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传统美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新潟县燕市,从一千多年前的中世时期器开始生产铁器,此后铁器的加工工艺被一代代的职业匠人所继承和发扬。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8年),这一地区成为东日本重要的生产菜刀、小刀、农具、木工用具、铁钉等的金属制造中心。大约在1764-1771年之间,仙台的铜器制作工匠藤七迁居至此,他带来了高超的“鎚起铜器”制作技术,同时结合燕市地区出产的优质铜材,为此后燕市的“鎚起铜器”工艺奠定了基础。
  所谓“鎚起铜器”,就是用锤子敲打金属成型的锻造技术,而“鎚起铜器”也就是将一片铜板做成无接缝制品的高超工艺,这一技能需要工匠的高超技能。经过二百多年的技艺传承与改进,燕市地区的手工制作铜器的匠人更是将“鎚起铜器”的技艺推到了极致。当然,这项手工技艺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和其他手工艺匠人一样,燕市的金属加工匠人在明治初年,也因为大量进口洋钉等金属制品而受到了严重冲击,许多匠人失去了生活来源。但是到了大正时期(1912~1925年),跻身世界列强的日本开始注重传统文化中的茶道、花道、香道等,于是燕市的匠人们进一步完善了洋金属业无法与之竞争的“鎚起铜器”加工工艺,制作出了精美茶具、花瓶、香炉,这些用具成为当时富裕人家的必备品,燕市的匠人们甚至还生产出能够与欧洲高端市场竞争的西式餐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燕市的现代金属加工工业也快速发展
  今天燕市出口的西洋餐具占日本出口洋式餐具的85%,是日本最重要的金属加工基地。燕市的金属加IT业发展了,但孕育出该产业的“鎚起铜器”却因产量有限、制作工程辛苦而开始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1958年,“鎚起铜器”被指定为新潟县的无形文化财,1980年被指定为日本国的无形文化财(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在日本燕市从事“鎚起铜器”生产的坊间大约只有6-7家了,且大部分从业的匠人都年过五旬。
  在燕市最负盛名的“鎚起铜器”当推玉川堂。玉川堂初代“当主”玉川觉兵卫师从藤七,并习得“鎚起”的精要,于1816年创立了“玉川堂”,后经第二代“当主”玉川觉次郎的改进,工艺更趋精美。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第一次参加1873年维也纳万博会,就挑选了玉川堂的“鎚起铜器”参会,此后燕市的铜器工艺更加闻名。本文所采访的岛仓板美于1952年入玉川堂第五代当主门下学习铜器制作,苦练15年技艺后出师门,在60平米大小的小坊间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岛仓堂。日本的手工艺传承中,家族内的传承关系十分严格,这种传承关系并不一定严格遵守“传内不传外”的规矩,而主要指的是出师的学徒只能带走从师傅那里习得的技艺,并不能从师傅那里获得任何的手工艺制作的专用工具,也不能分得师傅本家现有的业务。因此,岛仓板美从小到一个称手的锤子,大到加热铜板的火炉都一一由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然后还需要让自己制造的铜器获得新客户群体的认可。从1967年起,岛仓堂逐步发展壮大,三次改建工坊,其产品的风格虽一脉源白玉川堂,却较之玉川堂制品更贴近生活实用性。现在,岛仓堂的第二代岛仓政之已经正式继承了其父的技艺,也成为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认定的“传统工艺士”。他更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结合的设计与摸索,在茶壶与咖啡用具的设计上有着独到的心得,作品更具个性化。岛仓堂设计的洋梨型“急须”以其独特的造型在2003年日本传统工艺品公募会上获奖。
  岛仓堂的铜器制作承白玉川堂,匠人从大铜板上切下需要取用的铜板,放在700℃以上的高温中“退火加工”,然后通过锤打加工使之成型。这个锤打的过程不是将铜片敲薄、延伸,而是工匠凭着多年的经验与感觉将铜片敲圆,铜器的大小与形状都在工匠的脑中。经过精细锤打、雕金后,再将各个部件熔接成一体,最后放入一定比例的硫酸铜和绿青的液体内进行自然着色(混合液体的比例是各工坊的秘密)。经过这一系列工序而成的“鎚起铜器”,拥有了柔和的线条、神秘的色调,将铜的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小锤子的“啪嗒”声中敲打出来的铜器,包含了许多工艺制作技术,也凝聚了能工巧匠数十载乃至一生所追求精益求精的心血与执着。岛仓堂制作的铜器,从铜板选材开始一直到镀色的20多道工序均是出自岛仓父子之手,连一个小部件也不外包给其他金属企业加工。因此,制作而成的铜器长久不坏,永久使用。特别是独具匠心的着色技术,在铜质特有光泽的衬映下,“鎚起铜器”的颜色和光泽会随着使用年代的久远愈发展现出她的魅力,比如色彩流畅的宣德色、孤高严肃的紫金色、优雅华丽的复合金、单纯朴素的素铜色以及犹如新溻美人高贵而不张扬,低调而不失华丽的银色。由于铜还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水质明显地变得细润甜活。使用经过鎚起工艺制作的铜茶壶泡茶,能使得茶叶更具清香,将茶的细腻一面完全释放出来,既赏人悦目,又沁人心脾。
  铜器的使用常识
  铜的热传导:铜的热传导效应是铝的2倍、铁的5倍,用铜器烧水,能够更省时省节能。由于铜具有很高的热传导效应,所以容器整体受热均匀,以铜制作的厨具往往能够让菜品更加美味。
  耐腐蚀性:铜是一种十分耐腐蚀的金属,能够抵抗环境对铜器本身的侵蚀。也正因此,中华文明中的保留了大量的商周时期的铜器和历代封建王朝使用过的铜钱。
  消毒杀菌作用:铜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是一种比较卫生的金属。因此,中国人早先有使用铜制作洗脸盆的习惯。所谓的“金盆洗手”大多也是用铜盆洗手,而非真的“金盆”。此外,中国人还很早就使用铜花瓶养花,使得花朵能够开放得更久、更美丽。
  铜绿无害:很多人往往误认为铜器上的铜绿是有害的,这一点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本人也曾有过类似的错误认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铜绿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难溶性化合物,很难被吸收,即便摄入人体也不会被吸收而直接被排出体外。
  铜也是身体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和缺铁一样,如果缺铜也会导致贫血,甚至也会影响神经、骨骼的发育。如果您细心观察配方婴儿奶粉,就回发现铜是奶粉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铜嚣保养:铜器表面如果残留水、盐、酸等物质就会生锈,产生“铜绿”。因此,如果有这些残留物立刻用干毛巾将其擦拭。经常用柔软的毛巾擦拭铜器,铜器表面的颜色会愈加鲜艳、光彩;如果铜器内壁出现污垢也只需添加中性洗涤剂,用手轻轻清洗即可(铜器忌用硬物磋磨表面)。长期不使用铜器或者不对铜器表面进行擦拭,铜器会慢慢失去光泽而颜色变暗,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毛巾蘸少许牙膏粉对其轻轻的擦拭,使之再现光彩。
其他文献
英式下午茶的香浓奶茶是一大特色。我喜欢看见洁白的牛奶在亮红的茶汤中散开,像卷曲的云伸展变化,慢慢变薄,变得透明,把清澈的茶汤变得浓厚富有质感。注重下午茶礼仪的人们总是纠结到底是应该先加奶还是先倒茶。有趣的是,在茶中加奶并不是欧洲人发明的,这种习惯也来自中国。  在十七世纪末之前,在喝茶的小杯子里加牛奶还很罕见。那时候欧洲人喝茶是照搬中国的清饮方式。茶中加牛奶的习惯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才慢慢形成
期刊
十年一剑铸茶魂,万众齐心建展馆。  3月12日,我们—行来到许四海的私家园林——百佛园。园外喧嚣鼎沸,园内清净肃穆。一棵棵郁郁葱葱的老树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照到长廊的尊尊佛像上,无限安宁在当下。  百佛園是以佛像为主体,茶文化、壶文化为核心的综合园林。园内的小桥流水,叠石立山,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是集旅游、参观、实训、教学、研究为一体的茶文化园林,也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
期刊
6月中旬,某茶叶网站花5万元购买了一饼“88青”普洱老茶,后被多位业内人士鉴定为仿品,并在茶界引发热议。在各执一词、专家都无法判定的情势下。有业内人士居然说出了这样的结论——是否能买到真品茶叶,完全要靠运气。  这样的说法让人哭笑不得。其实当笔者听到这则消息时,只是淡然一笑。对于普洱茶近些年的乱象,笔者想到吴疆在《普洱茶营销》一书上写的“普洱茶拥有众多的秘密,其实都不成为秘密。但却成为实现暴利的武
期刊
据已有的研究,在茶的鲜叶中,水分约占75%,干物质为25%左右。茶叶经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有700多种,其中有机化合物,包括初级代谢产物蛋白质、糖类、脂肪及茶树中的二级代谢产物一多酚类、色素、茶氨酸、生物碱、芳香物质、皂甙等。茶叶中的无机化合物总称灰分,茶叶灰分(茶叶经550℃灼烧灰化后的残留物)中主要是矿质元素及其氧化物,其中大量元素有氮、磷、{甲、钙、钠、镁、硫等,其他元素很少,称为微量元素。
期刊
去年10月,四川农业大学茶学教授唐茜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繁育出一茶树新品种——“紫嫣”。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古典很唯美,而用它试制的茶,泡出的汤色则更是梦幻:先是淡紫,然后逐渐变成葡萄紫、酱紫乃至紫红。  它很像葡萄汁或黑加仑果汁,神秘的紫色颇具诱惑力。不过,它喝起来跟普通绿茶基本无异,鲜醇爽口,并带有一点特殊的花香。  “紫嫣”的选育耗费了唐茜团队十年的心血。它的“梦幻色”,并非像六大茶类那样是加工后
期刊
我喝过不少猴魁,包括亲自到黄山区喝到的茶,茶虽有芬香,饮之甘清甜美,却未能令我感动。而此次遇到的两款猴魁,用心品饮之后,确觉此茶与常茶不同,有些个人独特的品感,也就将它记录下来。  猴魁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安徽的太平县,以其大叶扁平的外形与清甜甘冽之味而令人印象深刻。很多人不明白,猴魁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历史上,安徽盛产尖茶,如泾县特尖等。百年前,当时最好的尖茶,却出自太平县猴坑的茶农王魁成的
期刊
宋人痴迷于茶,也沉醉于花香。于是乎,遂在举国上下引发了一场香茶热。在众多的香花中,茉莉花以清悠素雅闻名遐尔,由它窨制成的“茉莉花茶”更是芳馥了千年的时光,特别是产于福州的茉莉花茶以淡雅鲜灵之姿,成为中国茉莉花茶中的翘楚。  福州茉莉花茶最早载于北宋词人柳永的《满庭芳·茉莉》:“浸沉水,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北宋时,福建、广东一带的茉莉花就闻名全国,有张邦基《闽广茉莉说》记载:“闽广多异花,悉清芬
期刊
备受关注的“全球茶业第一展”——第十四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2013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广州茶博会)将于11月21-25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盛大举行。本届展会,规模超过50,000平方米,展商来自中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场全球业界的盛会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展会多年来所体现的全球业界“风向标”效应必将令世界瞩目。  广州茶博会在2012年开创全国茶展之先,首次开设“专业
期刊
事茶,可谓器不厌精。究竟其间,方得茶之况味,皆得弄茶之趣。事茶日久,在一水间蓄炉十来只,炭品五六种;安吉竹炉、潮州红泥炉、风炉仔、南丰白泥炉、丽江铜炉、香格里拉黑陶炉、临沧铁炉、泥炉、日本火钵、柴窑烧陶炉……每一种都有不同的性格,适宜不同的茶时用之,择日一一道来。  “松下煎茶试竹炉,涛声隐隐起风湖。老僧妙思禅机外,烧尽山泉竹未枯。”清夏微雨后,竹炉内炭红如炽,偶有橄榄炭在火中绽开之声,银壶水沸时
期刊
印象中,论及品茶,无非一茶一席,几人几座,很少会经历这么一场响应各地,百号人聚,内容丰富、场景变换,却又组织有序的循迹品茗会。令人不禁感叹,原来品茗之事,动静皆宜,一切外物,凡与茶相关,皆不显杂。而这一切不能不感恩于《海峡茶道》杂志及金陵茶人老崔,茶友们才得此机会在以“茗读金陵,荷美茶香”为背景下,优雅从容地展开循迹游茶的动态画卷。泛舟“禁地”:一湖烟雨一壶茶  较之往年,南京今年的雨季有些姗姗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