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运物资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b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忘入朝前夜
  王仁山出生于1928年。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他跟着父母四处逃难,13岁时被送到汽修厂当学徒。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广西南宁,他路遇解放军,帮他们修了一次车,从此走上了参军报国的道路,成为第四野战军汽车一团的一名汽车兵。
  1950年10月8日,连队例行车辆保养。入伍不到一年的汽车兵王仁山正躺在车底下查看底盘。3个月前,他所在的汽车团随第四野战军13兵团辗转各地执行运输任务,刚刚到达铁岭,加入东北边防军。突然有一天,一阵紧急集合哨响起,王仁山心头一紧,快速从车底爬出来跑到队列里。此时的朝鲜,战争已经爆发4个月,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审时度势,将东北边防军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准备派往朝鲜前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为后勤保障的重要力量,汽车团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一阵急促的哨音意味着什么,王仁山心里很清楚。
  指导员的动员慷慨激昂,官兵们摩拳擦掌。王仁山也早就期待着这一天。10月19日,在夜幕掩护下,王仁山和战友们作为第一批入朝的后勤部队,也是首批进入朝鲜的志愿军部队,开始了行动。
  王仁山永远记得:“在临江,炊事班给我们改善了一下伙食,大家吃得很饱。都是年轻小伙子,平时说说笑笑,但这一次,大家沉默着一言不发。饭后,我开着一辆装满军用物资的大车,穿过鸭绿江,直奔朝鲜三浦里一带。一路上,尽管夜色朦胧,仍能看到城市到处是残垣断壁、人烟稀少。”狡诈的美军很清楚运输线对志愿军的重要作用,一旦掐断,就掐住了志愿军的咽喉。所以,敌机疯狂封锁我军运输线,造成汽车运输部队的巨大伤亡,有时汽车兵伤亡率并不少于前方参战部队。
  最初一段时间里,王仁山和战友们穿梭在祖国和朝鲜之间,把物资送到朝鲜作战前线指定地点,然后返回国内驻地。随着战场的深入推进,物资由火车运到朝鲜境内,汽车兵不用返回国内装物资,全部在朝鲜境内活动。
  手脚不听使唤
  与敌人的第一次交锋很快到来。地点是顺川附近山脉。当时,王仁山完成运输任务,开着空车返回。朝鲜山多,他刚绕过一个山头,一架敌机突然赶来。这时候天已大亮,王仁山完全暴露,敌机立即调整角度,向他俯冲而下。45度,这是最危险的攻击角度!王仁山轻踩刹车,汽车迅速隐藏。好在朝鲜北部地区山高林密,连绵起伏。公路在层峦叠嶂的群山中盘旋上下,一边是抬头不见天日的绝壁,一边是低头不见底的深渊。王仁山快速驶出暴露地段,贴到山根底下——这是盲区。敌机一阵狂轰滥炸,他和助手毫发未损。敌人气急败坏,立即掉头,再次俯冲。王仁山又加足马力,转到另一处山根。
  敌机反复盘旋,追着扫射。王仁山来回周旋。过招几个回合,到附近观察的我军防空哨兵发现了,立即跳上车,将他引导到树林隐蔽点。大家检查车辆,发现车厢被敌机打了两个大洞。
  又一个晚上,王仁山驶到江原道的铁原郡附近,那天月亮格外明亮,王仁山并没有开车灯,仍然被敌机发现了。一阵呼啸,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从天而降。原来是一颗凝固汽油弹,在距他3米多的后方爆炸,燃起熊熊大火。一旦汽车遭遇凝固汽油弹,几乎没有逃生的机会。而在敌机轰炸时,汽车兵往往只有挨打的份儿,毫无还手之力。
  王仁山想,这下完了,条件反射般跳下车就跑。匍匐在路边沟中,他第一次感到死亡如此逼近自己,连手脚都不听使唤了。紧接着,汽油弹爆炸,使这里亮如白昼,汽车无形中成了靶子。“必须马上脱离危险!”他命令自己和助手。两人一跃而起,开车迅速逃离。敌机再次返回实施攻击,可王仁山他们已经借着冲天火光的掩护,消失在夜色中。
  胆子一天天练大。起初,敌机一来,他们就趴在地上不敢动。时间长了,他们逐渐发现并摸透了规律,开始在战术上和敌人周旋、斗智斗勇。
  只能出奇制胜
  白天不敢生火,晚上不能點灯,睡觉不可脱衣,开车摸着黑走……用王仁山自己的话说——睡的玻璃炕(冰地)、盖的雪花被(被子上面有雪)、生的是气炉子(没有烟火)、穿的是护身符(不能脱衣服),他们几乎回到了原始社会。
  在朝鲜战场上,敌我双方军力悬殊,武器装备反差很大,美军几乎控制了制空权,紧紧封锁着通往前线的道路、桥梁,使运输工作异常艰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练出了汽车兵不一样的身手和智慧。
  桥是汽车运输线上的命脉。美军的飞机见桥就炸,我军的车队总是被困,等待民工修通桥梁通行。一次,王仁山看到庞大的车队停在河边等待,非常着急。“这几个小时,要有多少战友付出生命代价啊!”王仁山跳下车,蹚进冰冷的河水中,还好,水刚没过脚踝。他在分电器接口处抹上黄油,防止河水溅入造成短路,而后加足油门,一鼓作气冲了过去。其他汽车司机欢呼雀跃,纷纷效仿,为弹药物资运输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说起这段历险,王仁山的情绪变得亢奋。他说,在朝鲜战场上,汽车部队担负后勤补给、粮食弹药运送任务,目标大,是敌机重点轰炸对象。“敌人确实很强大,但是我们也不怕。”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他和战友们创造出了雪野行车、冰川行车、山林行车、夜间行车等多项行车特例,建起一条打不垮、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为防突袭,夜间不能开车灯。路况不熟,路面不平,除了月光比较亮的时候,一般都是中速行驶。有时实在看不见了,助手就下车,身上披个白床单,在前面慢跑引路。就这样,大家也舍不得停歇一步。
  在一条条运输线上,随处可见车辆被炸或发生故障,因无法在天亮前修好车,司机们就把车上的物资抢运到路边隐藏起来,再把车厢盖掀开,把轮胎拆掉,伪装成废弃车辆。等天黑后,他们再把轮胎装回去修好,继续加入运输队伍。
  物资重如生命
  一次返回途中,王仁山驾驶空车下山,迎面遇上满载物资上山的汽车。路窄、雪地,会车极为危险。他脑子里迅速做出决定:对方比自己重要,要想保证对方车辆物资按时送到前线,他只有选择向着山崖边避让。王仁山毅然向左打一把方向盘,汽车滑向30多米的深沟。这是一辆苏式嘎斯51车,驾驶室是木质的,翻车时散了架,他和助手被甩了出来,空油桶噼里啪啦地砸在身上,幸运的是,两人安然无恙。“即便牺牲了,我也会选择这么做。”提起这次险情,老英雄平静如水。
  1951年春节前夕,王仁山跟随车队运送物资。同批车上,有的装着粮食,有的装着猪肉,有的装着罐头,有的装着弹药。几位驾驶员打赌,看看谁的物资最受欢迎。
  车一到目的地,接车干部跳上踏板就问:“哪辆车拉的是弹药?”王仁山做了个鬼脸说:“我拉的是炮弹。”接车干部说:“跟我走,我们要。”
  “同志,前面车上有那么多好吃的,你怎么不要啊?”王仁山问。接车干部说:“前方打得很激烈,弹药消耗特别快。就在前天,我们把敌人包围了,可惜弹药打光了,眼睁睁看着敌人逃跑。我们宁愿饿肚子,也希望有炮弹啊!”战友的话,深深触动了王仁山。从那一刻开始,他暗下决心:能装多少就装多少、能跑多快就跑多快,一门心思、争分夺秒。
  次年春天,乍暖还寒。天阴沉沉的,能见度很低,敌机不敢出来,正是汽车兵跑运输的好时候。王仁山开着车去兵站装物资,发现前面十几辆车排起了长龙,等待装车。而装车的战士只有五六个人,照这速度,还得等一两个小时。王仁山走到负责出库的干部身边慨叹:“能不能想想办法?”负责的干部说:“装车组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休息了。”王仁山又说:“我们后面的车辆能不能自己装?自己装完就先开走。”负责的干部表示同意。王仁山立即一溜小跑跳上车,调整好位置,和助手手搬肩扛,很快把一箱箱炮弹装上车。等他俩擦干汗水,启动汽车,比他们早到的车辆还在焦急排队呢。“碰上敌机就壮烈了,碰不上就冒着枪林弹雨继续跑。”王仁山一辈子都难忘这段生死时速的经历。
  选自《读者报》
其他文献
作者單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期刊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  基金项目:本作品系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學院202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敦煌图案的传承再生文创产品研究设计”阶段创作成果。  指导教师:柯美霞
期刊
作者簡介:杨双,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版画。  王柏力,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版画。  李芷瑜,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版画。  蔡安颐,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版画。
期刊
蘇金成作品
期刊
春秋时期,曾经强大的纪国灭亡了,齐景公路过旧时的纪国,特意去看了看,那里瓦砾遍地,野草丛生,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  临走前,一个侍从从远处的废墟里捡到一只金壶,献给齐景公。  齐景公接过金壶,打开壶盖,往里边一看,发现壶中刻着两句铭文:“食鱼无反,勿乘驽马。”齐景公大声读了出来,解释道:“‘食鱼无反’,是讨厌鱼的腥味,就不把鱼翻过来继续吃;‘勿乘驽马’,是讨厌劣马跑得不快、不远就不要骑乘。”  这
期刊
韩老爷不仅在青山镇,就是方圆几百里也都是最有名的大户,家有骡马千匹、良田万顷。这么说吧,从青山镇出发往东南西北任何一个方向,打马走上一天一夜,也不会走出他的地盘。  当然这话也只是传说,至于韩老爷到底有多少钱,谁也不知道,但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大伙儿知道了他家底有多殷实。  这天午后时分,韩老爷一如既往地在大街上东走西逛,散着步,右手也一如既往地握着一只小小的紫砂茶壶。青山镇所有见过韩老爷的人都
期刊
明朝天启年间,都察御史左向铭厌恶专权坏纲、残害忠良的宦官魏忠贤之流,自愿降职做边区巡抚,离开京城去了辽远的边州。  他来边州还有个心愿,就是找他的一个叫任志广的朋友。十多年前,他与任志广同科考取进士,相识后甚是投缘。任志广心怀家国、志存高远,对奸佞当道、民不聊生的时弊痛心疾首,发誓拼尽毕生之力匡扶社稷、救民水火。后来左向铭做了京官,只听说任志广被派往边区,再无音讯。  到边州前,左向铭就了解到知府
期刊
麦收后的吴家打谷场宽敞洁净。战士们席地而坐,打谷场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方挂着一条大字标语:华北抗日联军第27支队王庄子阻击战祝捷大会。主席台上坐着四个人,分别是华联27支队司令魏大光、政委王同安、副司令王庭文、政治部主任李公侠。  现场激情澎湃,王同安政委和魏大光司令分别讲话,对这场阻击战从政治上和战略战术上进行了总结。会议刚结束,忽听有歌声从远处传来,并由远及近,渐渐可以听清歌唱的内容:“……枪口
期刊
闷葫芦  韩劲秋祖籍河北沧州,祖上为躲避洪灾,带着舞狮这门技艺迁往昆山周墅东明,传至韩劲秋,已经整整八代。  韩劲秋不喜耕种,最爱耍枪弄棒,开办了一个醒狮堂,靠着舞狮、走镖、收徒教授武术等营生过活。韩劲秋所处的多事之秋,外有日本法西斯的觊觎,内有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上月河南、山东一带遭了水灾,因此昆山城多了好些逃荒的饥民。一日,韩劲秋出门办事,在城门口碰到一对母子。他们置身于一群破衣烂衫的饥民中间
期刊
清朝初年,边城县的县令赵岩遇到一件头痛的事:县城疯传有前明朱三太子出现,朝廷下令,让他一个月内抓到朱三太子。赵岩下令全城戒严,对来往人等仔细盘查,弄得人心惶惶,也没查出朱三太子来。  这天早上,外面突然传来击鼓声。赵岩升堂,只見堂下跪着个农民,说是柳沟村的,昨晚村里的张庭夫妇双双死在家中。既然是人命案子,赵岩不敢怠慢,一大早便赶到柳沟村。这时死者张庭家院子里围了很多人,当中有两具尸体被白布盖着,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