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美术欣赏活动,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来源 :教育界·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在组织美术欣赏课时,要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多媒体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模仿性创作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美与动手创作美的过程中,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审美;欣赏;观察;实践
  美术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事物的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不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审美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重在培育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那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多媒体的视听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
  1.美术欣赏中的常见问题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欣赏作品容易避重就轻,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认真观察,其他视而不见,缺乏对整体认知的感知。有的教师让学生随意观察,不加引导,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缺失;有些学生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有的甚至只做听众不发言。
  2.美术欣赏中多媒体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技术不发达,作品不能放大和缩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欣赏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美术欣赏课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能将画面放大、缩小,或者重点观察某一区域。再加上现在多媒体视听结合,在美术欣赏的同时,配上娓娓动听的音乐、动画等,能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缓解了作品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学生被画面与音乐吸引,在短时间内就能集中注意力,由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广泛。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欣赏《印象日出》时,先播放钢琴曲《蓝色多瑙河》,在优美的音乐中,将学生带入艺术课堂。接着出示《印象日出》的画面,从部分到整体,再从整体到部分,让学生有重点地观察画面的美,领略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塑造出的艺术美。同时引导学生将画作尝试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相比较,鼓励学生说出印象画在构图和色彩方面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欣赏中比较,在比较中评价,在评价中获得审美认知水平的提升。学生通过欣赏活动,对印象画有了初步的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印象绘画作品的光与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了学生极大的视觉刺激与艺术享受。将多媒体引入美术欣赏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和欣赏能力,从而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成果。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观察的专注度
  罗丹认为:“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专注力。在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美术欣赏内容,教师要一改过去单纯的教师分析讲授画面内涵而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应该发挥欣赏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加强观察,自己发现画面中的美,再在教师的点拨下,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比如在欣赏齐白石的《虾》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虾,说说自己的看法与所得。孩子们看后纷纷发表见解,有的说:“虾活灵活现的,像真的一样。”有的说:“齐白石老人的虾,细节处理很棒,虾的胡须与足都清晰可辨,很不简单。”有的说:“白石老人用浓墨与淡墨表现虾壳的坚硬感和虾身透明感,视觉效果强烈。”在教师引导阶段,提问:“画中虾的游动姿态,你认为好在哪里?”孩子们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的专注观察,终于在仔细观察后发现了这幅画成功的秘密:每只虾姿态不一,形态多变,活灵活现。
  每幅画背后都有一段名人的故事,齐白石也如此。孩子们从画转移到齐白石老人身上,探究他绘画的秘密。从故事中孩子们得知,正是由于白石老人自己在家养虾,长期地观察和写生,将虾的不同姿态印在头脑中,才能活灵活现表现虾的灵动与精髓。
  孩子們懂得了,欣赏一幅作品,不仅需要用心观察,而且要探寻背后的故事,学习作画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勇敢大方品质
  随着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审美观,他们内心迫切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需要表现自己。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大胆发表见解。
  比如有一次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有的孩子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温文尔雅,让人很舒服。”有的认为:“蒙娜丽莎是一位已婚妇女,她觉得家庭幸福才露出微笑。”有的说:“蒙娜丽莎看到自己可爱的孩子在玩耍,露出欣慰的笑容。”孩子们从名画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和谐的家庭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孩子们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孩子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在发言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探寻光影的绘画技巧。
  四、在实践中模仿性学习,提高学生创作水平
  模仿是学生获得新技能的有效手段,在美术欣赏活动中一味地欣赏,只看不做,是没有实际效果的,最好的办法是欣赏后获得感悟,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模仿性创作。对孩子们来说,模仿是一种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在不断的模仿中,完成了对欣赏作品的深度解读,在重新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自我建构。因此,模仿性学习是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和进行创新性作品创作之间的纽带,欣赏、模仿、创造,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欣赏课并不是要求学生只看不动,相反,将欣赏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更有利于学生对名画作品的理解。因为,学生在模仿性绘画的同时,更是对作品以另外一种方式进行解读与鉴赏,孩子们会更注重观察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着色点,能够从自己的角度抓住作品中重要的部分,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孩子们在欣赏了梵高的《星月夜》后,尝试用色彩表现夜晚星空的美。有的孩子认为:“星空的星星是自然散布在星空中,可以用牙刷沾上颜料进行刮画,体现夜晚星星的美丽。”有的认为:“梵高画作中,明亮的星星与夜晚的阴暗的房屋形成鲜明对比,可以尝试用色彩明暗对比的方法表现星空的美。”还有的孩子认为:“梵高作品中的旋涡状的星星是夸张手法,可以尝试运用到其他艺术作品中去。”孩子模仿性创作了《我眼中的太阳》《夜晚水中的月亮》等。
  又比如學生在欣赏《蒙娜丽莎》之后有创作的冲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拿起画笔,模仿性地学画《蒙娜丽莎》,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探索名画的精髓所在。将说与做结合,自主体验,模仿性学习,能更快提高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这种互动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美术欣赏水平。
  五、杜绝教师过多讲解,培养学生自主欣赏能力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犯灌输过多的错误,总是把自己总结出来的欣赏经验一股脑地讲给学生,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教师对作品过多解读,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最好的做法是教师对作品做简单介绍后,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欣赏作品。学生短时间接触画面后,心里对画多少会有感触与见解,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言,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交流想法。有经验的美术教师的做法是,不管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都给学生说话的机会,鼓励学生看着作品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师可以适当从造型、色彩、线条等方面点拨与引导,让学生说出心中所想,说出内心感受。
  比如在欣赏四年级美术“线的世界”时提问:“请同学们找一找线的艺术美在哪里?”教师出示大量造型艺术的作品,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作品。有陶艺,有江南水乡的房屋,有北京的游泳馆水立方,有民间剪纸,有敦煌壁画,也有外国的埃菲尔铁塔和自由女神像。学生看了诸多美景,对曲直不同的线表现的事物有了具体了解,他们惊叹简单的线条能变化出如此丰富多彩的美景,惊叹于艺术家们的匠心巧手。在欣赏中,学生初步接触了线条世界,发现线条也有动感美与节奏美,正因为线条的韵律感,才使得艺术佳作层出不穷。
  学生人小心不小,美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他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自主欣赏能力得到提升,他们还尝试用线条创作,将周围世界的美景画下来,在写实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情感因素,使得作品更富有吸引力。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美感捕捉,是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作者创作情感、创作背景,走进作者内心世界,探索作者情感寄托的特殊心理活动的方式。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学生的模仿性创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在小学美术欣赏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多媒体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有条件的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模仿性创作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美与动手创作美的过程中,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雒长江.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艺术感受力的方法刍探[J].成才之路,2020(03):56-57.
  王宏燕.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1):124-125.
  徐文英.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24-125.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实业务流程的动态性,从工作流过程定义入手,建立了一种动态工作流元模型。该元模型具备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动态适应性,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该工作流元模型为动态
【摘要】经典作品赏析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有效载体,能让学生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形成自己的经验、感受和认知等。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与经典作品的有效赏析存在着重要的关联性。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及其他领域教学中出现的经典作品赏析。本文主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探讨了教学策略优化、提升教学素养、培育欣赏文化感知等途径,以全面达成教学目标为起点,促
根据农村承包地管理的现状和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基于NET平台和ArcGIS Engine利用VB语言、SQL server2005,采用集成二次开发模式,设计并开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承包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电力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电力建设的过程中,变电站对于电力系统的平稳运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变电站不仅可以起到
一、模型设定的经济学原理鉴于农业在黑龙江省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一下影响农业的因素.
钢管混凝土拱桥拥有较高的承载力、较好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等优点,在我国的大跨度桥梁建设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桥梁理论、工艺、材料的快速发展,钢管混凝土拱桥正向跨度更大、质量更轻柔方向发展。因其施工中多采用缆索吊装悬臂施工法,故对其建造过程中的稳定性分析及风荷载对不同施工阶段的的影响研究极为重要。本文以广西来宾市跨径为335米的马滩红水河特大桥为依托,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具体内容,符合“新基础教育”的育人理念,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际生活与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创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贸易出口位居世界第一,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是靠出口量的增加而非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虽然从整体上看,近年来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方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