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guo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所以,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我们的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所谓学会,是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而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就应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探求新知识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方法呢?
  
  一、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意识
  
  数学思想方法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一把金钥匙,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直接影响着数学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具备既要指导学生学会数学基础知识,又要教会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对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使数学思想方法合理、自然地渗透给学生,被学生理解、掌握。
  
  二、深刻挖掘隐含在数学知识中的思想方法
  
  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渗透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但这些思想方法不同于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和定理等知识,很醒目的展现在教材中,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遍布于教材的各个章节。例如,在初三几何“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就很明显的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而在方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由复杂方程转化成比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化归的思想方法。所以,教师要深刻挖掘隐含在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明确恰当的提炼、渗透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三、耐心指导学生提炼和归纳数学思想的方法
  
  要使学生掌握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就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合理训练,使学生由具体的解题技巧,上升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由一个问题,发展成一类问题,即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来对待每一个知识要点,对待每一个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几何第六章《解直角三角形》,全章都贯穿了数形结合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种思想的渗透,确实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方法。
  下面以讲锐角三角形函数为例加以具体说明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的渗透。
  例1:(1)已知在Rt△ABC中,∠C=900,a=4,c=5,求sinA的值。(2)已知cosA=3/5,求作锐角A。
  分析:(1)直接由定义求出。
  (2)依据三角函数的定义,cosA=∠A的对边/斜边,因此,需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使∠A的邻边为3个单位长,斜边为5个单位长。
  解:(1)sinA=4/5
  (2)在Rt△ABC中,∠C=900
  ∴cosA=b/c=AC/AB=3/5
  ∴先画线段AC=3个单位长,并作AC的垂线BC,再以A为圆心,以5个单位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B,连接AB。则,∠A为所求做的角。
  本例的(1)题是由形求数,(2)是由数求形.这样的训练既深化了学生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又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种数形内在联系。
  例2:已知:17cosA+13cosB=17,17sinA=13sinB,且A、B都是锐角。求A/2+B的值。
  分析:从题面上看,将正弦化为余弦,再解方程,但实际操作很困难。而构造合适的图形,就很容易求解。通过引导学生构造△ABC化为Rt△ACD和Rt△BCD,由17sinA=13sinB,,可看作是高线CD的长,则17cosA+13cosB=17正好为AD+DB=17,进而求得本题结论。
  解;如图,作△ABC,使AB=AC=17,BC=13,过点C做CD⊥AB于点D。则CD=17sinA=13sinB,AD=17cosA,BD=13cosB,所以,AB=AD+BD=17cosA+13cosB=17. 因为AB=AC,所以∠B=∠ACB,所以∠A+2∠B=1800,所以A/2+B =900 。
  


  本例进一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性,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了数形结合的深刻烙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作者单位:063600河北省乐亭县大相各庄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事物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哲学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太古板、枯燥无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一种表面现象。数学是一门变化的科学,只不过这种变化是以严密的逻辑思维为基础的,这种变化不会被大多数人所掌握。  在高中教材所涉及的大部分数列都可由常数数列衍变而来。现以数列1,1,1,1,…,为例进行说明。  如果将数列1,1,1,1,…,的各项依次分别乘上成等差数列的各数,则此数
期刊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的形成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化、符号化、公理化、最优化,建立理论模型而形成的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科学。数学是在客观需要和理性思考中产生的。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在基础教育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中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每个数学教学都明白的道理,但这门学科又是中小学教
期刊
一、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性    词汇是语音、意义和语法特点三者统一的整体,也是语句的基本结构单位。它与语音、语法共同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而其思想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汇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因此,词汇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1、词汇教学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中的作用  培养语言的使用能力是
期刊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数学教材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生活实例,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编写的。新课程重在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    一、“自主”中求知    新课程要求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养成
期刊
探索规律题是各地中考试题中常见的一类题型.这类题设计独特、新颖,为探索、发现规律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可以帮助大家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思维过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是训练、考查同学们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的好题型.  下面就这类问题,分类加以分析:    一、等差数列型    此类题的特点是每相邻两数的差是一个固定的数.  例1,(2006南充市)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2, 4, 6, 8, 10, 12……他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考英语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更多的省(直辖市)拥有自主命题的权利,更能结合当地的教学实际。各地除了保留听力测试外,上海和北京等高考改革的前沿地带,还出现了大小作文,有的省份(如湖南省)用阅读填空取代短文改错。所有的这些情况都预示着高考更注重对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与此同时,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探索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获得概念与规律,又能掌握研究的方法,形成研究事物所必需的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更加注重方法的传授、情感的体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下面以初中几何第三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为例进行操作尝试。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源于兴趣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数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们注重学习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课堂生动活泼,学生爱学、乐学,教学效率得以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数学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教育教学手段过于追求多元化,评价方式追求表面化……上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和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作为课改一线的教师,有必要反思自己的教
期刊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适应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本文分析其内涵、概念及特点,介绍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初中英语 教学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在教育领域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研究性学习。它是适应未来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运而生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期刊
心理素质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心理特征。具体地说,就是一个人的品性、德行、脾气、气质、气度、心性、禀赋、观念、待人、接物、处事等各方面的道德规范。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的男女青少年,教师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涉世不深的少男少女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心理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教师应该具有慈母般的胸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