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初三学生“会学”历史的几种基本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即“会学”。学生“会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远胜于掌握一些现成的结论,所以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应是教“书”,即传授知识,而是教“学”,即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生“能自己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以下是我在初三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学法指导方面的具体做法。
  
  一、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
  
  《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提出,中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要掌握住基本的历史知识,前提是必须学会阅读。阅读是学生从事学习的基本活动,学会阅读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不少学生认为学好历史只须死记硬背,结果翻来覆去很多遍而不得要领。教师在历史学法指导上,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第一步要教给学生“粗读、细读、精读”的三种方法。所谓“粗读”,就是浏览教材,知其大意;所谓“细读”,就是要逐字逐句地读,掌握背景、时、地、人、过程、结果、意义等基础知识;所谓“精读”,就是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其次,我们对学生读书的要求应是:从目录到子目,从正文到注释,从地图插画到大事年表等,都不能忽视。要让学生做到:读目录,了解全书的总纲,构建起知识体系;读单元标题下的主干知识,了解本单元核心问题,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读导语,了解教材重点;读正文,把握课文主体知识;读地图和插画,掌握历史活动空间和增强学习的直观效果;读小字、注释和自由阅读卡,帮助理解课文,拓宽知识面;读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读大事年表,理清繁杂的历史头绪,树立时间观念。
  
  二、从课本中提炼实用信息点,使厚书变薄
  
  所谓实用信息点就是要点知识。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准要点,必然会在繁多的史实中迷失方向,陷入事倍功半的困境。那么如何抓要点呢?我认为一是要告知学生教科书的重点单元、课文、子目和重点知识,使学生学习时有的放矢。二是教会学生确定要点的方法,如:1.凡是教材文字表达中具有“最大、最早、第一、开端、领先、标志、序幕”等字眼的内容;2.凡是发生在历史转折期,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3.凡是和当今世界时政热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4.凡是配有插图、史料、课后有思考题的内容等。初三学生要学会最大程度地排除无用信息,把要点从历史课本中提炼出来,化多为精,厚书变薄,轻装上阵。
  
  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孤立的、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具体做法是抓点、线、面、体。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如复习“美国南北战争”,可抓六个知识点:1.战争背景;2.导火线;3.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4.扭转战局;5.1865年北方胜利;6.南北战争的作用。只要记住这六个点,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线:就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古今中外的历史千头万绪,但都贯穿着一条或几条主线,如: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有三条主线: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1949年以后的中国现代史有两条主线:新中国的崛起史、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史。抓住基本线索学习,可使学生头脑中混杂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上述中国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就构成了中国近代时期的“面”。体:是指由“点、线、面”构成的历史总体。如把中国历史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朝代就是面,每个面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就是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就是点。中国历史体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上复习课时,就是这些体、面、线、点的展开,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用图表构建。学会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
  
  四、纵横比较史实,深化理解和认识
  
  《课标》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指出学生要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作出自己的解释。历史教学中,比较法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异同,以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学生可以把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还可以对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一些历史现象进行比较,也可以对性质相同或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比较时,要先找好比较点,一般是对事件的原因、目的,经过、内容、特点,结果、性质、影响等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找出它们各自的异同点,概括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或认识,以深刻地认识历史事物。如对19世纪中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可从背景、性质、内容、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完,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改革是强国之路,中国也要积极改革,善于去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总之,历史学习中要学会进行纵横比较,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加强中外联系、古今联系,这些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五、科学记忆法有助于牢固掌握历史知识
  
  记忆能力是学好历史的基本能力。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科学记忆,切忌死记硬背。有这样几种比较实用的记忆法:
  对比记忆法:如将近代史上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从背景、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有助于牢固掌握知识点。
  表格记忆法:把历史事件加以整理归纳,制成表格。学生在制表格、填知识点的整理归纳中,能增强理解和记忆。如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动力、进入的时代、重要的发明、影响和特点都不尽相同,教师将这些知识列成简表,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关键词记忆法:挑出段落里的关键词进行记忆。如:记忆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时通过记住“打击了”、“推动了”、“鼓舞了”这些关键词可以理顺思路,强化记忆。
  缩字记忆法:将繁杂的历史知识进行高度浓缩,以利于学生把握记忆的主要线索。如记忆《南京条约》内容时,可用“割岛、赔款、开五口、协定关税”来帮助记忆。
  此外记忆的方法还有谐音、口诀、简图、数字、趣味、歌诀等。有时同一个知识点可以采用几种方法记忆,看哪种方法效果更佳就采用哪种。
  
  六、掌握解题方法,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标》指出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测验法是历史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评价形式,其重点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正确指导。例如材料解析题的正确解题步骤是:1.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材料;2.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时、地、人、事、观点、材料出处等);3.结合材料中提供的有效信息,联系课本,紧扣题意作答。作答时还应注意题目要求是“根据材料回答”还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并运用这七种最基本的方法,可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师生双方受益。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这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为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学法指导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贵在坚持。只要我们贯彻《课标》精神,坚持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那么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就会指日可待。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通过一堂英语课的实验,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实行教学模式改革,即通过教学设计,创设语言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话题有所认知,从而使师生在学习中共同发展。  关键词: 中职 英语教学法 探究    一、引言    按照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结合中职英语教学的自身特点,这一阶段教学目标是:通过听、说、读、写和综合性语言实践等教学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
期刊
摘要: 本文对公钥基础设施PKI、特权管理基础设施PMI技术的概念、体系结构及应用前景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PKI/PMI 密钥管理 技术区别 体系结构 应用前景    一、引言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等网上活动日益频繁,网络安全问题随之而来,需要构建一个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平台,为各类网上活动提供身份认证、访问授权、机密性、完整性、真实
期刊
摘要: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文章从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入手,指出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中出现的过分追求高新科技的应用、注重形式的华丽而忽略了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过分依赖网络资源等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并详细阐述了应对策略,即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软硬件的支持、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转变教师的角色并提高其信息素养等。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整合  
期刊
摘要: 操作系统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强的课程,本文分析了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并从搭建实验平台、设置实验层次、选择实验内容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Linux系统 实验 改革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和最底层的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指挥和管理中心,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它的设计过程体现了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的精髓。操作系统课程是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休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红色旅游、自然景观旅游、乡村旅游等成了人们旅游的首选。而大学生旅游已经成为了一支新生力量,在乡村旅游中,大学生占相当大的部分。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并提出开发对策。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  关键词: 大学生 乡村旅游 经济发展 开发对策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自然风貌、人文景观以及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
期刊
摘要: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它是促进学校有效运转的有力保证。对于班级管理的方法,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和需要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试图以Z理论为立足点,来探讨有效的班级管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概述Z理论,再论述班级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最后讨论Z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Z理论 班级 应用    一、Z理论的内涵    古典管理理论学家泰勒、法约尔、马克斯韦伯等
期刊
摘要: 《何去何从》是欧茨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少女的悲惨命运。本文通过对文中“房子”象征意义的分析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以及其悲惨命运的根源。在该作品中,“房子”意味着无形暴力的空间以及禁锢灵魂的囚笼。通过这些分析,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该小说。  关键词: 悲惨命运 象征意义 房子 无形暴力的空间 禁锢灵魂的囚笼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20世纪极富盛名的女作家、戏剧家、评论家和诗
期刊
摘要: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它的成功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理解和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笔者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谈谈一些认识。  关键词: C语言 启发式教学 高职教育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目前大多数高校把C语言作
期刊
摘要: 民国时期,由于科学的文物观念尚未形成,考古学研究受到古董、古玩等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观念的掣肘。清末民初时期的几次大型的考古中发现,在传统观念和利益的驱使下,唯利是图的古董商在“古物即大利”的观念影响下,以寻宝、购宝为目的,对考古学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潜在破坏作用。  关键词: 民国 古玩 考古 掣肘    民国时期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滥觞时期,科学的文物观念尚未形成,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根深蒂
期刊
摘要: 本文在高职教育推进“2+1”教学模式的背景下,对以往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定位、师资结构、教学模式及手段和教学评估方面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看法。  关键词: “2+1”教学模式 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化,《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学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和“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