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很好地把握设疑的时机,精心设疑,巧布疑阵,创设引人深思的问题情境,就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教与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可以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
好的设疑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课堂设疑的艺术和技巧,关键是设疑要恰倒好处。
一、重视始端,设疑于新课的导入处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疑才能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政治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处设疑,能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拉开主动学习的序幕。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例如,在教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某教师用歌曲《爱我中华》导入。设疑:“这首歌集中反映了我国现阶段怎样的民族关系?”学生回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这时又马上设疑:“这一民族关系的形成与我国现阶段的民族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我国现阶段的民族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民族政策呢?”以此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由此推动了新课的逐步展开。这种设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做好迎接新知识的准备。
二、优化问题,设疑于知识的重点处
从哲学角度看,所谓重点,是指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和起主导作用。一节课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每个知识点都去设疑,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让学生去开展合作研究式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在最需要、最有价值的地方设疑,以突出重点。每本教材、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甚至每一目都有各自的教学重点。我们在设置疑问时为了保证提出疑问的质量,就需要认真备课,需要在安排教学计划和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各个教学重点有比较清楚、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把握,围绕每节课的重点来设疑。这些设置的问题就比较有质量,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在《政治生活》教学中,“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第一课第二框的重点。这一观点的关键在于“基本”一词。我们可以这样去设疑: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内涵是什么?2、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本质是什么?3、怎样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公民还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解决了,这一教学重点也就突出了。
三、明确目标,设疑于教学的疑难处
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就应引导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化解知识难点,排除有关疑点。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凝聚在教材的疑难点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妙设疑是帮助学生抓住和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我在进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货币流通规律”,
我设计了以下疑问,让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后进行回答:有人说,人民币是国家发行的,为什么国家不多发行人民币,让每个人手中的钱多一些,以此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呢?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在此基础上我引出相关的知识:人民币作为纸币,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过多,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也不能过少否则会引发通货紧缩。
整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步步设疑、循循善诱下,通过学生阅读思考、相互讨论探究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可见,在突出重点、难点处设疑,可以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灵活把握,设疑于思维的冲突处
“学则须疑”,课堂上教师设疑要抓住时机灵活把握,设疑于学生思维的冲突处。教师的职责不是把成熟的答案告诉给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认知的冲突,在思维的矛盾中设疑,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欲答不能和欲罢不忍的心理。在这种矛盾的纠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从而得到自己的答案。
在学生思维的冲突处设疑,不仅能对教学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一般说来,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一些知识的交叉点、关联点往往是理解和深化知识的关键,在此处设疑,可引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为理解和深化新知识扫清障碍。
在讲“如何将爱国主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冲突”:“因为巴黎发生了奥运火炬传递事件,所以现在有人号召中国民众抵制法国商品。你们认为抵制法货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及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并进行了一次正方和反方的“唇枪舌战”。
成功的设疑,会给教师带来教学上的无尽兴味;成功的解疑,会给学生带来思考上的无穷乐趣。但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设疑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紧扣教材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切忌问题过难或过易;“一花独放不是春”,同时,设疑还要顾及到全体学生。这样就可使教师的设疑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真正实施“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
(湖北省南漳县第二中学)
好的设疑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课堂设疑的艺术和技巧,关键是设疑要恰倒好处。
一、重视始端,设疑于新课的导入处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疑才能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政治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处设疑,能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拉开主动学习的序幕。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例如,在教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某教师用歌曲《爱我中华》导入。设疑:“这首歌集中反映了我国现阶段怎样的民族关系?”学生回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这时又马上设疑:“这一民族关系的形成与我国现阶段的民族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我国现阶段的民族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民族政策呢?”以此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由此推动了新课的逐步展开。这种设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做好迎接新知识的准备。
二、优化问题,设疑于知识的重点处
从哲学角度看,所谓重点,是指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和起主导作用。一节课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每个知识点都去设疑,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让学生去开展合作研究式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在最需要、最有价值的地方设疑,以突出重点。每本教材、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甚至每一目都有各自的教学重点。我们在设置疑问时为了保证提出疑问的质量,就需要认真备课,需要在安排教学计划和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各个教学重点有比较清楚、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把握,围绕每节课的重点来设疑。这些设置的问题就比较有质量,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在《政治生活》教学中,“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第一课第二框的重点。这一观点的关键在于“基本”一词。我们可以这样去设疑: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内涵是什么?2、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本质是什么?3、怎样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公民还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解决了,这一教学重点也就突出了。
三、明确目标,设疑于教学的疑难处
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就应引导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化解知识难点,排除有关疑点。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凝聚在教材的疑难点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妙设疑是帮助学生抓住和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我在进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货币流通规律”,
我设计了以下疑问,让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后进行回答:有人说,人民币是国家发行的,为什么国家不多发行人民币,让每个人手中的钱多一些,以此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呢?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在此基础上我引出相关的知识:人民币作为纸币,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过多,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也不能过少否则会引发通货紧缩。
整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步步设疑、循循善诱下,通过学生阅读思考、相互讨论探究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可见,在突出重点、难点处设疑,可以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灵活把握,设疑于思维的冲突处
“学则须疑”,课堂上教师设疑要抓住时机灵活把握,设疑于学生思维的冲突处。教师的职责不是把成熟的答案告诉给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认知的冲突,在思维的矛盾中设疑,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欲答不能和欲罢不忍的心理。在这种矛盾的纠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从而得到自己的答案。
在学生思维的冲突处设疑,不仅能对教学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一般说来,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一些知识的交叉点、关联点往往是理解和深化知识的关键,在此处设疑,可引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为理解和深化新知识扫清障碍。
在讲“如何将爱国主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冲突”:“因为巴黎发生了奥运火炬传递事件,所以现在有人号召中国民众抵制法国商品。你们认为抵制法货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及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并进行了一次正方和反方的“唇枪舌战”。
成功的设疑,会给教师带来教学上的无尽兴味;成功的解疑,会给学生带来思考上的无穷乐趣。但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设疑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紧扣教材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切忌问题过难或过易;“一花独放不是春”,同时,设疑还要顾及到全体学生。这样就可使教师的设疑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真正实施“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
(湖北省南漳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