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很多学生认为不好学的一门功课,曾经有许多学生为此放弃了理科专业,更多的学生因此挫伤过学习积极性,令人十分痛心。下面,我就简单介绍我对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不要死记硬背
由于“惯性”,许多同学学习物理依然习惯于小学、初中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只注重知识的记忆,重结果轻过程,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们花大量时间背概念、规律、公式。显然,这样的同学对学习物理缺乏全面认识,是一种“可怜”的舍本逐末的学习方法。
实际上,每一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物理即知物明理,理从物来,“理”如何从物中来的,这才是同学们最应关注的,也就是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如,要掌握一个概念,必须弄清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引入这个概念老师提供了哪些丰富、生动的典型材料?又怎样从这些材料中抽象出事物本质属性、归纳概括出客观规律进行定义的?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又与哪些概念有区别和联系?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实际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概念?这一切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形成概念,总结出规律。
二、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不搞题海战术
物理课以物理知识为主要内容,科学方法又渗透于物理知识中,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可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是尤其重要的。可以说,中学物理中每一个模型的建立,每一个概念的抽象,每一个规律的提出,每一个公式的得到,每一个实验的设计,每一个表格的出现,无不闪烁着科学方法的灵光,这一切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认真地“捕捉”。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门径,知识的增长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而能力的具备才是一个高素质的公民,才能适应科技化的现代生活。特别是当前社会生活复杂多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知识迅猛增长,同学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限的教材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又怎样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生产技术中甚至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成为富有创造才能的劳动者呢?这要求大家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初中物理知识多是一幅精美的画,一个很直观的实验,摸得着,看得见,注重形象思维和定性分析。而高中不同,定律、定理的推理,概念的归纳与综合,模型的抽象概括和理想化,这都要我们去理解、去想象。因此,同学们要迅速转变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学会”的过程中,迅速增加“会学”的成份,逐步在“学会”过程中“会学”起来,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尤其是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重物理情景分析,不要盲目列式
做题是运用知识的过程,是认识的飞跃过程,是把学到的“理”运用到“物”中的过程。许多同学解题不是在弄清题意后,认真分析问题的物理过程,而是习惯于盲目列式,急于追求答案,答案正确了就沾沾自喜,错了就哀声叹气。这样的习题做得再多也没有用,也不会有进步,做题最重要的是分析,把握问题的物理情景应贯穿解答过程的始终。
一道习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首先要仔细解读题目所叙述的物理现象,认真思考题目所给的每一个条件,尤其是隐含条件。其次,弄清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判断物理过程服从什么规律,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于一个复杂问题能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再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显然,弄清物理情景才是我们解题的关键,只有分析清楚了各个状态和过程,把握了具体的物理情景,才能正确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才能正确写出与实际情形相联系的数学表达式求解,否则盲目列式必然是事倍功半。
四、注意联系实际和注重物理实验,不要纸上谈兵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脱离生活、生产实际和物理实验就谈不上物理学的建立,更谈不上物理学的发展。我们都知道,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从实际中总结出来或与实验相联系的,每一个规律都是从实际或从实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是得到了实验验证的。因此,在学习物理时,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重视物理实验,对演示实验要弄清观察的是什么现象,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应得出什么结论。对学生实验,要在做实验前预习,知道实验什么,大致步骤和方向,做到胸中有数。做实验时要认真、仔细,勤于动手,手脑并用。做实验后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妥善进行数据处理,正确进行误差分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要注意观察生活中各种物理现象,并与课本内容相联系,主动创造条件做一些课外小实验。
五、复习总结提高
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练习,如果不及时复习,不会归纳总结,就容易出现知识之间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学习物理知识的倾向。其结果必然是物理内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对具体过程分析不清,对公式中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理解不深,不会纵观全局,前后联贯,灵活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去解决具体问题。因此,课后要及时的复习、总结。课后的复习除了每节课后的整理笔记、完成作业外,还要进行章节的单元复习。
总而言之,学习物理主要是要理解,不要认为听教师讲解就会懂得物理,物理是想懂的,只有反复思考,探索问题的实质,不断地独立思考才能真正懂得,才会求解各种各样的物理问题。
(作者单位:河南省通许县第一高级中学)
一、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不要死记硬背
由于“惯性”,许多同学学习物理依然习惯于小学、初中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只注重知识的记忆,重结果轻过程,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们花大量时间背概念、规律、公式。显然,这样的同学对学习物理缺乏全面认识,是一种“可怜”的舍本逐末的学习方法。
实际上,每一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物理即知物明理,理从物来,“理”如何从物中来的,这才是同学们最应关注的,也就是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如,要掌握一个概念,必须弄清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引入这个概念老师提供了哪些丰富、生动的典型材料?又怎样从这些材料中抽象出事物本质属性、归纳概括出客观规律进行定义的?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又与哪些概念有区别和联系?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实际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概念?这一切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形成概念,总结出规律。
二、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不搞题海战术
物理课以物理知识为主要内容,科学方法又渗透于物理知识中,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可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是尤其重要的。可以说,中学物理中每一个模型的建立,每一个概念的抽象,每一个规律的提出,每一个公式的得到,每一个实验的设计,每一个表格的出现,无不闪烁着科学方法的灵光,这一切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认真地“捕捉”。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门径,知识的增长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而能力的具备才是一个高素质的公民,才能适应科技化的现代生活。特别是当前社会生活复杂多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知识迅猛增长,同学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限的教材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又怎样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生产技术中甚至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成为富有创造才能的劳动者呢?这要求大家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初中物理知识多是一幅精美的画,一个很直观的实验,摸得着,看得见,注重形象思维和定性分析。而高中不同,定律、定理的推理,概念的归纳与综合,模型的抽象概括和理想化,这都要我们去理解、去想象。因此,同学们要迅速转变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学会”的过程中,迅速增加“会学”的成份,逐步在“学会”过程中“会学”起来,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尤其是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重物理情景分析,不要盲目列式
做题是运用知识的过程,是认识的飞跃过程,是把学到的“理”运用到“物”中的过程。许多同学解题不是在弄清题意后,认真分析问题的物理过程,而是习惯于盲目列式,急于追求答案,答案正确了就沾沾自喜,错了就哀声叹气。这样的习题做得再多也没有用,也不会有进步,做题最重要的是分析,把握问题的物理情景应贯穿解答过程的始终。
一道习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首先要仔细解读题目所叙述的物理现象,认真思考题目所给的每一个条件,尤其是隐含条件。其次,弄清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判断物理过程服从什么规律,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于一个复杂问题能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再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显然,弄清物理情景才是我们解题的关键,只有分析清楚了各个状态和过程,把握了具体的物理情景,才能正确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才能正确写出与实际情形相联系的数学表达式求解,否则盲目列式必然是事倍功半。
四、注意联系实际和注重物理实验,不要纸上谈兵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脱离生活、生产实际和物理实验就谈不上物理学的建立,更谈不上物理学的发展。我们都知道,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从实际中总结出来或与实验相联系的,每一个规律都是从实际或从实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是得到了实验验证的。因此,在学习物理时,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重视物理实验,对演示实验要弄清观察的是什么现象,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应得出什么结论。对学生实验,要在做实验前预习,知道实验什么,大致步骤和方向,做到胸中有数。做实验时要认真、仔细,勤于动手,手脑并用。做实验后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妥善进行数据处理,正确进行误差分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要注意观察生活中各种物理现象,并与课本内容相联系,主动创造条件做一些课外小实验。
五、复习总结提高
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练习,如果不及时复习,不会归纳总结,就容易出现知识之间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学习物理知识的倾向。其结果必然是物理内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对具体过程分析不清,对公式中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理解不深,不会纵观全局,前后联贯,灵活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去解决具体问题。因此,课后要及时的复习、总结。课后的复习除了每节课后的整理笔记、完成作业外,还要进行章节的单元复习。
总而言之,学习物理主要是要理解,不要认为听教师讲解就会懂得物理,物理是想懂的,只有反复思考,探索问题的实质,不断地独立思考才能真正懂得,才会求解各种各样的物理问题。
(作者单位:河南省通许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