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顶穴在王居易经络诊察体系的临证应用

来源 :针灸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c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居易教授通过50余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以经络辨证为主导的经络诊察体系,应用对象主要包括“内科病证”“筋经病证”两大范畴。督脉后顶穴定位方法独特,并进一步细化其主治范围:应用于以“风”“寒”所致气滞血瘀的筋经病证,而对于“湿”邪为病收效甚微,主要治疗以督脉循行为主的后正中线及两侧旁开半寸部位经筋病为主,强调穴位需经络诊察手法精准定位,同时施特殊行针手法即“搓针导气法”,配合患者呼吸通过长留针以便更好地激发督脉经气,取得更佳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以往关于颗粒酶B的研究热点是其进入细胞内诱导肿瘤细胞或感染病毒细胞凋亡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颗粒酶B也可在细胞外基质中发挥作用,导致受损组织愈合不良。颗粒酶B可通过诱导炎症因子表达,破坏血管完整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促进组织炎症反应,通过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活化白细胞介素(IL)-18,降解核心蛋白聚糖,促进组织纤维化。颗粒酶B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本文就颗粒酶B促进组织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机制作一综述。
在回顾红外热成像技术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无创、安全性高和无侵入性的检验技术可以对围绝经期患者进行全面的定量(温度)与定位分析,从而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针灸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借助红外热成像图的优势探索针刺对该病红外热成像的影响,从红外热成像图表现的特异性探索围绝经期作用机制,促进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的可视化、客观化与针灸影像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目的:回顾并分析近二十年国内的前列腺炎研究动向。方法:检索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核心期刊集中前列腺炎文献,用Excel,Citespace及VOSviewer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216篇原始研究文献,关键词3271个。其中频次3次及以上的占比12.9%,前5位是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prostatitis以及前列腺液等词,中心性均超过300。前列腺炎重点研究领域被划分为八大主题,集中在前列腺炎、前列腺液、大鼠、前列腺、综合病症、疗效观察、复方
纤维环是椎间盘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椎间盘正常解剖结构及维持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纤维环细胞的损伤与凋亡是引起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今生物学修复纤维环的主要方法有基因工程、细胞移植及组织工程等。已有研究表明,可以从纤维环组织中提取获得纤维环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FMSC),但因取材困难,退变纤维环提取的干细胞活力较差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本文就AFMSC增殖特点、分化特点、分离提纯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患者男,57岁,2020年10月19日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诉:高热、双下肢乏力伴肿痛3 d。2020年10月16日患者因进食醉虾后出现发热,最高达39.1℃,2020年10月17日开始出现双下肢乏力,站立不稳,摔倒在地,被送往当地医院。2020年10月18日开始出现寒战、双下肢红肿伴张力性大血疱,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后出现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期刊
目的探讨Braden、Waterlow、汉化版Munro三种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8月至12月在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种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对180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风险评估与护理。采用SPSS17.0、中文版MedCalc19.5.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5%;Braden、Waterlow、汉化版Munro三种量表术前、
目的:观察电芒针对脊髓横断大鼠运动功能及损伤区域GAP-43、SOD、Caspase-3及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2只及电芒针组12只,每组又基于干预时间分为7 d组及28 d组,假手术组受试大鼠暴露脊髓后缝合皮肤自由饲养,模型组完成造模后分笼饲养,电芒针组完成造模后进行电芒针治疗,各组受试大鼠分别于干预7 d、28 d后完成BBB评分及取材。应用Western Blot法与分光光度计对GAP-43、SOD、Caspase-3及iNOS表达结果进行评
目的通过硬膜外球囊加压法建立兔急性颅高压模型并确定其极限颅高压值。方法采用硬膜外球囊加压法制备急性颅高压兔模型,先将颅内压(ICP)增至16 mmHg(1 mmHg=0.133 kPa),观察120 min,判断ICP的波动情况;之后每增加10 mmHg设为一组,每组10只;当ICP增至某一数值,实验兔的ICP出现剧烈波动(波动幅度>15%)或24 h内病死率明显增加时,视为已达到ICP极限。之后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糖尿病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MLT、GLP-1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从武汉市蔡甸区协和江北医院中医康复科门诊,筛选100例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血糖控制药物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血糖控制药物基础上,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监测时点症状得分,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GHb、MLT与GLP-1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治疗4周后、随访2周和随访4周症状得分比较,
严重烧伤可引起强烈且持久的高代谢反应,是烧伤应激反应的标志之一,与烧伤兴奋神经-内分泌系统,诱导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应激激素释放,导致急性高代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