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汰口古兵寨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99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到美丽的华安县沙建镇汰口古兵寨景区,我们开启的是寻幽探古溯北溪之旅,我是这次旅行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陈就行。
  沙建镇地处华安县南部、九龙江北溪中游,距漳州30公里、厦门90公里,东与长泰县毗邻,西与南靖县接壤,南与芗城、华安县丰山镇相连,北与华安县新圩镇、高安镇交界,素有“花果鱼米之乡”的美誉。境内鹰厦铁路、漳华沿江公路、漳永高速公路、九龙江贯穿全境,漳永高速在建美村设有高速出口,实现进入厦门一小时经济圈、漳州半小时经济圈。
  这里不仅区位优势明显,而且山清水秀、人文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浓厚,有古老神奇的“汰口古兵寨”、国保——千古之迷的“仙字潭摩崖石刻”、历史悠久的“万历三楼”等名胜古迹,吸引了众多著名的学者、专家前来考证。
  我们要去的是古老神奇的“汰口古兵寨”。它位于汰溪下游的龟形小山包上,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长约84米、宽约46米,宛若一座山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素有“桃源口古寨”美称,又称“全保楼”。据有关记载,建造者为南宋末期江苏淮阴总兵十三世祖庄公望的后代,建筑风格与南唐、北宋时期的兵寨完全一致,为后来上坪郭氏在岱山村建造齐云楼和仙都蒋氏在大地村建造的二宜楼设置隐通廊提供典型范例,可谓土楼最早的原型。
  现在我们正处于古兵寨的大门,大家看,正门上方至今还保存着“全保楼”的石匾,侧门写着“百谷朝宗”四字,后门则无题字。虽然经历了七八百年的风雨,古寨仍屹立不倒。
  大家往里走,便可以看到鹅卵石铺就的通廊式庭院,俗称“天街”,两侧各有两排房子,现在我们看到的房子就是内侧平房,有20间,它们都是对称的。走进内侧平房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外侧也有楼房,上下各22间,它们围绕着整个古寨,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 “三条巷道四排房子”,因此被称之为“地巷”。从天上俯瞰古兵寨,整个建筑恰似一个大“印章”安放在一只巨型乌龟上,形成独特的“金龟背印”,寓意吉祥如意,长寿安康。
  这座兵寨共有216间房间,原来居住的都是庄氏后裔,约80来户、300多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大部分的村民在寨子周边的村里建了新居安了家。近年来,大量年轻劳动力的外移,外出打工,寨里现在仅留下7、8户人家,而且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小孩,守着他们最淳朴的家园。
  大家跟我上楼看看,我们可以看到楼内的雕麒刻麟的古石窗、古石臼、冒烟的农家灶台,显得古老而沧桑。据说,曾有不法之人相中古石窗,还将其偷运出寨,寨里的人全部出动,四处搜索,最终将其追回。古寨的人历来都很团结并且非常重视人才,至今还保留着两根旗杆,汰口出祖惠州裔孙庄有恭,于清乾隆四年中状元(已未科),弟庄有信(七年)登进士,系汰口支派,此乃宗支之光荣也。这些古寨的庄氏族谱里都有记载。
  站在楼上眺望,大家会发现古寨周围被茂密林立的樟树、白荷、松树、榕树等近千株参天古树围着,形成一道道独特的防风林。这是因为古寨先辈十分重视保护树木,“禁伐碑”就是最好的说明,这碑是清乾隆四十年由庄午、庄才、庄张、庄印等四兄弟共同设立,明确要求后人要保护好树林,不准砍伐。一代接一代传承,保护着周边的树木,使得这片树林免遭破坏,绿树成荫、古树成片。期间,口口相传着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如果树被砍光,孩子会“光头”,所以村里人更加重视种植和爱护树木,因此这里的树木连片,成为村民的“长生林”,也为景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生態环境保护好了,人与自然就和谐了。这里不仅引来上千只白鹭长期在此栖息安家落户,也增强了兵寨抵御自然灾害侵袭的“体魄”,使古寨历经岁月更迭至今保存完整、完好。据寨里庄瑞珍老人介绍,20世纪60年代曾遭遇一次8级台风,但古寨只是部分瓦砾被吹落,其他建筑完好无损。
  现在大家就跟着我来去看看那棵上了“年纪”的古樟树吧。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子路,走在乡村味十足的羊肠小道,优美的环境,是不是让人有种归隐山间老厝的感觉。到了,这棵就是这里最老的古树,有800多岁了,它的干径增粗极慢,形态上给人以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它见证了这个寨子六七个世纪以来的历史风云变化。
  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建寨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都是汰口古兵寨最宝贵的财富。
其他文献
华安玉地质公园  华安玉地质公园核心区位于华安旧漳华公路,距华安县城约8公里处。这里的天然玉雕走廊全长约10公里,处于九龙江峡谷中。玉雕走廊内的华安玉层层叠叠,堆砌如山,大的如一间屋,小的有如拳头。或方或圆,或高或低,光滑圆润,色彩斑驳,像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  大家都知道华安是奇石之乡,盛产美石华安玉。现在让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华安玉。华安玉,俗称九龙璧,古称茶烘石、梅花石、九龙玉等等,学名为“
期刊
电子科技时代的其中一项好处是从前的老同学突然都回来了。通过微信取得联系,然后就老同学大聚会。早些年移民到澳洲的伊丝特吴,人未抵槟城,先来电话,告诉我她的想念。  我们曾经是那么亲密的老朋友。20世纪70年代在中学的她,自己开车去学校,那个时代没多少人家里拥有私家车。放学以后倘若我不去图书馆逗留,她便载我到她家去看书。她老是鼓动我“别去图书馆,到我家去。”后来我才明白她很寂寞。而我喜欢去她家,因为她
期刊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每当唱起《我的祖国》这首歌,我就莫名地感觉特别地亲切。因为歌曲唱的“我生长的地方”就像是在歌唱我的家乡,诏安县著名的渔村——甲洲村。歌曲里的“大河”像是说县城的东溪。三面临海的甲洲村,位于东西溪的出海口,正好处于咸水淡水交界。从“虎蹄”入口沿着溪岸走,可以走进我们村口。  在诏安县,如果你提到海蛎,大家就会告诉你甲洲村的海蛎最好吃。生为甲洲人,
期刊
“啪”一声脆响,陶笛碎了,碎成三大片,我在张惶失措中把碎片捡起,迅速拼合在一起,紧紧地捏着,过一会儿才把它们放在书桌上,在我放下的那一刻,它们还是三分而去,破碎的现实张扬着它狰狞的面孔,它管谁心痛!抽屈里找到一瓶胶水,我小心翼翼地上胶,拿来纱布缠了一层又一层,隔天当我打开后,它们还是自在分裂,一些小碎片像捉迷藏一样没了影踪,这件瓷器是无论如何都恢复不了原样了。  这是一个骨质瓷陶笛,鲤鱼造型,雪一
期刊
20世纪70年代,我们几位知青在小康县坂山公社黑林大队土楼生产队种大寨田时,与老乡们参加一场惊心动魄的人豕大战,至今记忆犹新。  黑林大队是个山高壑深、森林茂密、野兽成群出没的山区。老乡还用松明竹把火照明,我们从未见过这样的生存环境,顿觉心灰意冷。  也许是缺粮的缘故,公社对粮食生产很重视,大小会广播总是宣传:以粮为纲,多生产一斤粮食等于多消灭一个帝修反。只有经历过瓜菜代,这代人才知道粮食金贵。眼
期刊
岛濑群山环抱,山峰耸绿,山峦叠翠,竹木葱茏,是福建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它地处闽南漳州华安县的北大门,湖林乡的一个行政村,与漳平市交界,距华安县城仅30公里,人口600多人。是闽南地区最大的乡村荷花基地,素有“世外桃源”“荷颜悦色岛濑村”之美誉。这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乡村,有梯田荷花、三级瀑布、古老村落,更有美丽动人的故事。  七姐妹的传说  山路弯曲,一路颠簸,大家辛苦啦。现在请提起精神,再过15分
期刊
谢建东这个名字,也许注定和古琴联系在一起。  身为著名的斫琴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统制作技术代表性传承人的谢建东,更喜欢称自己为“村长”。2003年,谢建东在厦门成立“龙人古琴”。十多年来,“龙人古琴”始终致力于古琴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如今已成为古琴界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2010年,“龙人古琴”落户漳州市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并正式命名为“中国龙人古琴文化村”。也正是从那一天起,创始人谢建东就
期刊
周润发和妻子陈荟莲曾有一个女儿,不过在孕期七个多月时,胎儿因脐带绕颈夭折。在《我的老公是发哥》的访谈系列片中,陈荟莲忆及此事数次失声痛哭,她说,女儿夭亡之后,发哥一直陪伴在侧,想尽办法逗她开心,并为了自己免遭生产的痛苦和可能发生的意外,决定不再生孩子。  爱她,就不愿让她受一丁点苦,哪怕是给自己生个孩子。视频中的发嫂干瘦,一笑一臉的褶子,可是那么多视频中,发哥看她的眼睛里有闪闪发亮的星光,那是满得
期刊
今岁2018,适逢平和立县500周年。但凡对漳州地方文史有所涉猎者,大都知道平和得以立县离不开一代大儒王阳明奏请之功。然而却少有人知晓,促成王阳明向大明武宗皇帝奏设平和县一事者,系当地耆老、被后人称为“石门楼公”的平和曾氏五世祖曾敦立。  曾敦立何许人也?据平和县曾氏渊源研究会编修的《武城曾氏族谱·第六卷》记载:曾敦立,名观正,号直斋,平和曾氏九峰二房子仁公派下,万松公(廷玉)次子。生于明天顺七年
期刊
女儿在读林清玄的散文《飞入芒花》时,看到了“金啖”一词,缠着问我这是何物。庆幸的是林清玄是台湾作家,部分作品里涉及到的闽南方言,我都能读懂。  耐心地告诉她“金啖”是一种硬糖,我们的方言里称为“金含”。整颗糖是金黄色的,就像我们现在吃的“金嗓子喉宝”。由于糖比较硬,不易融化,可以含在嘴里,等它慢慢溶解。淳朴的诏安人,就形象地把这种糖果称之为“金含”了。  “那‘金含’是什么味道呢?”  “糖,当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