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措施强化生猪高热病防控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zhi0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以发热、皮肤发红、出现呼吸道疾病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该病主要发生于育成猪和部分母猪,可造成猪大批死亡和淘汰,给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现将该病的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强化基础免疫
  对接近或超过免疫有效期的和新补栏的生猪,按程序进行免疫,确保免疫效果,这是预防高热病的关键。建议基础免疫程序一般为:先接种猪瘟疫苗、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1周后接种伪狂犬苗,再过1周接种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最后接种口蹄疫灭活疫苗,具体的防疫程序可根据季节或周边地区的疫情而定。
  二、强化流通环节的监管
  调运时,严格查验检疫证明和免疫证明,确保生猪健康无疫病。
  三、强化规模猪场的监管
  对存栏20头以上的养猪场,建立免疫档案,详细记录免疫情况,指导养猪户做好无害化处理和消毒灭源工作:首先,病死猪不能乱抛,应该深埋或焚烧等;其次,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药,切忌一种药物消毒到底,这样不仅起不到杀灭病菌的作用,反而易产生耐药性。
  四、强化技术指导
  深入养猪大户进行技术指导,制定科学的用药方案,以有效防控猪高热病。目前,许多导致生猪出现高热的疫病没有疫苗可预防,如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体病、猪传染性胸膜性肺炎和猪脑炎性链球菌病等;有些疫病虽然有疫苗可预防,但由于疫苗的毒株类型有限,有时防疫效果很差,因此,药物预防是高热病防控的有效措施。一般情况下,药物预防计划如下:第一次可用多糖 阿莫西林 多维 替米考星,第二次可用板蓝根 多西环素 氟苯尼考,第三次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如果猪场暴发高热病,可用磺胺嘧啶钠静脉推注,成年猪用量为20毫升,以提高猪体抵抗力。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畜牧兽医站 邮编:224200)
其他文献
在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SHANGHAITEX 2007)上,台达集团子公司——中达电通展出了专为纺织行业开发的专用变频器,BP系列高功能/平板型变频器。针对纺机使用环境恶劣,棉
时下,热门的共享单车方兴未艾,共享充电宝又火了起来,其它诸如“共享汽车”、“共享空间”、“共享床位”、“共享雨伞”、“共享图书”“共享场景”正在形成规模.在Ube和Air
沼气易燃、易爆,其中还含有有毒气体——硫化氢,用户必须熟练掌握其安全使用常识。  一、安全管理  沼气用户家庭成员要树立安全意识,必备灭火器材,日常管理应做到:  1. 沼气池进、出料口必须加防护盖,而且不要随意揭开护盖,防止人、畜掉进池内;  2. 严禁在沼气池周围吸烟和使用明火;  3. 试火必须在灶具上进行,不能在沼气池进、出料口附近或导气管上试火,以防回火引起爆炸;  4. 压力表压力过大
在江苏省盐城市庆丰镇东刘村境内的234省道北侧,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生态农业园,走近园内养殖池塘,可看到池塘内若隐若现的乌龙鲫、黄金鲫等品种鱼在游动觅食,一些垂钓者正饶有兴趣地将鱼钩甩入池中,吸引鱼儿前来抢食……这是东刘村在外打工致富的刘永清回村投资3000万元建成的集特种水产养殖和立体种植为一体的仙谭农业生态园的一部分。  现年46岁的刘永清2006年和几个弟兄一起到山东青岛永清达商贸有限公司经营钢
本文从哲学思维的内外因角度详细分析了我国女大学生就业状况严峻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女大学生就业策略.
“在令人难忘的2007年,陶氏化学是最大的新闻制造者”,全球权威行业杂志《化学与工程新闻》在回顾了众多行业重大事件后,日前以“清晰的选择”将陶氏化学评为“年度化工企业”。
一、教师应建立学生主体观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创造型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主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应对大量的信
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无锡市惠山区是工业大区,实体经济是发展的根基。作为制造业大区,围绕智造
由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方位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的作风和腐败问题,民主政治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使党群关系
软件技术人才为适应行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当固定岗位上的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其技术增长的需要时,便会通过岗位变换或企业间的流动来获得软件技术的进步,进而形成理想的人才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