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从《九日》到《登高》

来源 :中学生天地·语文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一作者在同一时期创作,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登高》还有姐妹篇《九日》。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节。杜甫备下酒菜,邀请了晚辈亲戚兼朋友吴郎来共度佳节,但是,吴郎爽约未至。因战乱而常年漂泊在外的杜甫,意兴萧然,独自来到夔州城外,长江岸边,从俗登上城边的高台。眼见萧瑟的秋景,耳听凄切的猿啼,他不由悲从中来,挥笔写下了一首七律——
  九 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②日落玄猿哭,旧国③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④两相催。
  【注】 ① 竹叶:酒名。
  ② 殊方:异乡。
  ③ 旧国:家乡故园。
  ④ 衰谢:衰颓。
  过了几天,杜甫又独自登上了江边高台,面对壮阔的江景、衰飒的秋意,他再次出手,又写下了一首七律。这首诗,我们非常熟悉,它收录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再粗心的读者都可以发现,同一作者在同一时期创作,同一题材、同一体裁,《九日》和《登高》是同胞姐妹。
   但是,《登高》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高度肯定,有人奉上“杜律第一”的桂冠,有人贴上“唐人七言律第一”的标签,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干脆说它“前无昔人,后无来学”,“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而早几天“出生”的《九日》,则少有人提及。同胞姐妹,读者缘为何大不相同?
  《九日》和《登高》都是体式完备的七律,但《登高》在形式上有更进一步的升级:它的每一联都是对仗的!
  律诗有固定的格式:诗歌的第二、四、六、八句末字必须押韵;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首联和颔联一般写景,颈联、尾联一般议论抒情。
   《九日》和《登高》都是体式完备的七律,但是《登高》在满足律诗艺术表达的基本形式之后,有了更进一步的升级:它的每一联都是对仗的!
   每联都对仗可能会产生一个极不好的后果——盲目追求对仗的工整而忽视内容表达的流畅自然,最后沦落为打油诗或集联。但是《登高》没有这样的不良后果,它的四联如从心中自然流出,风行水上,毫无阻碍,让人觉得眼前景、心中情非得如此表达不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好像一抬头之间,这样的景色就在眼前。胡应麟对此有个很好的评价:“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
   相反,《九日》的遣词造句就略显生硬了。“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两句中的“殊方”与“旧国”、“玄猿”与“白雁”有为追求对仗而硬凑的嫌疑。“玄”字的插入,完全是因为对仗下句“白”字的需要。
  所以,从诗歌表达技巧角度看,《登高》比《九日》更精巧且自然。
  羁旅,思乡,思亲,伤乱,迟暮,《登高》“复制”了《九日》所有的思想感情。而《九日》的情感表达比较单纯、浅露、直白,《登高》则非常绵密、浓郁、深挚。
  律诗的抒情句主要是颈联和尾联。
   先来看《九日》:“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殊方”表达了诗人飘零异乡的羁旅之情,“旧国”表达了诗人面对大雁而生的思乡之情,“弟妹”表达了诗人因弟妹暌违无音讯的思亲之情,“干戈”表达了诗人感慨时局动荡的伤乱之情,“衰谢”表达了诗人感叹岁月无多的迟暮之情。《九日》所蕴含、表达的情感是多元、丰富的。
   再来看《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里有没有羁旅、思乡之情?有,“作客”可证。有没有思亲之情?表面上没有,但“独”字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身处寂寞孤独的不安、不甘,折射出了他对亲友的思念之情。有没有伤乱之情?有,“艱难”“潦倒”可证。有没有迟暮之情?有,“百年”可证。
   可以说,《登高》“复制”了《九日》所有的思想感情,它所表达的情感也是多元、丰富的。
   《登高》用“作客”一词表达羁旅之情,但在词前加了“万里”(漂泊极远)、“常”(长期漂泊)两词,从时空两个角度浓厚了羁旅之情。
   “百年”一词表达了诗人的迟暮之情,但词后加了“多病”,就使得诗歌在迟暮的感伤之情中,注入了诗人对病痛长期缠身、生命芳华难再的忧郁、无奈和痛苦,感情更加丰富、复杂。事实上,此时的杜甫正饱受肝病、风湿、风痹、失聪等疾病的折磨,写此诗后三年,便在从潭州到岳州的路途中凄凉去世。
   “艰难”“潦倒”两词的内涵则更丰富。根据杜甫写诗时的境况以及诗歌的上下文,可以推知:“艰难”,不仅仅是生活艰难,更是身世艰难、国事艰难;“潦倒”,也不仅仅是指诗人经济拮据、生活困难,而是兼指其疾病缠身、身心颓唐,更是指其壮志难酬、情怀失意。
   在这里,触发诗人情感的不单是战乱(“干戈”)、年老(“衰谢”)、思念弟妹,还蕴含更深广的人生、世事,由此,诗歌所表达的所思所忧也更深广。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九日》的情感表达比较单纯、浅露、直白,而《登高》则非常绵密、浓郁、深挚。这可能是《登高》得获读者青睐,而《九日》难入读者法眼的主要原因。
   诗歌的感情需要借助意境的衬托,两诗的意境也有深浅、广狭、高下之别。
  《九日》的意境衰飒、萧索、悲凉,《登高》则在衰飒、萧索、悲凉之外,更增加了壮阔和壮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意象宏阔,境界旷远,情感激越,写得非常有气势。而“万里”“百年”等词语也增加了意境的壮阔感。
  至此,大家应该可以看出,两首诗歌不同的读者缘,其实是千百年来千百万个读者对比赏析后的结果。作为《九日》的“升级版”,《登高》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注定会在文学史上熠熠闪光,而艺术生命力不够强大的《九日》,只能慢慢淡出文学史。
  《这些,你一定知道》上期答案
  1. A。白马非马是战国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提出的一个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2. C。上都不是北京的别称。上都在金代称金莲川或凉陉,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
   938年,辽太宗设立五京,将今北京西南一带定为“南京幽都府”,史称辽南京。1153年,金主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北京,称为中都。1272年,元朝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也就是元大都。
  3. C。这是刘备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原句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4. B。“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三不知,指不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5.
其他文献
素材补给站:时鲜素材哪里找?补给站里任你挑!    ·事件·    智利矿难成功救援:奇迹并非偶然  2010年8月5日,智利发生特大矿难,33名工人受困于地下约700米深处。10月14日,被困69天的矿工终于得救。智利矿难的成功救援堪称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发生并非偶然。  矿工们得以获救,首先应归功于救援小组科学、专业、细致的救援行动。矿难发生后,智利当局立即组织了救援小组,其中除了救援人员和医务
在我们的课堂上,你甚至可以听到这样的“呼喊”:“我们在高中学的是理科啊,地理基础约等于0啊,老师你讲得再详细点吧,跪求啊,老师!”  说到我学的这个“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可算得上国内本科专业中名称最长的了,为了方便,我们一般叫它“资管”。  不过,从2013年开始,填报高考志愿时就看不见它的身影了。因为在2012年,教育部将这个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
想一想你的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能让你变得聪明些?仅仅因为考前接到妈妈的鼓励电话,就拿到一个好成绩?研究发现,这些情况还真可能发生。这种先前的刺激能对之后的行为产生无意识影响的心理现象,就是目标启动效应。  为了证实目标启动效应,清华大学陈晓教授请了88名学生,用“思想者”的照片做了一个看图编故事能力测试的对照实验,看了“思想者”照片的同学明显比其他人表现得要好一些。  试一试,扫一眼上面这位“
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路。属天寒,冰雪凌滑,进退不得。日向①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②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值几钱?”答曰:“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缣③,立償之。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须臾,车轻得进,群噪而前。  (节选自唐·李肇《唐国史补》)  [注] ①向:将近。②铃铎:原指系在牲口颈下的铃铛,此处代指“牲口”。③缣:细绢,古时多用作赏赠酬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后面紧跟着向同一方向行动叫跟。跟,可能步调一致,可能少走弯路,可能快速到达目的地,也可能失去自我。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都是这样。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800字。  同学的立意  ● 同学甲: 只想走捷径的人,最终会被捷径所拖累。我们应克服懒惰,拒绝捷径,才能找到适合自
WFP获奖实至名归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成立于1961年,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它是联合国内负责多边粮食援助的机构,为全世界最大的人道救援组织。它以粮食为手段,实施对灾民和难民的紧急援助,帮助受援国在粮农方面达到生产自救和粮食自给的目的。截止2019年,WFP共向88个国家的9700万人提供了援助。得知获奖后,WFP发言人菲里说,这是WFP“倍感骄傲的时刻”。据WFP提供的数据,每一天,WFP 都
我是爱美的女孩,更爱欣赏美。近来读《边城》,被其字里行间的平淡美打动。它不仅体现在沈从文先生对湘西风景的描写上,更体现在单纯懂事的翠翠、老实重义的老船夫等鲜明的人物形象上。  《边城》里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人物之间的尔虞我诈。它细腻、真实,像丝线牵动心灵一角,令人在不知不觉间潸然泪下。在平淡之中,一幅恬静的生活画面跃然纸上——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
曾有篇评论文章这样写道:“这套书编辑水平甚差……很多书让人不忍卒读……”显然,此文认为“不忍卒读”为贬义,表示水平差得让人忍受不了,不愿读完,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  “不忍卒读”中的“不忍”,不是“差得让人忍受不了”,而是“因感动而不忍心”,常用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要形容一套书编辑得差显然不能用 “不忍卒读”,而应该说“不堪卒读”或“难以卒读”。乱用成语必会闹出笑话。
人设就像一块玻璃,完整的一块透明单调,打碎它,可以折射出七彩的光芒。若细细打磨出不同的棱角,更能让透过的阳光折射出万丈光芒。作为站在人生新起点的青年,我们应正确规划自己的人设,敢于打破单一的人设,用独特的自我打磨出专属自己的人设。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即将迈入大学,我们的人设似乎显而易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然而,这只是客观的身份定位,我们要追求陈寅恪的书香气,还是胡适的“宁
河野多惠子  河野多惠子(1926— )生于日本大阪的西道顿堀,家中共有兄妹五人,她排行第四,父亲是山货批发商,母亲出身于大阪一个富裕商家。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这段时间恰好是河野的少女时代。战争期间,她曾被编入军需工场工作,可以称得上是“战中派的一代”。河野在出生后11个月就患上了急性肺炎,31岁时罹患肺结核,因此,与病魔斗争的生活以及青春期的战争体验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