
  案例的呈现方法根据不同的讨论任务有多种,但为使课堂讨论更充分,我选择重复呈现。第一次呈现是将这三个案例的视频发到班级公共邮箱,并附带提出四个问题。第一,从案例1中你体会到发展有什么意义?第二,从案例2中你体会到改革有什么意义?第三,从案例1、2中概括改革、发展、稳定有什么关系。第四,从案例3中你体会到应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求学习委员下载视频,在班级晚修时播放,并反复思考提出的四个问题,主动到学校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的资料,为课堂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次呈现是作为教学的导入资料。三个案例共15分钟,在简短介绍完本次课的设想后,请同学带着四个问题观看这三个案例视频。此举为课堂讨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为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
  3.互动讨论:案例教学法中的核心阶段。
  将案例呈现给学生后,我根据设定的讨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了使讨论顺利进行,我在组织讨论时处理好分组、引导、控制几个环节。
  分组的目的是让学生有组织地进行讨论。我将全班96位同学分成6个小组,每小组16人,4位同学讨论一个问题,每组指定主持人、记录员。记录员总结本小组各个问题的讨论情况,形成简单的书面报告,并代表本小组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引导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讨论。首先,教师要创造轻松、民主、自由的讨论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和蔼的语气、鼓励的口吻让学生主动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其次,教师要利用巡视的机会参与各小组的讨论中,对于不愿、不敢参与讨论的同学给予鼓励,提出明确的要求。对于积极参与讨论,有领导气质的学生加以表扬,培养讨论的骨干。最后,教师在巡视小组讨论时,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生动活泼的讨论场面。如在讨论案例2时,有些有较强文科知识的同学就认为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控制的目的是让学生有序地进行讨论。控制要把握几个内容。一是讨论的目标、方向,不能无的放矢,偏离讨论的主题。如有些小组在讨论案例1时,过多分析美国、北约这些做法的合理性等。二是讨论的内容,确保与教学计划一致。三是讨论的时间,整个小组讨论环节应该控制二十分钟之内。四是讨论的纪律。
  由于课前学生进行了准备,在互动讨论中,学生对三个案例、四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争论四起,甚至还有欢声笑语。互动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师生关系融洽,师生、学生之间在教与学中得到充分的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对理论认识的升华。
  4.交流提高:互动讨论的继续与升华。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各小组形成了本小组的讨论报告。在此基础上应引导他们积极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每个小组都轮流上讲台表达本小组的讨论意见。这一环节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代表小组进行汇报的同学要认真总结本小组的观点,如实、有条理地汇报。二是教师要认真细致聆听各小组的意见,即使出现不正确的观点也不能急于反驳同学。三是其他小组的同学要积极与汇报的同学交流,对小组发言人提问、质疑。
  交流提高是小组互动讨论的继续与升华。各小组的交流使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思想的碰撞,更大程度上引发学生对三个案例四个问题的思考,更深一层理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能从其他方面理解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5.点评总结:案例教学法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
  案例教学法的最后阶段是点评和总结。此阶段最能凸显出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也是对学生进行理论优化的最好时机,能容易地使学生深刻领会书中的理论。教师点评总结包括点评学生的观点和归纳出本节理论两个方面。
  点评学生观点是点评总结阶段重中之重。教师如何对待学生讨论的成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及日后的学习动力。所以教师在点评学生观点时应把握住几个原则。一是以支持鼓励为主。对学生正确的观点和有创意的观点要给予积极、及时的肯定和支持。对错误的观点要加以正面的引导。如有的学生认为改革使目前物价上涨。教师就应该客观分析目前物价上涨的原因,理清改革与涨价的关系,从而改变学生原有的看法。二是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顺已经讨论出来的观点,提升其理论的高度。如有的小组讨论案例1的时候,只概括地认“为国家不强大就要挨打”。教师就应该顺势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三是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勇气和胆量。有的学生对上讲台非常恐惧,不能正确表达其意思。这时教师在点评时就应该给其以信心和勇气。
  归纳出本节的理论主要由教师完成,引导学生辨清基本理论,理解改革、发展、稳定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懂得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此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而能独立分析现实事例。案例讨论教学法的应用对教师的要求极高,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跨学科的知识,对案例和讨论议题有深入的研究,才能在课堂讨论中对学生循循善诱,才能对本节理论做出科学的总结和归纳。
  三、结语。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案例教学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并提高实践能力,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此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沿袭教材体系讲授的方式,实现了将教材体系向富有启发式特点的教学体系转化,是提高“概论”课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
  
  参考文献:
  [1]钱志发.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初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九州出版社,2006.
  [3]陈潭,程英.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7,4.
  [4]韩志敏.案例教学法在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5]李淑文.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动态实施.北京教育(德育),2010,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将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报》为例,从高校校报正确的思想意识的引导功能、围绕学校中心任务的舆论宣传功能、挖掘学校典型事迹从而树立高校良好校风的促进功能、关注当前党建工作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的前瞻性功能等几个方面谈高校校报的党建功能。  关键词: 院校党建宣传 高校实际 人物典型  随着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民办高校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壮大。民办高校的发展,为民办高校校报的诞生创造了基本
摘 要: 《小音乐家扬科》(浙教版第十册)多处形象地描写了扬科的眼神,尽管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感人至深的厚重情味,充满了人性的重笔刻画,透视出作者的巧妙构思,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作者把教学的重点聚焦到扬科的眼神上,从“眼睛”这一独特的视角入手,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体验文本,全面盘活教材,进行了一次颇有特色的旧教材新教学的尝试。  关键词: 《小音乐家扬科》第二课时教学 眼睛 “眼神” “人本”对话
摘 要: “千古何须妒红颜,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话是嘉莉妹妹和卡罗·肯尼考特生活的真实写照。尽管在最后这两个女人,一个事业上功成名就,成为知名演员;一个家庭美满幸福,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然而就其二者的本质而言,这样成功的背后,隐藏的只不过是空虚生活里的些许润滑剂,抑或卑微的屈尊求爱。从女性主义视角加以分析和阐释,二者虽为不同作者的不同作品中的人物,但嘉莉妹妹和卡罗·肯尼考特身上却有很多共同
摘 要: 重复叙事包括词、修辞格、外形或内在情态的重复,由围绕着相同的同一组主题的“相同”的事件的重复。重复叙事是童话故事惯用的叙事手法,重复使读者获得一种经验上似曾相识的感觉,恰如其分地迎合听故事者的心理需求。法国文豪大仲马在其小说《三个火枪手》中巧妙地运用了重复叙事的手法,为小说锦上添花。本文分析了小说中明显的几次文本重复叙述,透过文本结构来阐述文本深层传达的含义。  关键词: 小说《三个火枪
摘 要: 高校独立学院作为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创新形式,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学生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以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作者结合所在学院的工作实践,从高校独立学院学生群体性特征出发,分析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理念,探讨了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和模式,这些对推进高校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促进学院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 要: 本文以鲁迅先生著名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为抓手,将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与鲁迅先生的《伤逝》联系起来,以全新的全方位的视角阐释了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并通过对三者的比较阅读,指出在五四运动时期被介绍到中国的《玩偶之家》,如何影响鲁迅并被他创造性地转化为对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们产生振聋发聩作用的作品《伤逝》的,以使读者了解到二者之间从主题嬗变、人物命运到细节处理的全面滋养转变的脉
摘 要: 构图是平面类艺术创作的立足之本,构图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作品的外貌特征,摄影构图更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则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使内容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本文着重探讨摄影构图的运用技巧。  关键词: 摄影 构图 技巧    一、构图的含义  构图一词是英文Composition的译音,
摘 要: 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表现。怎样的教育才能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更好挖掘,本文尝试在环境教育中寻求合适的方法对孩子的多元智能培养进行研究,让孩子的强项得到发展,同时有效地拓展其他智能。  关键词: 环境 多元智能 幼儿教育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多元智能的特点  学习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我们了解了智能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和潜能。加德纳更提出了新颖实用的智能概念,提高在实
摘 要: 如何进行特色专业建设并办出特色与质量,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以红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介绍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与目标,并阐述了围绕核心与目标展开特色专业建设的途径,最后提出现有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建设方向。  关键词: 红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特色专业建设 途径 建设方向    一、 问题的提出  为了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
摘 要: 村上春树的作品《海边的卡夫卡》内涵丰富,审视其中作家关于人物设置的隐喻,死亡意象的书写,以及对待人物记忆的处理方式,可以发现整部小说具有一定的寓言色彩。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作品的复杂层次,挖掘文本世界的奇妙魅力。  关键词: 小说《海边的卡夫卡》 青春 死亡 记忆 迷幻世界    在《海边的卡夫卡》中,作家借人物之口宣称“世间万物无一不是隐喻”,对此,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