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常却有常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0月6日,位于贵阳市友谊路附近的省癌症康复协会办公室内热闹非凡。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不时传出一阵阵笑声。原来,这是康复协会正在为五龄癌友举行生日庆祝活动。
  “五年了,我们用意志和乐观与病魔斗争了五年。” 说这句话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既有自豪,也有坚毅。
  
  寻找精神的寄托
  
  “康复会就是我们这些人的精神寄托,是我们生活下去的支柱。”71岁的卜茂生说出了所有会员的心声。
  得知自己患了直肠癌,卜茂生并没有慌张,他平静地走进医院接受治疗。“当时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把后事都交代好了”,回忆从前,他依旧很坦然,“要有勇气面对现实,精神颓丧也不能解决问题。”
  经历了一场与死神的搏斗,卜茂生笑着说“就像远游后回到家里的感觉”,出院不久,他就加入了癌症康复协会。“一方面,我自己是个病人,需要在这里找到精神的慰藉;另一方面,我也想从自身抗癌的经历中,给其他病友提供一点帮助。”
  康复协会把这些对生命失去信心的人联系在一起,鼓舞他们与病魔抗争。“和大家一起交流,精神放松,没有了思想负担。所以大家有空的时候,都会到这里聊天,就像我们的家一样。”
  有着7龄癌病的吴正纯说。
  作为协会会长的梁玉珍,以前是贵医的一名老教授,除了打理协会的日常工作外,她还有一项特殊的工作:每个星期义务给大家会诊。她说:“得了病不可怕,关键是要树立信心,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与医生配合。”
  梁玉珍就是用她的乐观和坚强打败了病魔。10年前,她自己给自己下了诊断,自己拿着枕头走进病房,自己与医生商量如何治疗效果好。每天早晨,她坐在病床上看报纸,看到有趣的笑话,自己一个人偷偷地咯咯笑;化疗后疼痛难耐,她就站在病床上不停地跳。她说,她的自强自立拯救了自己。
  大家对这个小小的办公室有着深厚的感情,72岁的韩开甫说,以前有朋友介绍他来这里,还很排斥,每次都不假思索的拒绝。可是当他来到这里,切身感受这里的温暖和欢乐时,他决定留下来。这一留就是十多年。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癌症患者因同病相怜走到一起,但是没有丧失对生活的希望。癌症康复协会创建十几年间,组建了各种兴趣小组:气功培训班、歌唱组、舞蹈组、摄影组、模特组、以文会友组、话疗组等,努力为会员们营造一种没有孤独、没有苦闷的环境。同时,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也起到了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效果。
  最早成立的气功班,已经坚持5年了,参加者达400多人次。摄影组坚持每周活动一次,负责人彭邦卿是有名的摄影家,大家有时集中听他讲摄影知识,有时一起去风景区拍照,有时拿各人拍摄的照片来讲评。彭邦卿说:“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我们强身健体,对健康有益。还可以增强协会的凝聚力。”
  吴正纯说:“我年轻时候就喜欢摄影。现在,摄影就是我的爱好和希望,是我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值得一提的是,协会还有一个“话疗组”。会长梁玉珍介绍,所谓“话疗”就是通过与癌症患者聊天,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开导他们。“以前有一个肾癌患者,拒绝治疗,情绪也很低落。我们得知后,就派人去医院做他的思想工作,与他面对面的聊天,以自己的经历激励他鼓起生活的勇气。”现在,这位患者已经康复,“看到自己的努力能够帮助别人,我们也很高兴。”
  协会还经常组织科普宣传活动,每年都要举办10多期科普讲座或培训班,讲授癌症的基本知识,以及中西医综合治疗、合理膳食、定期检查、会诊等活动。
  看着办公室墙上一张张图片,听着自编自演的一支支歌曲,读着自己创作的文字,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甜的。
  
  公益事业的参与者
  
  康复会的成员既是患者,又是志愿者。不仅在协会内部没有报酬的工作,还经常走出去开展公益性宣传活动。他们认为,虽然自己身患重病,但也要做“自食其力,不连累他人的合格公民”。
  “我们协会的成员经常深入到病房和家庭走访慰问病情较重的病友,对于已经无法治愈的病人,则给予临终关怀。”梁玉珍说。
  
  去年4月份,省癌症康复协会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喂喂,省康复会吗?我父亲病危,他在等你们……”康复协会的成员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打车直奔小河区。“是我们的一位病友,已经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可眼睛却始终不闭,一直等到我们到了医院,和他见了最后一面,他才安然离去。”
  协会的歌唱舞蹈组,去贵阳市戒毒所向戒毒人员进行帮教活动。他们义务给戒毒人员演唱歌曲、跳自编的舞蹈,以自己抗癌的精神,鼓励戒毒人员树立戒毒信心。“戒毒人员看了我们的演唱,深受感触,纷纷表示向我们学习,坚决戒掉毒瘾。”舞蹈组组长李声锡说。
  今年的3月12日,协会又组织大家去海天园义务植树,吴正纯感慨地说:“种下绿色的树苗,寄托的是我们对生命的希望。虽然我们是病人,但癌症病人回归自然、多参与公益事业,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就是回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生命的无常让这群人失去了健康,但是他们用执着的信念谱写了有常而精彩的诗篇。
  
  链 接
  “圈子”档案
  成立时间:1994年12月
  现有人数:2000余人
  “圈友”年龄:各个年龄段贵州省癌症康复协会
  活动地点:贵州省癌症康复协会
  活动时间:周一至周五
  “圈友”宣言: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联系方式:0851—6790716
其他文献
本刊上期刊登《骨质增生的诊断与治疗》一文后,读者反映热烈,为此,本刊特邀贵阳中医二附院骨一科主任节晓光教授为您再谈膝关节骨质增生的非手术治疗。    骨质增生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累及整个关节及关节周围的肌肉,最终导致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临床表现主要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僵硬、肿大、骨赘形成,伴活动受限等。患者关节疼痛、不能行走,严重者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  膝关节是全身骨关节中最易受累的部位,
期刊
春意盎然,养生四要    ●养阳气 防风病●  春季气温仍偏低,风为当令主气,乍暖还寒,如果气候异常,养生不慎就容易发病。风邪外袭多自皮毛肌腠而入,春时阴气发泄,气血易趋于体表,临床表现为皮肤松弛而多汗。  《黄帝内经》强调:“谨候诸风而避之。”老年人宜选择柔软、舒适、保暖的衣帽鞋袜,保持身体暖和,不受风邪侵袭,并适当进行“春捂”保暖,便于身体各个部位能够适应,防止受凉感冒,甚至易发宿疾,以达到预
期刊
翠屏隐踪  张炳森(贵州 贵阳)    情人幽谷树丛丛,翡翠屏障遮影踪。  最是缠绵相拥处,山水情深爱意浓。    泛舟瘦西湖遇雨  刘环城(贵州 贵阳)    暴雨袭来七月中,湖峰虚幻景朦胧。  阴晴偶见辨浓淡,倒影四桥画最工。      乌蒙杜鹃  覃礼余(贵州 贵阳)    谁烧炭火撒乌蒙,弥望杜鹃熏晓凤。  山雾晦晦飞紫焰,凌空一漫入霞红。    长相思·黄山印象  肖允岐(贵州 贵阳) 
期刊
方小石先生名山,字小石、晓时。1911年出生,贵州贵阳人。早年毕业于国立艺专,曾受教于吕凤子、潘天寿等绘画大师。上世纪50年代在贵州担任美术编辑工作,60年代调贵州大学艺术系从事教学工作。1955年曾赴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方小石画集》。现为贵州国画院名誉院长、贵州省美协名誉主席、贵州师范大学艺术系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贡献津贴。  方先生的花鸟画不囿古人
期刊
在国外,“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管理的过程。我国健康管理事业尚处于启蒙阶段,许多人对它还很陌生。为此,本刊特邀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周素芳博士教您如何管理健康。    事件回放    “快!医生,他又吐血了”,32床的妻子惊恐地呼喊着,这情景她已经历多次。她的丈夫是一个酒精性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当他口喷鲜血真切感受死亡气息时,才后悔当初觥筹交错
期刊
银屑病的发病呈现一定的季节性,大多数患者夏季减轻,冬春季加重。这除了与冬春季节人们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有关外,还与冬春季紫外线照射不足有关。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情绪过度紧张等,均可引起银屑病的发作和加重,这可能与血管运动神经受刺激有关。  银屑病患者应解除心理压力,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感冒。在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饮酒。复发后对患处皮损,要避免过度搔抓,不应将鳞屑、痂皮强行剥脱,
期刊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电影,有一部电影里面有一句话:“一分钱买个鸡天天下蛋”,至今仍记忆犹新。  童年,每逢节日,父亲都带着我们姊妹几个上街,他进茶馆,我们看热闹。长大后父亲给我们几角钱,由哥哥姐姐带着我们去看电影。但家里不能没有人,洗衣、喂猪、家务事一大堆,母亲自然哪里也走不开。  我们出去玩,往往只她一人在家,久而久之,一年四季,甚至几十年母亲很难出一次门。随着孩子们长大,一个个成家立业,母亲开始有
期刊
每当我离开家走过村前的那座小木桥时,总习惯性地回头望了一眼。一条晨雾弥漫的静谧乡路,曲曲弯弯地伸向家的方向。我的眼里,总是摇晃着阿妈苍白的脸,那是一张被风风雨雨雕蚀得沟壑纵横的脸,一张陪伴她走过六十几个春秋充满慈爱的脸;我的喉头像有什么东西哽咽着,咽得我透不过气来,许多往事一股脑儿涌上心头……  自打记事的那天起,我就知道村前的小溪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桥弯弯的,像天上的半个月亮趴在那里。几块木板
期刊
今年已103岁高龄的张葆琛老人,数十年来住在风景如画的贵阳市花溪区奶牛场,每日习练太极拳、书法,生活规律,情志豁达,一个多世纪的风雨老人安然走过。  古云:“有养生之道,无长寿之方”。对养生,张老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认为,养生要因人而异,正确看待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身心都是健康状态的人才会长寿。下文即是笔者与张老对话时,张老的养生观。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    长寿的一个要素是要时
期刊
山上,古木参天,苍松翠柏;山下,碧波粼粼,游船点点。廓桥水榭,黛琐翠围,静雅宜人,一派黔山贵水的景致。今年107岁的李海云老人就住在这集贵州高原灵气于一身的黔灵山脚下。  3月28日早上9点,记者来到位于贵阳市黔灵公园后门的老人住处。见有人来访,老人放下碗筷起身迎接请坐,随后他掏出烟盒递给记者一支香烟。见记者不抽烟,老人便自己娴熟地点燃并抽将起来,老人说:“叶子烟抽了不上火,自己从10多岁就开始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