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特色的文化基因,反映了历史时期一定地域内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显示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文章以西樵大仙诞庙会为例,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的传承,为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仙诞庙会;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39-2
随着时代的变迁,庙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得到认同,并且经济文化效益受到重视,使其得到新的开发和兴起。传统庙会既有多种表演、表现形式,又是典型的文化空间,其传承值得关注。“大仙诞”作为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两大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在民间广受欢迎,既是珠三角最大的小商品交易活动,也是最具群众性和参与性的节日。
一、大仙诞庙会的来源与发展
传说西樵山的大仙就是八仙之一吕洞宾。相传几百年前的农历四月十四日那天,吕洞宾来到南粤名山罗浮山和西樵山的上空,见两山风光秀丽,游兴大发,纵身一跃,左足踏在罗浮山,右脚踏在西樵山。云泉仙馆附近还留有他那长尺许、深数寸的脚印,西樵人在上面刻上“仙足”两字。吕大仙还在白云洞景区睡了一觉,在石头上压下了一个长而大的背景,西樵人称之为“仙床石”。此后,每到农历四月十四日,西樵人都要到白云洞参拜大仙,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丰衣足食、老少平安。顺便到官山墟购买一些日常用品,慢慢地演变成了传统节日。每到大仙诞,超过10万人次从四面八方赶到西樵山赴墟,住宿旅游购物,整个官山城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有读书人名何白云带一徒弟,在此读书修炼,白云洞因此而得名,并沿用至今。现仍有“何白云读书处”石刻,在曲水流觞之上的山洞。至清乾隆四十二年、天运丁酉年(1777年),南海石冈李攻玉建设攻玉楼,让一班读书人士在此攻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后又有南海金瓯堡儒村人岑怀瑾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兴建三湖书院,后由林则徐书“三湖书院”牌匾悬于门口,更是出名。早年康有为在此闭门读书三年,自云:毕生心得,全靠在此闭门自学。从此,士子们聚集此间攻读,互相切磋,互相琢磨,学子逐渐增多,住址当需增建,又改名为“玉楼书院”。此是云泉仙馆前身,反映了明清两代,西樵山形成了文人学者荟萃之地,学风甚盛,时人称为“别有天地”。但士子们在此养晦潜修,如闲云野鹤,时来时往,每到秋闱考试,各走东西,各奔前程,庭院人去楼空,院舍荒芜,无人看管,众议改建“云泉仙馆”供奉吕祖,一唱百和纷纷乐助。于是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将玉楼书院改建为云泉仙馆,每逢祖师诞辰之日必恭行朝参拜贺的活动,距今已有161年历史。
100多年来,由于信仰云泉仙馆吕大仙的民众日渐增加,且在广州和香港设有分馆,诞日前后信士们总会前来云泉仙馆朝拜吕纯阳祖师。据记载从四方八面进入白云洞朝奉吕仙的数达十万,他们除了来自社会中的士、农、工、商、医等阶层外,还有海外华侨,尤以接壤西樵山的南海顺德、番禺、高明、广州、佛山等地的民众为多。每逢诞日,自早到晚,白云洞内外沿途人流涌动,挨肩擦背。
发展到现在,相关部门规定摊位设置,不但引进了名牌服饰和家庭生活用品、小家电,还引进一些古玩、字画、花卉树木和各类原生态工艺品及旅游纪念品等摊位。据西樵市场管理有关部门统计,这三年的“大仙诞民俗庙会”出租的摊位近3000个,吸引了5000多名商家,逛“庙会”的人超10万人次。不但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丰富活跃了珠三角的文化娱乐生活(见图1)
二、大仙诞庙会的文化内涵
民俗信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度,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生产能力低下的历史时期,当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等自然灾害袭来时,民俗信仰起到了巨大的精神支持作用,它往往可以凝聚人心、教育民众、组织社会、激发战胜自然灾害的激情。为了更好地保存和挖掘该项民间传统民俗活动,传承和弘扬道教文化,丰富西樵山文化旅游的内涵,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人们都会举行大型传统民俗活动———“大仙诞”来纪念吕大仙诞辰(如图2所示)。活动以“至善樵山·渔耕粤韵”为主题,充分展现道家上善若水的文化精髓,倡导休闲养生、健康饮食、生态旅游,深入挖掘道家文化内涵,提升原有的传统项目,融入主题项目,使得整个文化节活动更加丰富。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仙诞庙会的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由于西樵大仙诞民间自发延续传承至今,一直以来年年如是繁华,2010年“大仙诞庙会”成功申报成为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佛山市非遗传承人冯腾飞成功获批。近年西樵政府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组织策划系列活动,统一指挥,组成组委会及工作机构,投入大量资金作为保护和宣传经费,搜集民间遗产,制作专题和开展“大仙诞”文化节系列活动。每年举办的大仙诞文化周系列活动,还有养生论坛、音乐分享会,书画挥毫、美食嘉年华、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和演示等等,通过系列活动可以更好地挖掘和整理西樵山所独有的传统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促进西樵镇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文明逐渐削弱乃至在部分地区消失,民众生活方式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给主要靠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之逐渐地失去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因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以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手段、范围与力度,也已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客观现实。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的重要价值
大仙诞庙会作为佛山大型的群体性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显示着鲜明的世俗性,对佛山社会发展史有重大影响,是民俗宗教和民间信仰的统一;是融宗教性、世俗性、娱乐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宗教礼仪活动,几乎包括了宗教社会学所提到的宗教仪式具有的所有主要社会功能。
1.历史价值:大仙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民间传承延续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具有岭南的民俗特征,是研究岭南文化的活态资源。
2.文化价值:云泉仙馆是清代西樵山乃至广东重要的道观之一,是清代至现代重要宗教场所,大仙诞,对研究清代道教在西樵山乃至广东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价值:有着广泛的全民参与性,最大的群体性活动;加深道教文化和港澳台乡亲的交流沟通;使得群众寄予精神向往,倡导文明;对推动当地民间小商品工艺发展和繁荣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促进了日用市场各行各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仙诞庙有着广泛的全民参与性,是佛山市积极打造的、体现佛山民俗文化和城市魅力的文化品牌,展示了佛山在文化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侯晨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淮阳伏羲陵庙会的传承与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陈飞舞,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文化站。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仙诞庙会;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39-2
随着时代的变迁,庙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得到认同,并且经济文化效益受到重视,使其得到新的开发和兴起。传统庙会既有多种表演、表现形式,又是典型的文化空间,其传承值得关注。“大仙诞”作为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两大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在民间广受欢迎,既是珠三角最大的小商品交易活动,也是最具群众性和参与性的节日。
一、大仙诞庙会的来源与发展
传说西樵山的大仙就是八仙之一吕洞宾。相传几百年前的农历四月十四日那天,吕洞宾来到南粤名山罗浮山和西樵山的上空,见两山风光秀丽,游兴大发,纵身一跃,左足踏在罗浮山,右脚踏在西樵山。云泉仙馆附近还留有他那长尺许、深数寸的脚印,西樵人在上面刻上“仙足”两字。吕大仙还在白云洞景区睡了一觉,在石头上压下了一个长而大的背景,西樵人称之为“仙床石”。此后,每到农历四月十四日,西樵人都要到白云洞参拜大仙,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丰衣足食、老少平安。顺便到官山墟购买一些日常用品,慢慢地演变成了传统节日。每到大仙诞,超过10万人次从四面八方赶到西樵山赴墟,住宿旅游购物,整个官山城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有读书人名何白云带一徒弟,在此读书修炼,白云洞因此而得名,并沿用至今。现仍有“何白云读书处”石刻,在曲水流觞之上的山洞。至清乾隆四十二年、天运丁酉年(1777年),南海石冈李攻玉建设攻玉楼,让一班读书人士在此攻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后又有南海金瓯堡儒村人岑怀瑾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兴建三湖书院,后由林则徐书“三湖书院”牌匾悬于门口,更是出名。早年康有为在此闭门读书三年,自云:毕生心得,全靠在此闭门自学。从此,士子们聚集此间攻读,互相切磋,互相琢磨,学子逐渐增多,住址当需增建,又改名为“玉楼书院”。此是云泉仙馆前身,反映了明清两代,西樵山形成了文人学者荟萃之地,学风甚盛,时人称为“别有天地”。但士子们在此养晦潜修,如闲云野鹤,时来时往,每到秋闱考试,各走东西,各奔前程,庭院人去楼空,院舍荒芜,无人看管,众议改建“云泉仙馆”供奉吕祖,一唱百和纷纷乐助。于是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将玉楼书院改建为云泉仙馆,每逢祖师诞辰之日必恭行朝参拜贺的活动,距今已有161年历史。
100多年来,由于信仰云泉仙馆吕大仙的民众日渐增加,且在广州和香港设有分馆,诞日前后信士们总会前来云泉仙馆朝拜吕纯阳祖师。据记载从四方八面进入白云洞朝奉吕仙的数达十万,他们除了来自社会中的士、农、工、商、医等阶层外,还有海外华侨,尤以接壤西樵山的南海顺德、番禺、高明、广州、佛山等地的民众为多。每逢诞日,自早到晚,白云洞内外沿途人流涌动,挨肩擦背。
发展到现在,相关部门规定摊位设置,不但引进了名牌服饰和家庭生活用品、小家电,还引进一些古玩、字画、花卉树木和各类原生态工艺品及旅游纪念品等摊位。据西樵市场管理有关部门统计,这三年的“大仙诞民俗庙会”出租的摊位近3000个,吸引了5000多名商家,逛“庙会”的人超10万人次。不但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丰富活跃了珠三角的文化娱乐生活(见图1)
二、大仙诞庙会的文化内涵
民俗信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度,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生产能力低下的历史时期,当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等自然灾害袭来时,民俗信仰起到了巨大的精神支持作用,它往往可以凝聚人心、教育民众、组织社会、激发战胜自然灾害的激情。为了更好地保存和挖掘该项民间传统民俗活动,传承和弘扬道教文化,丰富西樵山文化旅游的内涵,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人们都会举行大型传统民俗活动———“大仙诞”来纪念吕大仙诞辰(如图2所示)。活动以“至善樵山·渔耕粤韵”为主题,充分展现道家上善若水的文化精髓,倡导休闲养生、健康饮食、生态旅游,深入挖掘道家文化内涵,提升原有的传统项目,融入主题项目,使得整个文化节活动更加丰富。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仙诞庙会的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由于西樵大仙诞民间自发延续传承至今,一直以来年年如是繁华,2010年“大仙诞庙会”成功申报成为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佛山市非遗传承人冯腾飞成功获批。近年西樵政府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组织策划系列活动,统一指挥,组成组委会及工作机构,投入大量资金作为保护和宣传经费,搜集民间遗产,制作专题和开展“大仙诞”文化节系列活动。每年举办的大仙诞文化周系列活动,还有养生论坛、音乐分享会,书画挥毫、美食嘉年华、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和演示等等,通过系列活动可以更好地挖掘和整理西樵山所独有的传统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促进西樵镇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文明逐渐削弱乃至在部分地区消失,民众生活方式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给主要靠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之逐渐地失去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因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以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手段、范围与力度,也已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客观现实。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的重要价值
大仙诞庙会作为佛山大型的群体性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显示着鲜明的世俗性,对佛山社会发展史有重大影响,是民俗宗教和民间信仰的统一;是融宗教性、世俗性、娱乐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宗教礼仪活动,几乎包括了宗教社会学所提到的宗教仪式具有的所有主要社会功能。
1.历史价值:大仙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民间传承延续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具有岭南的民俗特征,是研究岭南文化的活态资源。
2.文化价值:云泉仙馆是清代西樵山乃至广东重要的道观之一,是清代至现代重要宗教场所,大仙诞,对研究清代道教在西樵山乃至广东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价值:有着广泛的全民参与性,最大的群体性活动;加深道教文化和港澳台乡亲的交流沟通;使得群众寄予精神向往,倡导文明;对推动当地民间小商品工艺发展和繁荣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促进了日用市场各行各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仙诞庙有着广泛的全民参与性,是佛山市积极打造的、体现佛山民俗文化和城市魅力的文化品牌,展示了佛山在文化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侯晨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淮阳伏羲陵庙会的传承与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陈飞舞,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