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对内毒素诱导大鼠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VEGF受体2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ing5322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内毒素诱导大鼠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2表达的影响。

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以1×106/个ml的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200 μl/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组(n=35),正常对照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脂肪乳对照组(I组):加入10%脂肪乳,终浓度为4 μg/ml;异丙酚组(P组):加入异丙酚,终浓度为4 μg/ml;脂多糖(LPS)组(L组):加入LPS,终浓度为10 μg/ml; LPS+脂肪乳组(L+I组):加入LPS前30 min加入10%脂肪乳,终浓度分别为10 μg/ml和4 μg/ml;LPS+异丙酚组(L+P组):加入LPS前30 min加入异丙酚,终浓度分别为10μg/ml和4 μg/ml。各组孵育6 h后,测定细胞通透性,采用RT-PCR法测定VEGF受体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olt法测定VEGF受体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标记,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形态。

结果

与C组比较,L组、L+I组和L+P组VEGF受体2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细胞通透性升高(P<0.05),I组和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L+P组VEGF受体2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细胞通透性降低(P<0.05),L+I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I组和P组细胞间F-actin紧密联接,形成致密的周围束状带;而L组和L+I组F-actin解聚,周围束状带明显断裂,细胞收缩成团;L+P组细胞间F-actin规律链接,细胞骨架基本完整。

结论

异丙酚可能通过下调VEGF受体2的表达,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

其他文献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在西医学框架下建立起来的,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较少考虑到中医的特殊性,不能适应中医医院的实际要求。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将传统师承模式引入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构建适应中医院校毕业生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期刊
目的测试并分析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患者胃经穴位的电阻值,总结疾病状态下胃经的虚实状况,用以指导针灸临床治疗。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中医科83例脾胃虚寒型CAG患者,应用体表电阻测量法测定双侧胃经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丰隆、足三里、梁丘穴电阻,以穴位向外侧旁开1 cm处作为非穴区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芍饮片中白芍总苷的含量。方法采用80%乙醇提取白芍饮片,提取液除去乙醇后,经乙醚萃取除去杂质,用正丁醇萃取制备供试品溶液。以芍药苷为对照品,在最大吸收波长230 nm处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芍药苷在0.040 2~0.201 1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81%,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试验中RSD值均小于2%。白芍中总苷含量约为40 mg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低氧诱导小鼠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小鼠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 h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和低氧组(H组)、低氧组+2%七氟醚(HS组)。C组为正常培养组,H组采用94%N2-5%CO2-1%O2(2 L/min)孵育4 h,HS组采用2%七氟醚和94%N2(2 L/min)孵育4 h。采用Transwell法检
目的比较BIS、Narcotrend指数(NI)、意识指数(IoC)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患者异丙酚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41~64岁,体重指数20~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Marsh药代动力学参数TCI异丙酚,设定初始Ce为0.8 μg/ml,待Ce稳定后以0.1 μg/ml为梯度递增,并行OAA/S评分。TCI异丙酚前分别记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胃肠道肿瘤手术老年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的患者100例,年龄65~90岁,性别不限,体重40~8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术中连续监测HR、MAP、CVP、SpO2和PETCO2。G组同时采用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监测心输出量(CO)、心脏
目的评价感染性休克后期血管加压素分泌能力预测患者转归的准确性,探讨其与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性休克后期患者55例,年龄20~64岁,性别不限,测定其血管加压素分泌能力。测定方法:静脉输注3%氯化钠600 ml,输注时间2 h,测定输注前后血清钠(mmol/L)及血清血管加压素(VP,ng/L)的浓度,以其差值的比值(△VP/△Na)反映其分泌能力。根据△
目的评价每搏量变异度(SVV)监测腹腔镜手术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4岁,体重指数20~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全麻后建立气腹,行容量负荷试验: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 ml,输注时间30 min。于气腹前(T1)、气腹后3 min(T2)、容量负荷前即刻(T3)、容量负荷后3 min(T4)时记录心
目的评价钙蛋白酶在七氟醚麻醉诱发老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54只,18月龄,体重450~5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ev组)和钙蛋白酶抑制剂MDL28170组(M组)。C组吸入50% O2-50%N2混合气体3 h;Sev组吸入3%七氟醚3 h;M组尾静脉注射MDL28170 10 mg/kg,30 min后吸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