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淘汰落后产能,让52岁的沈阳工人江旭下岗了。这是江旭人生里的第二次失业,第一次从国企下岗时他还年轻,很快就重新就业了。可这一次,他老了,没有竞争力了。
每次坐网约车,江旭都很来劲,“师傅,干这个要求高不高,我能干不?”开网约车,是他众多备选方案之一。不过江旭最终也没能通过司机师傅的“面试”。他十几年前就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根本不能久坐。他怀疑这是多年前,他在印刷厂每天扛印刷胶片,一箱足有60多斤,落下的病根。
江旭在沈阳干了一辈子印刷,是东北产业工人大军中的一员。这些年,印刷厂黄了好几个,他所在的厂子,也像沙漠里快渴死的骆驼,难以为继。谈及处境,江旭一脸愁容:“没地方要,失去了经济来源,孩子还没毕业,干了一辈子体面的工作,也不可能去靠捡破烂、摆路边摊过活。”有时候,女儿会和他开玩笑:“爸,你没了工作,不会供不起我读完大学吧?”“真招笑,供你读完博士都没问题!”女儿从不拆穿他的谎言。
这已经不是江旭第一次面临下岗了。
1988年,江旭没考上大学,靠家里的关系进了工厂。在全省最大的国营印刷厂——辽宁省印刷技术研究所的排版车间,成了一名学徒工。在“286电脑”刚刚普及的年代,每天坐在厚脑瓜显示屏前敲打键盘,可谓是一种奢侈。
江旭时常回想在国营工厂上班的岁月。那时,他总是一手握着酒杯,另一只手的食指随着音调起伏,在桌沿上有规律地敲击,模仿着宋丹丹演出小品时的口吻,骄傲极了,“那时候的印刷行当是相当红火,国营厂子规模那是相当大了。”20世纪90年代前,不只是沈阳,整个东北都是国营的天下,私企印刷厂只占零星一点儿。每个国营印刷厂都能从出版社揽到充足的样板。
江旭还记得入职那天,老所长告诉他:“等年末结工资,我让你们都拿麻袋装钱!”话多少有些夸张,但江旭心里明白,这份工作,能让他过上相当体面的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安稳日子很快被打破。国营企业连连亏损,不堪重负的国家决心改革,号召企业破产重组,工人下岗再就业。沈阳的大街小巷,响彻“从头再来”的歌声。
20岁出头的江旭清醒地看见,私企印刷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国营厂子是怎么都竞争不过的。江旭所在的排版部门,被研究所连机器带人一起转卖给了辽宁彩色图文印刷公司,一家私企工厂。“当时每个人都有两个选择,要么留在岌岌可危的研究所任由单位分配岗位,要么放弃国企工人身份,去私企打工。”
江旭最终选择从国企下岗,跟随部门转到新单位。他很庆幸,进入私企工厂后,他由排版部门换到业务部门,凭借出色的洽谈能力,在短短5年内升任了业务经理。江旭听说一个同样在私企的同行老业务员65岁还在干,他有信心自己也能干到那个年纪。
国企改制后的30年里,沈阳该解决的、没解决的下岗问题,都被时间稀释了。在印刷行业浸润了30多年,江旭对这个行业明里暗里的规则轻车熟路,却不曾料想到,变化远没有结束。
2015年,深度改革又来了,媒体解释说,这是“打出深化改革组合拳,挖潜内在活力。”但对私企印刷厂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将失去出版社的印刷订单——全省最大的生意来源,就这样没了。
江旭所在公司的设备只适合印刷教材书刊,没了出版社的订单,又接不来广告和宣传单的活儿,过了春节,老板转卖了机器。开了21年的厂子,就这样说黄就黄了。
30年的从业经验,是江旭仅剩的本钱。依靠这些人脉,他在一年内辗转了几家印刷厂,换了好几個老板,最终在一家厂子稳定下来了。这家印刷厂和出版社之间同样断了合作,江旭只能联系社会上的私人图书发行商,接一些排版订单。有时还能接到企业文件、手册之类的印刷订单,才没让印刷机器彻底荒废。
到了月底,江旭甚至不太好意思拿工资。现在,他拼尽浑身解数为公司揽的业务,也抵不上过去业绩的一半。每个夜晚对江旭来说都是煎熬,他害怕第二天太阳升起时,倒闭场景又会重新上演。
每次坐网约车,江旭都很来劲,“师傅,干这个要求高不高,我能干不?”开网约车,是他众多备选方案之一。不过江旭最终也没能通过司机师傅的“面试”。他十几年前就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根本不能久坐。他怀疑这是多年前,他在印刷厂每天扛印刷胶片,一箱足有60多斤,落下的病根。
江旭在沈阳干了一辈子印刷,是东北产业工人大军中的一员。这些年,印刷厂黄了好几个,他所在的厂子,也像沙漠里快渴死的骆驼,难以为继。谈及处境,江旭一脸愁容:“没地方要,失去了经济来源,孩子还没毕业,干了一辈子体面的工作,也不可能去靠捡破烂、摆路边摊过活。”有时候,女儿会和他开玩笑:“爸,你没了工作,不会供不起我读完大学吧?”“真招笑,供你读完博士都没问题!”女儿从不拆穿他的谎言。
这已经不是江旭第一次面临下岗了。
1988年,江旭没考上大学,靠家里的关系进了工厂。在全省最大的国营印刷厂——辽宁省印刷技术研究所的排版车间,成了一名学徒工。在“286电脑”刚刚普及的年代,每天坐在厚脑瓜显示屏前敲打键盘,可谓是一种奢侈。
江旭时常回想在国营工厂上班的岁月。那时,他总是一手握着酒杯,另一只手的食指随着音调起伏,在桌沿上有规律地敲击,模仿着宋丹丹演出小品时的口吻,骄傲极了,“那时候的印刷行当是相当红火,国营厂子规模那是相当大了。”20世纪90年代前,不只是沈阳,整个东北都是国营的天下,私企印刷厂只占零星一点儿。每个国营印刷厂都能从出版社揽到充足的样板。
江旭还记得入职那天,老所长告诉他:“等年末结工资,我让你们都拿麻袋装钱!”话多少有些夸张,但江旭心里明白,这份工作,能让他过上相当体面的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安稳日子很快被打破。国营企业连连亏损,不堪重负的国家决心改革,号召企业破产重组,工人下岗再就业。沈阳的大街小巷,响彻“从头再来”的歌声。
20岁出头的江旭清醒地看见,私企印刷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国营厂子是怎么都竞争不过的。江旭所在的排版部门,被研究所连机器带人一起转卖给了辽宁彩色图文印刷公司,一家私企工厂。“当时每个人都有两个选择,要么留在岌岌可危的研究所任由单位分配岗位,要么放弃国企工人身份,去私企打工。”
江旭最终选择从国企下岗,跟随部门转到新单位。他很庆幸,进入私企工厂后,他由排版部门换到业务部门,凭借出色的洽谈能力,在短短5年内升任了业务经理。江旭听说一个同样在私企的同行老业务员65岁还在干,他有信心自己也能干到那个年纪。
国企改制后的30年里,沈阳该解决的、没解决的下岗问题,都被时间稀释了。在印刷行业浸润了30多年,江旭对这个行业明里暗里的规则轻车熟路,却不曾料想到,变化远没有结束。
2015年,深度改革又来了,媒体解释说,这是“打出深化改革组合拳,挖潜内在活力。”但对私企印刷厂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将失去出版社的印刷订单——全省最大的生意来源,就这样没了。
江旭所在公司的设备只适合印刷教材书刊,没了出版社的订单,又接不来广告和宣传单的活儿,过了春节,老板转卖了机器。开了21年的厂子,就这样说黄就黄了。
30年的从业经验,是江旭仅剩的本钱。依靠这些人脉,他在一年内辗转了几家印刷厂,换了好几個老板,最终在一家厂子稳定下来了。这家印刷厂和出版社之间同样断了合作,江旭只能联系社会上的私人图书发行商,接一些排版订单。有时还能接到企业文件、手册之类的印刷订单,才没让印刷机器彻底荒废。
到了月底,江旭甚至不太好意思拿工资。现在,他拼尽浑身解数为公司揽的业务,也抵不上过去业绩的一半。每个夜晚对江旭来说都是煎熬,他害怕第二天太阳升起时,倒闭场景又会重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