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至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核

来源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6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治理念就是贯穿于依法治国全过程的支撑起法治之为法治的根底性法律和精神。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艰难征程中,只有切实坚守并践行“宪法至上,依宪治国”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灵魂,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而使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任务保持鲜活而永恒的生命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宪法至上 依宪治国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5.04.27
  文章编号:1009-6922(2015)04-96-02
  一、什么是法治理念
  理念,一般理解为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思想,有时也表示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的脑海里留下的印象。但本论文中,理念不是指上述一般涵义,而是指最原初的涵义,也就是西语中的理念(idea),从最本源的涵义讲,指的是寻求“变中之不变”,“给不确定者以确定”的意思。在这个原初内涵中,理念具有三个特性:一是特殊性,就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别;二是普遍性,虽然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不同,但也某些共识;三是发展性,就是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和丰富。
  法治与理念一样,无论是在东西方都是一个内涵深刻的古老概念。在西方,古希腊圣哲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制定“良法”和“普遍服从良法”这两个概念。到中世纪的时候,出现了“教会就是一个法治国,一个以法律为基础的国家,要对教会权威进行限制等法治是观念”。英国著名的宪法学家戴雪提出了“法的统治”,之后约瑟夫又增加了法治的八项规则并对法治内涵作了深刻的论述。根据《牛津法律大辞典》的解释,法治植根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理性文化和社会文明,其含义有五:第一法治是理想性与过程性的统一;第二法治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第三法治是确定性与模糊性的统一,第四,法治是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第五法治是保护私权利与限制公权力的统一。在中国,有学者发掘其内涵为“法治既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也是一种价值取向明显的意识形态……是一个融汇多重意义的综合观念。”中国政法大学李林教授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由于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因此法治也是就是依据人民意志的统治,即人民的统治。实行“法治”意味着对“人治”的否定。故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的是统治和管理国家的理论、思想价值、意识和学说。
  我们认为,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所找到的治理共同体秩序的最优化工具,其最直白的内涵就是法律是治理共同体最高手段。而法律“位阶性”是现代法律的根本属性,因此法治理念就是指贯穿于法律位阶中的那些支撑起法治之为法治的变中之不变的法律和精神。一个共同体有没有这样的法律和精神,能不能践行这些法律和精神直接反应出该国的现代化水平,也体现出这个国家的文明水平。
  二、宪法至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核
  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研究很多。一般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提炼和升华,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和意念,准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基准的,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它是指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从张居正的这句话可知,法治首先要有良好的法律,其次还要使良法得到真正有效的执行。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良法之治呢?我们认为只有做到“宪法至上,宪法之治”,把宪法这个最根本大法做实做强,做成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本质才能真真实现法治。因为正如《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指出,法治是“人们提出的一种应当通过国家宪政安排使之得以实现的政治理想”。中国学者张中秋也提出,没有宪政就没有法治。换言之,“宪法至上,宪法之治”才可真正铸造社会主义法治。
  (一)法治的生命和活力离不开宪法至上
  真正单位法律不是命令、规则这些事实的简单汇集,而是内含着源于人内心的执着追求。但是这样的法律是不一定能带来法治的,因为在皇权专制的中央集权社会不但存在这样的法律,而且还存在很多这样的源于内心的法律,但是这种状态下的法律是不可能发展成为真法治的,因为它割断了法律生长为法治的脐带。具体言之,法治是有着特定价值追求的社会组织模式,而非法律、法规的简单累积。这种价值追求使法治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且使“法律由手段上升而为目的,变成一种非人格的至高主宰。它不仅支配着每一个个人,而且统治着整个社会,把全部的社会生活都纳入到一个非人格化的框架中去。”然而,这个非人格化的框架从法治理念的本体论角度看就只能是宪法。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成文宪法《美利坚合纵国宪法》就首次表述了“宪法至上原则”。后联邦最高法院马歇尔大法官在完成“伟大的篡权”的同时,第一次阐明了“宪法至上”的确切涵义。而在1946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宪法至上思想进行过阐述, “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宪政绝不是欧美式的“挂宪政的羊头,卖一党专政的狗肉”。由此可见,法治与宪法和宪政紧密相联,若宪法不能树立其绝对的权威,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将遭到破坏,法律失去活力,民主和人权会付之东流。实际上,“继霍布斯之后的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所讲的‘法治’是有目的、有价值观念的,其目的就是保障‘个人自由’。”
  (二)宪法至上是实现法治根本目的--法律支配权力的前提
  法治与“人治 ”、“德治”、“礼治”相对立,但主要还是相对于“人治”。而人治与法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当法律代表的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或者不一致时,选择和屈从法律代表的利益,偏向法律权威就是法治,反之则为人治。“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而法律权威根据其效力大小是分层级的,因此选择和屈从法律权威如果没有一个最后的屏障,那么也就可能实际指向人治。首先宪法规范和控制了权力的产生,使权力的直接支配权被法律所取代,实现了权力的非人格化,从而使法治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无限扩张的权力异化为个人的意志发挥着一种支配、控制和管理力量,它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个时候的权力已被人格化,构成了法律的基础。正如中国古代的王法,即是帝王权力的延伸,所以法律不能依附权力,必须实现权力的非人格化。只有宪法成为政府活动的基础,法律才能成为权力的源泉。正如龚祥瑞先生指出:“成文宪法明文授予政府的权力,最好不过地说明了政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都要受宪法所授予的目的、宗旨的限制。”其次从具体的政治模式来看,宪法则是近现代国家设置政治模式的基础。要让权力真正服从法律,除了规范和控制权力的产生,还必须形成法律支配权力的运行机制,真正实践宪法是政府的政治圣经。在这个意义上,宪法就成为了管制权力的基本工具使权力在合理的范围内运行。所以,只有宪法至上,权力服从法律才有所保障。   (三)宪法至上是实现法律效力的根本保障
  在法治的实际运行中,各种法律制度不是由同等级的并列的规范组成的,而是又不同层次的法律规范有机结合而成的体系。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宪法为基本法确定了框架,基本法又为司法、行政等确定了规则。从世界各国法治建设的实际运行情况看,宪法如果没有至上权威,那么不要说良好的法治就是一般的秩序也是难以实现的。这是因为第一,拥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现法治的基础。在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的过程中,要牢牢记住宪法是“母法”,一切法律的创治都要以宪法为依据,绝对不可以动摇宪法的基础地位。 第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行为准则,任何法律、法规都不能与之相抵触。宪法一旦没有了应有的权威,就会导致机关、组织凌驾于法律之上,出现违宪、违法的行为。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法律,无疑是痴人说梦。
  三、余论
  我们认为“法治”应该是“宪法之治”。只有实现了“宪法至上,依宪执政”才能使权力服从法律,才能使法律保持活力、生命力和聚合力,才能真正成就法治中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灵魂就只能是宪法至上,依宪执政。
  参考文献:
  [1]陈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背景及内涵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11).
  [2]赖国栋.西方法律传统与宗教——解读伯尔曼的法律思想[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7.
  [3]于熙.论20世纪的西方法治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文论,2003.
  [4]朱永红等.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5]朱东润,张居正大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张远和.我国宪政建设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2011,(5).
  [7]仙慧丽.西方法治生成路径的探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8]龚祥瑞.西方国家司法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收稿日期]2015-06-10
  [作者简介]李堂(1974—),男,四川宜宾人,法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人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基础理论。基金项目:2013年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当代大学生精神家园建设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xz13030),2013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现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st13-22)。
  责任编辑:康璇
其他文献
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学生思想多元化、认知形式多样化、党员规模扩大化等新形势,显现出党员综合素质下降、组织制度创新乏力、支部民主建设滞后等新问题,应从完善党员
迄今为止,民主是人类追求政治文明和现代化进程中最好的制度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根基。网络群体性事件显示出我国网络民主发展,对中国盼民主化发展有其双重作用。
摘要:以党建带动社建,推动城乡社区和谐发展,关键在于党组织自身和谐的实现。党组织自身和谐又取决于它与社会结构的和谐、其组织内部的和谐以及它与群众关系的和谐。江苏省江阴
摘要: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应紧扣“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大学”这个中心目标,对其成效的评价应以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基准点,从而体现出其评价的价值特征。据
国家统计局网站近日发布《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5.21‰。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摘自20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未来几年我国治理农村垃圾的目标任务,包括因地制宜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垃圾和农村工业垃圾等。《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实现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成熟的治理技术、稳定的保洁员队伍、长效的资金保障、完善的监管制度;农村畜禽粪便
30年来,在中央、四川省纪委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彝乡儿女感恩奋进,开启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伟大征程。如今,马边彝族自治县在全省51个少数民族县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排名第15
日前,105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客商亮相在云南昆明开幕的2015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竞相在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国“拉游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与此同时,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在不断深化。未来三年,中国将先后主办或承办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和第18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明年将迎来中美旅游
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要建立健全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评价机制,确保有“德”可依;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德才兼备;要完善法规制度,制约权力行使;要强化道
当前基层政府依法治理的实效仍受到来自于思想、立法、执法、监督等层面的制约,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民主决策、规范行政执法、推进信息公开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政府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