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与“透”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n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围”与“透”是中国画构图中一种艺术形式,“围”与“透”运用恰当能够带来气韵生动、意境空灵的效果。室内设计中空间的组合,也常常运用围与透的处理手法,因具有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围”与“透”的应用让空间设计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围”与“透”设计手法在增强空间感,增强空间艺术性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效果,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餐饮空间中,形成了具有丰富层次的餐饮空间,营造良好的就餐气氛。本文首先对艺术设计中空间“围”与“透”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说明“围”与“透”在餐饮空间设计中表现,最后总结了“围”与“透”在餐饮空间处理方法,将围与透设计手法更好地应用到现代设计中。
  【关键词】“围”与“透”;餐饮空间;应用;空间层次
  一、“围”与“透”概述
  1.1“围”与“透”的内涵
  所谓“围”与“透”是相对而说的。“围”是指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围合与分割,“透”是指空间与空间之间的交互与通透。围与透的结合意为空间的封闭与开敞的建立,使两者之间互相渗透,虚实相映,更好地营造空间层次。
  1.2“围”与“透”的来源
  “围”与“透”源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语言,二维的画面构图十分讲究。所谓构图就是布局,即古人所云的“布势置陈”。传统国画的构图将被描绘的对象在整幅画中给予合理的组织与安排,使观赏者感到有重点,有秩序,有节奏,有层次,有环境,有空间,有虚实,从而使绘画产生艺术效果。
  1.3“围”与“透”体现
  “围”与“透”体现含蓄美。景美何处,美在尽与不尽之处。尽者景之美可收眼底;不尽者景外有景,弦外有音也。“含蓄”除增加形象感染力之外,可以更简便、更概括、更有回味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餐饮空间设计中,围与透共同表现。如果只围而不透,会让人觉得闭塞,压抑,但只透而不围犹如置身事外,缺乏私密性。
  餐饮空间设计力图将围与透这一矛盾因素成功地统一在内部与外部的环境之中,使内与外交融渗透。可移动隔断的设置是 “围”与“透”的概念和手法运用的典型例子。
  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可移动隔断的作用有二:一是打造多功能使用空间,增加空间层次感,二是起到装饰的效果。这种“围”不但起到空间对比作用,也避免顾客一进入餐厅就对整个餐厅一览无余,同时又达到“透”的效果。这种围而不隔,透而不空的空间表现方法增添了“含蓄”的审美意蕴。
  二、餐饮空间“围”与“透”设计
  2.1“围”与“透”分隔并联系室内空间
  2.1.1 “围”成丰富的空间层次
  在餐饮空间特别是小型餐饮空间设计中,因为面积的限制,常采用围合处理手法,用装饰墙、抬升或者降低的地面、单个或组合的家具等创造多个小空间,使得室内空间层次丰富,避免一进入餐厅就一览无余,通过小空间的创造再加上曲折的动线,使人在心理产生比实际空间更大错觉。
  2.1.2 “透”出相通的空间层次
  通过围合对室内进行空间的多重分隔,会产生丰富空间层次感,但这种分隔不是完全隔开的,各空间之间应是相互联系的,不然就算空间丰富也会因太过封闭而显得压抑,失去层次的观感。因此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分隔空间的同时也要利用一些手法来连接相邻的空间,增加空间层次变化多样的美感,达到“隔而不断”的效果。
  2.1.3 围透结合形成各自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空间
  “围”与“透”是相对的,餐饮空间设计中应开创各种各样如开敞与封闭、肯定与不肯定、私密与公共的空间来适应人们的需要。在餐饮空间设计中,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应以“透”、“流通”、“公共性”为主,将整个餐饮空间分隔成若干小型空间,各空间之间由隔断、屏风、高柜、景观相互遮掩,视线上起到分隔的作用,空间上却连成一体,形成具有丰富层次的餐饮空间。
  三、餐饮空间“围”与“透”处理方法
  3.1局部空间围透处理
  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单个空间的围合与渗透,主要针对两个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围”与“透”的处理。室内局部可以采用花窗、屏风、隔墙等分隔空间,产生复杂的层次,如可以在墙上凿一漏窗可以一览墙后景色,从而消除墙体的封闭感。在面积相对大的空间中,可以在室内布置一条透空的走廊,这样走廊两侧的空间就能相互渗透,两侧的景观就能互为背景,增加了空间的深远感,层次变得更加丰富。围与透的结合让空间充满灵动的美,虚实之间的变化让空间得到区分又相互联系。
  在设计中增加一些“透”创造出一种虚空间的感觉,从而放大整个空间给人的感受,增大空间的实际大小;同时巧妙地利用“围”来对空间进行有效的分隔从而又把空间独立开。巧妙地在环境设计中应用“围”与“透”就能够提高空间的层次感,让空间富于灵动。
  3.2整体空间围透处理
  在整体室内空间中,经常用转折和分隔来划分功能区域。空间的分隔有虚隔和实隔之分,两个空间的干扰不大,有互通要求的可采用虚隔,如用屏风、矮柜、窗格等进行分隔;两个空间因功能不一、风格差异、动静要求不同则宜采用实隔,如用实墙。在对“围”与“透”进行实际的环境设计应用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多种对比,比如对空间的形状、大小、高低、空间颜色、光线、明亮与否等进行对比。当具有不同特色的空间要结合在一起时,空间布局时就需要划分限定空间边界,但彼此的景色又要能相互借用,这时空间的处理就要做到虚实相隔、互相渗透,形成有“围”与“透”、“围透结合”的处理方式。
  在小空间餐饮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营造出室内无限风光的景象,在这些空间中大都采用空间的分隔与对比、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蜿蜒曲折与藏露掩映、空间的先抑后扬等手法,其目的就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达到在有限空间做到无限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空间层次。
  四、结语
  所谓“围”与“透”,更多时候就是让空间灵活的分隔、过渡、组合、从而实现一定的虚实结合的效果增强美感,让空间互相独立的同时又能够互相交融,不仅仅是增强美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室内的空间层次感。“围”与“透”使空间隔而不断,保持了空间的连续贯通。“围”与“透”设计手法对餐饮空间进行组合,参与室内空间构成,丰富了餐饮空间的空间层次感。
  随着时代背景与需求之间的变化,由此也必然带来相应的设计方法的变化,其不变的是始终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进而创造出能够增加空间层次感的室内空间。围与透在室内空间中相辅相成,在其对立关系中闭塞与开敞之间把控秩序,体现出似隔非隔,隔而不断的审美意味,也丰富了空间层次。只谈围而不谈透,或是只谈透而不谈围都不可能满足人们在内外空间中各种行为活动和精神方面的要求。从“围与透”的视角来看待餐饮空间设计的内涵,从而在空间设计活动者中的设计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启发。
  参考文献:
  [1]林燕芳——浅析园林空间围与透的创造.学术期刊.《现代园艺》,2014,12
  [2]郑榕玲——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含蓄美.《装饰》,2003,11
  [3]谢勇——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間围与透的艺术运用[J].艺术品鉴,2016(10):10.
  [4]谢荣东,王佩之——谈“围”与“透”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魅力[J].美与时代(上),2010(04):81-83.
  [5]袁元——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围与透”[J].现代装饰(理论),2014(05):108.
  作者简介:
  高文丽(1997.8—),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室内,研究方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如今全国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瞄准建设“绿色、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大经济投入治理城市生活环境,城市园林绿化生态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行业发展概况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大,对于电力系统的全面完善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要想进一步提高供电质量,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用电需求,相关部门及供电企业就要在加快电网建设的同时,积极将5G 通信技术融入到电力系统建设方案中,这样才能切实的保障电力系统的通信速率,为其安全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网络支撑。本文也会结合 5G通信技术的特点,对其在电力系统建设方案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着重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林草资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并且其还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加强对林草资源的管理来促进林草事业的长久发展。本文以林草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林草资源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其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深层次的探讨如何通过加强林草资源管理来促进林草事业的发展,希望能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意
期刊
【摘 要】农用拖拉机发动机严重振动与发动机的装配质量息息相关,本文基于农用拖拉机柴油发动机严重振动故障这一问题,分析了柴油发动机装配质量对曲柄连杆机构不平衡性的影响,接着分析了柴油发动机装备质量对各缸工况不均衡度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柴油发动机严重振动故障排查的要点。  【关键词】农用拖拉机;柴油发动机;严重诊断;故障诊断;故障排除  许多农用拖拉机驾驶员经常会遇到在起步及运行的过程中振动严重的问题,
期刊
【摘 要】本篇文章对设施蔬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相关分析,目的在于有效提高蔬菜产量以及质量,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为推动山东青岛区域农业高效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设施蔬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蔬菜产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篇文章主要围绕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与管理进行了相应的讨论分析,首先阐述了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的基本特征,之后又在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
期刊
【摘 要】果品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果农生产的经济效益,与果农效益成正比。果品的好坏影响人体健康,又与果农的栽培管理技术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的改进果树栽培技术,生产出优质的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果品的需求,促进广大果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改善果木生产的土壤、水以及温度、湿度环境调整我国农业生产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究。  【关键词】果树栽培技术;果品质量
期刊
【摘 要】辽河坳陷是在华北地台基础上形成的新生代裂谷型坳陷。古近纪断裂活动强烈,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X探1井是辽河油田公司实施的一口风险探井,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清水洼陷北侧,紧临清水洼陷,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井控级别I级,井型为直井,井身结构为四开,由长城钻探工程公司70XXX队承钻,采用综合录井手段进行地质工程一体化跟踪研究,完钻电测时,发现该探井井深5864m(完钻井深5877m)
期刊
【摘 要】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多种多样,林业资源的缺乏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我国一直致力于寻求可靠又高效的手段来促进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因而本文将通过对当前的营造林技术进行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国家社会发展给予一些启迪。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林业发展;实践探究  引言:  林业资源是我国生态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经济循环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
期刊
【摘 要】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发展目标,而外国人在华参加的相关教育活动应当被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外国人教育有其特殊性,需要对其进行中国主流价值的导引,从而使外国人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并发挥相应积极作用。宋元时代,大量外国人沿海上丝路来到福建泉州。这些“蕃商”中的很多人在泉州受到了良好的中国教育,成为推动中外交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这些历史经验为参照,现代中国也应在对外
期刊
【摘 要】建筑施工一直都是支撑社会进步的重要行业,不仅影响社会的和谐构建,而且与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质量问题发生事故的案例并不少见,轻者会造成人们财产损失,重者还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化管理已经成为建筑施工行业需要高度重视的重要内容。因此,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立足问题探索更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