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to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学习过程中,语文一直是比较重要的学习科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从众多文学作品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和性格都有很强的可塑造性,所以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精神的培育,学会用语文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
  中学语文在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具有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利用语文课既学到文化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要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中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怀,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培养文学素养、语言素养和思想文化道德素养。其中,思想文化道德素养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很多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具有十分强烈的思想性、政治色彩和教育意义。
  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怀,就要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学形象、生动、感性的特点,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利用文学作品陶冶他们的情操,这些都是其他课程所没有的优势。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与爱国主义精神有关的,比如《最后一课》中主人公悲痛、浓郁的爱国之情。老师在讲这些课文的时候,可以结合教材中一些其他的内容如古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所表达的高尚的爱国情操及近代《冯宛贞》带领民众反抗外来侵略者,保卫祖国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陶冶他们的情操。
  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是赞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自己的信仰和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革命精神。比如,课文《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为了使更多的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下生存下去,用自己的生命珍藏了七根火材。老师在讲这类课文的时候,要多向学生介绍当时的一些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主人公当时作出的巨大牺牲有更深刻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陶冶情操。
  中学语文学习更多的是让学生体会人学,体会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老师在教授中学语文的时候,不仅要讲授教材中的知识,还要联系作品向学生讲述作者的生平事迹,为学生树立精神的榜样。比如,在讲《背影》的时候,一定会讲到作者朱自清,就可以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事迹讲给学生听,告诉他们其中所包含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把作家高尚的情操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
  二、利用中学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
  青少年要全面发展,除了要思想健康、有文化知识之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心理因素,例如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在中学课程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非常优美的文学作品,这就为开展审美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体会课文的一些语言感受作者描绘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分辨美丑、善恶、是非,从而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欣赏能力和辨别能力。在对文学作品的剖析和讲述中,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学生在思想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老师要在课堂中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就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要通过传统的表情范读、有感情地朗读、生动描述之外还要借助一些其他的形式,比如,把课文改编成剧本让学生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作品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把作者描述的场景更好地展示给学生。在多样的教学形式下,老师才能更好地展开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自古以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种美不仅是外在形式上的视觉美,还包括内在的精神美。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美是不断探求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重视引导他们寻求精神之美。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章都是与精神美有关的,比如,描述一个车夫负责、公正无私的精神的《一件小事》;《散步》中主人公爱护家人,对于家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文中表达的主人公的精神形象进行审美,在收获美的体验的同时陶冶情操。
  另外,老师还可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美进行二次塑造,在说出自己心中的美的过程中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的时候,学生会被作者创造的世外桃源的景象深深吸引。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桃花源中其他的一些风景,或者发生在那里的一些事情,让学生在创造中提升审美情趣。
  三、利用中学语文课程的课外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实施自己的想法,陶冶学生的情操。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告诉人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实践是达到目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同样,也要通过语文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同样《大纲》十分明确地提出,要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语文教学课外活动。
  因此,老师陶冶学生的情操除了借助常规的语文课堂之外,还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一些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斗争,同样是陶冶学生情操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当然,这个过程需要老师细心观察,发现情况适时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组织课外活动,要做到“寓教于乐”,使每个学生都在实践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老师可以根据课文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比如,在学到朱德《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回家对身边的老人进行采访,了解战争年代的生存环境,并且进行汇总,让学生对当时的艰苦条件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加深对人物的了解,更突出主人公朴实、无私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老师可以利用节日,让学生以自己的力量办一场独特的晚会,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遇到问题自己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自身利益与集体发生冲突、不能够很好地与他人合作的问题,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经过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会逐渐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形成良好的性格,陶冶自己的情操。
  除此之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写,老师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教材的有关内容,定期组织学生外出游玩。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有一定道理的,优美壮丽的景色,与众不同的风土人情,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同样对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有重要的作用。
  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其中中学语文课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关于如何利用利用语文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处于不断探索的一个阶段,但是它无疑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改进教学模式,更好地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J].中教网,2007(01).
  [2]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维教学法[J].中教网,2007(11).
其他文献
本文从方便用户访问电子资源出发,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建立网络的原则,概述了电子阅览室、无线局域网、VPN和代理服务、手机图书馆等几种常用网络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情况,并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乡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讲解,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如何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并结合到历史教学当中,是历史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鹤壁乡土
摘 要: 新世纪的物理教师必须抓住新课改这一时机,深入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实验,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优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上不断创新,突出物理学科的教学特色。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综合素质 物理教师  新时期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为新世纪大面积培养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的发展延伸出了大健康的疾病理念,这种理念的提出基于现阶段时代背景下一种相对比较全局性的社会健康理念,并以期通过这一理念中所涉及的不同阶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孩子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塑造自身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是指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一句话,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要想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力争达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教育孩子不是演戏,绝不能搞“两重人格”,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
继续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建设。  以2013年农业部7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市农委、市教委等多部门联合下发加强农广校建设的文件为契机,完善区县农广校建制,三级办学体系基
当前的幼儿园主要有三种课程形式,分别为生活活动、学习活动及游戏活动.教师往往在开展学习活动时也会以游戏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同时通过观察,作为创造性游戏活动形式之一的角
在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技术成果,其中工程档案便是对这技术成果进行记录的重要载体,或者说工程档案本身就是工程在建设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成果.在某种意
目前大多数基层农广校在教学场地、实习场所、仪器设备及师资人员上都存在着不足,一些地方的中等职业教育出现停顿、放弃的现象。与其光提口号喊加强,不如另辟蹊径,转换农广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