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分制条件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re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高职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通过对当前学生管理现状的分析,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探索学分制条件下的学生管理模式,已成为趋势,运用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创新高职学生管理模式也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学分制;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管理模式
  
  要想找到适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的模式,首先需要了解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一) 目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挑战
  伴随高教扩招,我国高职快速发展,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但学校也面临着生源质量下降的突出问题。学生大多是90后,普遍学习基础差,无自律能力,心理素质差,意志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缺乏团队精神。同时,互联网的部分负面信息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产生冲击,学生管理工作变得的更加复杂,面临诸多挑战。
  (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相对滞后
  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职升格上来的,在学生管理的方法上仍采用传统模式。管理思想陈旧,管的严、宽、死,往往采取"围堵"和"打压"的硬性管理模式,只从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忽视"以人为本"的精神,学生处于"被管状态",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和主动性受到压抑,管理者与学生缺少沟通与理解。
  (三) 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
  学生管理工作非常繁琐,管理者得不到领导重视,甚至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内心易失衡。管理任务重,待遇低,严重影响了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他们更倾向于转岗或者跳槽,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二、高职引入学分制给学生管理带来新的机遇
  (一)学分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多样化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职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学生间的素质差异越来越明显,"越多就意味着越有差异"。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多样化,高职开始实行学分制,学分制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现代教育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管理也应该尊重其个性和兴趣,把握人才成长的规律,推动其参与管理,营造民主的管理氛围。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和主动性。鼓励他们自律、自励、自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分制始于美国哈佛大学。我国高职实行学分制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通过学生自由选课的方式,既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通过优胜劣汰,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双主体"促进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对管理理念的探索是管理模式探索的落脚点。因此,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在理念上要与时俱进,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一)明确服务意识,积极构建服务平台
  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就是要在学生管理中强化服务意识,把管理作为一种服务的手段,理解、关心、爱护学生。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人性化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参与管理工作,让其享有权利的同时明确应尽的义务。对其处罚,应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做到定性准确、处分适当,学生不服可以申辩。要重视学生的关切,重视其建议,为其参与学生管理创造条件,发挥其积极和创造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使其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以生为本"就要构建其学习、生活等方面服务平台。加强学校的服务职能,征求学生意见,改进学生管理工作,把学生的满意度作为管理优劣的评价标准。
  (二)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显著。"以生为本"就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鼓励学生发挥所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要从"以生为本"出发,保护其个性和兴趣,学会理解学生,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在管理上多一些理解,给其以信任和激励,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学分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建设探索
  学分制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特点是"双主体",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在"双主体"的理念指导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积极性,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受教育,养成"自我管理"的能力。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关注其职业素质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在思维上注重"双主体"而非"有利于管理者"的考虑,尊重学生的差异。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素质,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制度化与个性化结合。
  (一)调整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精神
  高职是面向市场需要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应以市场为导向,不应追求统一标准的培养目标。传统高职教育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人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教育不能搞一刀切、标准化。高职教育更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应注重学生的兴趣特长,打破僵化的模式,在创造和创新中求发展,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
  (二)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管理制度应适度灵活
  学分制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应该适度灵活。首先,选课制度应相对灵活。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制度,学生的选课自主性强、灵活度大,因此,学生管理应该灵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所需的课程。其次,学籍管理制度也应适度灵活。
  (三)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培养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1. 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效、稳定的工作队伍,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健全培养机制,进行定期培训,把管理创新与工作实践相结合。领导要重视管理工作,改善工作队伍结构,提高相关待遇。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其积极性,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1)培养学生干部,加强班集体建设。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元,它的建设使学生的组织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加强班级评优建设,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自我管理。(2)加强学生会和社团建设。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积极支持其开展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其活动,加强对社团的指导,推动其健康发展,发挥社团在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四)加强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1. 加强高职学风建设。一要尊重学生,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发展个性。二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提倡踏实务实的学风。三要积极开展学风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优良学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表扬先进,警示落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职校园文化也应体现出职业道德精神。要从环境和氛围两方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不但加强校容、校貌建设,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五、结语
  学分制条件下,针对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只有探索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并付之实践,才能减轻其影响。同样,只有完善学分选课制度,探索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的学生管理模式,才能在达到管理目的的同时,促进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且可以提升高职院校公众形象,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圆满实现高职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凌正飞.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5).
  【2】李明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对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J].科技资讯,2007(8).
  【3】杜威民本主义教育〔美〕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董斌 徐莹 江苏省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与创新 2008
  作者简介:李建中,男,山东菏泽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韩彦峰,男,河北衡水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财务处处长,研究方向:科学技术教育。
其他文献
从1896年到2004年,现代奥运迈过了108个春秋。蕴涵着太多历史含义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充满了光泽的想象力。也许它的光芒,能为北京2008年奥运的开幕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Fr
湖北省科技期刊举行十周年庆典70余种期刊具全国影响本刊讯元旦前夕从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成立十周年大会上获悉:武汉地区在科技期刊领域出现了一批既有深厚学术素质又兼科技
本文报道了六种新的嘧啶衍生物:N,N′-二(ω-羟乙基)-5-氟尿嘧啶-1,3-双乙酰胺,N,N′-二(ω-羟丙基)-5-氟尿嘧啶-1,3-双乙酰胺,N,N′-二(ω-羟乙基)尿嘧啶-1,3-双乙酰胺,N,N
Lysophosphatidic acid(LPA) is a pleiotropic lipid mediator that promotes motility, survival, and the synthesis of chemokines/cytokines in human fibroblast-like
本文以RE_2O_3和(NH_4)_2HPO_4为原料制备了REPO_4(RE:La—Lu,Sc和Y)系列样品。研究了REPO_4化合物中磁化率与RE~(3+)离子原子序数的关系。REPO_4的结构分为单斜晶系(La—Gd,
一般的离子交换树脂不具有选择性,这给化学分析工作带来了两个问题:一,它仅能富集而不能分离微量元素,二,当水样中含有大量非测定目的的元素时,由于树脂有限的交换容量被饱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中引入团体辅导的可行性分析,提出将团体辅导运用于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几点方法,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近年来,随着我过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也随科技电子的不断发展,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行业的主要运行方式。并且,不仅对人们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对旅游业的发展其到了积极推动
每年高考阅卷评分标准上都有这样几句话:①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都要参照评分标准扣分;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的,都不给分;③在做计算题时没有考虑有效数字的,按规定扣分;没注意量纲单位的,按规定处理……历次考试,都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因不注意答题规范而失分,十分可惜。现将答卷中易出现的不规范现象总结出来,希望同学们从平时做起,向规范要高分。  方程式或表达式的书写  书写方程式
在中学各科的教学中 ,英语往往成为“拖后腿”的学科 ,在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更是如此。不管是升学统考还是平时测验 ,总有相当部分学生十几二十分钟就交了卷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