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w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感觉派作为我国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主要代表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关于这一流派独特价值的深入挖掘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在国内外的研究者中几乎同时开展。本文从《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以下均简称为《上海摩登》)这本海外中国学者的研究论著入手,并综合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浅谈了他们笔下新感觉派不同于国内学者研究的独特面相。  关键词:新感觉派
一  蟋蟀在叫,月牙儿挂在枣树枝头。  月光猫一样进入窗棂——  姐弟们躺在土炕上,一字形排开。  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  近处,蜡烛举着摇曳的微光。  我那略微驼背的老娘,坐在缝纫机前  哗啦,哗啦啦啦  过针的声音,一阵阵作响。  一双三寸金莲  如同奏乐般踩在踏板上——  咯噔,咯噔噔噔,咯噔……  多少个不眠之夜  就这样过去了。  多少年以后,我才敢大声喊:娘!  记不得了,你田野般舒
久旱偏逢润雨丰,堂中静坐问书声。  依窗也見青苔笑,小燕归巢唱几声。
摘 要: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索尔仁尼琴毕生致力于探索国家出路,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其作品《马特廖娜的家》为读者揭露了社会变革下出现的种种丑陋现象,突出了深处“混沌”中主人公的人性之光,为俄罗斯文坛刻画出一个不朽的精神传奇。本文旨在分析主人公的层层形象,从而彰显出俄罗斯女性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马特廖娜;农妇;母亲;圣愚  作者简介:林丽(1994-),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外
是否 你还记得  那是一个黄昏 温暖的四月  林涧莺转 花色渐浓  一个诗人 与我们挥手作别  他的远方 從此便成为天堂  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还在流俗的世人中传唱  翻起一页页的书卷 都是熟悉的字词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那熟悉的背影 是脑海里深深的烙印  那熟悉的面孔 是胸腹中沉沉的敬畏  思念就像那缕惊艳世俗的光 铺落在  那条泥泞的小道上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  
摘 要:《觉醒》是一部标志性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本文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法,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探索女主的精神觉醒过程。从想象界进入象征界,爱德娜经历了精神的觉醒,反抗与压制,并以死亡的方式赢得了最后的自由。  关键词:《觉醒》;凯特·肖邦;精神分析  《觉醒》发表于1899年,是凯特肖邦最具争议性,也最为成功的作品。作品讲述了身为妻子和母亲的爱德娜在一次海岛之旅中被年轻男子罗伯特吸引,在性欲的支配
金银花,幽香,空灵  缠绕着生活,和阳光  从影壁的阳面与阴面  金与银的转换  和谐自然  夏风袭人  谁的目光浅蓝  谁的心跳落地  母亲把一束金银花  插到父亲的空酒瓶里  清水漾漾花香隐约  翠玻璃的瓶子  站直了,余醉  旁边的酱碗插着后院的小葱  也是静美地迎着晚霞  父亲的太阳母亲的月亮  金梭啊银梭啊织啊织啊  一个家的寻常百姓花  忍冬的忍,多少隐忍坚持  把自己开成天鹅湖的优雅
南垣春色早,  樱蕊满池边。  游客头攒动,  争看一树鲜。  喝酒喝泸州  未来里巷鼻香透,  入市瑶轩绕四周。  借问街坊饮何酒,  醉翁答我喝瀘州。
摘 要:《猫城记》是老舍小说中的另类之作。小说中的“我”是老舍设置的他者叙述主人公,也是他本人的一种自我映射。“‘我’是谁”的他者叙述角度——“‘我’从哪里来”的形象创作渊源——“‘我’到哪里去”的自我拷问,使这部小说看似荒诞实则现实,看似幽默实则绝望。  关键词:猫城记;我;他者叙述;自我映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8-
奢望不大。一生  与乡土肝胆相照  麻雀,背着一块泥土飞翔  與肩扛锄头的人  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喜欢叽喳邻里的琐碎,乡村  最穷的亲戚与农民走得亲密  粮食喂不大比身子更小的胆量  一粒谷,一颗麦  总是触动麻雀内心对饥饿的惊慌  雀跃于简单、纯朴的快乐。麻雀  喜欢拾遗  乡土上最饱满的颗粒  泥土的味道  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  父亲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一次,泥土  是啥味道  他只知道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