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教育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对于学前教育中的幼儿有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可以增强其体质外,还能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为便于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在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的工作时首先要让幼儿知晓安全规则与游戏规则,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要选择符合幼儿兴趣爱好的进行,最后在游戏项目的操作上要尽量丰富化,使得幼儿能够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能够易于智力的开发。
关键词:学前教育;户外;体育活动
学前教育的对象主要是3-5岁的学龄前儿童,他们的身心都处于发育的阶段,所以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其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爱玩与好动本身就是其最大的爱好,学前教师可针对其这一特点开展体育活动,有助于其更好的生长发育。
一、学前教育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1. 学前教育中幼儿现状
学前教育的幼儿都处于身心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身体各方面机能以及心理机能都尚未发育完全,所以,此时其所处的环境与进行的活动对其身体与感知的影响甚大。幼儿天性爱动且爱玩,所以户外体育活动本身便就是幼儿便于接受的游戏形式,合理有效地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体质,还能培养幼儿相互协调、团结合作的能力,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到团体中去。
2.户外体育活动对于幼儿成长的作用
户外体育活动大多选择在自然环境中开展,这一环境有利于幼儿呼吸到新鲜空气,与大自然的接触也有利于其身体的发育,在这一环境下进行活动也有利于幼儿增强体质,培养其协调能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其个性的形成。通过游戏环节可以让幼儿相互交流沟通,利于其身心共同协调发展。由于幼儿时期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所以教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可以适当引导其生长发育,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还能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能让幼儿感受到快乐的情绪,利于其身心全面发展。
二、学前教育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策略
1.进行安全教育宣传
幼儿的行为和认知往往来源于周围人群,由于大脑发育尚未健全,所以其行为往往具有不可控性。所以进行体育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必须要对安全规则加以正确引导。教师在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之前要对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安全教育,以确保幼儿能够在体育活动中遵守安全规则,保护和自身的同时避免给其他幼儿带来身心的伤害[2]。同时,在游戏活动开始之前,还要针对游戏制定相应规章,培养幼儿形成游戏规范意识,同时养成遵守规则的和习惯,这一过程可以利于幼儿在脑海中养成纪律性的习惯。
2.选择适宜的体育活动
户外體育活动的开展具有多样化的特性,其活动的开展几乎可以在任何自然环境中进行。所以,教师在针对幼儿所开展的户外体育活动在环境、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性因材施教,选择符合幼儿兴趣特色的游戏来开展,在提高幼儿兴趣度的同时也能确保所开展的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幼儿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提升[3]。
3.优化体育活动开展形式
在体育活动的选择上,除了要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与性格特点的活动外,还要在活动形式上避免传统的单一枯燥的体育项目,而且要适当穿插进益智类项目以提高幼儿的兴趣。体育活动中可在其中增加些益智类游戏,如角色扮演、团体比赛项目等,以增强幼儿的智力与团结协作能力。在体育活动的游戏内容安排上除了增加益智类项目还可适当提高难度,锻炼幼儿的脑力水平,例如,可以设置独木桥障碍,使得幼儿在自身难以通过的前提下不得不寻求伙伴帮助从而通过难关,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户外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对策
想要做好户外活动中的师生互动,为户外活动效果提供保障,幼师就必须要做好对户外活动内容和师生互动模式的设计,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互动环境创设
做好互动环境的创设是确保师生互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也是保证户外活动开展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在进行户外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要对户外活动的目的、模式等方面进行精心的设计,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师生互动模式予以研究,在确保其有效的基础上,来进行互动环境的创设,以确保户外活动以及师生互动的质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喜好表现,然后根据幼儿的需求来进行互动环境的创设,以保证户外活动内容与互动模式能够受到幼儿的喜爱,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户外活动当中来,与教师进行互动,实现户外活动的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之间的沟通来进行“造纸”、“陶艺”等活动流程图、安全操作标识、活动规则的制定,在这种规则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够实现自主游戏,还学会了如何与老师、同学进行合作游戏,这为此次户外活动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支持。
2.师生互动完成任务
师生互动完成任务是户外活动中的重要活动模式,其对于实现户外活动目标带来了重要支持。在实际互动过程中,虽然教师对于活动内容、难度已经有了科学设计,但由于幼儿的接受能力不同以及活动过程中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使得很多时候的户外活动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通过与幼儿之间的良好互动来完成户外活动任务,实现户外活动目标。例如在进行“我是可爱的小熊猫”户外活动时,有一名女孩就不愿意参与到活动当中来,经过沟通发现她是怕弄脏了衣服,这时教师采取了一起游戏的模式,让她逐渐放下了心中的顾虑,逐渐融入游戏中。游戏过程中,教师还经常用赞许的目光和言语鼓励她,让她感受到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户外活动因此而得以顺利完成。
结语:
学前教育中体育活动的开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色,有助于幼儿更好地得到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师有效开展学前教育户外体育活动首先要做的便是在户外体育活动开展之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引导,使得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能够避免安全问题,同时,针对游戏制定相应的规则与规范,使得幼儿养成遵纪的好习惯。在体育活动的选择上要因材施教,针对幼儿的年龄和体质特点选择,尽量避免完全的体育锻炼,而是增加益智类的项目,最后在体育活动的形式上进行优化操作,在传统的单一的体育锻炼中加入益智类以及团队协作项目,使得活动中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与智力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
[1]盛国娟. 试论学前教育过程中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
[2]贾秀春. 从提供户外活动材料着手促进幼儿持续渐进发展[J]. 学前教育研究, 2007(9):36-38.
[3]王玮, 沈中伟, 王喆. 幼儿园户外环境特征元素对儿童认知游戏行为的承载[J]. 学前教育研究, 2017(02): 44-54.
关键词:学前教育;户外;体育活动
学前教育的对象主要是3-5岁的学龄前儿童,他们的身心都处于发育的阶段,所以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其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爱玩与好动本身就是其最大的爱好,学前教师可针对其这一特点开展体育活动,有助于其更好的生长发育。
一、学前教育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1. 学前教育中幼儿现状
学前教育的幼儿都处于身心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身体各方面机能以及心理机能都尚未发育完全,所以,此时其所处的环境与进行的活动对其身体与感知的影响甚大。幼儿天性爱动且爱玩,所以户外体育活动本身便就是幼儿便于接受的游戏形式,合理有效地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体质,还能培养幼儿相互协调、团结合作的能力,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到团体中去。
2.户外体育活动对于幼儿成长的作用
户外体育活动大多选择在自然环境中开展,这一环境有利于幼儿呼吸到新鲜空气,与大自然的接触也有利于其身体的发育,在这一环境下进行活动也有利于幼儿增强体质,培养其协调能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其个性的形成。通过游戏环节可以让幼儿相互交流沟通,利于其身心共同协调发展。由于幼儿时期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所以教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可以适当引导其生长发育,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还能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能让幼儿感受到快乐的情绪,利于其身心全面发展。
二、学前教育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策略
1.进行安全教育宣传
幼儿的行为和认知往往来源于周围人群,由于大脑发育尚未健全,所以其行为往往具有不可控性。所以进行体育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必须要对安全规则加以正确引导。教师在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之前要对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安全教育,以确保幼儿能够在体育活动中遵守安全规则,保护和自身的同时避免给其他幼儿带来身心的伤害[2]。同时,在游戏活动开始之前,还要针对游戏制定相应规章,培养幼儿形成游戏规范意识,同时养成遵守规则的和习惯,这一过程可以利于幼儿在脑海中养成纪律性的习惯。
2.选择适宜的体育活动
户外體育活动的开展具有多样化的特性,其活动的开展几乎可以在任何自然环境中进行。所以,教师在针对幼儿所开展的户外体育活动在环境、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性因材施教,选择符合幼儿兴趣特色的游戏来开展,在提高幼儿兴趣度的同时也能确保所开展的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幼儿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提升[3]。
3.优化体育活动开展形式
在体育活动的选择上,除了要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与性格特点的活动外,还要在活动形式上避免传统的单一枯燥的体育项目,而且要适当穿插进益智类项目以提高幼儿的兴趣。体育活动中可在其中增加些益智类游戏,如角色扮演、团体比赛项目等,以增强幼儿的智力与团结协作能力。在体育活动的游戏内容安排上除了增加益智类项目还可适当提高难度,锻炼幼儿的脑力水平,例如,可以设置独木桥障碍,使得幼儿在自身难以通过的前提下不得不寻求伙伴帮助从而通过难关,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户外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对策
想要做好户外活动中的师生互动,为户外活动效果提供保障,幼师就必须要做好对户外活动内容和师生互动模式的设计,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互动环境创设
做好互动环境的创设是确保师生互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也是保证户外活动开展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在进行户外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要对户外活动的目的、模式等方面进行精心的设计,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师生互动模式予以研究,在确保其有效的基础上,来进行互动环境的创设,以确保户外活动以及师生互动的质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喜好表现,然后根据幼儿的需求来进行互动环境的创设,以保证户外活动内容与互动模式能够受到幼儿的喜爱,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户外活动当中来,与教师进行互动,实现户外活动的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之间的沟通来进行“造纸”、“陶艺”等活动流程图、安全操作标识、活动规则的制定,在这种规则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够实现自主游戏,还学会了如何与老师、同学进行合作游戏,这为此次户外活动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支持。
2.师生互动完成任务
师生互动完成任务是户外活动中的重要活动模式,其对于实现户外活动目标带来了重要支持。在实际互动过程中,虽然教师对于活动内容、难度已经有了科学设计,但由于幼儿的接受能力不同以及活动过程中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使得很多时候的户外活动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通过与幼儿之间的良好互动来完成户外活动任务,实现户外活动目标。例如在进行“我是可爱的小熊猫”户外活动时,有一名女孩就不愿意参与到活动当中来,经过沟通发现她是怕弄脏了衣服,这时教师采取了一起游戏的模式,让她逐渐放下了心中的顾虑,逐渐融入游戏中。游戏过程中,教师还经常用赞许的目光和言语鼓励她,让她感受到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户外活动因此而得以顺利完成。
结语:
学前教育中体育活动的开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色,有助于幼儿更好地得到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师有效开展学前教育户外体育活动首先要做的便是在户外体育活动开展之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引导,使得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能够避免安全问题,同时,针对游戏制定相应的规则与规范,使得幼儿养成遵纪的好习惯。在体育活动的选择上要因材施教,针对幼儿的年龄和体质特点选择,尽量避免完全的体育锻炼,而是增加益智类的项目,最后在体育活动的形式上进行优化操作,在传统的单一的体育锻炼中加入益智类以及团队协作项目,使得活动中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与智力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
[1]盛国娟. 试论学前教育过程中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
[2]贾秀春. 从提供户外活动材料着手促进幼儿持续渐进发展[J]. 学前教育研究, 2007(9):36-38.
[3]王玮, 沈中伟, 王喆. 幼儿园户外环境特征元素对儿童认知游戏行为的承载[J]. 学前教育研究, 2017(02): 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