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德育观视域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来源 :求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xiao88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全新要求,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发挥高校所有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是马克思主义德育观中国化发展的重要方式,有助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高校建设发展新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德育观;高校;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是通过课程进行德育,反映马克思主义德育观,体现马克思主义德育观中国化发展的政治提升。“课程思政”与各类课程形成的协同效应,成为链接高校各门课程的育人原点,实现高校学生的全员德育。
  一、马克思主义德育观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德育观念的开创者,其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观念的影响颇为深刻。在道德的本质上,马克思指出:“道德本质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道德在这个层面上实则是为解决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服务,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约束力、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种社会意识。同时马克思认为,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中必然产生社会经济关系,而这一系列的关系需要规则意识和社会意识的约束。这种约束,必然产生道德教育。
  在德育的目的上,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德育的根本目的。他提到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实现共产主义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来共同完成。这种发展,意味着人全方位的发展,意味着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发展。同时,他也提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相互结合,因此德育起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作用。
  在德育的内容与方法上,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施蒂娜却大量地进行道德的说教。”他所提到的说教是针对施蒂娜的“说教”提出的,那些说教是空洞的道德说教,是对人的道德绑架,我们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改变这种状态,充分分析德育的目的。要以实现生产、生活以及共产主义的革命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
  二、马克思主义德育观的中国化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德育
  当今社会,大量西方思潮的涌入甚至是煽动、教唆无时无刻地跟随着人们的生活。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不断,导致了部分人群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因此,如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转化成果教育,成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的关键。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现代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和道德上团结在一起。”那个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离我们并不遥远,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保证德育工作中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领导地位,并将这项教育工作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特别是在高校这个主阵地上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落脚点,贯穿在终身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全过程,以此形成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成为团结全国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核心动力。
  (二)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德育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教育将生活风气、中国精神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是关键。一方面丰富宣传途径,另一方面创新教育形式,在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习近平特别重视的正是对青少年和青年人的培养。对于大学生,他认为广大教师要利用好课堂和校园资源,围绕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占据好高校这个德育的重要阵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与德育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人民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追求是真正的文化国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包括了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新时期先进文化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关键内容。文化,有利于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文化教育更有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朝着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实践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一是学校层面。应构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结合学分制改革大趋势形成完整的领导、管理、实践、监督、考核等评价体系,提供物质和制度保障,确保“课程思政”在高校的意识形态主阵地地位不动摇。
  二是二级学院与系部层面。应立足本专业特色与学生特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模式。从典型的思政课程出发,找到“课程思政”的落脚点。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其中教师师德部分的教育内容,可以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实现德育目的。同时,应加强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力度,精心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德育队伍。
  三是专业课教师层面。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体,应革新观念,明白课程是高校德育的载体,关注自己擅长领域的课程开发,实现思想价值引领与专业成长相统一,实现思想政治内容与学科知识相统一。同时,必须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思考,扩大课堂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在实践探索方面,同样围绕学校、二级学院与系部以及专业课教师自身来探讨。例如上海高校创建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前列;立足于红色文化,大庆师范学院将“铁人精神”生成了高校立德树人的特色课程;笔者所在的保山学院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现场教学研讨,遴选来自学校所有专业教师的典型案例进行现场教学、专家点评、交流讨论,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温度、思想引领的力度和立德树人的效度。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德育与“课程思政”在新时代社会主义高校的建设过程中相互促进与联系着。虽然高校的“课程思政”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由学术界提出,现仍处在探索阶段,但其德育价值与功能不言而喻,在终身教育特别是以高校教育为主阵地的学生专业成长过程中,“课程思政”终将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新论点,成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新征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当前的初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使用分级阅读模式开展英语名著阅读教学,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文章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英语;名著阅读教学;分级阅读模式;实践应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名称:初中英语名著阅读分级提升的实践研究;无锡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之后,诗歌鉴赏的分值提高了,难度也提高了,但学生的鉴赏能力却很差。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本文试着从本土诗词资源的角度来探究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方法。笔者认为本土诗词资源包括本地风景名胜及人文景观、本地的历史传说、本地诗词、本土诗人等,并从三个方面来探究利用本土诗词资源提高鉴赏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本土诗词;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中学生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运用本土诗词资源提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势在必行。从当前的形势上来看,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专业课的设置上仍然存在不足,这就导致高校无法培养出满足我国产业升级的人才。增强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识,促进学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秉承差异化发展战略,推动学科专业非均衡可持续发展,坚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导向,探索学科专业设置新机制,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的必
期刊
摘 要:要想使教育面向世界和未来,关键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融入现代化事物与思想,由此可见,将时代主题融入课堂管理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文章立足于当今社会,首先,简单地介绍了时代主题的内容;其次,分析了时代主题融入课堂管理的意义;最后,提出了科学、有效的融入策略,希望可以在某些方面给其他教师以启发,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时代主题;课堂管理;集资众筹;扫黑除恶  一、时代主题的内容  
期刊
摘 要:教育扶贫是新时代精准扶贫的长效施策,是解决贫困的根本之策。文章对教育贫困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解析当下教育扶贫模式、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教育扶贫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扶贫;模式; 探析  基金项目: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浙南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空间优化研究(编号:Y201901);校企合作项目:桃营养指示标准施肥生产技术的研究(编号:322b4)。  教育扶贫是
期刊
摘 要:论文对上海公办中学学生教育超纲、课外补习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上海公办中学普遍存在超纲教育评价问题,而且相关超纲评价知识点并不能在学校掌握,绝大部分学生需要通过课外补习来掌握,而学生的家庭背景则借助于校外补习途径影响着教育的公平。论文建议通过淡化重点非重点中学划分,降低自主招生比例;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评价,模块化评价标准;建立免费网络学校,并驾齐驱课外补习三个措施改善因超纲评价的存在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专业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所以,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大多数课程教育都秉承着实用为主,注重加强实践的教育理论,进行专业教育,使得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意识较为淡薄,导致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精神理念也较为缺失。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要想有效改善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应当转变以往的教育思想,将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章主要
期刊
摘 要:练习题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巩固掌握知识的重要载体。习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开发和使用习题资源不仅能助力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也能促进教师专业上的成长。一道习题除了得到答案,还可以在求变、求联、求深的开发中让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逻辑、相互关联和拓展延伸。把练习题中蕴含的显性或隐性资源充分发挥出来,一题就不再是一道只有主线任务的闯关,而是开启了隐藏任务的多线练级。 
期刊
摘 要:电子类实验课程具有抽象性,而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电子类实验课程转为直观课程,加深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印象,提高实验课程教学水平。文章主要研究在电子类实验课程教学中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必要性,提出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子类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实验课程;虚拟仿真技术;电子类;应用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7JGA388。  教育部在201
期刊
摘 要:语文教会人们的是一种生存技能,所以学好语文很重要。作业作为知识点的附属品,它是检验和巩固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好手段。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作业分层设计以紧跟“以学生为本”的指导路线,将传统作业形式分层化,带领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向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出发。文章基于小学语文课后练习,探究如何进行作业分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练习;分层作业设计;研究  语文是语言学习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