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向无垠宇宙的目光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当前中国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之一,刘慈欣以绚丽的想象、宏大的叙事、强烈的技术崇拜营造了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幻世界。他从科学的角度审视人文,用人文的形式诠释科学,他的作品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本文通过对刘慈欣作品的简要赏析,思考文学在科学技术的颠覆与重建中保持生命力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科幻小说 刘慈欣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科学幻想小说(Science Fiction),简称科幻小说,内容多为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幻小说在中国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注意。而刘慈欣作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人物,以其绚丽的想象、宏大的叙事,强烈的技术崇拜,营造了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幻世界,从而 “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严锋,2009)
  刘慈欣,山西省业余作家,其创作历程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于1999年至2007年连续九年获得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银河奖”。其作品因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而获得广大读者和评论界的赞誉。其主要作品有《流浪地球》(2000)、《全频道阻塞干扰》(2001)、《朝闻道》(2002)、《镜子》(2004)、《超新星纪元》(2003)、《球状闪电》(2004)、《三体》(2006)、《三体II•黑暗森林》(2008)等。
  
  一 恣肆想象之上的文学可读性
  
  文学的发展从来就受到多种因素的推进和制约。在整个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步入新世纪,中国的文学生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建立在信息科学和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之上。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也随之深切地影响到了文学的创作方式。传统现实主义纯文学大有式微之势,“文学的困境”成为思想界争论的话题。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其中,科幻奇幻小说、军事小说和历史小说占了大部分比重。在网络文学的这三类主要题材中,科幻小说不仅是传统通俗文学的重要组成,也得到了目前主流文学评论界的重视和认可。科幻小说评论家韩松在评价刘慈欣时说:
  “我想,首先,作为一个普通的科幻读者来说,我很喜欢看刘慈欣的作品,因为很过瘾。讲的都是些明明白白的故事,说的都是些人话,节奏很紧张,情节很吸引人。有暴力、战争、死亡等等。想象很奇特,漫无边际,汪洋恣肆,像庄子,这一点,很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自愧不如。”
  不同的文学领域有着不同的功能方式,科幻文学的关键就在于想象,科幻小说的想象是一种审美驱动力。科幻文学作品的魅力意味着独创、特异、新鲜,永不重复已有的经验,思人所未思,想人所未想,才有科幻作品的成功。刘慈欣的小说中,处处涌现出了这种汪洋恣肆的想象。
  《球状闪电》是一部以未来的中国为舞台,讲述一批痴迷于球状闪电的科学家研究球状闪电的成因,并和军方联合制造球状闪电武器的军事科幻小说。在小说中,球状闪电的原形是一个足球般大小的电子(宏电子)。刘慈欣说,他所倾力描写的,并不是人,而是球状闪电。他在《球状闪电》的后记中写道:
  “中国的科幻作者创造自己世界的欲望并不强,他们满足于在别人已经创造出来的世界中演绎自己的故事,我们的科幻小说中那些世界都是熟悉的,只剩下故事了。”
  “但如果我们一时还无力创造整个世界,是否能退而求其次,先创造其中的一个东西呢?”
  这样的创造在刘慈欣的作品中比比皆是。《梦之海》描写了一位访问地球的外星高智能生物,为了完成自己的低温艺术品,把地球上所有的海水运到太空。《诗云》描写了一种被称为“神”的外星高智能生物,对李白的诗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做出超越李白的诗句,在量子计算机上编出了一套能够生成所有诗句的程序。而为了在太阳系的原子里保存这些诗句,他又将太阳系解体、重构。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描写了一个只有13岁以下孩子组成的世界。在离地球八光年以外的宇宙,一颗恒星在燃烧五亿年之后,以一场规模宏大的能量爆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强烈的粒子洪流跨越冷漠的宇宙空间抵达地球,14岁以上的人类全部在一年之内受到辐射死亡。只剩下孩子的超新星纪元开始了。《白垩纪往事》(2003年,长篇,未发表)则讲述了恐龙文明和蚂蚁文明的“文明的冲突”。
  陈思和教授认为,科幻小说的生命力在于“小说中的科幻成分应该成为一种艺术想象力的出发点,一种贯穿在主题中并大胆超越它的自由精神,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在文学创作中的潜在威力。”刘慈欣正是用他奔流不息的想象力,赋予了作品震人心脾的生命力。
  
  二 用工业技术构筑文学逻辑
  
  网络幻想作品不计其数,然而其中大多数笔走龙蛇,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却脱离大地,轻忽逻辑,漫无目的。科幻小说不同于其他幻想题材作品的重要原因,在于它背后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科幻小说的想象是以科学为依据的。这一方面是指科幻小说是根据科学和以科学相连的社会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必须遵循科学原理,从而给人以艺术的逻辑性和真实感。一方面又指科学创新也好,科幻小说的创新也好,对现有知识都存在兼容性,对现有知识也得十分尊重。西方著名科幻小说家笔下的潜水艇、宇宙飞船、生物科学技术等最后都成为现实,也反证了基于科学原理之上艺术真实性与文学逻辑的成立。
  作为发电厂的高级工程师,刘慈欣的理工科背景为他的科幻作品创作打下了相当扎实的学科基础。刘慈欣的小说以工业技术原理构筑了他想象世界的逻辑性。同时,工业革命时代大机器、大生产的雄性气质在他的笔下也一览无遗。男性大多有着对技术、对工业文化的崇拜心理。而刘慈欣对于武器的爱好不仅使他写作了大量军事题材的科幻作品,更赢得了诸多青年男性读者的追捧。
  在小说《流浪地球》中,刘慈欣讲述了一个由于太阳突然向红巨星演化,人类不得不凭借自身的力量推动地球,逃出太阳系,探求新太阳的故事。小说综合了自然灾害、技术进步和人类生存的宇宙困境等宏大的主题。地球因为太阳的毁灭而必须进行逃离太阳系的悲壮远征,长达200 年的紧张的前期准备以及更加漫长的征程增添了这种悲壮感。求生的意志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类为了这个目标前赴后继,科学技术成为人类的精神支柱,并在这种极端的困境中展现了无以伦比的伟大力量。故事的线索是长程的,光是给地球自传进行刹车,就进行了45年,更何况启动地球发动机再飞向遥远的群星。作者面对这种漫长提出了自己的思索,因此设置了疯狂的人类因为短视而群起处死科学精英的一幕,这种疯狂是出于对科学信仰的动摇,出于人性深处的愚昧和非理性,然而最终的事实必然是理性的胜利,因此在作品中,无论是代表毁灭的自然还是代表重生的科学都具有了某种神性。
  小说中,刘慈欣着力描写了巨大的“地球发动机”。这种庞然大物,使逃离太阳系的计划得以成为可能。“地球发动机”高一万一千米,被形容为“上帝的喷灯”。它的内部设有重元素聚变反应堆,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共有一万两千台。这些地球发动机共同喷出等离子光柱,停止地球的自转,改变地球的运行轨道,而重元素聚变反应堆则成为了太阳的替代品。
  几乎在刘慈欣的每一篇小说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技术痕迹”。《地火》中对于煤矿的真实描述、《地球大炮》里横穿地心的隧道、《圆圆的肥皂泡》里宏大的空中调水系统……所有这些具有浓郁工业化色彩的描写,使作品具有了某种独特的“粗野的美”。从而使刘慈欣的作品在当今文坛阴柔风气盛行的情况下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大气与阳刚。
  
  三 仰望星空与思考宇宙
  
  刘慈欣科幻创作的理念是:“在想象的世界中让大家看到科学之美”。科幻小说的阅读,时常使他面对宇宙陷入沉思。这种沉思,也转而使他面对科幻的态度发生转变:从兴趣爱好到毕生追求。刘慈欣在回忆起读完英国杰出科幻小说作家阿瑟•C•克拉克代表作《2001:太空漫游》的感觉时说:“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孤独地面对着这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这使我深深领略了科幻小说的力量”。“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所特有的时空感使刘慈欣陷入沉思,沉思的结果是他对科幻有了与众不同的见解与体会:真正的科幻应该使人们感受到宇宙的宏大,应该使他们终于有一天在下夜班的路上停下来,长久地仰望星空。
  在中国庞大的科幻大军中,刘慈欣一直被认为是“硬科幻”的代表,他痴迷于世界的构筑,科学的根据,细节的可信。这应该是一种褒扬,因为我们的大多数科幻作品,实在是太软太空了。但刘慈欣绝不仅仅满足于对技术的描写,他的作品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而这种思考,一旦从大尺度的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展开,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阔视野,其结论也往往令人震惊。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文明道德性的思考过程。小说《吞食者》是刘慈欣对于这个问题的第一次明确阐述,“我们以后有很长的时间相处,有很多的事情要谈,但不要再从道德的角度谈了。在宇宙中,那东西没意义。”“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吞食,不断地吃啊吃,不断地扩张和膨胀,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到了长篇小说《三体》,刘慈欣更是明确地写道:
  “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么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准则吗?往小处说,这是科幻迷们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往大处说,它可能关乎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但是,‘人之初,性本善’之说在人类世界都很可疑,放之宇宙更不可能皆准。要回答宇宙道德的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的理性思维才能让人信服。这里我们能很自然地想到,可以通过人类世界各种不同文明的演化史来对宇宙大文明系统进行类比,但前者的研究也是十分困难的,有太多的无法定量的因素纠结在一起。……我认为零道德的文明宇宙完全可能存在,有道德的人类文明如何在这样一个宇宙中生存?这就是我写《地球往事》系列的初衷”。
  对道德人性的思考,原是哲学家和文学家的专属论题,如今也日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理工科背景的文学创作者刘慈欣,从科学的角度审视人文,用人文的形式诠释科学。他的目光始终投向无垠的宇宙,他幻想着宇宙的一切,让那些和他一样遥望星空的科幻小说鉴赏者们通过他的目光看到了一切。“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距它最终解开这个奥秘只有一步之遥了。……如果说那个原始人对宇宙的几分钟凝视是看到了一颗宝石,其后所谓的整个人类文明,不过是弯腰去拾它罢了。”
  在独特的审美之外,刘慈欣的小说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可能:“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的沟通。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幻文学有效地连通了“科学的”和“人文的”这两个逐渐壁垒森严的世界。科学的发展为文学提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观念。19世纪,进化论曾全面刷新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文学创作各个领域;20世纪,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熵的观念对文学的影响同样是全方面的。如果说19世纪是机械学的世纪,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那21世纪可能就是一个生物学的世纪。在新世纪,人文学科将会经历一个难以想象的颠覆和重建,如何在这种颠覆和重建中保持文学的生命力,科幻文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考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韩松:《我为什么欣赏刘慈欣》,《异度空间》,2004年第2期。
  [2] 刘慈欣:《球状闪电》,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3] 陈思和:《创意与可读性——试论台湾当代科幻与通俗文类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 刘慈欣:《SF教——论科幻小说对宇宙的描写》。
  刘慈欣博客:http://blog.sina.com.cn/lcx.
  [5] 刘慈欣:《三体》,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6] 刘慈欣:《朝闻道》,《科幻世界》,2002年第1期。
  [7] 严锋:《追寻“造物主的活儿”——刘慈欣的科幻世界》,《书城》,2009年第2期。
  
  作者简介:高天,女,1982—,上海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柏拉图的“叙拉古”悲剧有着深刻的意义指征:批判现实却无力改变现实。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没能以令人瞩目的群体性力量在中国的社会舞台上亮相。其原因和“叙拉古”悲剧的成因何其相似。这一悲剧特质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现当代小说中反复出现,并最终具有了叙事母题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探求该母题背后的悲剧性成因。  关键词:叙拉古悲剧 叙事母题 弱点 悲剧 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老舍作为“平民作家”,通过视点的超越、善意的幽默和朴素的语言表现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体验,他继续和发扬了新文学的启蒙主义话语,对传统文化进行着反省与批判,最终为中国现代文学贡献了一种“京味”小说形式与文学语言。老舍小说对“恶”的审视居高临下,故嘲笑显得轻松;由于宽容,对“善”的讽刺又常常带着真挚的怜悯,发出的是含泪的笑。老舍为中国现代文学贡献了一种唤起国民“爱心、怜悯、达观、宽容”的善意而深沉的幽
期刊
摘要《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扛鼎之作。在这部作品中,女性形象首次获得了文本的话语中心权。除备受关注的完美女性木兰外,曼娘与素云这两个女性人物同样立体而丰满,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复杂、深刻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京华烟云》 曼娘 素云 生命的压抑 灵魂的救赎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京华烟云》原名《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在1938年至1939年旅居法国
期刊
摘要鲁迅认为人的生命应该是独立的、真实的、平等的,并且始终抗争的,这样的生命才是理想的生命状态。鲁迅先生毕生所呼唤与追求的便是这种具有独立与自由精神、真实与平等地位及奋起与抗争品格的真生命,他对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的反动政权及世俗势力终身愤恨。  关键词:生命 独立 真实 平等 抗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中,鲁迅曾说,“我们能够大叫,是黄莺便黄莺般叫;
期刊
摘要《高兴》给我们展示了一群进城拾荒者的真实境遇。作者贾平凹以其特有的乡下人的身份体认深切关注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况,从这个层面上讲,作品无疑具有极其深远的文学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小说主人公刘高兴的形象为当代文坛树立了一个鲜活的、极具个性化的生活原型,相应地成为中国当代小说人物画廊里一个不可多得的经典艺术形象。  关键词:《高兴》 农民工 生存境遇 精神状态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
期刊
摘要建国后十七年产生的“红色经典”刻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普遍意义上的人性在这些文本中自然地让位于阶级性,乃至发生变异,这体现在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绝大部分作品中。究其原因,是由时代的要求和作家的追求共同造成的。对人性的忽视,使得“红色经典”不具备成为文学史上真正经典的质素。  关键词:红色经典 人性 阶级性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关于文学的人性和阶级性的论辩曾经是中国新文学
期刊
摘要汪曾祺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平津文坛“新写作”的后起之秀,他受西方哲学、文学思潮影响,大胆进行文学试验。突出表现为: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书写人的生存困境、生存荒谬感;受契诃夫小说影响,从重情节、编故事发展为按照生活的样子写生活,从戏剧化的结构发展为散文化的结构;大胆借鉴伍尔夫等人的创作,所写的相当一部分小说都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  关键词:汪曾祺 40年代 现代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7.4
期刊
摘要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一个人张灯结彩》是一部耐人寻味的中篇小说,用作者田耳的话来说:“这是一部关于孤独的小说”。本文认为,它更是一部关于现代人生存图景的小说,是一部以孤独为主题的小说。  关键词:《一个人张灯结彩》 田耳 孤独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现代文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得不面对着一系列复杂的矛盾,思想启蒙的艰巨、专制主义的根深蒂固、救亡图存的迫切使
期刊
摘要在中国民间美术中有大量的鱼图形的存在形式及广阔的存在空间,鱼图形深受劳动人民喜爱,承载着淳朴而热烈的感情,寄托了劳动人民朴实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气息,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本文从民间鱼图形的存在空间、象征意义及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三个方面对民间鱼图形进行解读。  关键词:鱼图形 民间艺术 存在空间 象征意义 现代平面设计 应用意义  中
期刊
摘要《秦腔》是一部“反史诗的乡土史诗”,是贾平凹对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作的“挽歌”。在小说中,贾平凹大量使用了陕西方言,使作品体现了个性化、乡土化、民族化的语言特色。同时,作者还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秦腔的衰败,象征了作家精神家园的颓败和失落,显露了作者写《秦腔》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忘却的记忆,失去根的哀叹,是一次寻根的过程。  关键词:贾平凹 《秦腔》 语言艺术 失落家园  中图分类号:I2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