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小时候,有“四有新人”这一说法。那时几乎每次校会都会全校齐背: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有着很深的时代烙印。
如今,时代变了,再跟这些出生于九十年代的孩子们谈理想,他们能不假思索地说出一堆,志向高远比我们有创意;谈道德,十三四岁的他们或许还不能真正理解“道德”的含义,对他们来说这个可有点抽象;谈文化,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高谈阔论的东西我们或许还闻所未闻呢;谈纪律,现在的孩子讲究张扬个性、表现自我,怎么能就这样束缚住自己驰骋的思维呢?
好吧。那么,我们跟学生谈什么?
这是一个独生子女学生的时代,这又是一个独生子女教师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最需要什么?这样的师生关系最需要什么?这样的教育现状最需要什么?这样的社会大环境最需要什么?
我想,与其要求学生知道那些泛泛而谈却又抽象深刻的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不如在现实生活中以教师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悟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当教师具备了爱心与真心,同情与上进,我们的学生自然会变成这样的人;具备了爱心、真心、同情心、上进心的人,不必再灌输什么理想、道德、文化、纪律,自然会成为时代中最优秀的人!
这是我们两代独生子女均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两代独生子女在既相同又不同的时代里,均需充实并改善的个性与心态。
一、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
独生子女都是说一不二、有点“唯我独尊”的,独生子女都是“自私自利”,有点脾气的。这样的同类人在一起学习工作怎么办?关系如何能融洽?唯有通过“爱”!
以前,我看到学生的这些表现(如上课做小动作、偷偷小声地交流或说话、自习课上不自觉地说笑或打闹、出怪样怪声故意引起老师或他人的注意等),就会点名批评他们,甚至怒气冲冲地教训他们,非要安静得一点声音也没有或者必须按照我的意图来做。他们有时不服气,或者被逼无奈地改变但仍然伺机继续说笑、捣乱。
看起来,我们真是在彼此折磨,我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小冤家一样。
后来,我想到了家里和学生同龄的孩子。平时我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很爱护他们,跟他们很亲近;在学习和行为规范上,对他们也比较宽容,想想,与对待学生相比,甚至都有些纵容了。
我的外甥很调皮,不爱学习,作业常常完成得不好,我就给他讲解;写一会儿作业,我就会提醒他休息;有时写了一下午作业,我会带他出去玩、去吃好吃的,并且晚上不再允许他学习了,让他充分休息。这些标准与在学校我要求学生是完全不同的。都是同龄的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的不同待遇,他们怎么会不反感呢?
学生只是一群十几岁的小孩子啊。作为教师,我固执地发脾气是不是也因为独生子女身上那种特有的自私呢?孩子是小的,不懂事的,他们的举动惹人生气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老师是大人,是有思想、需要讲究工作艺术的人。只有我们的宽容,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爱,才能让他们长大。
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学生的那些举动都是一个正常孩子的正常表现。那曾经在我脑海中的根深蒂固的事情怎么能叫什么犯错误啊?他们是多动的少年,是调皮的孩童,他们有着少年儿童的幼稚、可笑,他们也有着少年儿童的率真、天性。我现在对他们并无恶意、并无大碍的各种各样奇怪甚至有点“可恶”的表现,大多情况下都是报以宽容的浅笑和无奈的摇头。然后就由他们去了。
这才是我的真情流露。原来那个跟学生“横眉冷对、要求苛刻”的我,好像有点不真实,太可怕了。我也相信,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所有的人,都有一颗善良而柔软的真心。可能有时我们被激怒了,可能我们暂时还没找到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会逐渐学会温馨地相处、温馨地生活。我们的真心也换来了孩子们真实的表现,难道一个拘谨雷同、整齐统一的群体能叫做真实的少年吗?
当我拿出“爱”的眼光和“真诚”的胸襟来看待和對待学生时,我意识到,作为教师,保护孩子天性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传授知识。所以,现在我更愿意称自己的学生为“孩子们”,觉得这个称呼很有人情味,觉得这样一叫,从自己内心深处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家人一样。而“学生”这个称呼就显得生硬、疏远。
有时,我也在课下叫孩子们的绰号,这都是我跟着他们学到的。有个挺胖的小男孩叫李运程,我们就叫他“胖程儿”;有个挺胖的小女孩叫张宝文,我们就叫她“宝儿”;有个跑得快的小男孩叫金柱永,我们就叫他“金兔子”;大家喜欢叫班长叫“长班”,我偶尔开玩笑也这么叫。他们听了,表情既惊喜又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我最开心看到他们听了笑了后,脸红得像开了花。
师生之间不只是师生关系。当我去接近孩子、亲近孩子,当我摸着那些故意想表现、炫耀自己的小男孩的头时,我想到,他们是未来社会的男子汉,他们是将来保护妻女、父母的大丈夫;可现在,他们还是一个弱小、单纯,需要疼爱的小男孩。此时此刻,我怎能因为他的顽皮而动怒?我要用我的爱来滋润他们,我要把我的爱传递给他们。好让爱的脉络广远无边、生生不息。
二、常怀感恩之心
家里爱父母、爱长辈、爱姊妹;家外要同情病残、同情弱小、同情贫困。
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会学习可能不会奉献,会羡慕可能不会同情。一个人学会去爱,学会去奉献爱,学会用同情心去怜悯、救助别人,可能比学会学习更重要。因为这样的人,他其实是学会了生存、学会了做人。
作为教育者,只在学校里宣讲应该爱、应该同情、应该奉献不行,这样太狭隘,甚至太虚伪。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走出去,放眼全社会、全世界。当然,我们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行万里路”,但是,我们可以将报纸上、电视上的病残、弱小、贫困的报道拿来给孩子们看,问他们怎么想、怎么办。
我们的孩子是有良知的,只是没有人给他们创造一个机会。在班里设立一个捐款箱,谁捐款、捐多少都是完全自愿,没有任何限制。一次善举之后,点清善款,学生集中的善款有多少,班主任就捐多少。(孩子们一定会记在心上,下一次的善款一定会更多)这样把所有的钱一起寄给需要钱的人和地方,落款为整个班级的名义。收到回信的话,就在全班公读。
年轻的我们和十几岁的孩子,也许现在不是教育家、不是科学家,也许一辈子也成不了教育家、科学家,但是我们从现在开始都可以做一个慈善家,做一辈子的慈善家。
这对于一个十几岁孩子来说,是他人生履历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之一。
这是我的设想,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实践。让更多的孩子在更大的圈子里付出爱、感受爱。
我要感谢每一届、每个班的孩子们,正是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也逐渐地成长、成熟起来;正是他们的存在与活力,我才转变了思想,有了更新的教育理念。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的独生子女,我们都同样需要爱心、真心、同情心、上进心,才能共同发展、进步,担负起整个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当这特殊的两代独生子女在教育领域“狭路相逢”并碰巧扮演了师生的角色时,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天赐的缘分,相信在探索的道路中一定会碰出独有的美丽的花火。
如今,时代变了,再跟这些出生于九十年代的孩子们谈理想,他们能不假思索地说出一堆,志向高远比我们有创意;谈道德,十三四岁的他们或许还不能真正理解“道德”的含义,对他们来说这个可有点抽象;谈文化,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高谈阔论的东西我们或许还闻所未闻呢;谈纪律,现在的孩子讲究张扬个性、表现自我,怎么能就这样束缚住自己驰骋的思维呢?
好吧。那么,我们跟学生谈什么?
这是一个独生子女学生的时代,这又是一个独生子女教师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最需要什么?这样的师生关系最需要什么?这样的教育现状最需要什么?这样的社会大环境最需要什么?
我想,与其要求学生知道那些泛泛而谈却又抽象深刻的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不如在现实生活中以教师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悟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当教师具备了爱心与真心,同情与上进,我们的学生自然会变成这样的人;具备了爱心、真心、同情心、上进心的人,不必再灌输什么理想、道德、文化、纪律,自然会成为时代中最优秀的人!
这是我们两代独生子女均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两代独生子女在既相同又不同的时代里,均需充实并改善的个性与心态。
一、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
独生子女都是说一不二、有点“唯我独尊”的,独生子女都是“自私自利”,有点脾气的。这样的同类人在一起学习工作怎么办?关系如何能融洽?唯有通过“爱”!
以前,我看到学生的这些表现(如上课做小动作、偷偷小声地交流或说话、自习课上不自觉地说笑或打闹、出怪样怪声故意引起老师或他人的注意等),就会点名批评他们,甚至怒气冲冲地教训他们,非要安静得一点声音也没有或者必须按照我的意图来做。他们有时不服气,或者被逼无奈地改变但仍然伺机继续说笑、捣乱。
看起来,我们真是在彼此折磨,我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小冤家一样。
后来,我想到了家里和学生同龄的孩子。平时我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很爱护他们,跟他们很亲近;在学习和行为规范上,对他们也比较宽容,想想,与对待学生相比,甚至都有些纵容了。
我的外甥很调皮,不爱学习,作业常常完成得不好,我就给他讲解;写一会儿作业,我就会提醒他休息;有时写了一下午作业,我会带他出去玩、去吃好吃的,并且晚上不再允许他学习了,让他充分休息。这些标准与在学校我要求学生是完全不同的。都是同龄的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的不同待遇,他们怎么会不反感呢?
学生只是一群十几岁的小孩子啊。作为教师,我固执地发脾气是不是也因为独生子女身上那种特有的自私呢?孩子是小的,不懂事的,他们的举动惹人生气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老师是大人,是有思想、需要讲究工作艺术的人。只有我们的宽容,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爱,才能让他们长大。
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学生的那些举动都是一个正常孩子的正常表现。那曾经在我脑海中的根深蒂固的事情怎么能叫什么犯错误啊?他们是多动的少年,是调皮的孩童,他们有着少年儿童的幼稚、可笑,他们也有着少年儿童的率真、天性。我现在对他们并无恶意、并无大碍的各种各样奇怪甚至有点“可恶”的表现,大多情况下都是报以宽容的浅笑和无奈的摇头。然后就由他们去了。
这才是我的真情流露。原来那个跟学生“横眉冷对、要求苛刻”的我,好像有点不真实,太可怕了。我也相信,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所有的人,都有一颗善良而柔软的真心。可能有时我们被激怒了,可能我们暂时还没找到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会逐渐学会温馨地相处、温馨地生活。我们的真心也换来了孩子们真实的表现,难道一个拘谨雷同、整齐统一的群体能叫做真实的少年吗?
当我拿出“爱”的眼光和“真诚”的胸襟来看待和對待学生时,我意识到,作为教师,保护孩子天性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传授知识。所以,现在我更愿意称自己的学生为“孩子们”,觉得这个称呼很有人情味,觉得这样一叫,从自己内心深处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家人一样。而“学生”这个称呼就显得生硬、疏远。
有时,我也在课下叫孩子们的绰号,这都是我跟着他们学到的。有个挺胖的小男孩叫李运程,我们就叫他“胖程儿”;有个挺胖的小女孩叫张宝文,我们就叫她“宝儿”;有个跑得快的小男孩叫金柱永,我们就叫他“金兔子”;大家喜欢叫班长叫“长班”,我偶尔开玩笑也这么叫。他们听了,表情既惊喜又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我最开心看到他们听了笑了后,脸红得像开了花。
师生之间不只是师生关系。当我去接近孩子、亲近孩子,当我摸着那些故意想表现、炫耀自己的小男孩的头时,我想到,他们是未来社会的男子汉,他们是将来保护妻女、父母的大丈夫;可现在,他们还是一个弱小、单纯,需要疼爱的小男孩。此时此刻,我怎能因为他的顽皮而动怒?我要用我的爱来滋润他们,我要把我的爱传递给他们。好让爱的脉络广远无边、生生不息。
二、常怀感恩之心
家里爱父母、爱长辈、爱姊妹;家外要同情病残、同情弱小、同情贫困。
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会学习可能不会奉献,会羡慕可能不会同情。一个人学会去爱,学会去奉献爱,学会用同情心去怜悯、救助别人,可能比学会学习更重要。因为这样的人,他其实是学会了生存、学会了做人。
作为教育者,只在学校里宣讲应该爱、应该同情、应该奉献不行,这样太狭隘,甚至太虚伪。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走出去,放眼全社会、全世界。当然,我们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行万里路”,但是,我们可以将报纸上、电视上的病残、弱小、贫困的报道拿来给孩子们看,问他们怎么想、怎么办。
我们的孩子是有良知的,只是没有人给他们创造一个机会。在班里设立一个捐款箱,谁捐款、捐多少都是完全自愿,没有任何限制。一次善举之后,点清善款,学生集中的善款有多少,班主任就捐多少。(孩子们一定会记在心上,下一次的善款一定会更多)这样把所有的钱一起寄给需要钱的人和地方,落款为整个班级的名义。收到回信的话,就在全班公读。
年轻的我们和十几岁的孩子,也许现在不是教育家、不是科学家,也许一辈子也成不了教育家、科学家,但是我们从现在开始都可以做一个慈善家,做一辈子的慈善家。
这对于一个十几岁孩子来说,是他人生履历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之一。
这是我的设想,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实践。让更多的孩子在更大的圈子里付出爱、感受爱。
我要感谢每一届、每个班的孩子们,正是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也逐渐地成长、成熟起来;正是他们的存在与活力,我才转变了思想,有了更新的教育理念。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的独生子女,我们都同样需要爱心、真心、同情心、上进心,才能共同发展、进步,担负起整个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当这特殊的两代独生子女在教育领域“狭路相逢”并碰巧扮演了师生的角色时,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天赐的缘分,相信在探索的道路中一定会碰出独有的美丽的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