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s1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思路】
  《走进分子世界》这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微观物质结构问题的研究,因此本课教学旨在带领学生沿科学家探究物质结构的路径进行微观世界的研究,在建立物质结构的分子模型的过程中学习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并用这种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分子的物理属性.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质微观世界的强烈愿望.通过小组活动亲身体会建立物质结构模型的过程,让学生归纳出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模型法,并能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应用这种方法去研究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学习基本的探究方法,并能利用工具进行观察想象和收集证据.密切联系生活,展望未来,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良好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分子概念,对分子大小有感性认识,会用语言描述分子模型.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模型方法.
  4.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子模型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猜想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3.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共同协作、相互交流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微观世界的美妙与和谐,激发学生探究更小微粒的兴趣.
  2.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形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生活、物理、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建立分子模型.
  【教学资源】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白纸、6B铅笔、放大镜;烧杯、温水、高锰酸钾颗粒、药匙;冷水、酒精、玻璃管;铁丝圈、肥皂水;注射器、冷水、金属块.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氨水、酚酞试液、千纸鹤、钟罩;量筒、黄豆、菜籽;烧杯、滴管、水;香水;铁丝圈、肥皂水.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演示:千纸鹤变红
  (创设情境,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新课
  (一)建立分子模型
  学生活动:观察笔迹和放入高锰酸钾的温水.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提出猜想(选择模型).
  学生活动:将水和酒精混合,观察现象.
  教师演示:用黄豆和菜籽混合.
  学生类比活动和演示现象,收集证据检验猜想,得出结论.
  学生归纳自己经历的研究过程,得出研究方法.
  学生阅读:知道分子的概念及特点.
  (视频)模拟分子—— 一滴水,巩固分子的概念.
  (视频)展示研究的工具,同时也是收集证据检验猜想(模型).
  师生讨论建立物质结构的分子模型.
  (二)研究分子的物理属性
  1.探究分子的运动
  提出问题:为什么能闻到香水味?
  学生活动:模拟科学家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方法,进行探究.
  小组汇报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2.探究分子间的吸引力
  小红的困惑: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一盘散沙.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检验猜想.
  小组展示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3.探究分子间的排斥力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既然分子间有空隙,且分子间存在吸引力,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压缩任何物体.)
  学生活动:压缩水和金属块.
  学生交流活动感受,体验排斥力的存在.
  4.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学生活动:压缩空气.(置疑:学生思考压缩空气为什么与压缩固体、液体不同?)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读一读”.
  学生交流自学的成果,归纳得出结论.
  (三)了解纳米材料的奇特性质及应用
  (视频)神奇的纳米材料.
  三、课堂小结
  学生交流收获、提出新问题,实现知识的升华.
  (解释千纸鹤变红的原因,将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解释.)
  四、反馈练习
  五、课后拓展
  上网查阅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了解构成物质的更小微粒.
  【设计反思】
  1.本课教学设计紧扣“真学课堂”的基本要求,突出学生的思维训练.导入新课时的魔术表演,激活学生的思维.新课教学时的活动,不断地优化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如学生完成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后,无法解释总体积为什么会变小?教者及时完成类比实验“黄豆和菜籽混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是通过学生的阅读、分析、交流、展示等逐步展开,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完善分子模型、分子动理论的过程不断地培养着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解释为什么千纸鹤会变红时,教者只演示将氨水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给学生留下了思维的空间;同时又多次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使知识全面、系统化.
  2.本课教学设计始终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得到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只有尝试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他们的切身经验体会才能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因此,在本课设计时注意以物理新课程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主线,较好地达成“三维”目标.一方面,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宏观现象(如铅笔的笔迹、高锰酸钾放入水中、香水的香味等),将学生带入微观世界(建立分子模型、分子的运动等),既能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同时又是研究方法的渗透(如模型法、转化法等);另一方面,通过讨论“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观看视频“神奇的纳米材料”等,将物理知识回归社会,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其他文献
中学物理中,有很多问题是与动态相联系的.遇到此类问题,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只粉笔,一块黑板,老师们常常要费很多的口舌,而学生又缺少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往往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好.随着电脑的普及,各类的应用软件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容易上手,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将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变得更加的形象生动.  1 几何画板处理粒子运动轨迹问题  2 几何画板处理向心加速度的问题  学生初学到向心加
期刊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体育教学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在不断地探索这个问题。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于体育
维度,又称维数,是数学中独立参数的数目.在物理学和哲学的领域内,指独立的时空坐标的数目.零维是一点,没有长度;一维是线,只有长度;二维是一个平面,是由长度和宽度(或曲线)形成面积;三维是二维加上高度形成体积.  “三流教学教知识,二流教学教方法,一流教学教素养.”物理课堂,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生的成长不是一个点、一条线,学生的成长也不是一个面.学生,作为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物理”是新课标(2011版)的一个重要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发挥好物理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
在高中阶段,考察惯性的时候,常会出现一类题目,就是判断一个物体A相对于另一个运动状态正在发生改变的物体B(A、B间有一定的牵连运动),由于惯性存在,物体A的运动状态将如何改
期刊
1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发展简介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193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E·Simmons(西蒙斯)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A·Ruge(鲁奇)分别同时研制出纸基丝绕式电阻应变计,以他们名字的字头和各有二位助手命名为SR-4型,由美国BLH公司专利生产.1940年美国BLH公司和Revere公司总工程师A·Thurston利用SR一4型电阻应变计研制出圆柱结构的应变式负荷传感器,用于工程测
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一直致力于利用实验探究的形式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与规律,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的探究与分析之中,苏派物理在刘炳昇教授的带领下,在以实验为主要学习和研究手段方面以其特有的经验和理论支持.本文以苏科版教材中WWW中的一道训练题为例,谈谈课后实验活动在我们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及价值达成策略,以此关注学生的实验活动和课后作业的变革尝试.  原题在水杯后面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的图像,
当前的第二学段阅读教学存在着“得意忘言”的现象,特级教师于永正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这一现象曾说:“阅读教学要关注课文内容,更要关注作者是怎么写的,关注它的形式和语言.
近些年全国各地的物理模拟卷或高考试卷中,常出现判断物理表达式正确性问题.面对大多出自大学教材,或通过物理竞赛思维讨论才能得出的物理表达式,许多学生感觉束手无策.如何进行科学思维,才能排除错误因素,轻轻松松确立物理表达式的正确性呢?下面谈谈解决这类问题的几种思路.  3.3 电子秤测量数据分析  随着砝码增加,压力增大,形变量增大,输出电压增加.更加直观体现,作 电压- 质量散点图(图5).从图象上
期刊
物体在传送带的摩擦生热问题一直是功能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几乎涉及力学的全部知识,如匀变速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以及功能关系等,在习题中遇到相关问题时,学生常常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本文就物体在传送带上的摩擦生热问题展开论述.  1 水平传送带  设两定滑轮之间的距离为L,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m置于传送带的左端,初速度为v0,传送带的速度为v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