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中职学校偏差学生教育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职业教育中如何转化思想和学习上存在偏差的学生是一项艰难的任务,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手段和不懈的努力。本文从案例入手,渗透分析如何转化偏差学生。
  【关键词】偏差学生;转化;认识
  在当今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职业学校的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厌学、贪图享受、虚荣心强、缺乏纪律观念、无归属感,缺乏责任意识等等。 这些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中许多人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对于教条式的教育会产生反感情绪;他们有较强的自我表现能力,但对自己所作所为都有着充分地理由,很难改变;他们有着自己的特长或优势, 也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称赞, 但有时对自己又缺乏信心, 遇到问题采取逃避的态度,不能积极面对和正确解决。
  这些行为上有偏差学生平时表现不好,学习成绩也不好,经常受到批评,很难接受老师的教育,心理障碍如不消除,教育和教学就很难实施。 因此职业学校的老师要进行正常、 有效的教学和管理, 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和思考偏差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要能够用心去理解学生, 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下面是笔者课堂中发生的一例事件:
  一次,我在某班担任文字录入课的教学任务。当我第一次去他们班上课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就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位学生黑黑胖胖,坐在最后一排,格外引人注目。其实他吸引我的不仅是他的外表,还有他出格的表现。因为他在我上的第一堂课上就有三次违纪行为。首先,是上课迟到,原来是因为去超市买饮料而迟到的;其次,上课打瞌睡,当我让他站起来时,他人虽站着,却照样打瞌睡;最后,当下课要求学生做眼保健操时,他又不经老师同意走出教室,说是要上厕所。应该说这位学生在一堂课上被我批评了三次,这在新生中是比较少见的,可见这位学生是很不“听话”的。
  下课了,我在寻思怎么治治这个学生……说来也巧,他们班另外有一位残疾的学生,需要双拐才能行走,如何护送这位残疾学生去机房上机又是一个难题。当我问了这个班的班长时,她告诉我班主任暂时还没有对这件事做出安排。于是我临时决定由前面这位胖同学护送残疾学生去机房,本以为他不会接受,哪知他很爽快就答应了,并且还叫上了另一位男生。两个人一个背一个拿着拐杖就上路了。经过这件事,我发现胖同学原来还是有优点的。事后,我和他进行了交谈,首先表扬了他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使他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赞赏。然后又谈到他上课的一些表现,他告诉我,他这人除了比较调皮,不爱学习其实没什么不好的,我就开导他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果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就应努力去改正,而不是拿他作为一个违纪的理由,他听后也表示认同。最后,他又和我谈到他的初中生活,看得出他对初中的班主任还是很有感情的,这说明他是个重情义的学生。当我告诉他我儿子现在也在那所学校学习时,他和我的距离仿佛又拉近了一步。
  经过那堂特殊的课,我能感觉到胖同学对我有了好感,平时碰到我每次都大声向我问好,经常主动积极护送残疾同学上机房,上课也比以前守规矩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偶尔课后和他聊上几句,上课时经常表扬他一下。慢慢地,他在我的鼓励之下开始转变,上课不再调皮捣蛋,学习热情越来越高。后来,我又和他达成协议,只要他的打字速度每次进步5个及以上,我就给他的平时成绩加1分。渐渐地,他的打字速度在我的鞭策之下节节攀升,最终达到班级平均水平!
  通过这堂课,我有几点认识:
  一、对待偏差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他们有的有文体方面的特长,有的乐于助人,有的热爱劳动……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刻意关注他们,努力创设人人参与的情境,给他们施展特长的机会和舞台,使他们在发挥特长享受认同的过程中,减少心理压力和不平衡感,使偏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变成闪光面,借此推动他全面转变。
  二、抓住了突破点,接着是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育要讲究因人而异。有的能承受严厉批评,有的喜欢促膝谈心,有的适于旁敲侧击,有的喜欢单刀直入。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式,方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要想使教育方式运用得当,就必须深入学生,事先摸准学生的性格。
  三、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经常听到的是训斥,他们会被忽视、被冷落,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没有信心。如果不加以教育引导,没准就错过了学生的一辈子。但其实,他们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 作为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应当更要有耐心,对他们应当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关心,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和善待,让他们感受也会被重视,也会被需要,也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里有爱迪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千万不要忽视冷落了这部分群体,要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让诚挚的爱心去填补他们行为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老师要接近他们,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正确引导他们,鼓励规范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充分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重要的组成部分。英美文学不仅展现出自身文学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瑰宝,也展现出英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英美文学的作品十分丰富,在世界文学之林占有重要的地位。要研究英美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品读必不可少。同时,要研究英美文学首要必须探究英美文学的文化气质和审美传统。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化气质;审美传统  英美文学是西方文学的主流,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有自身独特的文化
期刊
摘 要:京派之于汪曾祺,不仅在于给了他一个写作的起点,也给了他一个写作的归宿。他承袭了京派的文学理念与反思,用《受戒》一文,隔着时代回应了京派的审美现代性反思。  关键词:汪曾祺; 受戒; 审美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 I207.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672-0539(2019)06-0105-04  一、京派的审美现代性  从现代性的发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波及和影响来看,一直有两种现
期刊
摘 要:“美的艺术”即为“天才的艺术”,“天才”为“美的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美的艺术”因为“天才”的加持而具有独特性与示范性。我们在进行审美判断时,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的。然而,在鉴赏“美的艺术”之时,我们却能够从单纯的审美判断中得到善的启发。王小波关于艺术与道德的讨论,启发笔者从对“美的艺术”的思考出发,探讨由“审美判断”向“目的论判断”的过渡如何成为可能。  关键词:美的艺术;天才;
期刊
【摘 要】对于精神的概念有着多重的解释含义,一般认为精神指人类的心理活动状态,主要表现在意识以及思维方面,其具有一定的哲学范畴,然而在西方的文化中,许多著名的学者对精神概念都做出了独特的具体解释。大致都赋予精神以灵魂、意识以及心智等含义。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其带有宗教色彩,与中国的传统精神概念有较大的出入,因此,很有必要对西方文化中蕴含的精神理念进行深刻的研究,以便在对比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同时对其西
期刊
【摘 要】一个好的案例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案例资源来源于教材、生活和其它社会领域。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也需要教师转变角色。  【关键词】案例教学;课程改革;学习方式;教师角色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新课程的教学应当是课程创生的过程,师生创造性的过程。地理课堂的案例教学正是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
期刊
【摘 要】班级群体文化作为育人树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班级德育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与作用。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中专学校,班级群体文化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校的综合育人水平,同时也是彰显学校品牌的重要元素,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构建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是当下中专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于中专学校学生现状,紧紧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提出班级群体文化建设的几个关键步骤及设计思
期刊
摘 要:唐朝佛教兴盛,诗人以佛寺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成为唐诗的一种文学风气。长安佛寺众多,其中慈恩寺与青龙寺是影响较大的两大佛寺,诗人在长安慈恩寺、青龙寺中创作的佛寺诗成为了唐朝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即呈现出慈恩寺诗风多“悲”,青龙寺诗风多“喜”的文化形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对两寺诗风进行比较,诗风的差异与创作主体的生平经历、性格有关,与两寺社会功能特点有关。通过分析可知,诗人性格直接构成了诗歌情
期刊
【摘 要】文化是一种历史演变的抽象形态,在长期的创造过程中形成每个地域独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本文主要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人们的交际产生的影响,同时分析其影响产生的原因,以便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文化差异;交际方式;产生影响  一、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背景  中国经过了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在传统的历史过程中,儒家思想居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受儒家思想
期刊
摘 要: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看,财富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并且使用价值即自然属性是财富的物质基础。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体系仅片面强调财富的社会属性,却忽视财富的自然属性,这就导致资本主义免费占用自然的使用价值,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自然和价值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最终不可避免地引发资本主义社会的严重生态危机。伯克特认为,马克思价值论所指向的共产主义社会财富观,能够克服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内在缺陷
期刊
摘 要:物质和事件与其产生的时间和空间紧密相连,不可割离,同时,时间具有一维性,这就造成了许多原本明朗的事实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为时空的迷雾遮蔽,于当今的译者来说难以准确理解与传译。旅游景点中的历史名胜往往积淀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介绍文本也因此多与史实关联,译者对此应予以重视。本文以岳麓山风景区景点介绍及其英译为例,说明了在旅游翻译教学中对此类文本的翻译应采取时空还原翻译观,即将理解置于文字所表述
期刊