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溶液中痕量离子吸附分离用氨基功能化SBA-15的制备及性能

来源 :化学工业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后接枝法制备了氨基功能化SBA-15介孔氧化硅(S-N),用于吸附过氧化氢溶液中的金属和阴离子及有机杂质制高纯过氧化氢.研究了接枝量对吸附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发现S-N中的氮含量随接枝剂用量增加而增加,最高为1.83%.S-N保留了高度有序的六方孔道结构,但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随接枝量增加而下降.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各吸附剂表面均带正电荷.氨基功能化可显著提高SBA-15对Al3+和Fe3+离子的吸附能力,2者净化率分别达到82.22%和78.78%.对Ca2+和K+及Na+、磷酸根和有机杂质的吸附能力也有明显提高.阴、阳离子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显示,2者均为化学吸附.S-N主要通过络合作用吸附金属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吸附磷酸根,对有机杂质则以物理吸附为主.
其他文献
为了降低噻吩的含量,本文合成了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然后将其与石墨烯复合制备成脱硫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最后研究了此催化剂对去除噻吩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石墨烯和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共同作用下,噻吩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2%,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间歇过程操作是化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与连续过程不同,间歇生产不是在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运行,而是根据设定的原料比例、操作条件所对应的操作轨迹运行.因此间歇过程数据具有多阶段性、动态时变性和非线性等特性,传统的监测方法难以应用于对间歇过程生产运行状态的监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歇过程监测策略.首先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提取变量间的动态、非线性关系来建立回归模型.然后以回归模型得到的残差作为监测对象,由于残差已经不再有多阶段、动态特征,可以直接应用连续过程监测的方法对残差建立监测模型.最后
海上穿梭油轮在深远海及海上边际油田的石油外输系统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其路径规划决定着整个石油外输系统运输效率.海上原油运输方式占整个原油运量的80%,为提高原油公司市场竞争力、降低其海运成本,对穿梭油轮船队的合理设计及路径的调度优化至关重要.近年来,学者更注重于研究建立一种与环境共生的、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绿色物流系统.基于此,提出一种穿梭油轮路径绿色调度优化模型.该模型以最小化穿梭油轮的航运总成本为 目标,其中航运总成本由传统的固定运输成本与碳排放有关的可变成本两部分组成.所提模型还同时优化了穿
根据某电厂烟气的成分及流量,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高温钙基碳捕集间接加热法工艺流程,考察了碳化器温度、排渣率、煅烧炉温度及补充流流量对碳化器内CO2捕集率、系统CO2捕集率、系统SO2捕集率及系统余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器温度和煅烧炉温度均通过影响吸收剂的活性来影响系统的性能.补充流流量、排渣率和气固分离效率则是通过改变系统内固体循环量和CaO吸收剂的循环量来影响系统性能.当碳化器温度为625℃,煅烧炉温度为1000℃,补充流流量为1400 kmol/h,排渣率为0.05时,系统捕集率达到最
水溶性聚合物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双水相体系因其可生物降解性和无毒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了由聚乙烯醇(BP-05、BP-17和BP-2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7)和水组成的双水相体系在25、35和45℃下的液-液平衡数据和双节点曲线图.结果表明:由聚乙烯醇(BP-05、BP-17或BP-24)、AE7和水组成的体系,由于空间位阻效应,极易出现相分离现象,形成双水相体系;BP-24/AE7/H2O体系(25、35和45℃)的双节曲线图中单相区的面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5℃下的BP-05/AE7
随着石油开发逐渐转向陆地深层、超深层,固井工程对油井水泥降失水剂的要求越来越高,降失水剂在高温高盐地层依然需要具备良好的控水特性.为了满足油井水泥降失水剂耐高温的性能,将有机聚合物降失水剂与新型无机材料水滑石结合起来,研制出一种耐高温耐盐的新型油井水泥降失水剂.选择2-丙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对苯乙烯磺酸钠(SS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与衣康酸(IA)合成四元有机聚合物降失水剂F1,利用水滑石的层间离子可交换特性将有机聚合物降失水剂插入镁铝型水滑石(Mg/Al-LDHs)层间
为研究不同气氛对磷石膏热脱水特性及动力学影响,分别测定了动态空气气氛和N2气氛下,不同升温速率时磷石膏热脱水反应的TG-DTG-DTA同步热分析数据.采用Kissinger法、FWO峰值转化率近似相等法和FWO等转化率法分别计算了磷石膏的热脱水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两种气氛下,磷石膏的热脱水温度都随升温速率的加快而升高;与空气气氛相比,磷石膏在N2气氛下的热脱水平均失重率相对较高,脱水速率更快.Kissinger法和FWO等转化率法更适用于磷石膏热脱水活化能的求解,两种方法得到的N2气氛下热脱水活化能(8
针对医药中间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二氯甲烷回收存在的精馏效果不好,二氯甲烷含水量难以达到循环利用标准的问题,本文采用超重力精馏耦合渗透膜脱水技术,通过超重力的高效传质和渗透汽化膜脱水的低能耗脱水能力,实现了废弃二氯甲烷的精制提纯.研究了超重力因子、回流比、蒸发速率和真空度对二氯甲烷含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在试验条件下,超重力因子为100、回流比为2.0、蒸发速率为200kg·h-1、脱水真空度为30mmHg时,回收精制的二氯甲烷含量达到99.5%以上,水分小于等于50×10-6.
本文以稻壳污泥炭为原料,经过酸洗、除硅、活化、煅烧等一系列工艺制备了活性炭,利用亚甲基蓝溶液进行了活性炭吸附性测试,考察了工艺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422℃条件下,不经ZnCl2溶液活化,煅烧3h制成的活性炭吸附值最高,为16.5mg·g-1.利用XRD、BET、TG、SEM等表征手段对原料炭或活性炭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活性炭属于介孔炭,其比表面积为26.05m2·g-1,优于部分其他生物质活性炭.
稀土铝酸锶发光聚合物复合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发光材料,可用于制备海洋用发光纤维,有望解决深海、黑暗条件的水下作业难题.主要综述了稀土铝酸锶在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氨酯等聚合物中的研究进展,描述了稀土铝酸锶对聚合物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和发光特性的影响,阐明了聚合物发光复合材料在水下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