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标和教材 探索调整高中历史教学内容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B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科能力的考查,其落脚点大都在教材的理解深化方面。试题的答案已不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以教材为依托,渗透着大量引伸出的知识和观点。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传统的“以本为本”式的教学早已过时,脱离教材搞“题海战术”也难以奏效,出路在于调整历史教学内容,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对教材所述的历史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发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时代和社会的挑战。
  一、理解归纳理性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与概括,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认识程度,是理解历史知识的起点,也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它分为史实概念和理性概念两大类,前者教材中一般有较详细的介绍,后者却大都没有系统的、完整的定义,而是寓于分散的历史知识的表述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深层次理解和高度概括,促使其真正掌握要领。理解理性历史概念须把握四个方面的要素:①概念的外延,即量的属性;②概念的内涵,即质的属性;③概念的属种关系;④概念的定义。例如“民主革命”这一概念,外延包括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内涵指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属种关系上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定义为:民主革命主要是反对封建地主阶级、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在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还同反帝联系在一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此类问题很多,如专制主义、市场体系、政治格局、帝国主义等,理应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二、追根求源,理解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
  任何历史事件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有其原因的,事物的原因反映着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现行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和知识编排顺序等缘故,有的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得不够全面,如中国史的许多重大事件没有从国际大背景去分析,有的历史事件没有分析其原因,只是在事件发生前的一些历史现象的表述中有所隐含。对于这些教材分析不透或根本没有分析的原因,也必须视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在全面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善于使用“为什么”,把学生带入探究性的学习领域中。
  原因的分析可依据具体的历史事件,首先确定是寻找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还是内因与外因。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内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一般要看与该事件相关的根本矛盾。历史事件的具体原因和外因,是影响事件发生的诸客观因素,一般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去寻找。其次再分析与该事件相关的历史内容。例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材中只讲了过程和影响,那么它为什么能够产生呢?结合在此之前发生的历史事件可知,根本原因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各主要国家的确立和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力。具体原因有:①政治上,进一步扫除了阻障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势力;②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掠夺提供了大量物质条件;③科技文化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科技的不断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④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通过上述分析,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就深刻了、全面了。
  三、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现象从某一特定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现行教材,采用的是叙事为主的体裁,对众多的史实不可能面面俱到揭示本质,这就给历史教学内容的改革留下了十分广阔的天地。历史现象是复杂多变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尝观点,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及假象所迷惑。例如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表面上看好像尊重中国的权益,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要认清本来面目,必须揭示每一项内容的实质:①对任何条约、口岸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实质上是承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②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税率征收关税,实质上是取悦英国的政策,因为当时英国控制着中国的海关管理权;③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的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实质上是美国企图凭借在全球首屈一指的经济实力,得以插足任何一国的势力范围,进而占有中国市场,以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由此可见,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完全是根据列强、特别是美国的利益制定的,根本没有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其结果形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同盟,中国的民族危机非但未减轻,反而进一步加深。
  四、强化史实理解,揭示内在联系及规律
  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研究,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历史才成为科学。我们的教材虽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编写的,但对大量史实的表述与评论,只是体现某一观点,且分散在各个不同章节中,缺乏系统完整的表述,许多问题使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复习课上,把有关史实归类总结,然后揭示内在联系及其规律。
  史实的理解主要靠建立知识体系,把分散的、孤立的史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进而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
  五、挖掘思想教育素材,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三大基本任务之一。教材中体现思想教育的素材很多,但大都是隐性的,靠教师去挖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恰当的时机实施。目前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浅层次的说教式、硬性灌输、贴政治检签等简单做法,结果不仅难以改变学生的心理定势,反而会加剧他们已有的逆反心理。因此对高中学生来说,思想教育要坚持理解知识、提高认识、培养情感的有机结合,达到潜移默化、以史为鉴、知书明理的目的。
  当确定某一历史事件为思想教育的素材、拟定和实施思想教育时,应注意把对知识的准确理解作为载体,情感的培养为目标,提高认识水平和鉴别能力为二者的纽带和桥梁。例如,在讲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出现“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时,就必然涉及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问题,我们不能回避错误,又要通过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坚信党的领导。
  总之,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途径很多。但体现在每一节课上的确不容易,需要教师有超于教材几倍的水平。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深入钻研,另一方面靠在课堂上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理论水平。相信只要我们转变观念,不断探索,一定会使历史教学出现一番新的天地。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化是人类代代相传的意识形态,要充分的了解一个国家与一个民族,就需要了解其文化背景。高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开展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效用。文化教育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为后续英语知识的学习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文化教育开展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高中英语教学而言
期刊
摘 要:高中地理是高中文科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且地理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教师和学生应十分注重地理的学习,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思想,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地理,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性。文章就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兴趣;情景教学  高中地理是高中文科中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且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是高中一门重要的课程,高中语文相较于初中语文来说逻辑性、思维性更强了,学生会感到高中语文课更加不好学了,从而有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兴趣。其实,要想学好高中语文,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要想学好高中语文课,关键就是要抓住课堂学习。  关键词:语文;自主性学习  进入高中,也就选择了面临残酷的高考,但许多学生特别是理科生,往往会忽略语文的学习,如何学好语文,就成了摆在高中学生和
期刊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提倡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们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思考和改进。一个阶段之后我们发现,有些改变是进步的、值得提倡推广的,有些变化则流于形式、进入误区甚至犯错误。我认为,走出误区,纠正错误,重新认识革新是目前生物学教学所急需的。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观察发现的几点问题。  1.急于创新,忽视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整体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许多生物教
期刊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不断的追求,也是增强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最佳选择。本文从增强师生交流,运用多媒体,设置教学情境等方面给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三个方向。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情境  所谓的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能较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并且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都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业水平和初中生的数学素养,就必须在课堂内
期刊
摘 要:针对新课改精神,一些创新教法也如雨后春笋,像情境教学法、精问琢思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都带有新课改理念的烙印,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师的教学特点不同,班级学习气氛不同,任何生搬硬套都不可能有好效果。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人家的先进教法,还要注意改造和自我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发展,新课标在教学工作中的不断深入,历史的教学
期刊
摘 要:高中化学作为一门理科科目,具有枯燥的学习特征,而如果作为一门实践科目,它又具有较强的学习趣味性特征。对于高中生而言,如果能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趣味性,便可以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和实际操作的欲望,自然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和化学素养会不断提高。鉴于此,高中化学老师必须为学生构建一个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们才可以真正的学有所获,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笔者分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倡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要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学习化学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化学课程的学习成绩,并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  化学这门课程是
期刊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置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问题设置的精彩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也愿意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从而将学生的潜力激发出来,问题设置死板,学生在学习时,不但很难产生兴趣,长此以往思维也会死板,不但会对学生的成绩造成很大影响,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课堂问题设置。  一、问题设置的要求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能够很好的将学生的精力集中起来,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的意识,
期刊
摘 要:地理是文综的一部分,是文科里面理科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在遇到地理的一些问题时都觉得难下笔头,尤其是在学习地球运动一节时,无论是时差计算,还是恒星日、日期计算,都让很多学生感觉到头疼,教师在教学这些地理内容时也往往感觉到力不从心。因此,如何创新的教学地理,如何有效的将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教师在教学时的一个重要反思问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教学实践;探索  一、引言  学生从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