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赶路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ao631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住乡下,离市区有近四十公里的距离,因为路堵,辗转两趟公交,到达市区已是上午九时,感觉身子疲惫到了极点。这点路程,对于青年人来说,也许不足挂齿。但是,这对于我,已过天命之年的人,做很多事情都有些力不从心了。
  其实,人生未尝不是一次平淡无奇的赶路。我生长在江南水乡,曾一度以为这个世界,就是我们那个乡村,也许再大一点,就是我们所在的那座城市。直到我上初中那年,舅父带我去省城舅姥爷家,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世界之大。那一天,我和舅父先乘客車,然后步行两里地去坐火车,因车位不多,火车上拥挤不堪。两个多小时后,下了火车,我所有的兴奋被沮丧替代,看着省城热闹的车流和穿着光鲜的人群,再看看我和舅父那副灰头土脸的样子,像被针扎了般难受……
  不知不觉到了会合点。我打量四周,正不知所措时,手机铃声响起,“你人在哪儿?”文友焦急地催促。当我说出所在位置后,便发现文友正在马路对面,不停地招手、叫喊,这一刻我才松了口气。
  文友们如约赴会,巴士车上坐满了熟悉的、陌生的面孔,直觉温馨而亲切。我连忙打招呼:“不好意思,今儿迟到了!”不知谁打趣地冒了一句:“就等你一个人呢!”大家便哈哈大笑起来。
  邻座说,市区距目的地大约50分钟车程。说实话,我喜欢旅行。我喜欢在赶路的氛围中享受人生的乐趣,欣赏充满生机的多彩世界。然而,很多时候,赶路的人,为了远方的目标,往往无意留心沿路的风景,而许多美好的路边风物,被轻易地忽略了,待多年后明白过来时,已追悔莫及。
  巴士车在疾驰中前行,文友们聊写作,谈人生,发感慨。我思绪万千,文字结缘,让我们相逢。一路上,欢声笑语间,一座崭新的乡村都市跃入眼帘,春天的气息弥漫着整个新城,犹如滨江临港的花马湖畔镶嵌着的一颗璀璨明珠。赶路的人,没有理由停止脚步,更不能迷失方向,当你把赶路的心态转换成散步的心境,你就会发觉,得到有味,失去也有味;富贵有味,清贫也有味;成功有味,失败也有味;热恋有味,失恋也有味;青春有味,衰老也有味。这个时候,你才会恍然明白,你梦想的东西其实就藏在沿途。
  未来的我们可能会走得更远,但不管在哪里,我们都是一个赶路者。未来没有止境,只愿生活越来越有温度。
  赶路的人,需要耐心耐力,容不得懈怠和彷徨,把赶路当成追赶幸福,人就会快乐,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路的前方是什么?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或许是悬崖峭壁,或许是鲜花和掌声,或许是美丽的天堂,或许我们的梦想和快乐就埋在路的尽头。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端午节那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兄妹还沉浸在梦乡,父亲和母亲就已经从山上采了一大捆沾满露珠儿的艾草回来,并一小把一小把地分开,然后分别挂在屋檐下和门框上。  早饭时,我们五兄妹正准备狼吞虎咽,突然看见母亲端着一盘鸡蛋从外屋走进来。当时,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异常地惊讶。要知道,家里的日常开销,全靠几只母鸡下蛋来维持,而且没有尊贵的客人来,母亲总是把鸡蛋锁在柜子里,我们是根本看不到影的,更不敢奢望
期刊
走过千年步履的惠州,蕴藏着多少历史故事?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在这方秀山丽水演绎了多少耐人寻味的传奇?  十月,我走进金秋的古村落,不经意间,我听到了一个有关古代惠州女人的故事……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环绕着龙门县永汉镇马图岗的古村落,不知已经荒芜了几多岁月的村庄里一片静谧,使得那些无拘无束生长的植物,在天地的舞台演示着顽强与葳蕤——它们已湮没在萋萋芳草中。  这就是古村的女人屋——红楼,村中女孩
期刊
我们队上位于偏远的山村,20多户人家同龄儿童10多个,砍柴割草放牛放羊,绝大部分时间是一起度过的。  我们砍柴的地方基本是固定在大丫河、乌滩湾、枞树梁三个地点。这里是大山深处、密林深处,兩三个孩子是绝对不允许也不敢进入这三个地方砍柴的,因为那里常常有野生动物出没,我们曾经遇见过豺狼、豹子,碰上猴子司空见惯,经常遇见猴子在树上又叫又吼,还用前脚刨脸羞我们,手拿弯刀的我们跺着脚,远远地大声吼着它们,并
期刊
那年夏天很热。爷爷怕我和二弟偷着去洗澡,就在我俩后背上抹了一道锅灰。  同伴们在大人的带领下去村东头水坑洗澡,我和二弟也跟着去了,刚下到水坑不一会,不知谁喊了一句:“你爷爷来了,快跑!”我俩拔腿就跑,直奔跟前的麻地藏起来,身上被麻秆刮得又痛又痒,等了一会实在忍不住了,认为爷爷走了,我俩探头探脑刚出麻地,被爷爷逮个正着。他手举麻秆把我俩一顿抽,抽得钻心疼,他边打边说:“淹死怎么办?还偷着下水不?”我
期刊
忽然又想起有线广播,是因为有一种难以忘怀的声音萦绕在我脑海里,三十多年了,依然挥之不去。  我是听着有线广播长大的。那时,家家户户的梁柱上,都挂着有线广播。印象里,有线广播是一只黑色的牛皮纸匣子,形状像碗,底部有一块圆形的磁铁,上面绕了些铜线圈。碗里还有一根短短的细针尖,若用手拨弄碰撞牛皮纸,发出嘭嘭的声音,有点立体声的效果,清晰悦耳。  当初的农村,有线广播可以说是家里唯一的“家电”了,视作宝贝
期刊
睡到五点钟,听到母亲窸窸窣窣地起床,并自言自语道:“又梦到那个灰东西了。和人家种地,还拉人家的手。”“一辈子看他不顺眼,咋能梦到和他拉手,日怪了。”  母亲口中的“灰东西”是父亲。  从记事起,母亲和父亲一直硝烟不断。一日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有几次,因为种地的事情,他们二人意见不合,达不到共鸣,于是从商议上升到吵架。从早上五点多就开始吵,到我们早自习放学后,母亲还在生气。母亲一气,就不给我们生火做
期刊
孩提时,跟着大人进城,在古城小巷里漫步。  有一回,刚好遇到一户人家娶亲。新娘在人们的簇拥下抵达男家,一时鼓乐、鞭炮齐鸣,喜气洋洋。男家一位少年已走到新娘跟前,揖请新娘,再由男家福命大的女长辈手牵新娘,送嫁娘忙举起贴有红双喜字样的米筛为新娘遮面,然后在三通喜乐声中,新娘慢步跨过火炉,踏上瓦片,进入洞房。  长大了才知道,据说遮米筛和踏瓦片是为辟邪,也有另一种独到的解释,称此举寓有明亡之后,其孤臣遗
期刊
母亲的“棍棒”教育,使我过早就痛切地理解了什么叫母爱。  母亲七岁那年外公就因贫病死了,外婆远嫁他乡,母亲孤苦伶仃,靠帮一位堂兄放牛、割草活命。不幸的身世,寄人篱下的生活,造就了母亲寡言少语而又刚烈火暴的性格。母亲生育了七个子女,我夹在中间,由于从小好玩好动,长得结实,常不把体弱的姐姐弟弟放在眼里。那时我觉得母亲特偏心,我与姐姐吵架,她说我欺负女的,要打我;我把弟弟打哭了,她说我欺负小的,也要打我
期刊
最早知道茅盾这个名字,不是读小说《子夜》,而是看过根据茅盾作品改编的电影《林家铺子》,谢添扮演的林老板——中国文学宝库中小商人典型形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冬月里的清晨,游锣鼓巷,夫人和小外孙走累了,就到咖啡厅休息,女儿只好陪我拜谒了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占地面积878平方米。茅盾于1974—1981年,在此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岁月。故居是茅盾自己出钱购买的私家宅邸,生前他把这个院子捐献给了国家
期刊
想要饭菜香,首先得有一個好土灶。  搬到新居后,我常去观察前院邻居家的土灶,还义务烧了两次火。前院阿姨家的灶头,虽然只安装了一口锅,但是省柴。放一根进去,噼里啪啦的,红火得很,那真是火热的生活啊!烧完的灰则很少,那是充分燃烧的原因。我坐在阿姨家的土灶前,将包里的超市小票、废报纸什么的整理出来,然后塞进了灶膛内,“轰”的一声,一团纸顷刻间就剩下了一点灰。阿姨说,她家不装鼓风机,附近的装土灶的人家都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