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的三个“人生”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学习
  三个“发生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23-02
  实施新课程以来,探究学习成了当前学生开展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然而,目前一些教师把探究学习作为新课程的一张标签随意贴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某一个环节,导致学生出现“探而不究”现象。其实,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在其探究情境的创设、探究问题的提出、探究活动的开展等环节都有起着关键作用的发生点。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准这些发生点让学生的科学探究更有效。
  一、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在小学科学课中,探究学习作为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小学生在科学课中进行的探究学习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是存在区别的。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探究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为学生的有效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扫描]“水的浮力”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教学“水的浮力”时,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教师在讲台上出示一个水槽,右手拿起一个塑料瓶,松手让塑料瓶自然地落到水槽中。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松手,塑料瓶为什么会向下掉呢?是什么力在起作用?
  生:这是因为塑料瓶受重力的作用。
  (接着,教师在水槽中慢慢注入水,水槽中的塑料瓶渐渐浮上来。)
  师:同学们,水槽中的塑料瓶为什么会渐渐浮上来呢?
  生:这是因为您刚才在水槽中加入了水。水具有浮力,它把塑料瓶向上托了。
  师: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够浮在水上呢?
  (给学生出示橡皮泥、小石头)
  生:橡皮和小石头是不能浮在水上的。
  师:是呀。看来有的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而有的物体却不能够浮在水面上。接下来,老师请你们完成这样一个任务:有没有办法让塑料瓶沉在水中,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以上案例中,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并让学生完成把“塑料瓶沉在水中,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这一探究任务。这个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课堂上,有的同学把塑料瓶压扁使其沉入到了水中;有的同学在塑料瓶中装入小石头,使其沉入到了水中;有的同学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使其浮在的水面上。可见,给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情境,自然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引导提出“质疑性”的探究问题——启发探究思维
  质疑是创新的火花,也是探究的火花。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把提出科学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具有“质疑性”的探究问题,从而启发探究思维。
  [案例扫描]“测量水的温度”教学片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测量水的温度”的探究活动,我先组织学生对于教材中的相关步骤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你们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在有收获的同时,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老师,我有一点不明白:在测量水的温度时,为什么要手拿温度计的上半部分?
  生2:书中还说,在利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不能让玻璃泡与杯壁相接触。这是为什么?
  生3:为什么在测量完以后,读温度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中,而是要液柱稳定后再读出温度?
  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可见,看似简单的利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这一科学操作活动,在小学生的眼中还是有很多“为什么”的。在这之后,我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了鼓励,并让他们带着这一些问题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并探究出了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三、设计具有“操作性”的探究活动——经历探究过程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历创新的过程。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够得到培养。现在,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之所以无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设计的探究活动没有操作性。课堂上,一些教师总是让学生说一说科学探究的方法,讲一讲科学探究的步骤,以此代替本应该开展的探究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设计具有“操作性”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的科学学习在探究活动中“增值”。
  【睐例扫描】“热的传递”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热的传递”过程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过程。
  (教师出示一个圆形的铜片,并在这个铜片的两头标上A、B兩点。)
  生:我觉得如果在A点加热,热的传递过程应该是以线形向B点传递。
  生: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热的传递过程应该是线形的。
  这是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但是,明显存在错误。此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给他们准备好的圆形铜片、酒精灯、蜡等实验器材。然后提问:你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呢?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了实验器材,接下来请你们利用实验器材开展实验活动来证明你自己的结论是不是正确的。
  接下来,同学们纷纷利用自己手中的器材进行科学实验,开展相应的科学操作活动。他们首先在圆形的铜片上涂上一层薄薄的蜡,然后利用酒精灯在圆形铜片的中心点开始加热,并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们看到的现象与原来的猜想完全不一致,他们看到圆型铜片中间的蜡开始向外边融化去……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操作,你们得出结论了吗?
  生:热的传递过程不是线形传递的。
  生:热的传递过程应该是由中间出发,向四周同时扩散传递的。
  生:热的传递过程应该是辐射形传递的。
  接下来,经过师生之间的分析与讨论,学生得出了热的传递规律。
  可见,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操作活动,通过探究操作活动来验证自己的科学猜想。这样,他们才能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总之,实施新课程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大教师越来越意识到素质教育应该是倡导以创新精神为主体的素质教育,其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科学探究活动,以科学探究这一把“金钥匙”打开学生的创新之门。
  (责编 罗永模)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数学教学激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78-01  教育者有两种:一种是聪明者,一种是智慧者。聪明者选择种下牵牛花,经年即开,他们只希望看到花开的那一瞬间,享受一时的耀眼;而智慧者却选择种下银杏树,百年方成,哪怕自己看不到那一天,但可享受永久的绿阴。作为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我尝试着去做一名智慧者,奉行教育以儿童为本,在
期刊
【关键词】细节管理保教质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95-02  幼儿园的工作由一个个细节组成,若切切实实把每一个细节做好,那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就得到保证。因此,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努力抓好细节的管理,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努力让每一个教职工都能体会“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下面谈谈我园细节
期刊
【关键词】低年级组织教学“三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85-02  组织教学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一年级刚入学的特殊群体,他们把幼儿园的学习习惯带到一年级来,认为上课可以随便走动、随便聊天、随便吃东西、随便站、随便坐、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毫无规矩可言。他们不知道如何倾听、不知道如何举手发言、不知道如何与同学交
期刊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链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68-01
期刊
【关键词】寓言教学 坏心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04-02  一、寓言教学中的困惑  寓言,顾名思义就是有所寄托之义,其以寓意明确、比喻形象、故事短小等特点,比较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现行人教版、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都收录了多篇寓言作为课文,许多家长甚至把寓言当作教育孩子的启蒙读物。  但长期以来,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在学习寓言
期刊
【关键词】幼儿 安全工作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93-01  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永恒的话题,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有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完成必须以幼儿的安全为前提。然而,近年来,很多校园事故总是在不以为然的疏忽中悄然而至,折射出了校园安全管理的漏洞。如何把安全工作做细做好,落实到位,是我们每个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
期刊
【关键词】培养数学语言能力
期刊
【关键词】小学数学 “转化”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26-01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是苏教版六下新增的数学内容。纵观此前的诸多课例,无不紧紧围绕“策略”,重点定位于“转化”方法的传授。虽然整堂课充满了数学思维的身影,但似乎缺少了数学课堂应有的生活气息,违背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反馈于生活”的初衷,导致数学
期刊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34-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课堂上的数学观察、数学分析与数学思考。”数学课堂上,教师过多的讲解,过于包办替代,会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依赖心理。因此,教师不妨在数学课堂上“装装笨”,以此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智”,从而让数学课堂
期刊
【关键词】节俭教育入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52-01  当前,很多学生不愿过“苦日子”,不想干体力活,不懂得节俭,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少数学生甚至当起了校园“大款”。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节俭了呢?这与学校节俭教育模式僵化与脱离实际,不能撼动学生的心灵,无法把节俭的观念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有很大的关系。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